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陽
劉先生是一名企業的高管,兩周前突然出現口歪眼斜,吃飯和刷牙漏口水,當時很害怕,去醫院檢查下來是面癱(周圍性),經治療恢復比較慢,於是來診。根據當時情況,給與針灸及中藥治療,配合寰樞關節(第一及第二頸椎關節)的調整,一周多的時間症狀明顯恢復,並逐漸恢復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什麼是面癱?
現代醫學認為根據病變部位的不同,面癱可分為中樞性與周圍性面癱兩種。
中醫怎麼看面癱?
面癱,中醫學中稱為「口僻」,屬於中風的中經絡,《靈樞·經筋》載:「足陽明之筋……上合於太陽」「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熱則筋縱,目不開。頰筋有寒,則急引頰移口;有熱,則筋弛縱緩不勝收,故僻。」從此可以看出面癱主要是由於患者本身正氣不足或者過度勞累,出現氣血虧虛,此時風邪容易趁虛而入,導致太陽及陽明經的經絡堵塞,筋脈遲緩而發病。
中醫怎麼治療面癱?
一般可以通過針刺、艾灸、推拿、局部閃罐、內服中藥等治療方式達到疏通經絡,扶正祛風的目的。原則上要儘早治療,積極治療,否則可能出現頑固性後遺癥狀。中醫對其進行分期及辨證論治的個體化診療方案在面癱的治療上優勢突顯。
另外,通過臨床上觀察,頸椎的寰樞關節(第一及第二頸椎關節)錯位,也可能會造成單側耳後乳突壓力增大而出現水腫,壓迫面神經。所以通過中醫手法調整寰樞關節的位置,可以有效的緩解面癱症狀及縮短恢復時間。
如何預防面癱?
面癱作為夏季常見病,其實主要是因為風邪侵襲經絡,夏天天氣炎熱,毛孔容易打開,空調使用頻率較高,冷風很容易順著毛孔進入身體。因此,避免出汗時直吹空調或者進到空調間及時擦乾。另外,現代人生活節奏比較快,習慣性透支身體,身體常常處於勞累及正氣不足的狀態,這也給風邪侵襲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所以要調整生活作息,如近一段時間內出現明顯乏力,容易出汗,易感冒等症狀,需儘早調理。
居家穴位按摩預防面癱
1.足三裡穴
足陽明胃經的合穴,可以補益陽明經的氣血
位置:在小腿外側,外膝眼下3寸。
操作方法:按揉3 - 5分鐘,以酸脹為度。
2.合穀穴
手陽明大腸經原穴。面部疾病的重要穴位。
位置:在手背,第1、2掌骨間,當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
操作方法:按揉3 - 5分鐘,以酸脹為度。
3.膏肓穴
常用保健穴位
位置:背部,當第4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操作方法:按揉3 - 5分鐘,以酸脹為度。
這幾個穴位除了可以預防面癱,對面癱也有很好的治療作用,但一旦出現面癱症狀,建議一定要及時就醫,以免延誤最佳治療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