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彬,最爱涮肉和二锅头

2017-12-25 14:47王晶晶
环球人物 2017年23期
关键词:朗诵会二锅头永明

王晶晶

当代欧洲有三大汉学家:顾彬、施寒微、施舟人,其中以顾彬在中国名气最盛。

30岁时,顾彬第一次来到中国,从此心系于此,到如今,已过古稀之年。不久前出版的新书《中国往事》,可以看做是这位汉学家对中国的一些琐忆——有对自己汉学之路的回顾,有与翟永明、欧阳江河等当代中国诗人的交往,也有他对中国若干地方与物品的特殊感情。

顾彬全名叫沃尔夫冈·顾彬(Wolfgang Kubin),生于德国西北部的下萨克森州。1966年,21岁的顾彬开始了大学生涯,从橡树丛生的家乡来到了山毛榉密集的明斯特。在明斯特大学,顾彬遇到了一位痴迷东方古典主义的教授乌利希·乌格。教授告诫他:“别只和自己交朋友,也要和古人缔结友谊。”于是从那时起,顾彬就学习古汉语,和李白、庄子、孟子成了“朋友”。

顾彬向往所有过去之物,甚至希望能回到古代。抱着对古代中国的追寻,他去过日本,期盼在那里找到唐朝的影子。当中国大陆之行得以成为可能时,他毫不犹豫地递交了申请,来到仍处于“文革”中的中国。顾彬的文化观点里,总是对当代中国文化保持着审慎的警醒,有时观点堪称尖锐,某种程度上可能就来自于这种对古代的缅怀。对古代爱之愈深,对与之相对的现代就责之愈切。

从向往的方向来,朝向往的方向去。1974年,当顾彬到达现实的中国时,旅途及所见并没让他感到欣喜,但在北京的一年却是他“人生中最幸福的”。“幸福是那时能在北京,不受愚蠢問题的滋扰,全身心地投入汉语学习中。”他的老师是冯至的学生马树德,顾彬至今对他心怀感念。

一年、十年、数十年,顾彬学会了从中国人的日常细节来思考中国,他自认为是“北方人”,在书中总结中国“北方贫瘠,南方娇弱;北方人沉默寡言,南方人善于言辞;北方人有节制,南方人耽于享乐。”他喜欢喝二锅头,自认在“廉价中国白酒对抗昂贵美国可乐的战争中坚持到底”。他最爱的则是火锅,上世纪80年代还特意从北京带回一个铜锅,在德国号召一帮朋友,涮肉涮得不亦乐乎。

总体而言,无论古今,无论中西,顾彬“喜欢一切柔软的,蜻蜓点水似的,富含暗示的东西”,也因此,他和中国当代文人能保持长期而稳固情谊的,大多是诗人,杨炼、翟永明、王家新……

翟永明在顾彬眼中是女神级的诗人。他专程邀请翟永明到德国波恩大学开朗诵会,也曾和翟永明一起,在北大朗诵女诗人的那首长诗《咖啡馆之歌》。他深感听众对《咖啡馆之歌》的重视还不如朗诵会上提供的自助咖啡,但“连气都不能生”。顾彬非常乐于参加中国当代诗人及艺术家的文化聚会。他曾在一次诗会上见到了郭路生(食指),当时他穿着疗养院的衣服,“并不隐瞒自己在疗养院养病的事实,而媒体对他的报道也是正面的”。

顾彬了解中国,也热爱中国。他追寻古代,努力地去读懂传统文化的价值;他也见过40多年前的中国,尤其是那时的北京,那时的圆明园、孔庙、颐和园;他更在融入今天的中国,一个无比博大丰富的国度……偏僻也好,破旧也好,斑斓也好,都阻挡不了他的脚步,每个时代都在他心中留下映象,都是他心中独一无二的中国。

猜你喜欢
朗诵会二锅头永明
以德求得,因材育才
京城酒香
“向往崇高”音乐朗诵会
浅谈高校图书馆展示区的应用
为情怀而生
涪陵榨菜与二锅头
爸 爸
中央国家机关团工委举行“中华魂·家国情深”经典朗诵会
当二锅头VS彝家米酒——王朔玩九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