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村轶事

2022-06-07 10:06王石斌
福建文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韩信掌柜管家

王石斌

故乡韩村的老辈人,总爱说自己是福宁府韩村人。这福宁府,即今天的福建宁德,当时府治设在霞浦。而韩村偏于霞浦东南一隅,为海边商贸小镇。大凡到过韩村的,几乎都被其地界内令人震撼和窒息的美景所折服。碧海、金沙、奇岩、古堡并不奇特,奇特的是,有三条河流从三个不同的方向在韩村小平原上汇聚一处,然后向西南潺潺流过,汇入东海。韩村融山、水、田、海于一体,有着“鱼米之乡”的美誉。韩村不仅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还是福宁文化在霞浦的发源之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出过一百零八位收录于《福宁府志》的官吏,而且奇人异士也不胜枚举,留下颇多脍炙人口的故事。

医者

韩村的同济药铺传到掌柜这辈已是第三代了。这家药铺虽然开在韩村,可人家有口碑,诚信厚道,周边十里八村的人都是他家的顾客。一提起同济药铺,乡亲都竖大拇指。

傍晚的韩村,湿冷潮寒。掌柜正要张口让店小二提前收铺时,突然打了一下冷战,倒不是因为哈气成冰的冷,而是此时的同济药铺门口站着一个人。

来者眉毛、胡子挂满了白霜,帽子上和衣服上结着冰晶。这是位年过花甲的老汉,他朝掌柜作了个揖后,放下背上的药篓,操着外地的口音问,掌柜的,有需要药材吗?

三九严寒,采药兑钱,肯定事出有因。掌柜下意识地往其药篓一瞧,这一瞧让他目瞪口呆。只见满篓奇货:有茎粗形长、叶厚色艳的铁皮石斛,有颜色翠绿、叶多茎壮的卷柏,还有“鸟人参”金线莲。掌柜用惊讶的目光把老者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番,心里暗叹,这鬼天气,若没有两下子,是上不了悬崖的呀。这可让掌柜高看一等,吩咐店小二泡上一碗热姜汤让老汉温胃散寒,还叫人端来一个大炭火盆。

靠着旺旺的炭火,老汉有了精气神。说他姓王,叫安平,是福宁府福鼎县人氏,地方连年干旱难以营生,听说福宁府(霞浦县)是有名的“鱼米之乡”,所以就跑了过来。

天上掉下来个采药高手,掌柜脸笑得像绽放的鲜花。便挽留老汉就在自家的西厢房住下。老汉见掌柜态度实诚,便决定客居韩村。

转眼间,过大年了。村中过年,请戏班来唱戏三日,地点放在下宫。演赵云的是个大角色,武功高、功架好、表演细腻并有深厚的唱念功夫。其往台上一站,就掌声雷鸣。初一下午,《长坂坡》演至赵云单骑救主这一幕时,看戏人欢呼雀跃,忘乎所以,宫内西侧的边楼在狂欢中坍塌,有七七四十九人被压伤,有的膀子、腿骨折断,有的腰椎、颈椎受伤,有的瘫痪不能走动,现场惨不忍睹,犹如人间地狱。

一村有半百人受傷,这可是天大的事。村人首先想到的是同济药店,但掌柜却在暗暗叫苦,平时的跌打扭伤和常见的脱臼,马马虎虎还可应付,但今天这大场面,自己是毫无办法啊。可人命关天,万万不可耽搁。掌柜一咬牙,拼老命地朝家奔来。掌柜见西厢门关着,也顾不上了,就推门而入。有人闯进屋里,老汉一个激灵从床上跃身而起,反应之大,也将掌柜吓个半死。

您救救我们韩村吧。掌柜结结巴巴地把事情说了一遍。没等老汉说话,掌柜突然跪下。其实我早就知道了,您是马良道长,马师父。来韩村的头天夜晚,我炒了几道菜找您,发现屋里是空的,您出去烧纸祭奠亡师,而站在榕树旁的人就是我。

你会懂温州话?一瞬间,老汉惊讶不已地问。

我娘是温州人,我只会听,不懂说。掌柜告诉他。

马良的故事,掌柜也是听说的。据人讲,马良,浙江温州府人氏,世代行医。其怀有超人的采药功夫,再悬的崖再峭的壁,也能行走自如。听说雁荡山盛产药材,他就出家当道士,来到清风道观。为采药跑遍雁荡山的边边角角,发现许许多多治疗伤骨的良药。治愈多种骨科疑难杂症,在江浙一带享有“骨神”之誉。但不知何故,三年前清风道观竟被东厂踏为平地,道士惨遭杀害,更可怕的是仇家还一路追杀清风道观的居士,江湖传言众说纷纭。有人说骨神马良也被砍了头,也有人传杀手为报恩又偷偷地放了他。马良是生是死,无人知晓。只有一点能确定,从此世上再也不见他的踪迹。

老汉苦笑三声,端起桌上的一壶酒一饮而光,胆量顿时就上来了。他打开纸笔开出三帖药方,让掌柜配出丹、膏、汤等三药。自己前往下宫,收拾残局。只见老汉不慌不忙,时而用指触摸,时而用手拔抻,时而用掌按压,时而又用力提托。说来也真是奇特,只要经他的手一护理,伤者就痛感骤减,不再鬼哭狼嚎。天黑时,掌柜也把配好的药送来了,老汉就让他打下手,一个一个地替伤者敷药包扎,开方吃药。

三日过后,还有一青年手臂呈微肿状,并咧嘴喊痛。老汉惊讶不已,伸手一摸患者伤处,发觉接位不正。老汉瞬间懵了:难道自己医技退了?顿时,感觉如鲠在喉,彻夜难眠,想不出问题出在哪儿。第二天清早,老汉又出现在那人面前,望着他还是微肿的手臂,嘴上不说,心里已经清楚,骨位又挪偏了,是青年故意而为。

掌柜大惊。自从马道长出来收拾场面,掌柜就日夜操心他的安危。各种意外统统考虑过,唯独内部出现卧底,算意料之外。但仔细一想,又感到同是乡里乡亲,谁不知谁有几斤几两呢。这事虽来得蹊跷,也不至于涉嫌江湖恩仇。掌柜便找青年问个究竟,青年见事情暴露了,就如实道出原因。原来因家道贫穷,几年下来已欠同济药铺不少钱。现在旧债未还又添新债,不知如何是好。恰好有个伙伴以“谁伤先好谁代还债”为赌注,与他打赌。为赢得对方,青年就出此下策。掌柜啊的一声,叫来伙计,让他将账房里超过两年的欠条悉数找出,然后当场焚毁。又说,本次将为宗亲义疗,不收分文。一时,群情鼎沸,赞声四起。

中草药讲究药引子的作用,缺它,就无法让诸药抵达病所。眼看药引子“骨灵芝”告罄,几十号人上山寻药,却连影子也没看到。老汉只好自己出马,平时他上山很有规则,早出晚归,只是这回一反常态,隔日傍晚才返回韩村。当从药篓里取出采来的药材时,店小二惊叹道,老哥,你的手莫非有仙气?如此名贵的药材,你一采就是一篓,这等功夫可称马良再现,真让兄弟我开了眼界。

老汉照旧没回话。不料,掌柜却是一声冷哼,然后,又板起脸来训斥道,闭嘴,就算是全福宁府最好的医者也未必有资格与马良师父相提并论,我等凡人不应该妄自尊大,让人贻笑大方。见罕有发火的掌柜如此生气,一时间,药店的空气仿佛瞬间被凝固一般,让人有种呼吸困难的感觉。店小二更是脸色苍白,额头直冒冷汗。12E99E9D-F664-45B8-86EC-20F6340E6B0E

满一个月,患者全部痊愈。

人怕传,一传便神了。说老汉那手就是神手,能再造骨头,哪怕是粉碎成片的坏骨,被其一捏都瞬间归位复原,说老汉那配的药膏就更神了,一贴上伤处,立马沁入骨髓,化药为胶,融合裂纹。更有人直说,此老汉就是名闻天下的骨神马良。

二月二是韩村最为闹腾喜气的时节。大户人家的纸扎轮番亮相,“铁枝台阁”沿街游行,寓意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爆竹声声的夜幕中,掌柜肩搭褡裢,一步一步走上楼梯,随着一声“吱呀”,门开了。此时,老汉正静静地坐在床上,见掌柜来了,抬头示意一下八仙桌上的海碗。掌柜一阵激动,伸出颤抖的手,赶紧给碗打满酒,高高举过头顶,然后慢慢跪下。他饱满着热泪,叫声师父。

男儿有泪不轻弹,老汉扶起掌柜轻声细语地道。你不必自责,是我有意将医术传授于你,才决定暂居在韩村。如今心愿已达,为师也可安心了。

老汉没有接过褡裢。掌柜一急,又跪下且泣曰,韩村不是久留之地,请师父您到外面躲避一下。老汉摇摇头说,我若逃走,韩村必有血光之灾,不能祸及无辜。掌柜见师父心意已决,反倒镇静,俯在他耳旁言语一番。

早晨,药房里的老汉,一动不动地坐着。店小二心想,又是熬夜赶制补骨丹。便顿生敬意,脱下衣服替老汉披上,想让他多睡片刻。可是,发觉老汉身体是僵硬的,一摸额头是冰冷的,唯有握木杵的右手尚有余温。这一惊,把他吓得哑巴似的,说不出话来,差点把屎拉在裤裆里。

老汉是累死了的,韩村人这样认为。大家感恩老汉,于是开了祠堂大门,破例为一个外乡人设起灵堂。虽没子孙披麻戴孝,却每天有上百民众轮流守夜,直到遗体大殓入棺为止。这天是出殡的日子,丑时三刻,灵堂上的灯火,忽地瑟瑟发抖,有人裹著寒风闯门而入。来者一袭轻装,也不说话,用右手按在棺首上,然后徐徐地移至棺尾。众人大惊。数日来,村中陆续有陌生人出现,而当下,来人不知有何用意。只见他淡淡地说,我来给故人送行,与你们无关。语音刚落,他一个跳跃,消失在夜幕中。顿时,灵堂上的灯火一短一长地晃动起来,所有的暗影也一短一长地摇曳,平添了几分诡异。

当晚,在掌柜大厝一间密不透风的暗室里,掌柜讲出棺材里的二十多块砖头化为一堆灰土的经过。老汉“啊”的一声,出了一身冷汗,庆幸当初听了徒儿话,用砖头替换下自己,否则,已成黄泉路上的孤魂野鬼。那日,他正是采纳了徒儿的建议,服下一帖秘方,让自己处于假死状态,躲过又一场的江湖追杀。

酿 酒 弟

康熙二十年(1681),施琅再任福建水师提督。复职以来,勤练水师,督造战船,选拔将领,一心攻台,完成大业。

酿酒弟站在弥漫着浓郁酒香的地窖中,他还没掀开缸盖,就晓得这轮又是出好酒了。他手脚轻快地掀开窑口旁的那大缸,见满缸酒泡相涌,噼啪作响,让人不饮自醉。酿酒弟片刻工夫,一罐二十斤装的酒就打满。明天几个一起穿着开裆裤长大的伙伴,要去应聘施琅水师。今晚他做东,请大家吃个饭。

酿酒弟是韩村有名的酿酒人,周边的十里八村又数韩村人最会酿酒,所以一些大户人家都会指定酿酒弟来给自家酿酒,酿酒弟就靠这门手艺为生。酿酒弟的手艺是祖传的,是爷爷三年前手把手地传授给他。酿酒弟也争气,把爷爷的手艺发扬光大,成了酿酒一哥。

酿酒弟把酒一摆上,伙伴们连夸好酒。阿良说,他喝过的酒比水还要多的,没见有比这酒好的。酒喝着喝着,伙伴们的话题自然又往水师上转。阿用吐着酒气说,这轮施琅提督为了招揽到英雄好汉,将一些武官的职位拿来现场比武定夺,哪怕是争个未入流的武官当当,也是光宗耀祖之举,更何况还可争到从九品的官职啊。阿财凭着自己力气大,挺豪气地说,他若能发挥好,夺个武官当当也有可能。阿良不服气,指着酿酒弟对阿财讥笑道,假如他肯同去,就没在座我们的戏了。这话一出,满桌沉默,阿财更是低下头。三年前的那次海难,酿酒弟就如梁山好汉浪里白条张顺,一手提一人,嘴里还叼着阿财,靠着一身好水性,硬是把三人拖上岸。遭遇海难后,爷爷死活不让他出海。酿酒弟父亲曾是个武官,平定“三藩之乱”时,战死贵州。为了不让老人担心,他真的绝去行船讨海的念头,接过酿酒的活认认真真地干。

弟弟还未成年,酿酒弟自然是家里的顶梁柱。在场的人可以从军,唯他去不得,家中需要他的照顾。孝顺的酿酒弟,只能留在韩村,眼睁睁地看着翅膀硬了的伙伴,为实现梦想远走高飞。

今天虽然寒风凛冽,却是阳光灿烂的日子。韩村码头热闹无比,大八仙桌上摆着二十个海碗。族长掀起缸盖,顿时码头上空飘逸着香气,逗得大伙忘了冬天的存在。在人们一阵好酒的赞美声中,伙伴们却找不到酿酒的人。

其实酿酒弟一直注视着码头上的伙伴,此时的他正站在后门山上的大岩石上目送大家,看着伙伴们接过族长递来的酒一饮而光,看着伙伴们在大家的簇拥下登上船。船越看越小,直至消失在天边,酿酒弟才把目光收回。上午死死地盯着码头那个场面的还有一人,但大家都不知道,因为爷爷是躲在大厝的二层窗口往外瞧的。

翌日,酿酒弟开始酿酒,一窖酒让他整整忙了一天。别人干这活都要雇一个帮手,酿酒弟不需要。一个装酒的大缸子有两担重,他能做到一挪就动,这等好功夫是爷爷传授的。十八岁就从军守疆的爷爷,练就一身好武功,尤其那“二指禅”,真令人叫绝。但前几年大病一场后,爷爷就不再炼“二指禅”了。他不做,韩村就没人做了。

这天,冷风习习,阴雨绵绵,酿酒弟踩进酒窖就感觉不对劲,心里“咯噔”一下,他揭开酒缸上的盖子,每个酒缸正拼命吐着醋味。酿酒弟失手,这让众人惊讶不已。

晚上,爷爷告诉酿酒弟,当年,高祖父随戚爷抗倭,英勇善战,深受大家爱戴。那次福宁府城下决战,高祖父为急先锋,身负重伤,血染战袍,以刀撑躯,屹立不倒,高声吟唱古诗《石将军战场歌》,腔调高亢激昂,跌宕多变。有了这唱声,将士勇气倍增,倭寇一下子垮了。

酿酒弟看到爷爷眼睛里闪烁着光芒。12E99E9D-F664-45B8-86EC-20F6340E6B0E

爷爷言道,目前正是朝廷用人之际,希望孙子去投靠施琅水师,建功立业,光前裕后。见酿酒弟一言不发,满头白发的爷爷又说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养儿缘屋栋。爷爷希望孙子是龙就上天,是凤就涅槃,不图安居当鼠辈啊。

酿酒弟说,我向往上天,也向往涅槃,但你俩万一有病痛,谁来照顾?

爷爷听了不高兴,剜了他一下,说,这身子再干它八九年不愁。

酿酒弟又蒸了十担的上等糯米,又酿了十大缸的米酒。但是不管酿酒弟如何小心,同样的状况又是出现。

晚上,爷爷眼里泪花闪闪,说,酿酒是有手运的,顺势时出好酒,逆势时变酸醋,不能再糟蹋粮食了,爷爷心痛啊。爷孙俩约定,再试一回,成则留在韩村,败则投靠施琅。

一桌子的好菜摆在面前,一家人说着说着就哑口了。酿酒弟有话要说。但,爷爷又抢先说起高祖父随戚爷抗倭的故事。讲完,爷爷一边舞动着那把祖传的宝刀,一边用激越、高亢、雄厚的声腔,深情吟唱:

清风店南逢父老,告我己巳年间事;

店北犹存古战场,遗镞尚带勤王字。

……

吟唱完毕,爷爷一个翻跟头,久违的“二指禅”再度现身。瞬间有一股超强的气场,深深地震撼住每个人。第二天,酿酒弟与一批韩村子弟乘船前往厦门,投奔施琅水师。酿酒弟破格被委以额外把总,官职正九品。

康熙二十二年(1683)六月间,清军向澎湖岛台军发起攻击。酿酒弟编入头阵打先锋。清军战鼓一擂,酿酒弟脑海里就浮现高祖父大刀斩倭的情景,耳旁回响爷爷激越、高亢、雄厚的吟唱声,顿时血脉偾张,跺脚腾身,首跃台船,如踏平地,一刀斩下台军首领。有了这不怕死的酿酒弟,清军将士勇气倍增,台军一下子垮了。见澎湖被轻易拿下,郑氏王朝就无心抵抗,速速投降清军。自此,台湾回归中华版图。

又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

韩村祠堂彩灯高悬,鞭炮齐鸣,唢呐声声。韩村众青年在收台时,冲锋陷阵,英勇杀敌,提督论功行赏,多人提级,酿酒弟已是从七品的盛京游牧副尉。

此时,爷爷躺在床上,他已经气若游丝了。傍晚时,老人回光返照,托付后事。

他奶奶,自古忠孝难两全,你要把这家业理好,让大孙子安心守台,尽忠朝廷。

奶奶泪眼婆娑,哽咽地说,你当初为何要逞能?那次的“二指禅”透支了你的身体,才落下病根,不然再活他三五年不是更好?

爷爷叹了一口气说,你有所不知。

奶奶一惊问道,听你这话,那日所为是事出有因?

因为我看见了大孙子的眼睛露出了不舍,只好出此下下策。爷爷又开始咳嗽。是的,奶奶不知道,那次晚餐时,酿酒弟突然想打退堂鼓,他要留在韩村替父母行孝。爷爷觉察出有变,就搏命一回,最终是赢了,却伤了身子,从此就咳嗽不止。

此时,奶奶看着爷爷,一些云里雾里的事,瞬间变得特别清晰。那三窖的酸酒也是你所为?

爷爷想点点头,但终究还是没能,因为他已无力了。突然爷爷嘴中发出了断断续续的声音:清风店南逢父老,告我己巳年间事……奶奶听后就哭。随着吟唱声止,爷爷闭上眼睛,安详地走了。

出师

韩村集市远近闻名,商贾云集,生意兴隆。环境真的可以影响人,繁荣的商贸催生一大群韩村人以“账房”为业。这群人还走出村庄,在闽地上留下“韩村先生”的足迹,可谓为福宁府赢到荣光。韩村人在这行业里能站住脚,与其爱惜羽毛大有关联。村规民约有定,只有领班的账房先生,才能带学徒,且入门者必须要年满十八,学徒入门前有面试关,五年期满后,需过场考试才算出师,否则,就不能以账房营生。

韩信到新加坡已两年有余,两年来仿佛是棵浮萍,在异乡漂泊着。其间,餐馆里洗过碗,码头上扛过麻袋,甚至还一度找不到活干。来前,他跟韩村名气很大的账房先生韩寿其学艺。为人厚道且勤快好学的韩信在技艺上,自然又得到师父的额外点拨。韩信凭借扎实功底和灵动悟性,从一班师兄弟中脱颖而出。

韩信最令人佩服之处,是在黑夜中也能把算盘拨得准确无误。五年前的那个初春,是韩师父收徒季节。虽只要一人,但前来拜师者踩烂门槛。那天,二十来人挤在一间黑屋里,用一场珠算定人选。韩信虽只读三五年的私塾,但他天資聪颖,出类拔萃。果不其然,韩信是那天的王者,凭此才进了师父的门。韩信还有个绝活,就是听音就能准确写出人的名字,特别是有的姓名,三个字都是谐音,更有咬音不清者,他都能及时反应过来,这能力可算高超。

闽人把去新加坡一带的地方谋生叫作走南洋。韩村人走南洋就像下菜园似的平常,一个人口才过千的村庄,有一二百号人在外讨生活。韩村乡亲在南洋有很大部分从事“账房”的职业,但韩师父最看好的徒弟韩信却没去做账房先生,因为韩信还没有过考试。

正是初夏时节,韩信卸完货时已大汗淋漓,见穿堂风挺大,便坐下乘凉。隔墙账库里的掌柜和账房先生在对一笔账,但总是不平。韩信都听明白了怎么回事,他俩还是找不出原因。韩信一时兴起,就隔着窗说道,这账挺好算的呀。两人就把头伸出窗外,惊讶地发现是个搬运工。韩信说,你们算的账绕住了,自然就无法平衡。掌柜看韩信不像狂妄之徒,想必不是说大话,就让韩信进了账房。韩信的手一触及珠子,室内就响起爆竹般的噼啪噼啪声,片刻那个数目就在算盘上现出来。就在掌柜和账房先生目瞪口呆之时,只见韩信单手抓起算盘,轻轻一抖,珠子齐齐复位。噼啪噼啪声再起,停手时,前后两次账目数一模一样。露了这一手的韩信,更是让掌柜刮目相看,要留他在账房里当个伙计。韩信打了个激灵,顿时清醒过来,急忙婉言谢绝。

当看到码头上那则招聘广告,韩信认定这份活就是为自己留的。就在昨日,师父在信中交代,特许他先去接账房先生的活,并定首轮盘点即为考题,如能过则正式出师。

韩信提前半个时辰到了华兴当铺,那时后院里已聚有十来位应聘者。趁着闲,韩信观察起地方。这院落挺大,大得足以摆下十张大八仙桌。西面的院角倒放着一个大扫帚,让韩信感到特亲切,这东西韩村也在用,是过年时屋檐扫尘的必备家什。韩信在多看一眼间,也顺手把大扫帚扶正。待到约定时间,黄管家终于出来了,把三十号人引进一间大账房。众人各就各位后,下人在每位应聘者面前放一本账簿,顿时满屋里响起噼啪声。韩信要了两把算盘,双手同时开打,账本翻到底页时,两把算盘的数儿是一样。韩信的噼啪声戛然而止时,众人还都一头扎在账簿里。黄管家又让韩信打张收据呈上来,盯着宣纸上端庄灵动的小楷,就吩咐下人将韩信请到客厅喝茶。12E99E9D-F664-45B8-86EC-20F6340E6B0E

又过了一炷香的时间,韩信的旁边已坐上五个应聘者,黄管家方才踱步进来,他边作揖边说道,让诸位先生久等了,语气已经没有了初见时的嚣张跋扈。随后黄管家又说道,诸位忙了一上午,也很累了,现在吃些点心,然后安排诸位面见我家主人。

黄管家话音一落,就有人端来五碗飘散着浓浓香味的馄饨。上午一关又一关的面试,确实是透支了体力。大家纷纷端起大碗三下五除二,很快就把馄饨给解决了。黄管家看着大家吃相,脸上透着一丝诡异的笑。

坐在韩信眼前的东家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东家用那双仿佛可以洞穿一切的眼睛瞧着他片刻后,突然问:“会记得刚才你吃的那碗馄饨有几粒吗?”

韩信道:“二十七粒。”

东家又问:“薄皮的有几粒?”

韩信又道:“十七粒。”

东家显然对韩信的回答感到满意,示意他可坐在旁边的一只椅子上回话。东家若有所思地说,韩村属福宁府辖地,福宁府名人辈出,人杰地灵。东家一时间把韩信祖宗三代都打听了一遍,他边挠着下巴边频频点头。

事后韩信得知,东家开心时,会自然而然地用手挠下巴,并点着头。其实从韩信扶正扫帚的那刻起,东家就注意上他,在终试时,当得知是韩村来的人时,黄管家分明看到,东家的眼睛里飞快地闪过一丝亮光。

韩信成了华兴的账房先生。

华兴账目有个规则,每旬一拢,一月为大盘点。每到旬末,韩信都把账目理得清清楚楚,从未出过差错。一眨眼就是大盘点了,只要过了今天的季盘,韩信就可正式出师。他起个大早,沐浴更衣,焚香净手,对着师父的来信深深拱手长揖,再屈膝下跪,行三磕头后,方才踩着时辰进入账房。可今日韩信却怎么也对不上账,总是多出一分洋币。

午后起,账房内爆竹般的噼啪声再次响起直至天亮;午后起,账房外大雨如泼直至天亮。

大雨误了黄管家的归程,黄管家误了韩先生的账。昨早临出门时,做事谨慎的黄管家手一抖蹦出一分洋币,那分币在柜面上打了段弧圈后,不偏不倚地入了钱柜口中。黄管家左等右等不见韩先生入房,想着这趟外出晌午时就能赶回,就决定先去收账了。

待黄管家次日赶回时,账房里早已人去楼空,只留下一纸歉书。华兴当铺把城市每个角落的账房翻个底朝天,韩信如人间蒸发般不见踪影。

半年来,只要有账房招聘,黄管家都去看个究竟。然而,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一日,東家若有所思地对黄管家说,不用找了,韩先生已退出这行业。

一个晚上,黄管家路过一个小吃店摊点,发现摊主正是韩先生,他三步并作两步赶前去。韩信也瞧出了黄管家,怔了一下问,黄管家,您吃福宁鱼丸吗?

福宁鱼丸!好,来一碗。本没有食欲的黄管家,冒出这句话。

香味飘散的鱼丸端到了黄管家眼前。黄管家喃喃地说,那天,我的一分洋币落入钱柜……

原来是这样!韩信的眼泪就忽然流了下来,怎么也止不住。

对东家有交代了,黄管家好开心。他说,请先生回去,主持华兴账房。

韩信却告诉他,再也不能吃账房的这口饭了。黄管家闻后大惊,就问个究竟。韩信也不隐瞒。他五年学徒,样样都熟练,按规则过完考试就算出师。谁料地方发生兵灾,为逃兵役,连夜被父母推上走南洋的船。到贵地后一直干苦力,直至收到师父的来信,他才敢去接华兴的活,但那日盘点失败,即算未出师。

韩信实话实说,黄管家只好怅然而返。当晚,黄管家再次光顾。黄管家认真地说,华兴正处发展之际,东家爱才惜才,这次给的位子是掌柜。

这个用人有点大,但东家显然是极看好韩信。后来的事,验证了东家的眼光。12E99E9D-F664-45B8-86EC-20F6340E6B0E

猜你喜欢
韩信掌柜管家
第一次做“小掌柜”
元宇宙大爆炸
韩信在淮安的遗迹
郁小文的猪管家
做自己的小管家
追韩信
伤口“小管家”
HAPPY LIFE创意管家型APP
赖掌柜传奇
韩信“背水阵”再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