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东生
跳出煤炭看煤炭,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跳进煤炭看煤炭,坚定绿色低碳发展
“绿色转型是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先立后破,而不能未立先破。” “实现‘双碳’目标,必须立足国情,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对碳达峰碳中和的思考,为推进“双碳”工作指明了方向。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到,“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双碳”目标下,“先立后破”意味着什么?传统国有煤炭企业该如何落实?
所谓“先立后破”意味着,在新能源领域的规模效应和替代效应形成之前,需要稳住存量水平,争取时间实现新能源的逐渐替代,从而向“零碳”平稳过渡。
“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短期内无法完全改变。2021年我国煤炭产量41.3亿吨,同比增长5.7%;煤炭消费量同比增长4.6%,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6%。据权威机构预测,伴随着现代能源系统的加快形成和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水平的显著提升,“十四五”期间,我国煤炭消费比例仍将保持在高位平台期。到2030年,煤炭资源消费占比将缓慢下降,但仍高达46%。
“先立后破”,是尊重我国基本国情的客观规律,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指导方针。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煤炭行业首先要解决好自身健康发展,做好“兜底”保供,发挥好能源供应“稳定器”和“压舱石”的作用。同时,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既要托底,又要减排,最终实现我国电煤供应由增量替代、存量替代到全面替代,逐步提高清洁能源、非化石能源比例,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先立后破”,四个字蕴含着深刻的辩证关系,既着眼长远,也立足当下。这是在2021年经历了一轮拉闸限电、能源供应紧张的转型阵痛下,提出的立足我国能源基本国情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煤炭行业的退出过程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而是在退出过程中还必须肩负起能源传承责任和使命,为清洁能源发展充当“兜底”保障作用。
陕西是能源大省。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在陕西省榆林市考察时,针对能源低碳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等作出重要指示,为我国煤炭企业转型升级指明了新方向、提供了新动力。作为以煤炭为主业的省属国有企业,澄合矿业必须对标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正确处理好发展与减碳、整体与局部、短期与中长期之间的关系,以历史的主动、历史的担当、历史的作为,审时度势、有序推进,为如期实现“双碳”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在“双碳”目标下,澄合矿业作为大型煤炭企业,要实现安全持续、高质量发展,就必须认真落实陕煤集团保碳、去碳、减碳、固碳、易碳的“五碳”发展战略规划,将新发展理念融入推动高质量发展之中,提前布局,跳出“唯煤”舒适圈,积极打造“立足煤、延伸煤、超越煤”的产业布局。
( 1 )明确“双碳”路线图。在顶层设计方面,2021年澄合矿业摸清碳资产家底,编制发布“双碳”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双碳”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目标、重点任务、考核要求,全面启动温室气体种类和排放量、减排与节能指标等碳排放核查,为推进“双碳”实施画出路线图、施工图。
在产业发展领域,加快物流贸易、煤炭地下气化和煤机制造三大配套产业推进步伐。
一是深化拓展跨省能源战略合作成果,以大销售布局大物流。成立合阳县同富铁路物流有限公司,全力构建“5+3”大销售格局,即西南(川渝云贵)、华中(豫鄂湘)、华东(鲁赣)、华北(晋)及省内五大区域,重庆川维港、陕赣销售、合阳综合物流三大项目,让物流产业成为公司“双碳”目标下转型发展的增长极,助力煤炭物流逐步向非煤物流转变。
二是以煤制气项目为牵引,加快成果转化,有针对性地推进关闭矿井转型升级。目前,王村斜井煤炭地下气化项目已经取得了引领全国煤炭地下气化技术的12项重大科研成果和大量实验数据,积累了丰富的现场施工经验,对中深部煤炭资源的清洁开发再利用具有重大影响。
三是强化煤机制造品牌意识。根据澄合矿业“智能矿井、智慧矿区、一流企业”建设要求,积极助力澄合煤机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迈进,逐步形成高端阀类产品生产配套能力,拓展辅阀市场和电液控制系统维修、技术服务市场,增加产品技术附加值,延伸煤矿制造产业上下游产业链,兴建新型皮带生产线,形成独具澄合特色的智能制造品牌。
( 2 )布局“双碳”新赛道。多渠道发展风电、地热能、光伏发电等绿色产业,逐步让三大配套及多元绿色产业成为澄合矿业的新主业、新支柱。
目前,正在推进实施的光伏发电项目,依托澄合配售电公司售电、承修承试和电力施工三大资质,借助澄合矿业独立电网的区位优势,通过对外合作方式,充分利用矿区关闭矿井闲置土地、采煤沉陷区及工业厂区建筑屋面等,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研究;西卓煤矿外运项目储煤棚建设,将同步建成光伏发电配套设施设备,为公司绿色低碳发展注入新动能。
积极推进地热能利用探查,探索实施矿井地热为主、多能互补的供热模式。遵循“总体考虑、集中规划、有序实施”的原则,在地热储能层地质条件较好、大地热流值和低温梯度较高的矿井进行地热能的开发和利用,积极推动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用能体系。2022年有望完成矿区西卓煤矿乏风、水源热、空压机余热利用及合阳公司井筒防冻余热利用示范项目。
作为当前能源供应的主力军,在有效发挥煤炭资源保障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煤炭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十分必要。为此,澄合矿业立足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时间窗口偏紧的实际,积极开展源头节能降碳、清洁能源减碳、生态治理碳汇,协同实施“增绿、减排”双轮驱动工程。不论是新引进实施项目,还是对既有项目进行改造,都严把低碳排放关口,有序推动能源结构优化,积极构建清洁能源体系、绿色制造体系、低碳生活体系,助推企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 1 )推动优质煤炭产业做大做强。瞄准2030“碳达峰”这一重要节点,澄合矿业将现有资源充分利用调动起来,竭力壮大优质煤炭产业“筋骨”。加快完成西卓煤矿建设项目,按照矿建、土建、安装、队伍建设、手续办理五条主线,严格落实周督办、旬协调、月考核制度,做到地面、井下双向推进,确保2022年10月进入联合试运转,2023年转为生产矿井。同时,利用好国家政策,抓住当前煤炭保供的市场机遇期和历史窗口期,全力盘活王村斜井资源,积极争取百良公司、董矿分公司、合阳公司核增产能,为企业新增产能及落实保供任务拓展资源渠道。
减碳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实现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归根结底要靠科技创新,紧紧依托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进一步强化科技发展应用。对此,澄合矿业在不断扩大优势产能的同时,积极围绕生产工艺改进、充填开采技术、煤矸石的综合利用等进行深度研究。在百良公司TDS智能矸选充填开采技术实施的基础上,大力探索煤矸石复垦回填及井下充填等技术,在改善矿区周边生态的同时,为渭北同条件矿井开采充填提供重要技术借鉴,最大限度释放优质产能。通过与科研院所合作,重点在煤矿智能化绿色开采,煤矸石井下智能筛选充填,二氧化碳替代氮气防灭火,低浓度瓦斯高效提浓,超低浓度乏风瓦斯销毁,采空区碳捕集、碳封存等方面开展技术研究,为“双碳”目标实现提供技术支撑,赢得主动。
( 2 )实现由“煤”向“美”的绿色蝶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澄合矿业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以“壮士断腕”的决心,高位推进矿区环境治理、系统修复、绿色开采,探索实施开发式治理道路,让绿色常驻矿区。
通过对有条件的开采塌陷区土地进行集中流转连片提质改造,将土地复垦、生态修复与“碳汇林”、富民兴业相结合,探索实施山阳煤矿矸石土地复垦场地种植速生杨及连片发展金银花产业、百良公司矸石场地种植速生杨及连片发展花椒种植产业、合阳公司原工业场地种植速生杨及连片发展生态农业和智慧大棚产业、董矿分公司矸石土地复垦场地种植速生杨及发展连片中药材种植产业。同时,结合矿区疏干水资源化利用农业灌溉方向,彻底解决当前土地复垦过程中无法进入场地治理困扰,实现土地复垦、提升碳汇能力和水资源利用的多赢。
进一步完善水循环利用体系,落实循环用水、一水多用等政策与措施,在保障用水质量标准的前提下控制用水总量。完善复用水利用设施,以节水技术改造和优化工艺过程管理为抓手,推广百良公司“陕西省节水型企业”创建经验。不断深挖内潜,强化节水宣传,继续开展节水型车间、节水型企业创建活动,持续提高综合利用率。
在绿色运输方面,加速优化公司煤炭货物运输结构,推动“公转铁”或多式联运,加快王村煤场铁路扩能项目、西卓外运项目推进速度,优先选用新能源汽车,逐步提高清洁方式运输比例。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陕煤澄合矿业公司将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阶梯,稳步推进发展“含绿量”和生态“含金量”同步提升,努力建设安全高效绿色智能美丽人文新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