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壤种出植物月球种菜指日可待?

2022-06-05 14:04
科学大观园 2022年11期
关键词:月壤拟南芥种菜

近日,一项发表于《通讯生物》的新研究称,拟南芥种子在月壤的培育下,首次成功发芽、生长。这说明,月球种菜,指日可待。

本质上,月壤与地球土壤的构成成分相似,这也坚定了Rob Ferl教授继续“月壤育种”实验的信念。他来自美国佛罗里达大学食品和农业科学研究所(IFAS),是此次研究的作者。

用于实验的月壤在阿波罗11号、12号和17号登月任务期间收集。11年间,他与同事共向美国宇航局提出3次申请,最终获得了12克月壤的实验使用权。这也使此次成果倍显珍贵。

为打造微型的“月球花园”,他将常用于培育细胞的塑料板用作“花盆”。每个花盆都被填入1克月壤,并用营养液润湿,随后再添加一些拟南芥种子。

为便于对照,他们还用JSC-1A(一种模拟月壤的地球材料)、模拟火星土壤以及极地地球土壤分别对拟南芥种子进行培育。

结果出人意料:所有土壤中的拟南芥都发芽、生长了,包括月壤;而且,种子在月壤和地球土壤中的發芽速度并无不同。“这说明,月壤并没有阻断参与植物发芽的激素和信号。”研究者称。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月壤植物和对照组之间的差距开始显现——与后者相比,它们生长更为迟缓,“个头”更小;一些幼苗的根部状况糟糕、色素沉着,显然发育不良。

研究人员认为,月壤中拟南芥的种种症状,是它们努力应对环境压力的物理表现。

这一点在随后的遗传学分析中得到了进一步证实。在拟南芥生长约20天后,研究人员将其割下并研磨,以对比不同土壤中植物的基因表达水平差异。

结果显示,月壤植物有1000多个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其他土壤培育的植物不同,大多与应激相关。

此外,不同任务采集的月壤,“种菜”效果也不尽相同。其中,胁迫反应(即植物对不利环境条件做出的应激反应)最严重的植物,是用阿波罗11号样本月壤培育的植物。

11号样本取自月球的静海区域。与取自其他区域的12号样本及17号样本相比,它们暴露于宇宙辐射、太阳风中的时间要长数十亿年,遭受的陨石撞击次数也更多,因此也被认定为“更成熟的月壤”。

在以上作用下,成熟月壤的成分发生改变,富集了金属铁的微小颗粒。科学家猜测,这些纳米相的金属铁,就是阻碍拟南芥茁壮成长的“元凶”。也正因如此,“在不太成熟的月壤中培育的植物,长势更佳”。

这项研究无疑为未来月球农业计划的实施奠定了基础。“如果我们需要执行历时更长的太空任务,很可能会在月球建补给基地。若月球存在一方‘沃土’,可供种植,我们将不愁食物供应。”Rob Ferl教授表示。

◎编译|陈之涵

◎来源|科技宣传文化资源库

猜你喜欢
月壤拟南芥种菜
科学家首次成功用月壤种出植物
海底能种菜?
放大40倍后月壤颗粒长这样
月壤里的秘密
自如呼吸靠月壤
自种菜,更安全?
拟南芥
口水暴露了身份
一株特立独行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