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秋英
【摘要】“双减”政策下的教育理念具备显著的基础性、教学性与发展性,立足于该教学理念展开相关知识内容的作业设计,可有效降低学生的课堂学习压力,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数学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需尽可能按照数学学科具备的特性,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及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并设计相应的数学作业,促进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本文以优化小学生数学作业设计为主要内容,希望能够给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设计;策略
作业是课堂内容的延伸,经过优化设计的数学作业,不仅能有效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进一步增强与提高学生对于已学知识的深化理解与高效记忆,而且还能有效检测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实际掌握程度。完成作业既是学生对于自身学习状况逐渐深化认识的过程,又是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一个过程。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逐渐深化,教育改革工作得到了进一步落实和有效推进。在该背景下,“双减”政策应运而生,依据“双减”政策的相关要求,教师需要设计形式创新、内容精练的作业,使教学与学习效果得到明显提高,这样才能有效减轻小学生的作业负担,并在测评时发现学生的优势和天赋,让学生的未来可期。
一、设计生活化作业,体现作业的现实意义
数学学科开展实践性教学,主要是将小学生当前的生活经验与学习有效结合,以达到深层学习的目标。只有如此,才能充分调动小学生在数学课堂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模式的不断更新与优化。因此,数学教师在设计作业时,需立足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相结合,既需要明确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又需确保生活类数学题的难易度适中,并在学生日常的练习及数学检测中占据较大比重。
鉴于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课堂作业时,需注重与现实生活的结合,而在设计课后作业时,也需注重学生作业中生活化元素的丰富。以《小数乘法》为例,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时,先讲解小数乘法的相关运算规则,并让小学生完成数学教材中的基础题。当小学生完成了基础题后,可引导小学生再次回顾知识,特别是与练习题结合实施归纳与总结。然后,以此为基础,再布置难度较高的生活化应用题。又如,讲解完“位置与方向”的相关内容后,其教学目标需学生明确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各个方向,并能够描述出物体的位置及其方向,此时,教师可布置相应的作业:以自己的家所在的地方作为中心,通过学生小组合作的形式,画出家附近八个方向的标志性建筑物,以让学生在完成驱动性任务的过程中有效掌握相关知识。通过这种作业的设计,不仅能够使作业的设计更凸显趣味性,而且还能使小学生自身的数学实践力得到切实提高。
二、设计多元化作业,增强学生的体验意识
“双减”政策下,要更加注重增强小学生的体验意识,这就确定了作业设计的出发点与归宿,对课程整体进行了全面融合,呈现出多元化作业,使学生更自主地挖掘作业本质,不单单只停留于作业本身的内容上。这也是我们开展多元化、创新型作业设计的目的。我们设计各种作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学生做作业而布置作业,而是为了通过作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因此,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将此作为基础,探索多元化教学及作业设计方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串联,合理梳理知识,以促使学生产生深刻感知,从而探索出适合自己完成作业的高效方法。经过设计出多元化作业,不仅可以有效地验证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而且还能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挖掘,以促使小学生在学习潜力激发的同时学会深层次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各种疑问,从而使学生的体验意识得到切实增强。
例如,在教学《图形分类》相关内容时,教师要确定数学教材当中的重难点,将相关知识划分为不同版塊,并将学生作为主体,引导小学生经历到由平面图形至立体图形的整个演变过程,系统、全面地优化作业设计,以促使小学生由多元角度,对图形形成深刻体验,并总结出相应的特点与规律,掌握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具体区分。经过多元化作业的设计,既能实现知识的有效巩固,又能深化学生对于学习知识的印象,并掌握到相应的知识体系及其结构。
三、设计分层性作业,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双减”政策下,在设计数学作业时,教师要摈弃传统化“题海战术”,给学生营造愉悦、宽松的作业环境,关注作业具体数量及质量,合理控制作业量。按照学生的实际学情与教学目标,明确作业的范围与重难点,从而使小学生在完成数学作业的同时,能准确把握学习的重难点,并实现其思维能力的提升。因此,按照学生的具体学情及个性化需求设计分层性作业就显得尤为重要,最关键的则是按照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实施作业设计,以充分满足学生实际学习需要的同时,实现因材施教的有效落实。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需注重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个体,尊重小学生自身的认知特征,贯彻落实分层教学,促进小学生自身的理解,实现全面提升,确保小学生整体化、全面化发展。例如,在对“数学好玩——优化”开展教学时,数学教师可设计相应的分层作业:
1.针对学习相对困难的学生,设计基础性巩固练习。如,小华早晨上学前要完成以下事情及所花时间:穿衣4分,整理床铺2分,刷牙3分,洗脸2分,煮鸡蛋8分,吃早餐10分,先想想: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同时完成的,哪些事情是可以同时完成的,然后再想想:怎样安排才能使所用的时间最少?最少需要多少分?
2.针对学习中等的学生,设计些全面型巩固练习。如,烤面包时,烤箱每次只能放两片面包,第一面要烤2分,第二面要烤1分,我每天早上吃3片面包,要吃上面包至少需要几分钟?
3.针对学习优异的学生,设计些创新性巩固练习。如,17个战士要坐船过河,渡口处只有一条能载5人的小船(无船工)。他们要全部渡过河去,至少要使用这条小船渡河多少次?(往返各算一次)
通过分层性作业的设计,就能使每个学生实现相应的发展,并轻松掌握相关数学知识,从而产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进而更乐意、更主动地完成数学作业了。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下教育部门依据客观的教学实际所提出的科学举措、政策及全面推广,不仅能有效减轻学生自身的作业负担,而且还能为小学生营造稳定、健康的学习环境。鉴于此,数学教师需注重作业的设计要立足于强化小学生自身的数学思维及其学习能力,从而真正帮助学生高效学习。
参考文献:
[1]周莉.“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设计策略研究[J].爱情婚姻家庭:下旬,2021(12):2.
[2]魏绪锋.浅谈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创新优化[J].世纪之星·小学版,2021(2):2.
[3]陈岳婷,陈振华.“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初步探究[J].试题与研究:高考版,2021(34):2.
[4]王学男,赵江山.“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的多维视野和优化策略[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38-44.
[5]方晓波.“双减”政策背景下广州市优化作业设计基本思路与实施路径[J].教育导刊,2022(1):12-22.
责任编辑 温铁雄9E739B50-E04F-4195-B2C2-F8A5B8B1DF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