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外敷疗法治疗肺癌癌性疼痛的临床及基础研究进展

2022-06-07 12:15李志明王芬王爱丽胡凯文范毅南王玥慧张燕娜
世界中医药 2022年8期
关键词:临床研究肺癌综述

李志明 王芬 王爱丽 胡凯文 范毅南 王玥慧 张燕娜

摘要 癌性疼痛是恶性肿瘤常见的临床症状,好发于癌症各期,尤以中晚期的发生率最高且最难控制。现代医学以三阶梯止痛药物为主要治疗方法,但其难以避免的不良反应造成临床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性。近年来,中医外治法以“不良反应小、疗效佳”的优势受到医务工作者的青睐;挖掘中医宝库,寻求癌性疼痛的中医外科防治方法将具有意义。因此,本研究拟以肺癌的癌性疼痛为例,复习当前有关中药外敷疗法治疗肺癌癌痛的相关文献,从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2方面出发,进行综合论述,以探讨中药外敷疗法治疗肺癌癌痛的疗效及规律,供临床参考学习。

关键词 中医药;外敷疗法;癌性疼痛;肺癌;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综述

Clinical and Basic Research Progress in External Appl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 Pain

LI Zhiming1,WANG Fen2,WANG Aili3,HU Kaiwen2,FAN Yinan4,WANG Yuehui1,ZHANG Yanna1

(1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29,China; 2 Dongfang Hospital,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78,China; 3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Beijing 100029,China; 4 Emergency Medical Center,Beijing Chaoyang Integrative Medicine,Beijing 100022,China)

Abstract Pain occurs at each stage of malignant tumor,particularly the middle and advanced stage.The three-step analgesic ladder is the main solution in modern medicine,but the adverse reactions limit its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settings.In recent years,the external appl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is favored by medical workers owing to the little adverse reactions and ideal efficacy.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xplore the treasure hou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seek the surgical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pain.Therefore,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clinical and basic studies on the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 pain with external appl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discussed the efficacy and regularity of external appl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 pain,which was expected to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clinical practice.

Key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xternal application; Cancer pain; Lung cancer; Clinical research; Fundamental research; A review

中圖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22.08.021

癌性疼痛,简称癌痛,是指由肿瘤组织压迫、肿瘤相关性疾病以及抗肿瘤治疗措施所引起的疼痛,为中晚期癌症患者最常见且最难控制的并发症[1]。统计数据显示,新发的癌症病例中,约40%会伴发中度疼痛;约50%在抗肿瘤治疗中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癌症进展至晚期,约90%患者经历疼痛,其中25%~30%会出现重度疼痛[2-3]。癌痛的出现,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在心理方面使患者对治疗丧失信心,产生恐惧感、绝望感,在生理方面则引发多器官多系统的不良应激反应,如代谢、免疫、内分泌等方面的异常;这不仅不利于患者的康复,还会干扰抗肿瘤的正常治疗,造成病情的进展与恶化。当前癌痛的治疗规范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三阶梯止痛药物治疗原则为准,根据疼痛的不同分度进行分级治疗,但不可否认的是,止痛药物难以避免的不良反应如成瘾性、便秘、幻觉等,造成临床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性[4]。中医外治法具有“不良反应小、疗效佳”的特点,其在癌痛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受到临床各医家的重视,如中药外敷、穴位贴敷、穴位注射、针刺、艾灸等。各项外治法具有“简、便、效、廉”的治疗特点,而且与西医止痛药联用,具有“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协同优势[5]。因此,本研究将以肺癌患者的癌性疼痛为例,结合当前有关中药外敷疗法治疗肺癌癌痛的相关研究,对其临床及基础二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合论述,以供参考。D2B702E9-26B0-4803-94D2-9C5D9B69D684

1 中药外敷疗法的临床研究

针对肺癌癌性疼痛,治疗方法有单纯中药外敷、中药外敷联合西药治疗、中药外敷联合其他疗法(电磁波穴位照射、超声脉冲电导)等。

1.1 单纯中药外敷 中药外敷疗法包括膏剂、贴剂、散剂、热罨包等方式,多由中药制备成不同剂型而使用不同命名。单纯应用中药外敷疗法治疗肺癌癌痛者,近年来报道偏少,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或设立西药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李静[6]认为肺癌癌痛的病理关键是“毒瘀互结,不通则痛”,可选择“温经通络,化瘀解毒止痛”的蟾乌巴布膏(蟾蜍、川乌、麝香、冰片)外敷治疗。选择的外敷给药方法有3种:痛处外敷(选择疼痛最明显部位)、穴位外敷(选择天突、膻中、肺俞、膏肓穴)、专病疼痛外敷(根据临床表现辨证外敷)。纳入120例晚期肺癌癌痛患者进行研究,用药前后对比发现,癌痛总缓解率达87.5%,其中显效者达37.5%;平均止痛持续时间为11.5 h;且同时患者的生命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卡诺夫斯凯计分(Kanofsky Performance Score,KPS)评分提高及稳定者达85.8%;显示出蟾乌巴布膏具有缓解肺癌癌性疼痛的明显功效。王惠琴等[7]从“活血行气止痛”论治肺癌骨痛,选择“桃红四物汤”为基础方,配伍功善活血止痛的延胡索、乳香、没药,将诸药混合粉碎成粉末后装袋加热,外敷于肺俞联合阿是穴处。设立观察组(单纯中药外敷)与对照组(三阶梯止痛疗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癌痛缓解方面,2组疗效相当,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少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中药外敷对肺癌骨痛具有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特点。臧建华[8]设立痛舒膏(马陆、川乌、草乌、苏木、马钱子等)外敷治疗肺癌癌痛的临床疗效观察,纳入符合标准的肺癌癌痛患者108例,分为痛舒膏组、对照组及联合组。痛舒膏组给予痛舒膏软化后贴敷于疼痛部位,对照组给予口服布桂嗪片,联合组给予二药联合治疗。研究结果提示,在止痛综合疗效及缓解重度癌痛方面,痛舒膏组与联合组疗效相当(P>0.05),均优于对照组(P<0.05);疼痛分级变化方面,以治疗后1级以下疼痛例数为准,痛舒膏组为25例,优于对照组18例(P<0.05),与联合组24例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发生方面,痛舒膏组(3例)明显少于联合组(8例)、对照组(10例)。说明痛舒膏单用疗效优于布桂嗪,等同于二药联合,具有镇痛作用佳、不良反应少的治疗优势。

1.2 中药外敷联合西药治疗 中西医结合论治恶性肿瘤是当下研究的热点,其“增效减毒”的协同优势备受临床工作者的青睐。多数研究者在常规三阶梯止痛疗法的基础之上,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均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景年财等[9]选择《医林改错》中的身痛逐瘀汤为基础方,加减化裁后制备成外敷膏剂,联合阿片类止痛药物,进行肺癌骨转移中、重度疼痛的临床研究;对比探讨观察组(中药膏剂外敷联合阿片类止痛药)与对照组(单独给予阿片类止痛药)的止痛疗效、止痛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止痛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现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70%;且止痛持续时间明显延长,表现为观察组中度疼痛(7.5±4)h、重度(5.5±3)h,对照组中度(4.6±3)h、重度(3.5±2)h;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表明加减身痛逐瘀膏联合阿片类止痛药较单用阿片类药物具有治疗优势。孙光伟和向生霞[10]纳入96例晚期肺鳞癌癌痛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研究认为肺鳞癌癌痛多属“寒凝血瘀”,故拟定“温经通脉、活血通络”的止痛方(肉桂、吴茱萸、乳香、没药、延胡索等)为外敷方药。在2组均给予奥施康定镇痛治疗的基础之上,观察组加以止痛方外敷;以疼痛缓解程度、奥施康定最大剂量、生命质量及不良反应为疗效判定标准。研究结果显示,2组在止痛方面疗效相当;观察组所需奥施康定剂量(26.18±10.37)mg低于对照组(45.26±22.50)mg,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49例),生命质量改善情况高于对照组(观察组25例,对照组10例);表明止痛膏外敷联合奥施康定在肺鳞癌镇痛方面具有肯定的治疗价值。张力文等[11]将吴茱萸、白芥子、麻黄、细辛中药材装入热奄包中,制备成外敷的温经止痛方;加热后温敷于第1~12胸椎背后的督脉经穴、夹脊穴及背俞穴,进行肺癌癌痛治疗。选择符合肺癌癌痛纳入标准的病例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温经止痛方外敷联合奥施康定)与对照组30例(单纯给予奥施康定),结果提示,温经止痛方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联合奥施康定后疗效更显著;表现为观察组疼痛控制率升高、奥施康定初始给药剂量及维持给药剂量均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张力文等[12]针对肺癌癌痛进行指标量化后开展二次研究,纳入患者7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具体给药同前。选择肺癌癌痛的量化指标有:治疗前后数字分级评分法评分、止痛起效时间与滴定时间、爆发痛次数。研究结果表明,2组在治疗后1 d、3 d与30 d的数字分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3次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止痛起效与滴定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在给药后1 d、3 d与30 d的爆发痛发生次数均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充分证实,温经止痛方外敷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其与奥施康定联用具有协同优势,表现为提高止痛疗效、延长止痛持续时间,同时降低给药剂量、减少爆发痛发作次数。

多数研究者在中药外敷联合西药治疗肺癌癌痛的临床观察中,在止痛疗效、给药剂量、不良反应等常用疗效评价标准的基础之上,增加血液样本指標的对比研究,旨在从微观角度客观评价中药外敷疗法的治疗作用;常用的血样指标有疼痛介质、免疫抗体、炎症介质等。杨丽等[13]收治90例肺癌脑转移癌痛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2组均以硫酸吗啡缓释片为基础治疗。观察组加以益气养血止痛方(红花、赤芍、川芎、乳香、没药等),研成药粉后以蜂蜜调制成糊状外敷于疼痛部位。检测2组治疗前后NRS疼痛评分、吗啡消耗量及疼痛介质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的变化情况。组间对比研究发现,观察组NRS评分及吗啡用量均较对照组为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介质方面,观察组5-羟色胺含量(0.32±0.03)mg低于对照组(0.52±0.09)mg,观察组去甲肾上腺素含量(3.31±0.43)mg低于对照组(4.83±1.07)mg,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该研究从疼痛介质含量变化的角度客观反映出益气养血止痛方具有良好的止痛价值。宋琳等[14]认为“毒、瘀、寒”是肺癌癌痛的基本病因,主张“解毒止痛、活血化瘀、温经通络”为基本治法;同时重视“鼓舞气血生长”以兼顾正气虚损的病机本质,故选择免疫指标IgG、IgM、IgA以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以奥施康定为基础给药,观察组加以消痞镇痛膏外敷,对照组加以安慰剂外敷。研究显示,疼痛控制方面,观察组语言分级评分法评分及数字分级评分法评分明显降低、奥施康定日均消耗量明显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减少,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指标方面,2组治疗后IgG、IgM、IgA均较治疗前升高,组间对比观察组3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表明,消痞镇痛膏外敷可有效控制肺癌癌痛,且同时可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D2B702E9-26B0-4803-94D2-9C5D9B69D684

1.3 中药外敷联合其他疗法 传统中医疗法与现代科技手段相融合,具有相辅相成的治疗优势,不仅可促进中医药疗效的充分发挥,而且临床操作简便易行,广受医务工作者的认可。在中药外敷疗法中,电磁波外照射、超声脉冲电导是常用的辅助手段,其可促进机体皮下小血管持久扩张,加速药物透皮,使药物直达病所;并能改善血液循环,达到活血化瘀、加速新陈代谢的治疗作用[15-16]。王惠琴等[15]开展中药止痛方穴位贴敷加电磁波治疗肺癌骨转移癌痛的临床研究,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止痛方热奄包外敷于阿是穴处,并配合电磁波外照射加热,30~60 min/次,2次/d;对照组60例患者则给予硫酸吗啡控释片止痛治疗。2组比较研究发现,观察组止痛起效时间最短为10 min,最长为3 h,平均为40 min;对照组最短为1 h,最长为6 h,平均为4 h;观察组起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观察组止痛显效率70%,有效率26.67%,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止痛显效率35%,有效率38.33%,总有效率73.33%;观察组止痛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证实,中药止痛方外敷联合电磁波外照射具有起效快、止痛疗效佳的优势。朱佑明等[16]认为“解毒祛瘀、化痰通络”为肺癌癌性疼痛的基本治法,选择重庆壹心堂的纳米穴位贴外敷阿是穴,联合超声脉冲电导治疗。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76例,随机均分成2组;观察组给予纳米穴位贴联合超声脉冲电导,对照组给予右酮洛芬片。研究结果提示,观察组平均起效时间为(3.6±2.4)h,平均有效疗效持续时间为(20.5±4.6)d;对照组平均起效时间为(1.2±1.1)h,平均有效疗效持续时间为(14.5±1.8)d;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缓解程度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8.9%,对照组为81.6%,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2例,对照组16例)。研究表明,观察组在止痛方面与对照组效果相当,虽起效时間较长,但疗效维持时间亦长;且不良反应较少,使用安全性高,患者依从性好。

2 中药外敷疗法的基础研究

白桦等[17]建立小鼠肺癌股骨癌痛模型,开展奇正消痛贴外用缓解癌性疼痛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观察组给予奇正消痛贴(独一味、水牛角、姜黄、花椒等)外敷于小鼠股骨骨转移部位;对照组给予硫酸四氢帕马丁皮下注射于骨转移部位;模型组及空白组涂擦生理盐水。研究证实,奇正消痛贴可有效减轻癌痛小鼠的痛行为,提高小鼠痛阈,表现为观察组小鼠对2 g Von Frey纤维刺激的缩足反应百分率明显降低(P<0.01),热刺激痛阈时间明显延长(P<0.01);并可延缓骨破坏发生,表现为股骨X线下骨破坏程度减轻,放射学评分下降。最终揭示奇正消痛贴的镇痛机制可能与同时干预外周和中枢相关:在外周,其通过下调局灶皮肤组织中的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内皮素-1、白细胞介素-1β来发挥镇痛作用;在中枢,其可抑制脊髓后角反应神经元表达脊髓后角P物质受体、c-fos、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来发挥作用。臧建华[8]选择小鼠扭体法和辐射热刺激甩尾法测定实验鼠应用痛舒膏外敷后的镇痛效果,以扭体次数及痛阈为评价指标。将模型鼠分为4组:痛舒膏组(给予痛舒膏外敷疼痛部位)、布桂嗪组(给予布桂嗪肌内注射)、联合组(痛舒膏外敷及布桂嗪肌内注射)和空白对照组。结果显示,痛舒膏组扭体次数为(20.4±9.4)/15 min、痛阈为(5.2±1.03)s;与布桂嗪组[(16.1±9.4)/15 min、(5.39±1.19)s]、联合组[(14.4±7.6)/15 min、(6.13±0.69)s)]、空白组[(33.0±11.5)/15 min、(4.37±0.58)s)]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结果表明,痛舒膏外敷可有效提高模型鼠的疼痛阈值、延缓疼痛反应时间,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何佩珊等[18-19]通过对裸鼠股骨内注射人肺腺癌A549细胞,建立肺癌骨转移模型;并应用活体荧光成像技术,探讨香辛方外敷治疗肺癌骨转移癌痛的机制。香辛方以丁香、细辛按1∶2比例制备成外敷膏剂。将模型鼠随机分成4组,即中药外敷组(香辛方外敷)、扶他林组(扶他林外敷)、模型组(生理盐水外涂)、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外涂),以机械痛觉、热刺激痛觉及小鼠血脊髓代谢物质为疗效判定标准。结果显示,中药外敷组机械痛觉缩足反应百分率明显低于扶他林组和模型组(P<0.05),热刺激痛阈值明显高于2组(P<0.01),提示香辛方可有效缓解肺癌癌痛。通过分析小鼠血浆炎症介质发现,中药外敷组肿瘤坏死因子-α与白细胞介素-1β表达水平低于扶他林组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介素-6在各组间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分析脊髓组织显示,脊髓组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在中药外敷组的表达量低于扶他林组与模型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而得出香辛方缓解肺癌癌痛的可能机制为通过降低血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与白细胞介素-1β的表达水平,以及减少脊髓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含量、抑制中枢敏化来发挥镇痛作用的。

3 中药外敷疗法治疗肺癌癌痛的相关分析

3.1 药物及治法分析 收集所检文献中治疗肺癌癌痛的药物,归纳总结高频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显示,冰片、乳香、没药、川芎、桃仁、红花等被多次应用于肺癌癌痛的外敷治疗中。总结使用频率≥3次的药物可以看出,中药外敷疗法论治肺癌癌痛多以“活血止痛”为基本治法,以选择功善“活血止痛”的药物为组方原则。《黄帝内经·举痛论》对疼痛的病机做了详细论述“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认为疼痛的基本病机不外“不通则痛”与“不荣则痛”。对于癌性疼痛,局部的占位性病变使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不通;气停为聚、津凝为痰、血滞为瘀,病理产物胶结难解,形成癌毒,使全身气机为之壅塞,不通则痛,故癌痛可遍及全身,剧烈而持久。就癌痛而言,其痛势剧烈、发作时间长、难以缓解,其辨证亦属实证,以“不通则痛”为基本病机。故临床论治癌性疼痛多以“活血止痛”为基本原则;根据临床实际,灵活辨证,遇寒则兼温经止痛,遇风则兼祛风止痛;肿瘤中晚期出现虚象者,可兼补气养血止痛。见表1。D2B702E9-26B0-4803-94D2-9C5D9B69D684

3.2 剂型分析 归纳所检文献中,中药外敷疗法所选择的外用剂型,结果显示箍围药、热奄包、膏药、穴位贴为中医外科学的常用剂型。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丹溪心法》云,“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形诸外”,故“司外揣内”是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内病外治”亦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方式。清·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中对“外治法”颇有称赞:“外治法,用膏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经贯络在皮肤筋骨之间,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服药尤有力。”中药外敷疗法对于肺癌癌性疼痛,具有“祛邪而不伤正”的治疗优势:于体表直接给药,药物可经皮肤黏膜吸收后直达病所,具有起效迅速的特点;且不经消化道吸收,可有效避免服药后的不良反应,正适用于肺癌患者放化疗后正气虚弱、不耐攻伐者;同时外用给药便捷,操作简单,患者依从性好。见表2。

3.3 选穴分析 收集所检文献中中药外敷疗法的穴位选择,结果显示,治疗肺癌癌痛以“阿是穴/疼痛部位”使用频率最高,其次为背部经穴、胸部经穴。中药外敷疗法论治肺癌癌痛,多以“阿是穴”为着手点。早在《黄帝内经》即指出以疼痛部位、痛点或压痛点作为治疗的选穴部位,如《灵枢·经筋》云:“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唐·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对阿是穴进行了明确记载:“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也。”阿是穴与病痛相依附而存在,为肿瘤表现于浅表皮肤而诱发疼痛的一种病理现象。孙思邈指出治疗阿是穴具有“快”或“痛”的疗效表现:痛即“疼痛”,按压时疼痛,按压后疼痛缓解;快即“快然”,按压时疼痛缓解,患者感觉舒服。

除阿是穴外,所检文献中亦有背部经穴、胸部经穴的记载;背部经穴如胸椎范围内的督脉经穴、华佗夹脊穴、背俞穴,胸部经穴如天突穴、膻中穴等。不难看出,背、胸部经穴的选择以肺脏在体表的解剖投影部位为准。《诸病源候论》中记载了肺癌癌痛的临证表现:“肺积,脉浮而毛,按之辟易,胁下气逆,背相引痛”;《黄帝内经》中亦载:“……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由此可知,背部、胸部疼痛不适是肺癌癌痛的典型表现;选择背、胸部经穴,旨在使药力直达病所,有助于调理肺脏功能,破除肺脏经脉气血之阻滞,使气血得通,经脉得畅而疼痛缓解。见表3。

3.4 临床治疗方式分析 所检文献中药外敷疗法治疗方式统计结果显示,单纯中药外敷、中药外敷联合西医止痛药物口服是当前临床治疗肺癌癌痛的普遍方式。此外,现代中医治疗手段如电磁波外照射、超声脉冲电导,亦被纳入肺癌癌痛的治疗方法中。多种治疗方式综合应用,有助于发挥协同优势,提升中医药的临床疗效。见表4。

4 小结

归纳总结上述纳入的临床文献研究,中药外敷疗法治疗肺癌癌痛具有以下几点优势:1)单纯中药外敷治疗,止痛疗效与西医止痛药物相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则少于西药;2)中药外敷联合西药治疗,体现出“增效减毒”的协同优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如可有效提高西药的止痛疗效、缩短止痛起效与滴定时间、延长持续时间、降低西药给药剂量、减少爆发痛次数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等;3)中药外敷联合西药治疗在微观方面表现为:可有效降低疼痛介质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的表达,提高免疫指标IgG、IgM、IgA的表达;4)中药外敷联合其他疗法方面,中药透皮速度得到有效提高,表现为止痛起效时间缩短,止痛显效率提高。归纳纳入的基础文献研究,中药外敷疗法止痛的作用机制可能为与降低血炎症介质的表达水平以及抑制脊髓生理作用有关。分析纳入文献中,中药外敷疗法在用药、制剂、选穴及治疗方式方面的特点,研究发现,“活血止痛”是中药外治法治疗肺癌癌痛的基本治则,剂型则以箍围药、热奄包、膏药、穴位贴为常用;外敷部位以“阿是穴/疼痛部位”为首选,其次可选择背部经穴、胸部经穴;治疗方式方面,可单纯给药、可联合西医止痛药物,亦可结合现代治疗手段如电磁波外照射、超声脉冲电导等。

5 讨论

癌性疼痛,是中晚期癌癥患者最常见的症状[20],疼痛剧烈且痛势持久,爆发痛频发,临床控制较为棘手。目前西医学针对癌性疼痛,以三阶梯止痛药物治疗为最常用的方法,但长期使用不良反应明显,如成瘾性、耐药性等,且治疗费用高昂,患者经济负担偏重。因此,寻求不良反应小、疗效佳的治疗方法将具有意义。中医药的治疗优势在于临床疗效明显,且不良反应小,不存在所谓的成瘾性、耐药性等;而且中医药联合西医止痛药物,具有“增效减毒”的协同优势,不仅可提高止痛疗效,而且可降低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综上可得出结论,中医外治在癌痛治疗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盛丹丹,周晋华.癌性疼痛中医药外治法研究概况[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7,29(9):1571-1573.

[2]高建清,雷艳容,陈红蓓.中药外敷结合针刺治疗对肺癌患者癌性疼痛及中医证候积分影响研究[J].四川中医,2019,37(4):93-96.

[3]万德森.临床肿瘤学[M].4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125.

[4]周杰.癌症疼痛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142-143.

[5]翟丽,温晓燕,张春雁.中药外敷治疗晚期癌痛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5,29(14):1670-1673.

[6]李静.蟾乌巴布膏在晚期肺癌患者疼痛护理中的应用[J].上海护理,2007,7(1):24-25.

[7]王惠琴,李天浩,雷琰,等.肺癌骨痛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4,9(2):181-182.

[8]臧建华.痛舒膏外敷治疗肺癌疼痛的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D2B702E9-26B0-4803-94D2-9C5D9B69D684

[9]景年财,郭环宇,王军,等.加减身痛逐瘀膏外敷联合强阿片类药物治疗肺癌骨转移中、重度疼痛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9):5428-5430.

[10]孙光伟,向生霞.中药外敷联合奥施康定在肺鳞癌患者癌痛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中医,2020,38(2):100-102.

[11]张力文,李柳宁,何春霞,等.中药温敷背部经络联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肺癌骨转移中重度癌痛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8,58(42):55-57.

[12]张力文,李柳宁,何春霞,等.温经止痛方治疗肺癌骨转移患者癌痛的临床观察[J].重庆医学,2019,48(8):1327-1329.

[13]杨丽,宋文,郭海霞,等.益气养血止痛方外敷联合吗啡口服对癌痛患者止痛效果及疼痛介质5-HT、NE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9,37(9):2238-2241.

[14]宋琳,蒋益兰,王容容.消痞镇痛膏外敷联合奥施康定片治疗肺癌重度疼痛30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7,58(21):1846-1849.

[15]王惠琴,李天浩,雷琰,等.止痛方穴位貼敷加电磁波照射治疗肺癌骨转移痛临床观察[J].西部中医药,2014,27(3):112-114.

[16]朱佑明,陈明燕,张秀丽,等.纳米穴位贴敷联合超声脉冲电导治疗肺癌疼痛疗效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1):198-200.

[17]白桦,李忠,陈维武,等.奇正消痛贴外用缓解癌性疼痛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9,16(2):1-5.

[18]何佩珊,冯兴中,姜敏,等.香辛方外敷对肺癌骨癌痛小鼠炎性介质和MCP-1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9,25(3):262-266.

[19]何佩珊,冯兴中,潘国凤,等.芳香外敷方对骨转移癌痛小鼠机械性痛觉和热刺激痛觉的影响[J].中医杂志,2016,57(20):1782-1784.

[20]张维晴,肖祖林,吴驻林,等.中药外敷联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原发性肝癌疼痛的系统评价[J].中国中药杂志,2019,44(9):1938-1945.

(2020-08-07收稿 本文编辑:吴珊)D2B702E9-26B0-4803-94D2-9C5D9B69D684

猜你喜欢
临床研究肺癌综述
麦香遍地粮满仓——山西省“三夏”生产综述
SAPHO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综述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驾驶员安全带识别方法综述
中国每年78万人确诊肺癌医生忠告,预防肺癌,晚上请坚持四不要
知识追踪综述
近亲得肺癌自己早预防
北京新发恶性肿瘤 肺癌约占两成
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卵巢内异囊肿的临床研究
黄芝通脑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