耄耋老人的剪纸情怀

2022-06-07 18:19黎淑贞
家庭医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秀山丽水花鸟画

黎淑贞

剪贴画,是将剪好的东西粘贴成画。因所用材料多为生活中常见的废弃物,又被称为“环保艺术品”。浙江丽水市首批市级“剪贴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5岁的王浣清老人,仍然每天坚持十几个小时钻研,以旧挂历、广告纸等为原材料,剪出备受欢迎的剪贴画,在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创新中,以不断推出的新作品,持续助力秀山丽水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王浣清早年曾在省立联合师范学校(现杭州师范大学前身)选修美术课程,学习中国传统的工笔花鸟画,这为她日后创作剪贴画奠定了国画基础。遗憾的是,在漫长的时光中,王浣清并无多少机会与闲暇触碰画笔,师范学校毕业后便一直从事小学教育工作。1996年,早已退休的王浣清不再需要照顾孙辈,有了充分自由支配的时间,被搁置许久的画笔终于得以重新提起,并自学了传统剪纸。

2003年,王浣清在整理旧报纸时,发现了许多夹在报纸里送来的广告纸。她突发奇想,将颜色各异的纸剪成不同的花鸟图案,待脑海中构思完毕,再挑选合适图案,用胶水粘贴成画。王浣清的第一幅作品《瓶插花》就是这么诞生的。她潜心发掘研究已经失传的唐五代及清代道光年间的红黄绿三色绘画花鸟剪纸,以剪为主、以贴为辅,将国画和剪纸完美融合在一起,最终突破了传统剪纸的局限,形成了以旧挂历、广告纸等为载体,以剪纸为媒,以工笔花鸟画为魂的别具一格的艺术形式——彩色花鸟剪贴画。

2005年11月,东阳一位企业家请王浣清办展。这是老人的作品第一次向公众展示,没想到在东阳引起了不小的轰动。2007年,经丽水籍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王少求及丈夫尹舒拉介绍,王浣清受到著名美术史家王伯敏的关注。当时正在筹备“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剪纸交流展”的王伯敏,一看到王浣清的作品便被吸引。尽管此前参展作品已经选好,王伯敏仍当即决定拿掉其中一幅,将王浣清的《和平之春》作为替代,赴日本横滨富士美术馆参展。展览结束后,《和平之春》被浙江美术馆永久收藏,成为浙江美术馆最早收藏的作品之一。

作品的展出和收藏,激发了王浣清的创作热情,她不断推出的新作吸引了广泛关注。2008年至2010年,王浣清的作品连续三年获得“和谐杯”全国书画摄影作品大赛特等奖,多次受邀远赴日、美、法、泰等国参展,先后获得“最具文化魅力的艺术名家”“艺术传承大师”等荣誉称号。家中柜子里摆满的奖杯和证书,见证了王浣清的辉煌之路。但在2012年后,86岁的她已不再参评比赛,也很少参与出访活动,更推掉了国内许多媒体的专题采访,一心在家埋头作画。北京、香港等多家机构还曾多次出高价邀请老人开展创作,都被老人一一拒绝。“我已是耄耋之年,人生的终点是摆在眼前的未知数,我现在真的是惜时如金,还是想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作品上。……每每剪出一幅新作品,便有一股按捺不住的喜悦游荡于心问,可以练习手腕和手指的诸多关节与小肌肉群的协调能力。经常画画剪剪,可以活动手指关节,舒经活络。”王浣清说。

在王浣清看来,花鸟画要想表现得好,就必须不断深入生活,走进大自然。秀山丽水正是王浣清取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在王浣清的作品落款处,常常题有“于秀山麗水”“于秀山丽水南明湖畔”“于养生福地秀山丽水”等字样。

“我时间不多了,能剪一天是一天,就担心这门手艺会失传。”除了作品本身,作为非遗传承人的王浣清,心里一直记挂着的,是肩上那份关于传承的使命感。目前,王浣清已先后带了30多名学生,其中,学得较好的徐有群、江尤欢等人,都已在全国书画摄影大赛等全国性的比赛上获得金奖。

今年95岁的王浣清,一般早上六点起床,晚上十点入睡,一天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客厅研究探索剪贴画。王浣清认为养生要养心,保持内心的明亮,顺其自然。专注自己喜爱的事,简单宁静地和家人生活就是最好的养生。02D5B5E6-13AF-4277-9BAF-2BA9CCC57603

猜你喜欢
秀山丽水花鸟画
浅析唐代壁画中的花鸟画
画学丛谈·花鸟画(下)
吴国良花鸟画选
丽水发现新物种
北仍村的味道(外一首)
浙江丽水邮储扶贫助古村美丽蝶变
院体花鸟画是怎样来的?
浙江丽水:打好劣V类水剿灭战
秀山花灯
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