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晓雯
在社会环境恶化的状况下,各种疾病的发生可能性都有所提高。病毒性心肌炎作为临床发生率较高的一种疾病,且多发于青壮年。从病理机制上看,其是因多种病毒入侵,导致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和间质炎症。引起该种疾病的病毒以柯萨奇病毒为主,当然也有其他病毒会引起这种疾病,例如腺病毒、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等。在发生这种疾病后,患者在发病时或者前1 到3 周,会出现呼吸道或者肠道感染的一系列症状,例如咽喉痛、乏力、心悸等。如果不及时治疗,还可能会引起心衰,危及其生命。在治疗时,予以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的生理和心理舒适度,优化治疗效果。我院对这类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和综合护理干预,并就两种护理方案的效果进行对比。报道如下。
从我院2019 年1 月至2021 年1 月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择取资料完备的76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病情程度,将其划分为3 组,即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每组各包含了36例、28 例、12 例。
轻度组中有36 例,男女患者的资料写作(男:19 例,女:17 例),年龄区间为20 到55 岁,平均年龄(34.28±6.49)岁,病程在3 到22 个月,平均病程(6.2±1.6)个月;
中度组中有28 例,男女患者的资料写作(男:15 例,女:13 例),年龄区间为21 到56 岁,平均年龄(34.58±6.57)岁,病程在3 到21 个月,平均病程(6.3±1.7)个月。
重度组中有12 例,男女患者的资料写作(男:7 例,女:5 例),年龄区间为20 到57 岁,平均年龄(34.15±6.37)岁,病程在3到22 个月,平均病程(6.4±1.5)个月。
纳入标准:(1)患者均经过临床检查,符合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其具体划分程度为:①轻度——该种症状无明显危险性,或是偶尔出现心律不齐,或是个体感受到疲惫无力、胸闷气短等症状。②中度——在轻度症状的基础之上,会存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以头晕、多汗为主,极少数患者会有关节部位或者腹部疼痛的现象。③重度——在听诊时,会存在明显的心跳过速、心率异常的现象,且具有爆发性,病情进展快,在短时间内会出现休克或者死亡的可能;(2)患者意识清晰,沟通能力良好;(3)患者资料完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患者存在重大脏器功能障碍;(2)患者存在其他感染性疾病;(3)患者存在语言障碍;(4)患者中途退出或者家属不愿意继续参与。
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值P >0.05,具有研究意义。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予以对症治疗。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呼吸道感染或者发热的现象,如果有可以用青霉素、莫西沙星、奥硝唑等来进行感染控制,持续7~10d,同时,予以大量维生素C和人免疫球蛋白、阿拓莫兰、艾普拉唑钠等持续2 到3 周。观察患者的心功能状况,如果存在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需要采取积极的处理方案。如果患者存在免疫力降低,病毒扩散较为严重,心衰难以控制,则需要在早期短期予以氢化可的松或者地塞米松来进行静脉注射,在病情好转后,予以泼尼松口服。在治疗时,所有患者均需要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在监测体征时,必须要对患者血压、体温、呼吸频率、心率以及脉搏状况等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做好24h 出入量统计,以及时发现异常和处理;遵医嘱对患者给予用药调整,以保证药效的确切性等内容。
轻度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1)心理护理。即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评估其不良情绪诱发原因,并且结合患者的认知能力来进行疏导。如果患者为认知缺失所致的不良情绪,可通过健康教育来进行改善;如果患者受到病痛折磨所致的不良情绪,可通过转移注意力等方式来进行改善;(2)饮食护理。在饮食上,要选取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例如鸡蛋、瘦肉、大豆等。适当的增加维生素的摄入量,以猕猴桃、木瓜、番茄、胡萝卜等果蔬为主。叮嘱患者不可食用刺激性食物,不可暴饮暴食,遵循少吃多餐的原则,避免过饱,导致腹部不适且压力过强,尤其要限制钠盐和糖分的摄入过量。
中度组患者,需要在此基础上,予以(1)健康教育,通常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会存在病情反复的现象,因此,患者在病情稳定或者出院后,必须要减少出行量,且不可进行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尤其是在疾病流行的季节,必须要加强防范,降低交叉感染的可能。鼓励患者在天气适宜的时候,要进行户外活动,使之体质加强,提高患者的抗病毒能力,预防呼吸道、消化道等疾病的发生。告知患者病情反复的正常性以及可预防性,提高患者的重视度;(2)结合患者的感知状况,对病房的温湿度进行调整,一般温度在22 到28℃,湿度55%左右。护理人员定时对病房进行清洁和消毒,并且保证空气流通,使得病房空气较为新鲜。可对病房的一些基础设施进行调整,例如设置防护栏、放置防滑垫等,来降低患者的风险;
重症组患者在前两组的基础上,采取:(1)对症干预。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如果处于急性期,引导患者保持卧床休养,让其有充足的睡眠,以尽量降低心肌耗氧量,使之心肌功能得以恢复,严重时,要对患者给予吸氧干预,在症状好转后,方可让其起床活动。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如果长期存在持续期前收缩的现象,要避免剧烈活动,可加用芪参健心颗粒辅助治疗。对于烦躁不安的患者,需要给予心理安慰,适当的使用镇静剂。对于存在心源性休克的患者,需要改善其血液循环状况,以及时进行输液,防止药液外渗的可能。(2)卧床休养。卧床休养是减轻心脏负荷的最好方法,尤其是重症心肌炎患者,其必须要严格遵循卧床休养,直至体温正常。一般常规全休3 个月+半休3 个月。且在休养时,要以心电图以及胸部X 线变化恢复正常后,方可起床活动,适当的锻炼,可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感染的可能。(3)康复护理。可指导患者或者家属进行推拿按摩,以改善其脾胃功能。在推拿时,需要将双掌搓热、贴在两颊轻柔旋转按揉,并缓缓向上移动,在经过太阳穴以及颧部,直到额部,反复20 到40 次。待病情稳定后可制定相对应的运动处方,如有氧,抗阻,柔韧性锻炼。运动时间维持在30-60min,频率维持在3-5 天/周。
对不同程度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时间、治疗时间与住院时间进行统计,且统计其护理干预的有效率和满意度。其中,护理干预有效率结合患者的心电图检查、临床症状改善来进行评估。护理满意度则以我院自制的患者满意度调研表来进行。
从临床症状控制时间、治疗时间与住院时间上比较,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短于对照组,以轻度组最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时间、治疗时间与住院时间上比较(±s,d)
从护理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上比较,轻度组、中度组、重组存在一定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与护理满意度比较[n(%)]
病毒性心肌炎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因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并发症。其发生的临床症状相对多元化,一些病情轻微的患者会出现心悸、咽喉痛等症状,而一些严重的患者很容易出现心衰,危及生命。因此,在临床上必须要及时对这种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在临床治疗这种疾病时,以一般治疗和激素用药为主,患者病情会随着药物使用而有所变化。但由于其存在反复性,如果患者预后不当,很容易出现复发,既危及患者生命,又会增加治疗成本。因此,在临床上十分重视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护理干预研究,尤其是有效性最为重要。同时,临床发现不同程度的病毒心肌炎患者其在生理和心理上会存在一定的区别,这也就使得临床护理服务的开展不可过于呆板。在我院临床工作中,在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后,予以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具体实施中,需要将患者划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类,具体落实时,以提高患者认知、改善患者心理、饮食指导、康复训练、卧床休养等内容为主,其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合理化饮食,调整作息规律,增加机体免疫力,制定有效且有针对性的运动处方,从而能更好地改善患者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并且针对性的予以护理干预方案,方可保证其有效性,缩短住院时间,临床必须要加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