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怡勇
妹妹近来每天早晨化妆时.发现自己以前光彩照人的大眼睛被一双浮肿的熊猫眼所代替,而且面色也非常不好看。她很郁闷,自己还不到30岁,怎么会衰老得这么快?开始,她眼睛干涩,心想或许是整天在电脑前工作的缘故。可仔细一观察,下眼睑浮肿得厉害,她赶忙就医。医生告诉她,这是肾虚的信号,说明肾脏不能够借助尿液的生成及时排出身体内的毒素,功能正在减退中。
中医认为黑色代表肾,眼圈黑就表示肾虚。肾主水,肾虚则人体的水分代谢不利,导致水肿,通常眼睑表现最为突出。
用药指导
金匮肾气丸由地黄、山药、山茱萸(酒炙)、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炙)、牛膝(去头)、车前子(盐炙)组方,为黑褐色的大蜜丸;味酸、微甘、苦。能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等症治疗,每次服1丸,每日2次。
济生肾气丸有温肾化气、利水消肿的作用。用于肾虚水肿、腰膝酸重、小便不利等症状。水蜜丸1次6克,小蜜丸1次9克,大蜜丸1次1丸,1日2~3次。
升阳十一味丸为蒙药,由石榴、蒺藜、荜茇、益智、冬葵果、肉桂、黄精、红花、天冬、玉竹、天花粉组方。能温肾、生精、健脑、利水、消食,用于治疗胃寒、消化不良、浮肿、肾虚水肿、寒性腹泻、宫寒带多等病症。口服,一次11~13粒,每日1~2次,红糖水或温开水送服。
荣荣特别怕冷.办公室里别人觉得挺合适的温度.往往让她冷得直打哆嗦.使得她与同事在空调温度问题上难以达成一致。每每看着在办公室里穿着漂亮短裙的姐妹,她只有暗暗羡慕的份儿。因为她穿的衣服总是比别人多。另外,平时一受凉就拉肚子。
中医认为,肾阳为全身阳气的根本,生命活动全靠阳气鼓动,如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身体,就会怕冷。现代医学发现,肾虚的人均有副交感神经偏亢进的现象,导致心跳减慢、血压下降,基础体温较低。
用药指导
金匮肾气丸为温补肾阳的代表药。用桂枝、防风煎汤,送服金匮肾气丸是温肾助阳的好方法。用桂枝防风汤发散在表之风寒,煎汤送服金匮肾气丸,以达温肾助阳解表之目的。
用苏叶、生姜煎汤送服补天灵片,可达同样效果。但本片含血肉有情之品较多,不宜多服。苏叶、生姜煎汤送服右归丸,效果也不错。右归丸之“右”即命门之意,“右归”指药归命门温补肾阳。方中鹿角胶为血肉有情之品,味咸性温,温补肾督二脉;山萸肉、山药、枸杞子滋补肝肾;菟丝子、肉桂、附子温肾壮阳;当归、杜仲温养肝肾、祛寒壮腰。全方共奏温阳补肾壮腰的功效。凡肾阳虚衰所致的畏寒肢冷、腰膝软、食少便溏、面色白,或阳痿、水肿等,均可选用。用苏叶、生姜煎汤送服,使发散风寒寓于温阳之中,有互为裨补之益。若阳虚不甚者,也可先解表而后施温补。
四神丸能温肾暖脾、涩肠止泻。用于命门火衰、腰酸肢冷、脾肾虚寒、五更泄泻,或便溏腹痛。口服1次9克,每日1~2次。
还可用龟鹿二仙膏,该药由龟板、鹿角、党参、枸杞子组成,能补肾填精。膏滋剂每次10克,每日2次,开水冲服。
娜娜一直都很注意自己的体形,平时除了控制饮食外,也不忘时常去健身房挥汗。最近她的食量并没有增大,生活一切如常,体重却重了2公斤。她每天坚持运动个把小时.效果也不尽理想.体重还在不停上升.而且还有怕冷、腰酸腿软的症状。这让她感到不知所措。
很少有人會把肥胖和肾虚联系到一起,但事实上发胖的罪魁祸首之一就是肾虚。中医认为肥胖的基本原因是痰、湿、滞,更进一步说是由于肾阳虚。所以,肾阳虚的女性常有发胖趋势。现代医学对此的解释是,肾阳虚的人内分泌功能减弱,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进脂肪分解,抑制合成)分泌减少,基础代谢率水平降低,造成体内热量的消耗减少,导致发胖。
用药指导
肾阳虚型肥胖临床表现为形体肥胖、头昏头痛、手脚发凉、腰酸腿软、舌体胖大、舌苔发白。治疗与保健宜标本兼顾,补泻同用,方能取得较好效果。金匮肾气丸是温补肾阳的经典良方。其中山茱萸具有补肾肝、涩精气、固虚脱、降血脂、减脂肪的作用,而泽泻利水渗湿,这两味药均是目前流行减肥制剂的重要组成部分。
脾肾两虚导致的体形肥胖,治则是益气健脾、温阳益肾。可用四君子汤合肾气丸加减。党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2克,肉桂5克,制附子6克,生地15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淫羊藿10克,车前草10克,川牛膝10克。
小莲36岁.结婚13年未孕。妇检正常,丈夫精液常规检查正常。问诊得知小莲月经时常延期.经来下腹隐痛,腰骶部酸痛,经量一般,量少、色淡、无块,经行欠畅,延五六日始净。伴精神倦怠、乏力、头晕耳鸣、性欲淡漠、下肢冷感、四肢不温症状。望诊发现她舌淡,苔薄,质偏红,脉诊见脉弦沉细带数。医生认为她属肾虚不孕。
中医认为“肾藏精”,主生殖发育,女性生殖系统就是在精气的呵护下逐渐发育成熟的。如果肾精不足,冲任胞脉失养,难以摄精成孕。治则是温肾调经、补益冲任。
用药指导
可用补肾助孕汤治疗。当归、白术、肉苁蓉、枸杞子、杜仲、女贞子、茯苓、甘草、熟地、鹿角霜各12克。月经干净后第3天开始服药,每天1剂,煎2次服,连服7剂。下月月经来潮时,肾虚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可如前法再服。
根据患者症状,处方可加减调整。以经前腰痛为主者,加牛膝、续断各10克;以经潮时小腹胀痛为主者,加泽兰、丹参20克,小茴香5克;偏于阴虚者,加山茱萸、山药、知母、黄檗各10克;偏于阳虚者,加仙茅、淫羊藿、益智仁各10克;子宫偏小者,加紫石英、紫河车各30克。F68B8262-EF2D-49DC-A2AD-54C162E2A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