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兆印,王成新,白铭月,邓祥征,窦旺胜,于尚坤
(1.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山东济南 250358;2.山东师范大学“人地协调与绿色发展”山东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山东济南 250358;3.济南市工程咨询院,山东济南 250002;4.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5.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北京 100101)
人地关系(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及作用关系)始终是地理学研究的中心内容[1]。近代以来,国内外诸多学者[2-5]从不同学科背景、不同角度、不同尺度研究人地关系,探索人地关系的演变、分布规律以及内在驱动机理,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为人地关系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奠定了良好基础。从主流人地关系思想演变看,先后衍生了环境决定论、可能论(或然论)、适应论、文化景观论、人地和谐论等人地关系理论[6]。近30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日新月异的经济社会转型、快速交通体系建设、信息与智能革命兴起,人地关系更加趋于多元化、复杂化,全球变暖、环境污染、粮食危机等不同形态的人地矛盾随之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和谐协调的人地关系备受关注,相关学者围绕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人地关系耦合等领域开展了丰富研究。从现有研究成果看,人地和谐共生作为人类社会追求的理想模式和人地关系优化的最终目标,已经成为专家学者的共识,具有泛科学化的意义。但对可持续发展研究学者而言,更重要的是如何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进一步构建富有实际内涵的人地关系理论,指导解决目前全球出现的粮食危机、环境危机、资源危机等人地矛盾。综合人地关系各种理论来看,虽然人地关系认识正逐步从分离割裂转向协调和谐发展,但均把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个体。而有中国特色的“两山论”第一次真正将“人”与“地”视为有机共生体,科学诠释了实现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内在统一、相互促进和协调共生的方法和路径[7-8],弥补了传统人地关系理论的不足和缺陷,为人地关系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和中国智慧,对指导人地和谐共生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人地关系是多层次的“人的整体系统”与多功能的“地理环境”双向生成、彼此渗透、相互作用[8]。人类诞生以来,人地关系也随之出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不断在实践中探索、总结人地关系,以保障人类自身的最大福祉。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们认知能力的提高,人地关系理论也在不断演进、丰富和深化。相关学者不断从不同领域、不同视角探索人地关系的核心逻辑和内在规律,并相继形成了环境决定论、可能论(或然论)、适应论、文化景观论、人地和谐论等不同的人地关系理论(表1)。“两山论”是习近平立足中国特色人地关系发展实践,着眼世界发展大势,用贴切形象的比喻和精炼易懂的语言,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科学辩证关系的生动回答[9]。
表1 主要人地关系思想演变与分析
从人类发展进程看,地球自身环境提供了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人类活动又反过来影响自然环境,也就是在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了人地关系发展史。在原始文明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采集、渔猎等主要人类活动严重依赖自然环境的禀赋条件,思想上敬畏自然,行动上听天由命,此时人地关系理论以环境决定论为主,认为自然环境决定人类的身心特征、民族特征、社会组织、文化发展。在农业文明时期,随着生产工具的创造和使用,社会生产力水平有所提高,人类进一步认识自然甚至开始局部改造自然,但仍是靠天吃饭,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也有了科学的萌芽,开始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古代朴素的人地适应思想正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进入工业文明时期,随着机器大生产时代的到来,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极大释放,“人定胜天”观念盛行,企图“改天换地”、征服自然。但在人类对自然资源长期掠夺式开发后,出现了资源危机、能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破坏,人地矛盾迅速激化,人地关系日趋紧张,甚至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后工业文明时期,尤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于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后果的反思,人类开始重新审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协调论、和谐论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理论。“两山论”是进入21世纪以来,在中国生产力快速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等理念深入人心的背景下提出的,是在更高生产力水平下中国人民追求更美好生活的人地关系表达,同时也是顺应全球可持续发展大势的科学总结。
人地关系理论是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诠释表达。在不同类别地理要素的组合及其共同作用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地域功能性、系统结构化、时空变异性以及人地系统效应的差异性及可调控性[10],造成不同类型地域上表现出不同的人地结构和矛盾。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知和行动不尽相同,因而人地关系理论在不同时期均展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性。此外,在空间维度上人地关系认识还表现在对地域空间的不断拓展、延伸。随着时间迁移,人类活动空间逐渐从陆地转移到海洋,而且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程度逐步从近程的、直接的、线性的、短期的、组织内部向远程的、间接的、隐性的、长期的、跨组织深化演变,这同时也是人地关系理论不断形成和演化的过程。在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发展带来的问题只是局部空间问题,此时环境决定论等有其一定的适用领域;而现在进入生态文明时代,人类对自然的影响已遍及全球,区域分割、人地割裂的认识视角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两山论”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角探讨了人地关系,真正实现了从区域视角到全球视角的转移,也实现了从强调区域差异到注重人地融合共生的统一。
人地关系理论在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动态关系中不断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代表思想,而按时间先后顺序产生的人地关系理论具有显著的继承性与关联性(图1)。环境决定论注重地理环境对人的体格、气质和精神的影响,但过于强调环境对人的作用,具有单一因子决定论的片面性。可能论(或然论)是环境决定论的驳论,否定了环境在人地关系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加强调人类的主观能动性。适应论进一步阐释了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更加强调人地关系中人对环境的认识和适应,在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中应注意因地制宜,为辩证唯物论的人地观奠定了理论基础。文化景观论开始意识到人是通过文化作用于地,强调人类按照文化的标准,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并改变成文化景观[11],这对人地系统的认知带来很大的启发。人地和谐论则是对过去“人”与“地”割裂、冲突甚至对立角度的批判、反思和再认知,开始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综合来看,每一种新理论的提出、发展都是始于对原有理论的批评与继承,对人地关系的认识逐步从割裂对立转向重视协调互动。“两山论”更是在原有基础上将人地关系提高到新的高度,即“人”“地”共生共荣,推动人地关系在理论上从“分离”到“共生”、从“协调”到“融合”的跨越,在实践上从有意识规范化、制度化地维护二者协调一致,到无意识的自觉行为。
图1 人地关系理论发展演化
科学的理论源自对实践的认知。人口多、资源少、环境容量有限、区域条件多元带来人地关系复杂是中国基本国情的重要内容。习近平立足于新时代中国发展实践和主要矛盾,顺应人类发展潮流,萃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融合世界人地思想最新成果,创新性提出“两山论”,是中国人地关系从“人定胜天”到“人地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升华。
伴随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进步,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地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人地和谐度整体呈现“V”字型演化特征。根据人地关系指导思想的阶段性更替和人地和谐度的重要变化节点,具体可将新中国成立来人地关系演变历程划分为人地矛盾显现、人地冲突失衡、人地关系和缓、人地加速协调四个阶段(图2)。
图2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地关系演变
2.1.1 人地矛盾显现阶段(1949—1978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面临着人民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粮食生产是解决生存问题的基础,发展工业是巩固国防、保障国内发展环境的条件。在此背景下,人对地既延续着历史时期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的作用方式,也为增加国民收入开始发展能源、矿产加工等工业生产活动。这一时期,国民经济基础薄弱,生产技术条件落后,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农民以村、镇及合作社为单位进行农业生产,农田水利等相应基础设施也较为落后,粮食供给压力较大。在工业发展方面,战略目标上强调实现工业化,在发展重点上强调重工业;在发展方式上,以外延式与粗放式为主。总体来看,这一时期人对地以初步改造利用为主,作用强度小,开发方式较为单一,地对人类活动的承载能力较强。尽管人地关系趋于紧张,人地矛盾开始显现,但对自然的开发力度总体较小,大多数地区仍保留着绿水青山的本色,生态质量较高。
2.1.2 人地冲突失衡阶段(1979—1994年)
改革开放后,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人类活动重心逐渐从粮食生产转移到工矿开发,工业的快速发展对人类打破地域限制、开发自然资源提出了高要求,进一步引发了对土地、水、能源、矿产等基本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在农业生产方面,粮食供给压力加大,以水土资源开发为主的农业生产活动强度增大,开山造田、围湖填海造地现象开始出现,水土流失、土壤重金属超标、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频发[12]。在工业发展方面,随着改革开放和国有企业改革,工业规模扩大,发展速度加快,工业产值由1978年的1 659.6亿元增长至1994年的13 611.8亿元,增长了7.2倍,同时工业粗放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渐显现。在巨大的废气、废水排放量下,全国的大气和水环境质量急剧下降,局部地区甚至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这一时期,“人”与“地”通过人与农业、农业与水土、工业与矿产等资源要素之间的联系而变得越发紧密,人对地的占有和开放程度加大,对大自然的开发、利用逐渐偏离自然本身的演化规律,人地矛盾开始爆发,人地关系进入矛盾频发阶段。
2.1.3 人地关系和缓阶段(1995—2012年)
鉴于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国家也开始寻找人地矛盾激化的原因。随着世界环发大会的召开,世界主要发展大国开始出台相关政策举措。1994年3月,中国在全世界率先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可持续发展战略正式确定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的战略;十六大报告中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这一时期,鉴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和各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理念仅停留在初步认知阶段,在实际行动上仍然没有摆脱以“经济为中心”的行动范式,生态环境仍面临点状治理、面上污染的局面,但在总体生产活动的生产规模与方式开始逐渐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人地关系渐趋和缓。
2.1.4 人地加速协调阶段(2013年至今)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长期的发展积累,中国在经济结构、发展方式、人民生活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改变,“人”与“地”之间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广度和深度都远超历史任何时期。经济发展从“高速度”转向“高质量”,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资源依赖型、消耗性产业比重下降,人们愈发追求宜业、宜居、宜游的生活条件,生态环境不仅是发展问题同时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到战略地位。生态文明倡导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生态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2012年,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要求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一时期,“两山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开始体现,成为未来相当一段时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理念,并逐渐被人们认识、理解和贯彻。在“两山论”的指导下,很好地避免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激化。从长远利益来看,通过产业升级、动能转换、城市转型,绿水青山能够带来金山银山,人地关系步入加速协调阶段。
“两山论”“源”于习近平的基层经历,“形”于他主政浙江时期的生动实践,“成”于十八大后他治国理政中的推广应用。该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大体上可分为4个阶段。
2.2.1 萌芽阶段
习近平长期以来对绿色发展有着深刻的认识,并付诸地方工作实践。早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他作为知青在梁家河插队工作时就已经开始高度关注生态环境问题,通过开发利用沼气、提高植被覆盖率等措施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1989年1月,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提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13]。在福建省工作期间,习近平也高度重视水土流失问题和生态环境治理等工作。这些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可以视为“两山论”的萌芽,这些工作经历为“两山论”的提出奠定了重要的实践基础。
2.2.2 雏形阶段
21世纪初,国内外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生态环境事件频发。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安吉县余村调研时高度肯定了当地为保护生态环境而停掉所有矿区生产的做法,首次明确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并在《浙江日报》头版发表《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重要文章,深入解读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科学辩证关系。2006年3月,他再次发表专栏文章《从“两座山”看生态环境》,指出对“两山”关系的认识经过了“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再到“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的三次飞跃[14]。2006年9月,《破解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两难”悖论》中再次强调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经过这一阶段的发展,“两山论”已初具雏形。
2.2.3 完善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两山论”继续完善和发展。习近平不断深化其理解和阐释,并多次在国内外正式场合作出重要论述和解读。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指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全党上下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形成了普遍的共识[15]。2013年9月,习近平在出访哈萨克斯坦时再次论述“两山论”,向世界传达中国绿色发展的决心[16]。2015年3月,“两山”理念及思想正式写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至此,“两山论”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同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将“两山论”上升为中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核心指导理念。这一阶段,专家学者也开始对“两山论”进行深入研究和解读。
2.2.4 成熟推广阶段
“两山论”逐步成熟并成为系统的理论体系的主要标志是其作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写进了党章,并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2016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战略和行动》报告,表明习近平倡导的生态文明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已经得到国际认可[17]。2017年,党的十九大首次将“两山论”写入大会报告,并在《中国共产党章程》中进一步明确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经过这一阶段发展,“两山论”更加具体和充实,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科学的、系统的指导原则和理念。作为“两山论”起源地的浙江省,制定和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实施任期生态保护责任制,调整领导干部绩效考核体系,实施全省“河长制”等[18],走出了一条“两山论”指导地方区域绿色发展的典型案例。
“两山论”深刻阐释了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共生关系,蕴含着丰富的人地系统演化哲学,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拓展和深化,为人地关系理论发展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和中国智慧。
纵观中华文明的发展历史,人地关系问题从来都是哲学领域的根本性问题之一。五千年的农耕文明形成的生态文化与历史传统,包含了丰富的人地和谐相处的格局与智慧[19]。儒家思想中有诸多主张“天人合一”的人地关系表述,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辩证而和谐的关系[17]。如《孟子·梁惠王》中的“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荀子·天论》中有“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中庸》中有“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育华;可以赞天地之育华,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管子》中的“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时”等[11],无一不反映了遵循自然规律、人地和谐共处的主张。道家思想在揭示人地关系方面也强调“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其中“无为”中的“有为”,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规律的深刻把握,与“两山论”体系中的生态文明建设思路不谋而合。如《老子》中有“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庄子》中有“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另外,法家思想中的《管子》提到“水者何也?万物之本源也,诸生之宗室也”,体现了自然生态系统整体性的观点。“两山论”人与自然融合发展的理念充分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这种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体现了五千年中国文明的底蕴,并针对近年来突出的人地矛盾问题,与时俱进地提出了新时代人地共生的发展理念。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20]。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人类生命源于自然,而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类又必须通过劳动对自然进行利用与改造,这种改造并非肆无忌惮地任意生产,而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人与自然的互动则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模式[19-20]。在继承和深化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础上,“两山论”中关于“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论述,充分展现了人与地辩证统一的生态哲学观,指明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基础与价值归宿的关系,而“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过程,实质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应用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过程[21]。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自然生产力”的观点,也为“两山论”提供了理论基础。马克思认为,自然界在为人类提供了生活资料的同时,还为给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产资料[20],然而这也是人地矛盾产生的根源,正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和改造,造成了生态危机。“两山论”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自然生产力”论断的精髓,而且继续深化马克思的观点,解决了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的矛盾。在发展生产力过程中,应当把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原因、宏伟蓝图和实施路径三个维度,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问题,是指导中国绿色发展和引领美丽中国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相继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40多项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方案,构成了支撑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四梁八柱”。“两山论”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容,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内核,也为化解人地矛盾和生态难题,提供了科学依据和路径选择。近年来,通过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成效。2015—2019年,万元GDP用水量和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分别下降23.8%、18.2%;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下降23.1%,空气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2%。更重要的是践行“两山论”和建设生态文明正逐步成为全社会的行动自觉和全人类的思想共识。可以说,“两山论”既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精髓的高度概括,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设实践的形象化表达。
人地关系理论的演变源于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动态变化;反过来,人地关系理论又可以指导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等领域政策制定,优化社会生产关系,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国传统的单纯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观,特别是以GDP为考核标准的政绩观,就是“人定胜天”传统人地观的体现,造成人类活动经常为了短期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甚至不惜牺牲生态效益。在改革开放以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以高污染、高耗能为主的传统发展模式虽然给中国经济带来了高速、甚至是超常规增长,但同时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更是有目共睹,这也是引发中国人地关系失衡、冲突甚至对立的重要因素。如何平衡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难题。“两山论”的提出,重新审视和界定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二者从过去的割裂对立关系转化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关系,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方法、新路径。应该说,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之路,是一场前无古人的创新之路,是对中国过去财富观、政绩观和发展观的自觉反思,也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展方式的科学重塑,充分体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的思想。
“两山论”是系统完善、科学完备的人地关系理论思想体系,也是指导人地和谐共生具体实践的方法体系,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各领域彰显着中国特色人地关系的价值意蕴(图3)。
图3 “两山论”对中国特色人地关系的时代价值
“两山论”的精髓在于厘清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的辩证的、矛盾的、统一的关系,其中蕴含了人与自然、发展与保护、物质需求与生态需求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自古以来就是哲学研究最重要的话题之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追求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因此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是实现现代化进程的永恒主题。“两山论”坚持唯物辩证法,准确把握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指明了人与自然在更高维度和更深层次上的协调与统一[22]。“两山论”强调人类起源、生存与发展都依赖于自然,因此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同时,“两山论”也辩证地强调人类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指明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正确方式和科学逻辑,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和良性互动。“两山论”科学阐明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面对“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博弈,发展与保护的辩证关系是绿色发展理念的体现,解决了以往片面、静止、孤立的眼光看待两者关系的错误,牢牢把握住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质的统一,是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的治本之策[23],也为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
“两山论”从经济学角度出发,把“绿水青山”看作生产活动的内生资源,把自然资本看作经济活动的重要要素,是对生态文明时代基于自然资源资本新经济的阐述,为中国迈向生态文明时代新经济之路拓展了思路[24]。不论是古典学派还是新古典学派,传统经济学理论中关于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内容很少。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只是将土地、劳动和资本视作生产要素,忽视了生态环境应该是人人都应享有且具有价格属性,也没有将其纳入生产要素范畴,因此造成了生态环境这种公共产品的“公地悲剧”,也就产生了生态环境污染成本的外化与转移,由此引起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人地矛盾。“两山论”从经济学角度对“绿水青山”的生产要素和生产力属性进行了生动阐释,彰显了用绿色发展新理念破解人地矛盾的智慧。未来绿色发展模式将是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与目标,也是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正如习近平强调的“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两山”理念诞生地浙江省安吉县余村通过修复破坏的生态环境,发展旅游和现代农业得以致富的案例,已经从实践层面证明了“绿水青山”就是生产力[25]。
习近平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26]。传统的幸福观认为,人民的福祉和幸福指数跟经济发展水平是成正比的,只要经济增长了,享有的物质文化产品丰富了,人民的幸福指数也就提高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福祉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人民的福祉不止生产发展、生活富裕,还要追求生态良好,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统一。“两山论”贯穿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本身就体现了对群众期待的回应。习近平强调的“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对人的生存来说,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是金钱不能代替的。”“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这些都深刻揭示和阐明了自然生态环境的公共产品属性,以及生态环境在民生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基本内涵和实施路径[26]。
“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把地球看成是一个由人类、动植物和各种自然环境要素构成的大系统,是人与自然基于共同的境遇而组成的特殊总体[27],“生命共同体”各要素都有着自身独特的功能,且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任何一种要素的变化会影响到系统整体的改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标志着“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正式形成。“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蕴含着人与自然的价值观导向,体现了对人、社会、国家乃至全球的发展期待[28-29],是“两山”理念的必要前提,也是人地关系和谐共生的根本基础,更是指导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论依据。只有牢固树立“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整体观,构建人地关系的和谐和良性互动,人类才能得以持续生存和发展。在此基础上,“人类命运共同体”更是上升到价值观层面,成为“两山论”的全球语境和国际化表达。
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人地关系的演变史,不同社会条件和时代背景下的人地关系反应在人类文化文明上有不同特点。在农业文明时代,人类活动以农耕、畜牧活动为主,生产能力有限,人地关系基本处于低层次的和谐状态。随着工业文明的来临,人类生产能力和开发资源的能力有了大幅提高,人类开始了肆无忌惮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掠夺活动,人地关系逐渐趋于紧张,人地矛盾频发,自然开始“报复”人类,人类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进入现代工业社会以后,人类开始认识到大规模开发自然资源带来的负面影响,生态危机甚至演变成为生存危机,人类开始进行反思并力求探寻出一条人地和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因此,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不仅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重大成果,也是实现人地和谐共生的新要求,更彰显了“两山论”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深远意义。
人地关系内涵随时代发展不断演变,这就要求我们以发展的眼光不断深化对人地关系内涵的认知。近百年来,人地关系的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得到了较好发展,人地关系理论经历了环境决定论、可能论、适应论、文化景观论、人地和谐论等不同认知阶段。特别是人地和谐论作为人类追求的理想模式和人地关系优化的目标,已经成为人地关系发展的广泛共识。这些都反映了特定发展阶段人类系统和自然环境系统关系的动态变化,也反映出人类对自然意识的变化。但各种人地关系理论均把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割裂开来,将二者视为独立的个体。而“两山论”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了质的飞跃。它作为系统完善的思想体系,打破了原先将二者独立甚至对立发展的思想束缚,将“人”与“地”融为有机共同体,通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辩证关系提出了人与自然、发展与保护之间的融合共生关系,实现了二者的有机统一,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认知提供一个更加全面系统的理论框架。“两山论”在深刻辨证人与自然、发展与保护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人地矛盾的根本路径,同时还蕴含着以人为本的终极价值取向,其中关于人地命运共同体的诠释为人地关系思想注入了新时代内涵,也为全世界人地关系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可以说,“两山论”值得学术界深入挖掘和广泛弘扬,建议今后从发展模式、作用机理、转换路径等理论和实践的各个层面进一步研究探讨。
“两山论”作为新时代人地关系理论的重大革新,其践行更需要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首先,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并以此为依据,进行顶层设计与制度创新[30],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转化的体制机制。具体说,要进一步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在完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自然资源用途管制制度的基础上,加快建立碳交易、水权交易、排放权交易等生态资产市场交易机制,提高生态资源市场化程度。其次,要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发展绿色生态产业。一方面是推进生态产业化,在生态保护中培育发展生态产业,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经济优势;另一方面是推进产业生态化,打造和完善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构建现代绿色产业体系。最后,要积极推广先进经验和先行模式。从全国来看,已有诸多地区开展了“两山论”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经验。比如,作为“两山论”发源地的浙江余村,20世纪90年代还是一个以开采矿石为支撑产业的小乡村,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指导下,积极实行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家庭民宿、水上漂流、特色果蔬采摘等生态产业,切实将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走出了一条具有余村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之路,为其他地区绿色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良好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