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古诗词在学生文化素养培养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重要意义,但是,许多教师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找不到核心素养培养的切入点,从而影响了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实现。为此,文章就核心素养下的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对语文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2)15-0079-03
引 言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最耀眼的明珠,也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工具。在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历来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古诗词教学在学生文化素养、道德熏陶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也对古诗词教学给予了高度重视。但是,在核心素养下,传统的古诗词教学观念和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教学需要。古诗词教学需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从以下几点做起,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进行群诗阅读和鉴赏,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能力
古诗词不仅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还是文学语言、人文思想的集大成者。诵读古诗词不仅可以培养人的诗性,让人了解文字的兴盛衰落、诗人的喜怒哀乐,还可以让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有一个直接的认识,培养人的语言能力[1]。而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正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中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古诗词诵读,并以群诗阅读为基础,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能力。
例如,在教学李清照的詞《声声慢·寻寻觅觅》时,教师要摒弃过去那种“就诗论诗”的教学方法,对李清照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筛选和梳理,从中找出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开展群诗阅读教学,借助群诗阅读带领学生全方位地了解李清照,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搜索李清照不同时期的诗词作品,如早期的《如梦令》《点绛唇》,中期的《一剪梅》《声声慢》,晚期的《武陵春》等,让学生带着感情去朗读李清照的词作,通过阅读了解词人浮浮沉沉的人生,培养语感,唤醒学生心中对文学艺术世界的憧憬和想象。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从语言视角进行诗词分析,让学生寻找词眼,翻译语句,探讨作品的时代背景、思想情感和主题,感悟词作具有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如《如梦令》是一首记游词,这首词意境优美,充满生活情趣。作者借助荷丛荡舟时让人沉醉的美景,写出了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心旷神怡,心向往之。这首词用语简练,真实地体现了中国诗词在遣词造句方面的技巧性。教师可以让学生基于畅读,借鉴词的文字构建方式去写作,以写作的形式记录旅游时的美景、趣事,让学生发散思维,对旅行时的场景进行构想和描绘,以此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学生的语言建构能力。
二、精心设计问题,启发和锻炼学生的思维
在古诗词的鉴赏教学中,许多人认为,个体要想深入体会诗词“感人心”“先乎情、深乎义”的特点,需要具备一定的思维、创造和审美鉴赏能力。但是,传统的古诗词教学历来以教师为主,学生缺少表现自己、提出问题的机会,对教师有着强烈的依赖心理,缺少思维和鉴赏能力。而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是核心素养的要求。因此,在中学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核心素养的要求,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问题是打开思考大门的钥匙,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提出问题或者解决问题,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要抓住有趣的点去设计问题,以问题为抓手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提高思维能力[2]。
例如,在教学曹操的《短歌行》时,由于曹操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而且许多戏剧、文学作品中都有曹操这个角色存在,且都将曹操视为白脸奸臣的代表,认为他阴险狡诈,是乱世之奸雄。受外在环境的影响,一些高中生对曹操的认识也非常片面。因此,在教学前,教师可以围绕“曹操的文史形象”这个颇具争议性的话题去设计问题,借助问题来进行导入: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和戏剧中,曹操就是一个典型的“白脸奸臣”,许多人将之视为阴险、奸诈、反复无常的小人的化身,但是在许多历史典籍中,曹操却被视为集政治、军事、文学修养于一身的大家。如在最受中国人喜爱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曹操被塑造成善于玩弄权术的阴谋家。但是《三国志》中却说曹操“才武绝人,少机警,有权数”。 《资治通鉴》也借谋士荀彧、郭嘉之口,对曹操做出了评价,说他有“道、义、治、度、谋、德、仁、明、文、武”十胜。那么,饱受后世争议的曹操究竟是“枭雄”还是“奸臣”呢?由此便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在讲述诗文内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问题:《短歌行》是曹操的代表作,从这首诗可以看出曹操怎样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哪个字是全诗的“诗眼”?诗人的心中究竟在“忧”什么?你从哪些诗句中可以看出这种情绪?然后让学生结合问题进行讨论,提取信息,并就历史人物做出客观评议。这样可以增强学生思考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促使学生养成理性看待问题的态度。
三、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诗词的内在美
诗词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古人传情达意、宣泄情感的工具,更是各种审美和艺术元素的结合体。核心素养下的古诗词教学不应只关注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还要关注诗词的外在美和内在美,借助诗词鉴赏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的审美情趣与高尚的鉴赏品位。但是,诗词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在情感传达、审美元素呈现方面也极具技巧性。许多时候,由于鉴赏能力和经验不足,学生根本无法发现诗词的内在美。为此,在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教学情境,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枯燥的语言知识趣味化,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
例如,在教学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时,虽然作者不吝笔墨,描写了中秋将至,自己于平湖秋月之夜所看到的洞庭湖静谧、开阔的景象。但是,由于文学素养不足,许多学生并不能完全融入作者所描绘的空明澄澈的宇宙,无法通过诗词阅读感受其魅力。为此,教师可以播放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风景区的宣传片,借助视频和解说词让学生感受洞庭湖周围的美景。然后,教师让学生抓住“月夜”这个时间点和词中出现的一些词,想象洞庭湖的夜景,进入词的意境。如“玉鉴琼田”,表面看是写湖水如明镜一般平静、清澈,但是三万顷湖面与一叶扁舟,这一大一小的对比,从侧面写出了天地的宽广、银河的灿烂、物我“和谐”的快感。而从作者的角度来讲,摆脱了复杂的官场生活后,无拘无束,泛舟湖上,何其痛快。自己的心灵也因为开阔、洁净的天地而找到了归属。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作者追求的是高洁的人格和品行。学生只有融入情境,才能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体会诗词的魅力和内涵。
四、进行文化渗透,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支柱。文化强国是我国的重要战略之一。在文化强国战略下,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全面实施文化素质教育,也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代表,古诗词在文化教学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深入发掘文化元素,开发文化议题,组织文化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发挥诗词教学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以《秦风·无衣》的教学为例,教师在开展诗词知识教学的同时,还要结合“主人公乐于为国效力的无私品质和浓厚的家国情怀”确定“爱国”的议题,进行爱国主义情感和文化教育。《秦风·无衣》是一首基调雄壮、情感饱满的爱国诗歌,它表现了士兵们视死如归的精神和大无畏的斗志。从古至今,爱国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话题,无论是曹植在《白马篇》中所说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还是林则徐口中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都是爱国主义精神的生动体现。其实,爱国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中华民族已经进入了改革深水区,青少年群体要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和责任。教师要结合诗词主题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优秀传统文化,做有信心、有素质、有文化的时代新人。在教学《秦风·无衣》时,教师可让学生提前整理一些边塞诗、战争诗,总结这些诗歌的特点和社会意义。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欣赏央视“经典咏流传”综艺节目中,中国武警男生合唱團演唱的《无衣》,让学生切实感受这首诗慷慨雄壮的基调,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这样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对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
五、多种方法并用,让学生立体感知古诗词
中国传统古诗词不仅题材较广,创作形式灵活多样,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还具有较强的艺术性,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如苏轼的诗词带有超然物外的态度,读来能让人战胜消极失意情绪;辛弃疾的诗词,慷慨激昂,感情炽热,读者在阅读时经常会被作者的爱国之情和以身报国的理想所感染。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满足于让学生会背古诗词,还要培养学生的立体感知能力,为学生找到情感的载体,使学生主动接受古诗词的熏陶,形成文化自信。鉴于古诗词的内涵比较丰富,语言方式比较独特,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多种手法并用,将教学内容由抽象变得生动而具体,以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让学生全方位感知古诗词,培养审美素养,促使古诗词教学效果最大化。
例如,在教学《蜀道难》这首意象雄浑、诗风豪放的作品时,由于诗中出现了很多生僻字,许多学生在品读诗歌时,很难通过文字想象诗人“眼中之象”,无法实现对诗歌的综合体验。鉴于此,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大蜀道》纪录片中的一些片段,或者利用多媒体展示有关剑门七十二峰、剑山绝壁等令人震撼的画面,让学生对蜀道的奇峻、惊险有直观的感受。然后,教师结合诗中提到的蚕丛鱼凫开国、五丁开山、六龙驾日的传说,激发学生的兴趣,渲染蜀道之难,让学生感受蜀道的久远和险峻。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找出诗中表达强烈感叹的词语,如“噫吁戏”“长叹”“嗟”“长咨嗟”,并讨论作者在叹什么,为何叹,如何叹,使学生对蜀道山岭之高、飞瀑之喧、人事之凶险进行品读。这样将激趣、品读和讨论结合起来,多管齐下,打造了有趣的课堂,可以深化学生对诗歌的综合体验。
六、知人论世,实现文化传承与理解
古诗词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不仅题材多样,内涵丰富,而且是文化的载体,是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进行文化传承的媒介。古诗词也是诗人、词人在社会生活的基础上,经过艺术创作留下的思想情感的痕迹。鉴赏古诗词,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诗词字面意义的理解,只满足于对诗词艺术手法的研究,而是要深入理解诗词的文化内涵、作者的思想情感,将知人论世运用到古诗词中,让学生通过知人论世、知识积累完成文化传承。《孟子·万章章句下》中有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这里的知人论世,就是最传统的诗词分析法,是学习古诗词的可靠途径,也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方面。
例如,在教学《登高》一诗时,教师要抓住两个主要环节,培养学生知人论世的能力。(1)重视知识积累。知识积累的重点是了解诗的创作背景、诗人经历、诗作蕴含的思想情感,积累古代文化知识,对作者所处的时代、作品的文化价值有所理解。如这首诗为唐代蜀中军阀作乱之际,杜甫漂流至梓州、阆州时所创。这一时期,杜甫创作的作品除了《登高》,还有《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等。这些作品都是杜甫诗中的名篇,其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一句,最能体现杜甫的政治主张和情感。而在《登高》一诗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句,也是千古绝唱。学生了解了作者的生平经历、政治主张,诗歌的创作背景后,就很容易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2)关注知识的运用。关于知识的运用,学生需要在诗歌意向中捕捉作者的身影,还需要将诗歌内涵与作者的政治立场、个人遭遇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发现作者的心路历程,体会作者的情感。这也是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基本能力。
结 语
综上所述,古诗词是古人道德智慧、思想情感和审美追求的载体,古诗词对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贯穿于古诗词教学全过程,就语文核心素养目标的落实、能力的提升进行积极研究,以增强古诗词教学的丰富性与实用性,让古诗词教学变得更加鲜活而生动。
[参考文献]
桂嘉诚.中学语文核心素养教学策略探究[J].语文课内外,2018(34):103.
孙海霞.核心素养下的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02):42.
作者简介:陈丹(1980.12-),女,福建莆田人,任教于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