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代的海外汉学家中,顾彬是一位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也是极具研究价值的学家。作为“他者”,他所看到的鲁迅必然与我们有区别,这更有利于我们研究鲁迅的形象,有利于赋予鲁迅新的形象意义,使之更为饱满丰富。同时在研究过程之中,我们还可以学习借鉴国外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这一研究的意义就不仅仅是在研究内容上,也体现在研究形式上。
关键词:顾彬;现代性;鲁迅形象建构
一、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
顾彬(1945—),德国著名的汉学家、翻译家、作家。他在1967年底偶然间读到了由美国作家庞德用英文翻译的李白的诗歌,这使他对汉语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经过两年的古代汉语学习,在1968年顾彬决定改学汉学,1975年回到德国后在波鸿鲁尔大学从事现代汉语教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1977年到柏林自由大学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1995年后在我国的多所著名高校讲授中西文学与文化,在中国多所大学担任期限不同的特聘教授。
顾彬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使用多种语言,包括汉语、德语、英语。比如《中国文学中自然观的演变》《中国古典诗歌史》等。他与别人合编、主编或翻译的著作和文学作品有:茅盾的《子夜》、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和《百花齐放》、巴金的《家》和《寒夜》,以及《现代中国小说(1949—1979)》《中国现代文学汉文艺批评文集》《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的文化、政治和经济》等等。20世纪90年代起,顾彬翻译了诸多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例如北岛的《太阳城札记》、杨炼的《面具和鳄鱼》和《大海停止之处》以及《鲁迅选集》六卷本。他自己创作的诗集有:《新离骚》《愚人塔》和《影舞者》。可以说,不论是作为研究者还是翻译家或者原创作家,顾彬都是拥有卓越成就的。
关于顾彬眼里的鲁迅现代性形象研究,之前的学者有很多的介绍。武汉大学文学院的禹权恒于2013年6月在《长安大学学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他者”眼中的鲁迅形象——以夏志清、司马长风、顾彬为考察中心》的文章,他谈到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夏志清、司马长风、顾彬等人较为具有代表性的文学著作中,建构了鲁迅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另类”形象。与傳统史学家不同,他们具有相对独立的价值立场和审美趣味,学者认为顾彬为我们建构了一个另类的鲁迅形象,为深入研究鲁迅形象打开了一个窗户。[1]此外还有上海交通大学的夏中义的《“现代性”与顾彬论鲁迅〈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方法论考察的一个角度》一文,作者认为围绕“顾彬论鲁迅”这一案例,可以考辨顾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后简称顾《史》)一书,在把“现代性”理论转型为百年中国文学研究方法时的学术得失。所谓“得”,是指顾《史》能将“现代性”原型,经“中国现代性”这一中介,推导出政论化的“对中国的执迷”,且将其视作“中国文学现代性”来史述鲁迅,这表明顾彬作为资深汉学家在方法论上的慎思。所谓“失”,则指顾《史》不过是把百年中国文学作为张扬其“现代性”阐释能量的文史道具,故其论鲁迅也就颇失水准,不仅大体规避了对鲁迅文学的纵深述评,即使偶尔言及阿Q也浅尝辄止。[2]还有中山大学董晴的《论顾彬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中的鲁迅形象建构》一文中,说到顾《史》是一部通史性著作,是作者个性化研究的成果,其中鲁迅形象建构鲜明地体现了顾彬的世界文学视野和对现代性问题的思考。顾彬以文本细读的分析方法,透视鲁迅作品中“呼喊者”“呐喊”“漫游者”“影子”等意象的具体内涵,赋予了鲁迅世界性要素,并挖掘出鲁迅精神世界的紧张与张力。顾彬以“思想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的双重研究视角构建鲁迅形象,一方面认为作为思想者的鲁迅超越了“对中国的执迷”而具有世界性,另一方面认为作为文学家的鲁迅在白话小说中将自己打造为“不可靠的叙述者”体现了精神世界的矛盾与复杂。
华中师范大学任祎男的《审美现代性视角下的鲁迅——论顾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鲁迅形象的建构》一文中,指出在不同的文学史观影响下,不同的文学史所建构的鲁迅形象有很大的差异。顾《史》以审美现代性为视角,从语言、形式、思想三方面建构出了一个复杂矛盾、充满张力的鲁迅形象。他的文章旨在客观全面地呈现顾彬所建构的鲁迅形象,在与其他文学史建构的鲁迅形象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揭示顾彬在审美现代性视角下构建鲁迅形象的内在成因,并试图对顾彬的这一努力给予相应的评价。
以上是关于顾彬眼中现代性的鲁迅形象研究的一些文章成果,这些专家学者们都紧紧围绕着《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对鲁迅在“他者”眼中的形象建构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分析。可以说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也是在接下来的研究中需要重点参考的部分。
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中的鲁迅现代形象
(一)《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以前的鲁迅形象
长期以来,鲁迅形象都是从本民族的视角出发,是用笔拯救中国的英雄形象。由于政治的逻辑,鲁迅的形象就仿佛是被固化了,成了单一的符号。汪晖认为:“鲁迅形象是被中国革命领袖作为革命的意识形态或文化的权威而建立起来的,从基本的方面说,以后针对鲁迅研究所做的一切,仅仅是完善和丰富这一新文化权威的形象,其结果是政治权威对于相应的意识形态权威的要求成为鲁迅研究的最高结论。鲁迅研究本身,不管他的研究者自觉与否,同时也就具有了某些政治意识形态的性质。”[3]作为今天的研究者,我们要跳出固定的思维,看到鲁迅作为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同时又是生活在复杂艰难岁月里面的人,他的形象必定是丰富的,具有多副面孔的。我们要不断地变换视角、转换立场,做出较为全面的研究考察。
(二)顾彬眼中的“现代性”鲁迅
刘小枫的《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将“现代性”这个词语进行了重新定义,但是顾彬也看见了这一定义是过于广泛的,因此,他认定“现代性”为“一种同中国的儒家传统相对立的以进步、科学和怀疑精神为核心的现代性”作为“中心意思”。[4]与刘小枫相比,顾彬把“现代性”缩水为“中国现代性”,放在中国具体的情况里面,去考察鲁迅独特的现代性。
也就是说,“现代性”鲁迅形象是同儒家传统相对立的,以进步、科学和怀疑精神为核心的。长久以来就有“对中国的痴迷”这一说法,但是顾彬看到了鲁迅的反抗,他清醒地意识到,必须要打破沉闷的传统迈向现代。[5]2
顾彬从语言运用、文章形式和塑造形象几个方面看到了现代性的鲁迅。首先是语言运用方面,顾彬指出,“开篇第一句话就证明了这一点:‘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也’这个字不太引人注目,它勾勒出了过去与现在、青年与老年、激情与绝望之间充满张力的一条曲线。当年逾不惑的作者在满怀骚动的叛逆者包围中回顾自己的人生。他们两方的共同点是青年人的梦想,对一个新生活的梦。一方面它是‘新生’,但丁的一部作品就以此为标题,但另一方面它又是一副旷野的图景,对于无聊和自我麻醉的坦白构成了画面的框架。”[5]25顾彬通过一个“也”字分析出了鲁迅自我内心的矛盾与困顿挣扎。[5]31从中可见的是鲁迅在大力打破传统的时候,内心也是有所怀疑的。顾彬也认为鲁迅还有大量类似这样的语言,在细节处体现出他带有现代性的矛盾心理与精神状况。可见其中鲁迅的“忧郁”色彩,这也是现代性的特点。
顾彬发现鲁迅极其喜欢使用反复的句式、悖论和嘲讽的手法。他积极使用不同话语方式:白话文与口语、口语和文言。典雅和朴素的语言交替上场、中西文法、汉语与舶来词构成了一种需要反复阅读的特异风格。[5]124可以说,顾彬为我们找出了一个区别于过往认识的鲁迅形象。在顾彬论述鲁迅作品的话语形式上,也看到了鲁迅有时候是“不可靠的叙述者”,这在当时还是极其先锋的。在行文过程中,鲁迅通过人称的变化造成“反讽”,形成了对读者的“捉弄”。[5]37此外,顾彬看到了鲁迅的“黑色幽默”,这也是极具“现代性”特点的语言运用。他在分析《阿Q正传》的叙事者时认为:“事实上叙事者在这里对传统的戏仿是在其他小说里所没有的。我们在小说叙事过程中不能过度相信叙事者,也不能过度相信作者在后记里的说法。虽然他把最后一章全然以传统的方式命名为《大团圆》,但是读者所体验到的完全不是期待中的‘结局好,一切都好’那回事。最后一章的主题并非和解而是展现出了一个不可调和的世界。因此读者在满怀期待的情绪中收到了欺骗。对虚幻前景的失望是这个虚构传记的贯穿性原则。”[5]142在当代文学史上出现如此有张力的先锋作家还是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马原、余华、苏童等人。在这之前并没有人对鲁迅进行如此的分析,可以说顾彬是从另一个方面看到了鲁迅的现代性。突破了当时传统的桎梏,极具意义。
三、《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中“现代性”鲁迅的成因和意义
顾彬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中构筑了一个“现代性”的鲁迅形象,这与过往是不同的,究其原因就是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国度问题,顾彬是德国人,尽管接受了汉学教育,但是他的民族本根还是德意志的。他能够用审美现代性的角度去揭示鲁迅的现代性形象,比我们看得更加“深入”,是因为经济的发达让欧洲人民的视野更加的“先进”。其次是内部的原因,由于政治的需要,对鲁迅形象的树立一直都是较为单一的,更多地倾向于他的精神坚定,从文本出发的研究一直就较少。正如之前学者受权力话语支配的鲁迅形象,将其“神史圣化”。但实质上,这样的做法却抽离了鲁迅复杂的思想内涵,鲁迅的创作被当作验证他作为所谓“方向”与“旗手”的证据,遮蔽了鲁迅作品中真正的美学内质。鲁迅变成了一张脸谱,使我们无法把握。这种建立在历史决定论基础上的文学史,就如顧彬所说,“为文本的细致解读制造了障碍”,显然,顾彬是反对这种做法的。[5]125
他发现的是不同于传统的鲁迅,虽然他与我们处于不同的时代与地域,但是他关于鲁迅所有的一种相对独立的形象界定是值得我们去反思的。当然我们的知识结构与评价标准有巨大差异,对鲁迅及其作品的认识也就产生了巨大差异,甚至部分结论是与鲁迅相反方向的,但是他研究鲁迅的视角是具有巨大借鉴意义的。
四、结语
整体上,本文致力于去考察发现海外汉学者眼中的鲁迅形象,“他者”是如何看待鲁迅的。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里面,顾彬通过文本的语言运用、写作形式的分析还有塑造的形象分析,发现了鲁迅的“现代性”特点,这就是与我们传统的儒家相悖的“以进步、科学和质疑精神为核心的现代性”。此外,还看到了鲁迅在黑暗时代的彷徨与挣扎,致力于启蒙又在有的时候怀疑启蒙。这对于我们研究鲁迅形象有巨大的意义,可以还原真实的鲁迅。
作者简介:唐小岚(1998—),女,汉族,四川宜宾人,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参考文献:
〔1〕禹权恒.“他者”眼中的鲁迅形象——以夏志清、司马长风、顾彬为考察中心》[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08-114.
〔2〕夏中义.“现代性”与顾彬论鲁迅——《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方法论考察的一个角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98-103.
〔3〕汪晖.无地彷徨“五四”及其回声[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251.
〔4〕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2.
〔5〕顾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