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体育兴趣化背景下创新体育游戏对小幼衔接的意义

2022-06-07 21:19:46刘烨炜
体育时空 2022年8期

刘烨炜

摘   要  小学低年级形成的运动技能对学生一生的成长都至关重要。许多孩子进入小学初期未能达到基本动作技能发展的正常水平,出现跑步动作不协调、投掷动作不会发力等问题。本文探究了创新体育游戏在小学初期的意义,实现小幼顺利衔接,以发展低年级小学生的体育习惯和健康品德。

关键词  小学体育兴趣化  创新体育游戏  小幼衔接

上海多措并举推进“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高中专项化”课程改革以来,全上海市中小学都在积极落实和实践。小学的体育兴趣化自开始提出至今,各区呈现了丰富多彩的兴趣化课程。根据近两年的研究表明,游戏化的体能练习在体育课中更受学生喜爱,对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在新的教育环境下,选用创新体育游戏对学生身心发展有促进作用,并能较为平缓地度过小幼衔接阶段。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小学体育兴趣化

2018年7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发布36号文件《上海市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课程改革指导意见(试行)》,明确指出了小学体育兴趣化的发展方向,要求小学阶段的体育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基本的体育素养、激发学生广泛的体育与健身兴趣、引导学生热爱体育、乐于参加体育活动,以提高学生身体活动能力和基本运动技能、养成日常生活中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为目的。

(二)创新体育游戏

创新体育游戏是游戏的一个分支。创新体育游戏的基本手段是身体练习,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教师在创编体育游戏时不仅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还要兼顾体力活动和智力活动,最后形成鲜明教育意义的游戏活动。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中,创新体育游戏可以使体育课堂具有游戏的娱乐性,兼顾体育学练的科学性以及教育的普适性。

作为体育教学与训练的重要内容,创新体育游戏可以全面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学生体育活动能力、培养体育的习惯并且掌握相关的必备知识技能。同时,在体育游戏中,培养学生坚毅的品质、团结互助的精神和遵守秩序规则的习惯,让每个孩子变得勇敢、顽强、机智、果断,极具德育功能。

(三)小幼衔接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能否实现幼小顺利衔接对幼儿极其重要。在21世纪初《强势开端:幼儿教育保育》提出成功早期教育八项要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势开端2:幼儿教育保育》,从十个方面为政府制定早期教育保育政策提出建议;2011年以高质量早期教育保育为抓手发布了《强势开端3:幼儿教育保育的质量工具箱》;2015年则又强调于幼儿教育保育质量的监控,发布了《强势开端4:幼儿教育保育质量监控》。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对幼儿来说,从幼儿教育的最后阶段到小学教育阶段的过渡是他们人生中所经历的第一次巨大变化。如果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之间的过渡没有充分准备,或者小学教育没有保证质量的连续性,那么幼儿教育阶段所获得的益处则会在小学第一年逐渐消失。由此可见,成功的过渡不仅能够保留幼儿原有的能力,还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

为了可以更好地解决幼小衔接问题,上海的很多学校对小学一年级新生也设立了“学习准备期”,帮助学生们在这段时间平缓过渡。

二、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一)选题意义

小學低年级形成的运动技能对学生一生的成长都至关重要。许多孩子进入小学初期未能达到基本动作技能发展的正常水平,出现跑步动作不协调、投掷动作不会发力等问题。小幼衔接指小学阶段与幼儿园教育的衔接,能不能进行顺利衔接小幼阶段对低年级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与成长极其重要。调查显示,在小幼衔接阶段的很多学生在遇到组织与管理方式不同、教学形式差异、课长变化、作息更改、人际关系陌生等方面的情况时,出现了脱节、不适应、甚至是陡坡效应。

上海多措并举推进“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高中专项化”课程改革以来,全上海中小学都在积极落实和实践。小学的体育兴趣化自开始提出至今,各区呈现了丰富多彩的兴趣化课程。根据近两年的研究表明,游戏化的体能练习在体育课中更受学生喜爱,对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在新的教育环境下,选用创新体育游戏,对学生身心发展有促进作用,并能较为平缓度过小幼衔接阶段。

(二)现状分析

在目前我国已对各种体育游戏活动进行比较广泛、深入细致的比较研究,许多著名专家已对有关体育游戏方面的一些理论观点和工作实践方面进行做了大量研究。体育游戏课在低年级小学体育课教学活动中都具有其十分广泛重要独特的重要意义,本文论述分析了几种体育游戏课程在幼儿园体育游戏教学环节中得到的最具体有效运用。在体育游戏项目的教学选择上要力求与实际教学内容保持紧密有机联系,要能符合幼儿低年级小学生的发展心理需要和发育生理特点,并且强调要能够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方便老师教学,重视组织教法。

随着我国学校体育课堂教学的不断研究和方法多样化,创新体育游戏这一深受学生喜爱,其兼具健身效果和应用推广性,越来越受老师们重用,越来越多的体育创新游戏被广泛运用到体育课堂教学。创新体育游戏的基本手段是身体练习,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是一种增强体质,娱乐身心,陶冶性情为目的的现代游戏方法。体育创新游戏可以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有益于学生身体技能和体育习惯的发展,可以提高体育课堂的学成度和实用性。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至2020年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85%,基本达成对幼儿学前教育的覆盖,做到小学低年级学生教育的广度,将向“有质量”的深度迈进。“有质量”发展意味着促进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全面发展、全过程发展。幼儿体育作为幼儿发展的本源之一,是学前教育发展的基石和挖掘深度教育质量的关键。

三、创新体育游戏在小幼衔接阶段的重要功能

小幼衔接作为学生踏入九年义务教育的第一个阶段,相关研究确实非常少。近几年,在国家的重视和政策的推动下,体育教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完善并研究小学体育教育兴趣化,对创新体育游戏对小幼衔接的重要性非常重要,其有助于全面推动体育理论体系的研究,从而使低年级小学生体育课堂教学的实践得以更好开展。

(一)创新体育游戏的多维功能

开展体育游戏的创新是新时代具有需求度和趣味性的课堂教学手段。换言之,创新体育游戏是以身体运动或体育技能为依托的且兼具着趣味性和竞争性的教学手段。创新的体育游戏必定和本课的体育技能相结合,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兴趣。所以,创新体育游戏的基础功能是发展学生身心健康,这也是创新体育游戏和其他游戏的关键区别点。创新体育游戏可以是体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教学手段的组成部分,在小学体育课堂中贯穿;也可以运用在体育竞赛和差异化教学中;趣味性也是低年级小学生喜欢创新体育游戏的关键,帮助学生们可以身心愉悦地度过小幼衔接。在“小学体育兴趣化”新时代大背景下,设计创新体育游戏从小学生的成长规律出发,符合其认知特点,从而促使学生通过活动爱上运动并掌握技能,在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同时激发乐趣,培养终身的运动习惯,促使学生将课内所学延伸至课外,发展终身健康。

(二)创新体育游戏的社会适应功能

在低年级小学生的体育课堂上,教师可以在创新体育游戏时考虑导入更多的情景,并给学生进行角色设定。在游戏过程中,合理的角色认同感会帮助学生更多投入在动作练习中,如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利用战士们的顽强拼搏和为国家奉献的精神来鼓舞学生的协作精神;结合疫情环境,烘托医务人员救死扶伤的高尚品格,以此促进本课的练习激情。刚进入小学的低年级学生不仅会在这类创新体育游戏中获得良好的体验,增强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也会对换位思考有更深理解,内化成良好的精神品质。创新体育游戏促进身心共同发展的过程是非常有意义的。

(三)创新体育游戏的教育功能

小学阶段的低年级学生仍处启蒙阶段。因此小幼衔接的体育课堂中的创新体育游戏也应该将设计重点放在对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上。学生一开始很难仅凭教师的口令了解活动的方法和规则,但是有针对性地训练会提高学生专注度,确保运动过程的安全。这里需要注意,如果讲解不能符合学龄特点,也会导致学生反感游戏。创新体育游戏可以用形式多样的方式,辅以情景导入和角色扮演等教学手段,以为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规则意识起到积极作用。

四、创新体育游戏实施注意事项

(一)在课堂上营造好和谐的氛围

为了力求让创新的体育游戏活动形式展现出更多的丰富活泼和轻松灵活,充分地满足于小幼衔接教育阶段小学生游戏的基本需要,我们也应尽量保持其原有体育游戏风格特征,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学龄儿童自身特点,通过对传统体育游戏的收集和整理,进行新一轮的改编和创新。在整合和实施过程中要营造好和谐的氛围,培养具有身体素养、兼具社會性的全面发展的学生。在小幼衔接阶段的低年级课堂上可以设计具有引人入胜的情节,激发学生的学练积极性,调整最佳状态进行教学活动。创新体育游戏的运动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实现知识性及趣味性的统一,如此在保证了课堂顺利进行的同时还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状态,达到教学目的。

(二)在教学中,注重情感的教育

创新体育游戏的教学场景,也可以看作营造情绪场景。教师的这节课成功与否,很大程度看创新体育游戏中对学练好奇心和积极性的把控程度。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特别关注小幼衔接阶段的学生的情感,根据其特点进行不断改进达到教学成效,给予适时地积极性地引导,让学生逐渐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养成热爱运动的品质,习惯认真对待每天的体育锻炼。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幼衔接阶段的低年级小学生的体育教学中,创新体育游戏对实现“小学体育兴趣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现代小学体育课堂改革里,为了有效增强体育学生整体的素质,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行为习惯,培养健康良好体育的学生精神品质,需要教育者在系统研究科学教材教法改革的成果基础上,积极营造体现出科学和谐理念的校园氛围,培养广大学生积极向上的良好学习活动兴趣,以活动兴趣激发为学习基点,激发每位学生个体的内在潜能,以最终促进我国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得以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杜长宏,王怡元.体育游戏功能的多维性探索[J].学校体育学,2019,9(13):174-176.

[2]王磊.小学体测项目游戏化教学对儿童体质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8.

[3]陈梅琴.趣味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的研究[J].田径,2020(12):59-60.

[4]杨清发,陈春.我国幼儿体育幼小衔接的现状研究[J].知识文库,2011(02):67-68.

[5]商辉.浅谈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02):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