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母亲的二三事

2022-06-07 07:52尹燕青
新天地 2022年5期
关键词:黄黄养父母粽叶

尹燕青

虽然母亲已离去11年了,但是她的音容笑貌依旧根植于我的脑海中,多少母子情深的温馨场景,时常在我的梦境中重演。

记得5岁那年,我来到养父母家。她和父亲办的第一件事,就是为我医治因骨折而无法弯曲的左臂。那时的我,胳膊活动受限,生活无法自理,是母亲一直守病床前。接骨做手术缝了20多针,幼小的我痛得哭闹不已,她焦虑地抱着我几天几夜没合眼。近两个月里,喂饭、穿衣、洗洗涮涮,她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我的饮食起居。我的伤臂愈合了,慈母的爱也将我们的心紧紧连在了一道。

上小学时我经常和别人家的孩子打架闹事,每当脾气暴躁的父亲要打我时,母亲就会护在前面,让我少受了不少皮肉之苦;而替我挡了“枪子”的她,总是在事后悄悄告誡我“以后要多守些规矩”。

粽子的滋味

我随养父母到新疆生活后,故乡的粽子、米酒成为稀罕物。记得那年临近端午,听小学老师讲起节日的来历和习俗,我的眼前立刻出现了一幅诱人的画面:湖北老家,粽子软糯,米酒甜美。嚼几口鲜粽,喝半碗米酒,顿觉齿颊留香,通体舒畅。

馋虫一旦被勾起来就无法阻止,头脑里老是晃动着粽子、米酒,后面的课没听进去多少,一放学我便向养父母闹着吃粽子喝米酒。

在20世纪60年代的新疆,想吃点江南美食不大容易。当地不种植水稻,莫说平时,即便是端午节,也找不到经销和加工粽子米酒的作坊。因此,尽管养父母很看重传统食,却又十分无奈,端午节前几乎每天都要上街转一转,结果总是失望而归。

面对我的任性要求,养父母迅速下了决心:既然娃子喜欢这一口,买不到咱就自己做,怎么也要让娃子过个舒心的端午节。米酒需要酒曲,当地无处可寻,他们就先从粽子入手想主意。

母亲有一身不错的厨艺,包粽子自然是手到擒来,可是市场上同样很难买到糯米、粽叶这些必需的食材。看看端午就在眼前,急得他们脚不落地地四处奔忙,父亲碰了不少钉子,最终还是托人走后门,到饭馆搞了些糯米。粽叶则是母亲跑了几家店铺,在一个小摊上买到的。

食材来之不易,母亲的制作也格外精细。端午节前夜,糯米泡好,粽叶烫过,母亲搬来张小板凳,就着面盆便操作起来。先将两三张粽叶折成漏斗状,抓一把米投进去,用食指在米中间轻划一下,放入两三枚红枣或一匙赤豆,折叠包合成三角锥形状后用线扎紧,一个粽子就大功告成了。

我一直待在母亲身旁,不时地问这问那,见证了她用灵巧的双手点石成金的过程。看得有趣,也想学学,就让母亲手把手地教着做。好容易做出一个,不料没有扎紧,米直往外漏,逗得母亲马上取消了我的制作资格。

上锅烹煮时间好长,等着等着我便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睡梦中似乎听到父亲在叫我,睁眼一看,母亲正好揭锅,粽香随着蒸汽在屋里弥漫开来。我忙不迭跑到锅前上手要抓,母亲笑骂:“小馋嘴,不怕烫着。”她用筷子给我捞起一个。好漂亮的粽子哟,翡翠绿的叶、珍珠白的米、暗红色的赤豆,蘸点白糖,吃一口,喔,那感觉妙不可言……我狼吞虎咽地一连吃了两三个,无意中抬起头,看见他们望着我,脸上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自酿的米酒

一次成功的尝试,使养父母备受鼓舞,平日对食材又多了些关注。从此家里常备糯米、粽叶,再也不需为吃粽子发愁了。可是对于我,吃粽子少了米酒,还是觉得美中不足。他们深知我的爱好,把米酒的事时刻挂在心上,不止一次地对我说:“别着急,米酒会有的。”

不久,随母亲回内地探亲。在鄂西北三姨妈种满花草的庭院里,我们吃着粽子,喝着米酒,拉着家常,心中甚觉惬意。当母亲聊到新疆与内地的饮食差异时,三姨妈只咂嘴:“咳,连粽子米酒都吃不到,我已经备好了一些酒曲子,做出的米酒保准娃子吃了还想吃。”我听得真切,也顾不得礼貌,抢先从三姨妈手里接过了那包酒曲。

有了故乡的酒曲当家,探亲返疆后,母亲再度小露身手,用传统工序和棉被包裹的方法,解决了米酒制作的温差问题。等待发酵的日子里,我每天都要凑近闻上几次。有天放学,棉被里飘出淡淡的酒香,我不禁大呼小叫起来。当母亲麻利地掀开被子,端起瓷盆查看时,米饭中间的小洞已溢满清亮的浆汁。

从此,粽子和米酒这一对“标配” 美食,终于在我家安营扎寨。隔三差五的,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享用着传统美食,悠闲地拉起家常,好不快活自在。“物以稀为贵”,亲朋好友听说我家有好吃的,不时也来捧捧场,养父母总是热情地摆上粽子米酒,让大伙感受与众不同的滋味和情趣。至今,有位父亲的同事餐后得意,摇头晃脑吟诵“何以解忧,唯有粽、酒”的情景依然让我忍俊不禁。这段温馨美好的时光,一直持续到我下农场当了知青。

爱的味道

我当知青的那几年,每次探亲回家,母亲的烹饪手艺和父亲的理发技术总会随时陪伴着我,家庭的温馨常常使我不亦乐乎;返回农场时,母亲都是提前几天把我的行囊塞得满满当当,如若父亲没有时间,她也一定要把我送到三四公里外的汽车站才放心。及至我回城结婚之后,经常都能回家看看,但是只要家里做了可口的饭菜,她都忘不了这个馋嘴的儿子,催着父亲给我们送去一些……

全家人再次在城里团圆,是十年以后的事。那时我已成家育女,住处与养父母相距不太远,但是由于工作较忙,回家的机会并不多。一天清晨刚起床,忽然听得“笃、笃”的敲门声,我迟疑地打开门,却看见父亲提了只篮子站在门前。

我诧异地问:“爸,你这是……”他举起篮子笑吟吟地说:“看你忙得端午节都忘了。你爱吃粽子米酒,你妈今天起个大早做了些,刚出锅就让我送来了,你们快趁热吃吧。”说完把篮子递给我,就骑着自行车走了。

我掀开盖布,一股芳香扑鼻而来,看到篮子里的20多个粽子、一保温罐米酒和不少茶叶蛋,我的心里百感交集。这十年里,年近花甲的养父母和我所在的农场相距数百里,其间他们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却还记挂着我的这点小小喜好。想起那句“可怜天下父母心”,我的鼻子一酸,眼睛也湿润了……EF324B9F-04F5-486A-B67B-324A73DBA51B

小小的欢愉

1988年父亲去世,我们调回襄阳,母亲多次叮嘱,才到一个地方不容易,要勤奋工作,尽快适应新环境;相距千里之外,一向不善言辞的她还经常打电话托亲友照应我们。接母亲回襄阳一起生活后,她不愿给我们添麻烦,凡事能做的都自己亲自动手。平日里看看报纸、品品电视,有时我们陪她打点小麻将,一家人日子过得平平淡淡,却其乐融融。有一次,我和爱人来到花鸟市场。在熙熙攘攘的宠物区,第一次看见鼻子嘴巴撮在一起、憨态可掬的金丝鼠,颇觉有趣可爱。想80多岁的母亲一人在家不免寂寞,老人家又喜欢养花种草,如能让她过把养宠物的瘾也是一件乐事。于是忙回家征求她的意见。

母亲耳背,按着助听器听我讲完,马上摆起手说:“不行,不行!你这娃子呀,啥不好养,要拿老鼠来吓我。”咳,准是又听岔了!她肯定把金丝鼠与老鼠混为一谈了。

我忙拿出手机,让她看金丝鼠的照片,连说带比画地告诉她,金丝鼠和老鼠不一样,长得娇小玲珑,性情乖巧,具有玩赏价值,而且异味不浓,适宜做宠物在室内饲养。母亲听得很认真,间或还要问上几句,继而点着头丢了句话:“只要跟老鼠不一样,那就养一只试试吧。”

话说的有些勉强,可当像团黄色绒球似的金丝鼠放到面前时,母亲立马喜形于色,跑前跑后地忙活起来。一切安排停当后,觉得“金丝鼠”叫起来不方便,还亲自给它取了个名号,至此,这个叫“黄黄”的小家伙正式落户我家。

初来乍到,母亲对黄黄多少存有些戒心,每次喂食,都要趁黄黄不在门口时快速打开笼子,手忙脚乱放进食物后连忙关上,生怕它冲过来咬上自己。岂知黄黄的胆子也不大,两只明眸时刻关注着周边的情形,长耳朵对声音的反应十分敏感,一听笼门响便缩在角落里停止了活动。吃食物時,有人在旁它也只是闻闻味却不动嘴,直到确信笼子关上没有干扰了,才会狼吞虎咽起来。黄黄的温顺让母亲打消了顾虑,对它的喜欢与日俱增。

母亲每天几次照料黄黄,为它喂食、添水、清理小窝,也只三五天工夫,黄黄便熟悉了母亲的气味和喂养习惯。但凡母亲把笼子一开,黄黄就会主动迎上去抓抢食物,不小心还会把食物撒一地。母亲用手摸它,它不再像过去那样张嘴吓人,而是顺从地接受,有时还会主动露出肚皮。母亲看见黄黄在小笼子里转圈太费力,生出恻隐之心,说动物跟人一样,关久了也受不了;屋子就那么大,黄黄性情又温顺,跑跑能出啥问题?好嘛, 既然老人这么说,我们还有什么可顾忌的?于是,每到白天便要放黄黄出笼活动一阵。有意思的是,它似乎明白母亲的苦心,中规中矩、十分听话。在外面逛够了,抑或是肚子饿了,它知道自觉回窝;也有时候,只要母亲一召唤,它就会很快跑回笼子。虽然是一只小小的宠物,但是给母亲带来不少欢乐,饲养金丝鼠的许多细枝末节,成了她常挂在嘴边的谈资。

母亲把关心晚辈当作自己的本分,谁的衣服破了,悄悄地拿来缝上:谁下班晚了,要关心地问个究竟:就连逛街,也不忘根据每个人的爱好,时不时地带回些合适的物品。而乐于做饭的习惯,她一直坚持到80岁出头,逢年过节也照例会大显身手。每当品尝着母亲忙活几天做出的一桌美味,在我们的心里,总会有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最让我感怀的是,十几年前当得知我患了重症,她不顾自己年迈体衰,多次上街买来人参燕窝,亲自下厨为我熬汤滋补。“我现在不能走,我要好好照顾你,你健康了,我走了也放心。”这句母亲经常念叨的话语,是对儿子的最大期许,护佑我战胜病患,迎来了生命的第二春。

人生最忆是亲情,往事如梦如烟,但是回忆和母亲共同度过的岁月,点点滴滴依旧还是那么清晰,养父母的抚养之恩永远无法忘怀!

责编 孙展EF324B9F-04F5-486A-B67B-324A73DBA51B

猜你喜欢
黄黄养父母粽叶
端午粽叶香
情浓端午,粽叶飘香
粽叶飘香过端午
内心的角落里
富养父母
摘粽叶·剪粽叶
小狗
被人收养,该赡养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