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通渭民间艺术的传承发展

2022-06-07 03:35杨凯
炎黄地理 2022年5期
关键词:影人皮影戏皮影

杨凯

皮影又称“灯影”或“影戏”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它是祖先创造的,在世人面前引以为豪的一种民间艺术。它是用雕刻精美的影偶傀儡,由民间艺人操纵表演,用灯光投影于影幕,用道白、唱腔抒情叙事,用弦乐、打击乐等器乐伴奏,用拟音等同期配音的一种综合时空艺术。皮影包含了有待后人整理研究的民间音乐、美术、戏曲、民俗、宗教等丰富的内容;它在旧时乡间市井,在大多数民众处于文盲的社会里担当着传播中华历史文化、教化众人的重要角色,它曾给当时的民众,无论乡间和城市的人民带来过无穷的精神享受。

通渭皮影文化的底蕴

皮影戏,在这种广泛流传于华夏大地,上至宫廷王府,下至偏远乡间的民间艺术,究竟起源何时?学者众说纷纭。有周秦说、秦汉说、唐代说等种种论述。这些都是根据历史上有关文献的只言片语,甚至是模糊的边缘说法去推论的,直到北宋才有了关于皮影戏的明确记载。两宋时期是皮影戏的成熟兴盛时期,这时的皮影戏形成有说、有唱、有故事情节的“影戏”了。事实上,皮影艺术从北宋兴盛到现在,它的形式没有大的变化,这符合华夏农耕社会的特点。就像敦煌壁画中唐代农业生产的“二牛抬杠”同现在农村耕地、打碾场的情景一模一样。到清代,皮影戏的兴盛又形成了一个高峰,这时的皮影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流派,如河北流派的滦州皮影、四川流派皮影、陕西流派皮影等。其中陕西流派的皮影又有陕西、甘肃、青海不同地方类别。在清代民间皮影艺术已遍及华夏大地,到处都有皮影的足迹(见图1)。

通渭皮影的传承

通渭皮影源远流长,属陕西影戏,是中国皮影的重要一支,对于它的渊源、通渭皮影戏的老艺人一般都认为:一是西汉时期从河西(武威)传入;二是清代中期从陕西传入。当时陕西东路皮影从陕西大荔、华县经咸阳首先传入甘肃省的平凉、庆阳等地,然后继续西进传入静宁、通渭、秦安、陇西。总之,通渭皮影同陇东皮影、陕西东路皮影一脉相承,经过世代艺人长期的艺术实践,又广泛吸取民间剪纸、绘画和戏剧等多种艺术长处,融入了当地的文化和观念,通渭皮影日渐形成了完美的艺术造型和独特的地方风韵。

通渭皮影艺人大多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都是祖传或师承,辈辈相承。通渭皮影在图案设计构成上受民间剪纸和传统戏曲的影响,富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和民间装饰特色。如影人制作受秦腔戏剧人物的影响,净角服装多为铠甲、旗靠等,服装上饰有各种花纹图案,吸收了民间剪纸中的花、鸟、水、云、风、龙、动物等各类式样。皮影人强调镂空,形成虚实相生、阴阳错落的审美观,从视觉上给人一种从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之感。通渭皮影的镂空图案,其中以月牙纹、圆点、锯齿、半圆居多,最具特色的是月牙纹,月牙纹不仅在结构上,还用在装饰纹样和组织图案中,并且根据情况需要做长短宽窄曲直的变化,其图案运用大胆灵活,更增强了通渭皮影浓郁的地方民间装饰特点(见图2)。

构图与造型的平面化是通渭皮影艺术最显著的一大特征,由于皮影戏要在二维的“亮子”(即影幕)后,靠灯光投影进行表演,而观众则坐在亮子前观看,这就要求皮影的活动必须是二维的,人物造型就要突出平面效果,所以皮影主要以侧身造型,为了增强皮影戏的表现力和观赏性,通渭皮影很早就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表现方法,采用富有立体感和平面化的造型。这种造型特点也同样用在衬影和道具处理上。所以在同一件皮影艺术造型中,会出现平视、俯视、仰视多种角度的综合表现,以期产生立体效果,来弥补剪影造型的单调和不足。

经过千年的传承到20世纪50年代,通渭皮影又发展到一个新的辉煌时期,普及程度和影响力达到空前绝后的地步。这种“隔帘说书”的艺术形式在民间长期起到教化民众、弘扬正义、鞭挞邪恶的作用。通渭皮影戏如此兴盛,是因为剧组人员少、费用低,热闹场面不亚于秦腔戏,这就好似《口技》里所说的,一会儿雷声隆隆,一会儿窃窃私语,但扯去帷幕,剩下一桌、一椅、一抚尺而已。在这样便利又能为民众提供精神食粮的情况下,当时全县达到三十多幅影箱。以襄南、李店、常河、榜罗、马营等乡镇最多,这些皮影戏的活动同季节、农事、庙会、还愿等民俗宗教活动紧密相关。千百年来,流传不息,传承至今。

通渭影子腔的曲体属于板腔体结构形式,其音乐风格近似陇南影子腔。而在腔调、板式、过门等方面全县各乡却略有不同,各有所长。由于受表演者的声嗓、音质条件所限,除华岭乡罗子平、马营镇的张兴贵等在唱腔中,有女腔男调的区别外,其他艺人均用同一声腔声调演唱生、旦、净、丑,还未形成唱腔方面的角色行当。影子腔曲调分为花音、苦音两大类别,有慢板、流水板、飞板、尖板、阴思板(无花音)、滚白(无花音)、道情。起板有叫板、拦板、簧板。结束时常用送板、齐板、留板。其中送板、簧板、道情均和声帮腔,类似陇东道情中的“嘛簧”式托腔,用以渲染气氛,烘托情绪,是形成通渭影子腔音乐独特风格的重要因素之一。道情是影子腔中独立的一种不常用曲调,以道教故事为题材,四句为一段,用渔鼓作为伴奏。影子腔的主要唱腔慢板、流水、飞板等,均由上下两个乐句为基础,通过速度、旋律的扩充与缩减等变化,构成了各种较为单纯的板式。节奏变化上不同于秦腔板式板眼强弱关系的复杂。由于在腔调中以“摔”和“板”作为节奏击乐器,从而形成了一拍之内出现强弱关系的固定性节奏形式,其节奏明快,鲜明有力,构成了影子腔独有的特殊风格。伴奏乐器有板胡、二胡、三弦等,由于各种乐器的定弦较为独特,演奏出的音乐效果显得古朴典雅,极具地方特色(见图3)。

通渭戏改革发展回顾

1964年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文艺方针的指引下,县上宣传部门组织文化馆专干和著名皮影戏演唱艺人、皮影影件制作艺人对皮影这一古老艺术从影人设计、表演技巧、腔调音乐等方面进行挖掘记谱,在力求保持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发展和创新。并在部分表演技巧方面作了一些大胆的突破,使影人在原来只能活动手和腿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了能使其張嘴动眼、抬腿走路、抹帽戴帽等新颖别致的身段动作和亮相造型,增强了艺术表现和感染力。并在此基础上又设计制作了现代戏影人,用影子腔演出现代戏——《夺印》《买袜》《三世仇》《绝不是小事》等,受到观众的欢迎和赞许。同年参加了省、市皮影戏调演,受到了上级文化部门的表彰奖励。

皮影戏改革发展的成功,为通渭“影子腔”搬上文艺大舞台奠定了基础,注入了新的活力。以新颖悦耳的剧种音乐和形式以及独特的地方风格博得了文艺界人士和广大群众的喝彩,引起定西市的高度重视。为了弘扬发展定西市民间文化艺术,1966年又组成“定西专区农村业余演出队”,再次用发展后的通渭影子腔和民间小曲作为腔调,排练现代戏《接鞭子》《摘辣子》《迎亲的一天》,在全地区进行巡回演出,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改革开放后,皮影戏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为了落实中央提出的“赶快抢救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指示精神,县文化馆再次组织人员全面进行搜集整理,编写印发《通渭影子腔传统剧本集》《影子腔音乐》《通渭影子腔》等书籍。组织排练了多出现代戏,用改革发展后的“影人”“影子腔”进行演出,促进了通渭皮影戏的繁荣与发展。

皮影戏演唱名班名人

在通渭的每个乡村中,几乎都有皮影戏班,并出现许多名班名人。如李店乡田养公、田应泽,常河乡刘寿山、朱振邦、朱玉山、陈养鱼等,襄南乡孙演庆,华岭乡罗子平,义岗镇刘汉清(盲人),平襄镇董继文,马营镇张兴贵等。2006年常河镇刘尚斌被甘肃省农村实用文化艺术人才职称评委会通过,获“副高级皮影表演艺术师”。他们中有的是皮影戏箱主的几代传人,有的是传承的后起之秀。在影子腔的板式行腔和音乐伴奏方面不尽相同、各有特色,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地域风格和个人流派。

田养公(1903—1966年),通渭李店乡人。其大部分皮影戏演唱生涯在解放以前。“田家皮影戏班”是当时通渭最有影响的班戏之一。据与田养公相好的挚友何天一(音乐教师,已故)回忆:“田把式”有得天独厚的演唱能力和超人的艺术天赋,腔调多而优美动听。在夜深人静时,演唱更显得影子腔优雅中听,使听众痴迷如醉。操作影人技法熟练,出手快捷紧凑,深深地吸引着观众。全本戏演完后,观众犹余兴未退,交口称赞。他能演出八十多出戏,“西游记”“封神榜”“七人贤”中的妖旦、丑角戏和“烟火戏”是他的拿手好戏(见图4)。田老又是一位一专多能的“全把式”。他通晓各种乐器的演奏,即如何天一老师所赞扬的“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在演唱中,常兼一种乐器,连拉带唱,这在皮影戏班中是很难见到的。

刘寿山(1920—1988年),通渭常河固堆河人。从二十岁开始带班演唱皮影戏,演唱剧目大多是祖传口授,手抄继承下来的,如《后宅门》《汗衫记》等。在四十多年的艺术生涯中,他不断改进提高技艺。他制作的影人雕镂精细,色彩搭配恰当,演出时操作熟练,唱腔独特。其影子腔中的慢板上句最后放音和下句的最后落音均采用“切分音”强弱关系,形成自己独有的唱腔风格。在影人表演上擅长表演难度较大的武打戏,他不但传承演唱皮影戏,对皮影戏艺术的改革发展也作出了突出贡献,是第一个用皮影上演现代戏的人,也是首先记谱毫无保留地传唱所有影子腔板式和腔调的人。

罗子平(1924—1993年),通渭华岭乡孟家窑人。第四代皮影戏演唱传承人,二十多岁就带班演出,能上演八十多出传统本戏。常活动于甘谷、陇西、会宁、宁静、定西等县。有一副清晰婉转天生的好声嗓,擅长旦角唱腔,其唱腔悠扬清丽,高音入云、低音入微、行腔自如、娓娓动听,群众赞口不绝。称他为田把式的旦、越听越舒坦。曾多次受到过县文化部门的表彰奖励。

张兴贵(1931—1987年),通渭马营镇毛湾人。擅长秦腔、小曲,尤以演唱旦角著称。1980年后从事皮影戏演唱。是以民间小曲演唱皮影戏的第一人。曾多次受到县文化部门的表彰。

劉汉清(1931—1997年),通渭义岗镇刘家坪人。自幼双目失明,11岁时从师著名皮影戏演唱艺人南国泰。由于天资聪明,喜爱文艺,很快掌握了板胡、唢呐等乐器的演奏技巧。16岁参加通渭王富忠民间职业“忠和社”秦剧团司琴吹唢呐。1955年“忠和社”改为通渭县秦剧团。他离开剧团,继续从事皮影戏艺术。除失明不能“捉线子”外,其他方面样样精通“满台转”。以惊人的毅力和记忆力,熟练地能演唱一百多本戏。自拉自唱,嗓音浑厚、喷口有力、腔调独具特色。他所演唱的“道情”,相近陇东道情,自成一派。从不保守,口传心授,教徒弟一百余人,常年活动于甘谷、陇西、定西、会宁、靖远、静宁等县,很受群众的欢迎,成为全县同行中的佼佼者。

通渭皮影戏现状

近年来,由于受东西文化的碰撞,现代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从而使古老传统皮影没有生存空间。

皮影戏生态的断裂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历史赋予的责任,因为现在还有一些影人的制作者,影戏的传唱者。应尽快以优厚的待遇邀请这些老前辈,把他们的影人制作技艺和影戏唱法技术用文字和录像方式记录下来,传承后人。只有认识到皮影文化逐步消逝的紧迫感,研究、抢救中华民族千年流传下来的优秀传统皮影艺术,使这处独特的民间艺术能够以活态样式继续保存下来,并在一定的范围内传承下来,不至于很快变成博物馆中的标本样品。

在抢救、保护、开发中求生存

皮影艺术,已被作为文化遗产列入国家保护名录。2014年通渭影子腔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抢救、保护皮影艺术,建立皮影培训基地,举办培训班,并制定了皮影保护规则。

传承保护措施包括建立通渭影子腔传习所、增加展示平台、鼓励销售等。通过文化单位的展示平台,每年组织一两次皮影戏演唱会,并且多方面筹集资金,让艺人多做一些皮影参展,让更多人了解皮影。特别是年轻人,让他们多看、多了解。鼓励皮影制作人把他们制作的影人当作艺术品参展、销售,让通渭皮影这个艺术品走出本土,走出国门,为经营者带来收入,将影人制作技艺传给后人。公开招募传人,建立培训基地,制定培训计划,招收学员培训技术。建立会演、公演、巡演、奖励等机制,鼓励皮影艺人重操旧业,传承艺术,把通渭皮影艺术作为通渭一个文化新亮点,做大、做活、做强,争取做到在活态中传承下来,并在保护中求生存,让皮影艺术在通渭这块黄土地上生息繁衍,开花结果。

作者单位:通渭县文化馆

猜你喜欢
影人皮影戏皮影
指间功夫
有趣的皮影戏
有趣的皮影戏
皮影戏的超级“迷妹”
美国女孩安妮:中国皮影戏的超级“迷妹”
诡异的屋内“怪影人”
皮影的来历
老皮影渐显投资价值
安康皮影
影人漫像大本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