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冬晴
随着95后、00后涌入职场,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打造个性化、智能化、精准化的员工体验管理模式,提升新生代员工的入职体验,让他们尽快融入企业,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尽早成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更好地为企业发展创效增益。
95后、00后员工生长在互联网时代,他们注重的往往不是高薪,而是企业是否提供人文关怀和精神支持。企业管理者要留住新生代员工,就要重点关注他们的成长过程,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就是在入职前主动添加他们的微信,随时与他们保持良好的沟通。企业也可以借助APP、小程序、企业公众号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做好新员工入职前的准备工作。
●入职引导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设计一套独具特色的新员工入职体验系统,为新员工申请登录账号。新员工登录入职体验系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企业为他们特别制作的欢迎函,从中可以了解到入职日期、入职所需提交的材料、入职至试用期结束期间的工作安排以及注意事项等,也可以全面了解企业的主导产业、文化建设、人才培养机制、薪酬待遇、福利计划、组织架构、人员构成、企业周边情况等,通过智能机器人问答、线上培训等贴心服务,给予新员工更多互动、关注与沟通,为新员工带来更好的入职体验。
快手短视频社区平台就专门为其新员工准备了一份《星球入住指南》,内含快手星球入学路线图、新人进阶任务书、园区导览图等。其中,新人进阶任务书展示了入职前六个月非常完备的行动指南,可帮助新员工快速熟悉工作,融入团队。
●相互介绍,提前认识
完全陌生的环境往往会令人感到不安。为了让新入职员工快速熟悉环境,企业最好准备一份关于企业概况、团队介绍的快闪,让新员工在短时间内就能对企业有框架性的了解;企业还可以将招聘过程制作成短视频,让入选的新员工回味自己的入职经过;还可以通过PPT或小视频介绍新员工的基本情况,通过新员工入职体验系统,让新员工提前相互认识,增加互动体验感。
●借助VR技术
VR技术可以让新员工更加直观地了解自己入职的公司,提前一览公司环境优美的办公区、洁净明亮的办公室、温馨舒适的员工公寓、品类丰富的员工餐厅等等,运用VR技术为新员工提供身临其境般的职前之旅,大大增强其入职期待感,促进高效入职。
将入职第一天打造成仪式感满满的一天,为新员工带来“体验式”的活动安排,尽量减少行政事务及规章制度等“流程式”的灌输。
●巧选入职日
为了提高新员工入职当天的融入感,选择特定员工入职日期,如企业成立纪念日等。入职报到安排专人接待,让新员工从一开始就感受到备受欢迎和重视。
如某跨国金融公司选择每周一作为新员工入职日,因为公司周一安排了全球会议,将新员工入职日定在同一天,可以借助全球会议隆重介绍新员工,让新员工初步了解公司的相关业务,增强其自我学习的紧迫感,同时也让新员工在入职第一天因获取到一线信息而产生更强的融入感。
●入职流程化
无论对企业内部管理,还是新员工入职管理,拥有一套完整的入职流程都至关重要。一张清晰简洁的入职指导图,能够帮助新员工快速熟悉工作环境。
在酷狗公司的入职指南上,新员工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填写入职资料,节省了到处跑流程的时间及人工成本。
●入职大礼包
为新员工提供入职大礼包,可以展现企业的关怀力,为其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礼物不在于贵重与否,只要能表达心意即可。字节跳动为新员工准备了装有贺卡、抖音文化衫、雨伞、定制优盘、卡套的精美帆布包。帆布包上面印着“It is always Day 1”,既突出了企业的温暖关怀,又对新员工寄予了无限期许。
●统一安排迎新午餐
在新员工入职当天,由人力资源部及主管部门负责人与新员工共进午餐,帮助新员工熟悉周边环境,消除陌生感,快速融入集体。华为的《新员工入职180天培训计划》中,第一阶段就是通过聚餐介绍部门成员互相认识。
●下班前与新员工进行谈话
入职第一天,小伙伴对新工作有何感想?人力资源部门和主管部门负责人千万不要忽略这一关键时间点,务必在下班前与新员工聊一聊,了解他們对公司的观感,鼓励他们讲出自己当天的真实感受,并为他们提供一些工作建议。
入职培训是新员工开启职业生涯的重要环节,除了传统的入职培训模式外,还要与时俱进,采用一些受新生代员工欢迎的培训形式。不少企业通过人工智能、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打造游戏化、沉浸式、体验式的培训模式,带来全新的员工体验。
●就试用期目标达成一致
根据招聘需求、任职资格与岗位职责,与新员工就试用期工作安排进行充分的沟通,并告知其具体的实现路径,让他们信心满满地努力去实现试用期目标。
●创新入职培训方式
培训形式上,将培训内容与实际业务场景结合起来,鼓励新员工动手解决实际问题,鼓励并支持新员工的创新实践。针对新生代员工强调个人价值等特点,引入沉浸式、体验式培训,借用深度互动的形式来传递企业理念与知识技能。对于价值观、企业文化、企业愿景等比较抽象的内容,建议采用游戏或案例分析、无领导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互动性强的形式来传递;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等相关培训,可以通过数字化平台为新员工提供基于数据和AI画像驱动的职业发展路径规划和个性化培训,使其获得个性化的在线培训课程和书籍推荐,了解个性化的职业发展路径;销售、客服等需要掌握话术的岗位人员,可以与聊天机器人互动,随时随地进行话术训练。
培训结束后,通过调查问卷或面谈的方式收集新员工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模拟训练的方式考察新员工对培训内容的吸收情况,将培训效果反馈给用人部门,便于对新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让导师制真正发挥作用
为帮助新员工迅速融入并满足岗位基本胜任能力,企业可以为其配备导师,指导他们顺利度过试用期,帮助其完成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转变。为了保证新员工的培训质量,可以根据新员工的成长需求,选聘熟悉本岗位工作的资深员工作为导师。导师可分为管理导师、专业导师和实践导师三类,管理导师重点关注本企业管理标准、体系要求、工作流程、行为规范、职业生涯指导及思想意识等方面;专业导师重点关注岗位专业知识、行业动向、职业成长经验、人际网络与资源等方面;实践导师重点关注工作具体要求、操作技能与技巧、常用工具与软件、职业健康安全防护及文件记录要求等。导师要为徒弟制订试用期学习计划和预期目标,实时了解徒弟的学习情况及工作状态,及时总结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而为新员工提出具有指导意义的改进建议。知乎中国网络问答社区会给每位新员工配备导师,助其快速地了解知乎和知乎人,了解公司的运营模式、沟通工具,在整个工作流程中,导师基本上会全程陪伴。
●一场正式的转正面谈
在新员工转正前,由人力资源部门和主管部门安排一场转正面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向员工说明面谈的目的,让他们切实感受到面谈是为了帮助他们进步,而不是走过场。管理者和部门负责人在面谈过程中要注意谈话技巧,首先要对新员工试用期的表现和能力加以肯定,表示对员工的尊重和关爱;其次对员工为实现工作目标和工作标准所付出的努力进行辅导或帮助,坚定员工信心,鼓励其积极改进;再次,了解他们对工作的适应情况,倾听他们提出的建议和意见;最后,对转正后的工作进行沟通,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以及公司对他们的期望,这样他們才有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对于职场新人来说,入职是他们与企业的第一次亲密接触,顺畅的入职体验可以有效地帮助他们快速“入伙”。每个企业的情况不同,可凭借自身能力和优势选择易于实现的员工入职体验,如中小企业可以用精致小礼物、互动小游戏、简单下午茶、入职流程化、合理的工作安排、良好的工作氛围等来提升员工的入职体验。当然,提升入职体验的方法不只有这些,让新员工感到亲切、放松才是最有效的抓手。
作者单位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厦门材料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