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中国画人才创作能力培养机制研究

2022-06-06 02:30王健代晓蕾苑振威王通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中国画人才培养

王健 代晓蕾 苑振威 王通

摘 要:基于高校中国画人才创作基本现状,分析并探索中国画人才创作能力培养机制,以提高学生创作能力为目标,积极探索培养方式,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激发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关键词:中国画;创作能力;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和旅游研究项目“高校中国画人才创作能力培养机制研究”(HB21-YB004)研究成果。

一、高校中国画人才创作基本现状思考

毕业创作是高校中国画人才培养成果的综合体现,是学生在高校学习阶段的最终总结。透过毕业创作展览现状可以看出,中国画人才创作能力整体不强,这是因为高校中国画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高校传统中国画教育模式中存在一定的思维定势,创作教学侧重于基本功训练,强调对技法的掌握,忽视了对学生创作思维的培养和情感个性的引导,不利于学生创作能力的发展。在学生的中国画创作中,被看到的往往是表面的程式化技法,却很少有独特的艺术语言和思维情感的诉说,整体缺乏感受力和创意。由此可见,深入探索研究高校中国画人才创作能力的培养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二、高校中国画人才创作能力培养要素

(一)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

艺术教育者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还应强化思想内容教育,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推理能力以及团队沟通能力等。在新时代,学生要系统掌握中国画专业的基本知识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成为可以从事教育教学、艺术创作、学术研究等工作的中国画人才。高校中国画专业的教学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具有较强的艺术综合能力的中国画人才。高校中国画专业学生的创作就是最直观的体现:创作的题材内容反映了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关注与态度;创作的过程反映了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与应用;创作的风格面貌反映了学生对艺术语言的探索与实践。中国画创作教学可谓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涉及的方面也是比较多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对学生创作能力的影响都是很大的。在专业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热爱生活,坚守传统文化艺术根本,更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探索中国画的新发展。

(二)多元化创作教学模式

第一,坚守传统笔墨。以传统笔墨为主导的中国画创作教学,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中国画造型观念与笔墨技巧,使学生深入中国画本体研究,坚守民族艺术。中西方绘画在艺术表现上有着很大的差异,中国画讲究意象造型,不追求物象的客观再现,将心中情怀融入图像,并通过笔墨语言诉说。而当代高校美术各专业招考主要通过素描、速写、色彩测试进行,注重学生对空间、形体、光色等方面专业能力考核。中国画专业学生的造型观念以及创作思维多少都会受到西方绘画造型训练的影响,不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传统中国画艺术语言。在创作教学中,教师要加强传统基本功训练,提升学生的笔墨表现力,同时在课堂中穿插经典作品临摹,让学生掌握前人的创作技巧,并将从中学到的技巧内化沉淀,还要将画论美学理念融入创作教学,引导学生体悟传统文化,思考中国画的艺术本体,形成创作意识的自觉。

第二,融合中西文化。20世纪初正值中国社会变革之际,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以徐悲鸿为代表的艺术家提倡融西入中,将西方写实主义融入中国画,扭转画坛因陈守旧的局面。“徐蒋体系”开创了新的创作模式,促进了中国画现实主义创作的诞生与发展,对中国画教学影响至今。在中国画人才培养中,要强调素描的作用,重视透视、解剖、素描等造型基础训练,使学生在具备较强写实造型能力基础上,再运用中国画材料展开写生与创作,只有这样学生创作出的作品才能惟妙惟肖、形神兼备。这种创作方式能够透过生动的表象描绘,反映事物内在的本质,从而让学生深刻思考艺术的功能。创作要与社会现实紧密相连,弘扬时代精神。

第三,实验构成材料。随着当代文化艺术思想的革新,艺术家大胆探索创作方法,将构成主义融入中国画,广泛开展水墨材料实验,形成了水墨构成体系,深深地影响了高校中国画创作教学模式。水墨构成主导教學模式能够加强学生构成意识,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时要求学生对具体物象进行抽离、解构,然后再将诸多要素主观地组织在一起,形成有秩序的完整画面。这样,学生会对创作本身展开深入思考,经营画面关系,构成新的形式美感。此外,教师还要抛开传统程式化技法,彻底解放笔墨,使中国画独特的美感完全呈现出来,提高学生水墨语言的表现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拓展材料进行融合实验,在技术的支持下进行创作,获得理想的效果。

(三)综合性课程体系建构

高校可以在低年级阶段开设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艺术概论、当代艺术赏析等理论知识素养课程,使学生了解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如美术史发展、中西方美术差异、当代艺术批评等,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鉴赏能力。高校可以开设工笔花鸟、写意花鸟、工笔人物、写意人物、山水临摹、山水写生等专业基础技能课程,通过临摹、写生等方式,训练学生的基本功,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笔墨技巧。各学期穿插开设小品创作课程,将创作与基础训练结合起来,将创作意识融入临摹训练,让学生体会传统中国画艺术创作语言,再将传统笔墨技巧运用到创作中,将创作意识融入写生训练,对写生对象尝试新的表现语言,再将生动的形象素材运用到创作中。在高年级阶段开设水墨构成与材料研究课程,鼓励学生对创作形式、材料媒介大胆尝试,提升创作能力。开设图像转换课程,拓展学生创作的视角与构思方式。在新媒体时代,图像对创作的影响极大,图像已成了重要的创作素材。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图像元素获得新的视觉体验,在整体课程体系建构的基础上,强调因材施教,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与探索空间,保障学生创作能力的提升。

(四)艺术家教师引导陪伴

高校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课程教学的设计、培养目标的达成都是由教师具体实施的。美术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培养学生创造力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任。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中国画人才的创作能力,高校中国画教师有义务和责任提高个人的综合素养,通过参加展览、学术研讨、进修学习等途径,了解当前中国画教学与中国画艺术发展前沿,将最新的理念传递给学生。高校中国画教师除了要做一名合格的“传道者”外,还应该是一名坚持创作的“艺术家”,用个人在业界的影响力与艺术创作魅力吸引学生积极投入创作。培养创作能力不只是教授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教师的创作状态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教师不仅要继承传统的创作方式,还要通过不断创作来实现形式语言、材料技法等方面的新突破,用个人对创作的认知去影响学生。如果教师不坚持创作,不对创作进行深入思考,那么很容易把创作能力培养变成单纯的技术训练。在创作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应该是简单的教授与接受。教师应该给予学生的是引导与陪伴,师生共同探究,逐步提升学生的创作能力,推动中国画创作教学的发展。

三、高校中国画人才创作能力培养途径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对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兴趣是在生活、学习、创作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认知事物和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内在推动力。兴趣让学生对生活充满热爱和关注,从新的角度探索事物;使学生思维变得开放,眼界变得开阔;使学生改善学习方法,创造性地思考问题,主动探究,提高学习效率,适应当代的文化艺术环境。学生兴趣是推动教学的重要动力。教师要以兴趣为导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对教学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主动学习中国画创作知识和技巧。例如,教师在教授创作技巧前,可以先拟定创作主题并设置问题,询问学生对命题创作中的构图、造型、色彩、材料等某一方面有何想法。面对问题,学生们展开畅想,努力思考,各抒己见。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想法给予肯定,然后顺势将学生引到课堂准备教授的内容上来。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学生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灌输。在主题创作练习中,教师可以不限定学生采用什么材料和表现形式,以主题创作练习为媒介,使学生掌握创作技巧,构建具有个性的审美秩序。

(二)探究求异,培养思维

中国画的内在核心源于创造性思维,作品是其外化表现。这种思维方式具有综合性和求新性的特征,不局限于某一種模式。在这种思维模式下,学生能灵活变换思维,选择适宜的策略,有效地处理问题,有利于学生发现新事物、创造新成果。创造性思维有多种思维路径。例如:辐射思维,是以问题为中心,向多个方向寻找答案,在多重比较后再作出选择,能够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变能力;换元思维,就是变换事物中的某一要素,打开新的思路;对立思维,是把对立因素统一起来,从对立的角度去思考;连动思维,或纵深思考,或逆向思考,或横向联想,触类旁通,从而获得新的发现。长期临摹作品容易让学生产生惯性思维,严重影响学生的创作能力,导致其创作的中国画没有生气。教师要鼓励学生打破惯性思维,不要局限于中国画传统样式,要敢于畅想,具备探究求异的精神,在创作中创新求变。然而创造性思维并不是毫无依据地胡思乱想,而是以实践为目标和方向,在现实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进行创作。教师可以给学生设定一个简单的创作命题,例如表现一只花瓶,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自主探究,用发散思维反复思索,运用所学的专业技巧进行创作。只要符合创作命题即可,每个人的作品都是与众不同的。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创作练习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创造力,使其生成更多的创作灵感,体验创作过程的愉悦。

(三)综合实践,落实灵感

中国画的创作能力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创作思维和创作表现。这两方面共同构成了创作的完整内涵,是不可分割的。创作思维是创作的起点,即创作灵感;而创作表现,即绘制技法与材料运用,构建的视觉效果是创作的终点。在人才培养中,过于强调任一方面,都会影响到创作能力的发展,导致其发展不平衡。在开展创作教学时,教师要积极创设情境,营造良好氛围,培养学生的创作思维,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更要在创作的绘制实施阶段,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在创作中选择恰当的技法与材料,提升学生的创作表现能力,帮助其克服在绘制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使其创作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确保创作灵感的最终落实。学生的创作表现能力以扎实的造型技巧为基础,同时也不能缺少对于材料与技法的拓展实践。只有拥有更多的表现手段和综合实践经验,学生才更有可能将创作灵感最终落实为作品。教师在学生掌握基本功的前提下,要鼓励学生多做一些材料与技法的实验,引导学生感知不同材料的属性与美感,逐渐掌握材料的使用技巧,勇于发现常见材料的新用途,使用不同的手段,探索新颖的视觉效果。学生在探索材料与技法的过程中,由于没有明确的目标,难免会遇到困难,很难及时收获预期的效果。因此,只有经过反复实践,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一旦有所收获,学生就会形成个性的艺术表现语言,就能更好地落实创作灵感。

(四)开放教学,融入时代

将中国画人才培养融入人文自然以及当代中国画学术发展的大环境,让学生走出教室、深入生活,进行写生考察,参观展览,参加学术研讨,了解最新的艺术理念和艺术形式,通过在外界的多种实践改变课堂教学的封闭性,弥补课堂教学创造性不足的问题,开阔学生的眼界。将中国画人才培养纳入当代中国画发展整体格局,使中国画教学与当代中国画学术成果进行对接,使学生置身其中,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艺术家采风写生团、当代高层次研究培训、学术研讨活动等,吸纳或采用有益于中国画人才培养的各种资源。开放式教学鼓励学生在社会上的一些画廊、美术馆举办个展或者多人联展,直观地看到社会对于作品的反应或态度,听到业界人士的点评反馈,这样,学生能够对个人创作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知,从而更为深刻地进行创作反思。开放式教学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使教师教学的方式和内容在原有基础变得更为立体、全面,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得到改善,创作水平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钱初熹.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田黎明.缘物若水:关于中国画教学的思考[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10.

[3]冯睿.高等教育院校艺术类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中国画教学与创新发展[J].国画家,2006(5):70-71.

[4]陈军.中国画专业学生创造力的培养[J].中国科技信息,2007(5):231-232.

[5]吴善贞.中国画专业开放性教学新模式探论:基于艺术高校中国画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9(2):221-222.

作者简介:

王健,硕士,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美术学中国画。

代晓蕾,硕士,衡水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美术学中国画。

苑振威,硕士,河北师范大学实验师。研究方向:美术学中国画。

王通,硕士,沧州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美术学中国画。

猜你喜欢
中国画人才培养
多彩链接(中国画)
关东风(中国画128cm×68cm 2022年)
丰谷秋歌(中国画45cm×33cm 2022年)
书画名人汇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