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思政平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2022-06-04 21:43朱艳艳
传媒 2022年10期
关键词:高校思政

朱艳艳

摘要:网络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沿阵地。作为网络思政平台“三驾马车”之一,中国大学生在线践行“互联网+思政”理念,坚持“大学生在线大学生办”,发挥综合优势,在网络思政领域进行了丰富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其经验做法值得思政战线参考借鉴。

关键词:高校思政 网络思政平台 中国大学生在线

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教育部党组的领导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守正创新中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显著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逐步形成,育人成效显著。

学生在哪里,思想政治工作的阵地就在哪里。当代大学生是网络原住民,网络思政已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中国大学生在线(域名dxs.moe.gov.cn)由教育部主管主办,教育部思政司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承办,是国内面向全国大学生开展网络思政教育的重要平台。网站于2004年开通,历经多次改版、转型,已形成以网站为主阵地、以10余个移动新媒体账号为支撑、以“校园号”自媒体平台为拓展的网络思政工作矩阵。目前拥有注册会员1300余万,新媒体粉丝1800余万,在600多所高校建设校园网络通讯站,品牌活动覆盖全国2900多所高校。

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三驾马车”之一(另两家为“易班”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中国大学生在线践行“互联网+思政”理念,坚持“大学生在线大学生办”,着力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坚持导向为魂、移动为先、内容为王、创新为要,在网络思政领域进行了有效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国大学生在线始终坚守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1.坚持政治家办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一是打造学习专区集中学。如网站建设“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点数字图书专栏”,上线正式出版的习近平总书记数字图书、重要文章及有声读物240余本(篇)。二是開展活动广泛学。如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后,中国大学生在线联合全国2000余所高校开展“学回信精神 担复兴大任”@大接龙活动,千万大学生持续两个月学习回信精神,《人民日报》、《新闻联播》等进行了报道。三是全媒体发力立体学。如网站建设“时刻学习”栏目,专题聚合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及大学生学习感悟,新媒体对重要文章进行重点推广,强化学习效果,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大学生中入脑入心。

2.不断提高政治站位,主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主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全媒体平台综合优势,开展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等党中央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宣传教育。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中国大学生在线开启24小时跟踪、快速响应的网络工作模式,及时传达中央抗疫决策部署,讲好全国高校抗疫故事。全平台首发《教育部思政司党支部致全国高校辅导员的一封信》,众多高校官博官微跟进转发,产生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再如结合暑期社会实践征集展示,引导大学生深入乡村、社区、西部等基层一线,通过推广国家通用语言、义务支教、文化艺术展演、农技培训指导、法治宣传教育、关爱留守儿童等形式,切实服务乡村振兴、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3.铸“魂”补“钙”并举,厚植新时代大学生的爱党爱国情怀。以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为核心,以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不断为大学生铸“魂”补“钙”。如2021年开展“网上重走长征路”暨推动“四史”学习教育、《全国大学生党史竞答大会》等建党百年系列主题教育,引导大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四史”竞答平台参与总人数870万余人,共答题7亿多次,参赛高校数2800多所。《全国大学生党史竞答大会》吸引全国2900多所高校的1200多万在校大学生参与,答题次数5900余万次。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系列教育掀起了在校大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热情,提高了大学生在学习领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的觉悟。再如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宣传教育中,中国大学生在线围绕“青春告白祖国”、“我和祖国共成长”主题,搭建专栏专题聚合宣传,创建新媒体话题互动宣传,编辑出版《青春告白祖国——首都教育系统服务保障国庆70周年成果集萃》,使系列活动成为一堂生动的新中国历史课、爱国主义教育课、新时代思想政治课。

中国大学生在线坚持移动优先,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在做强自有平台的同时用好商业化互联网平台,持续扩大“朋友圈”,打造全媒体传播矩阵,不断提升传播力、影响力和黏着度。

1.坚持平台思维,打造“三位一体”的传播格局。中国大学生在线坚持做强网站、做优新媒体、做大自媒体,不断夯实网络思政主阵地。网站经过多次改版,成为优质思政资源集散库。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中国大学生在线全面布局移动新媒体,入驻微博、微信、抖音、快手、B站、喜马拉雅、百家号、新华号等10余个移动新媒体平台,逐步形成全媒体传播矩阵:官方微博粉丝240余万,官方微信粉丝1470余万,视频类账号粉丝近百万,均取得跨越式发展,跻身教育政务头部账号;上线自媒体平台“校园号”,目前入驻高校600余所,成为优质内容孵化器。至此,“网站—新媒体—自媒体”三位一体的平台传播格局初步形成。

2.不断扩大“朋友圈”,做大全媒体传播矩阵。中国大学生在线与三大思政中心、主流媒体、全国高校及网络名师等广泛建立合作关系,主导建立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传播矩阵。官方微博持续领跑全国教育政务微博,主导建立覆盖全国1000余所高校及教育政务媒体的新媒体传播矩阵;视频类账号矩阵覆盖400余所重点高校,广泛开展联动,同步发声,形成传播声势。

3.加强顶层设计,以评促建强化示范引领。中国大学生在线加强与抖音、微信视频号等主流商业平台的合作,通过活动联办、榜单发布、人才共育等深化合作,联合发布高校账号影响力排行榜,通过榜单强化示范引领效应。与抖音校园联合发布全国高校官方抖音影响力排行榜,与腾讯联合发布全国高校官方视频号综合影响力排行榜,不断提高影响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是思政战线一直在探索的重要命题。中国大学生在线坚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体制、机制,加强优质思政内容供给,打造“营养大餐”,让思政教育入脑入心,润物细无声。

1.坚持打造精品内容,精准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一是在内容布局上围绕学生需求进行供给。坚持有用有趣有细节,重点围绕校园生活、生涯就业、考试课堂、心理读书等领域进行内容建设,“大学悦读·阅读大学”、大学生心理关爱、“小中伴你上大学”等活动持续引领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在选题策划中转换角色,小角度切入,突出共情,从学生的需求中挖掘选题,打造《师哥师姐说》、《青春朗读者》、《我的树洞》等内容品牌,聚焦疫情防控、高校招生、四六级考试、求职辅导、毕业升学等热点,推出多项爆款策划。二是在呈现形式上熟练运用多种载体。适应移动互联网传播趋势,灵活运用微课、短视频、直播、图解、漫画等形式作为内容载体。短视频发稿量占比逐年攀升,“阳光青春”大学生心理健康大讲堂、“小中伴你上大学·新生篇”系列微课助力大学生健康成长。年均开展直播110余场次,“最美高校辅导员”直播大讲堂、“互联网+就业”公益直播、高等数学期末考试辅导直播受到学生欢迎。三是在表达方式上加强网络感。转语态、年轻化、接地气,在推文标题及内容中灵活使用网络流行词、表情包等网言网语,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如《快到10点了,425!425!425!》、《闺女听话,赶紧把头像换了!》、《出征777、凯旋888,中国队:666!》等原创推文通过标题引发读者的好奇心,阅读量均突破40万。

2.坚持以活动聚人气,通过爆款活动带动用户增长。平台要有影响力,首先必须有用户,只有用户到达一定规模,才能产生理想的传播效果。一是通过品牌活动聚集用户。中国大学生在线每年承办教育部、中央网信办等上级部门交办的20余项网络文化教育活动,年征集作品6万余件,其中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已成为覆盖全国高校的品牌活动。二是通过爆款活动吸引用户。以“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为契机,打造“知识竞答+公开课+案例教育+网站专题+新媒体矩阵联动”的主题教育模式。2021年国家安全知识线上竞答访问量超1020万,全国大学生网络安全知识竞答吸引全国2500多所高校学生广泛参与,答题量超1400万人次。在主题教育活动中植入游戏元素,大大提高了活动的趣味性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坚持以服务留用户,以高频互动增强粉丝黏性。一是加强服务,倾心服务学生成长。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为防止涉疫谣言及恐慌情绪蔓延,中国大学生在线快速行动,构筑了教育系统最早集中发布疫情防控动态的阵地。中国大学生在线密切关注疫情信息,官方微博率先转载央视新闻关于疫情的报道。之后全平台迅速行动,网站推出“全国高校同心抗疫”专题,校园号开通抗击疫情投稿节点,新媒体推出心理支持热线集结、防疫科普等重点文章,为高校抗击疫情提供最全面最权威的信息。二是加强互动,在账号运营中保持高频互动。网站及各新媒体平台通过关键词自动回复、人工回复等形式与粉丝互动,活动高峰期日均答疑500次以上。新媒体平台24小时值班,及时对留言进行回复、加精,回应粉丝关切。常态化开展宠粉活动,赠送小中兄妹公仔、帆布包等文创,深受学生喜欢。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中国大学生在线坚持创新体制机制,联动全国高校参与共建,不断扩大平台影响力、知名度。

1.创新内容生产机制,打造内容生产的“中央厨房”。一是用好“网站—新媒体—自媒体”三级平台整合资源,打造内容生产的“中央厨房”。网站是“重装部队”,重点打造资源库、素材库;新媒体平台是“轻骑兵”,以质取胜,出精品,快速反应,回应学生关切;自媒体是孵化器,孵化优质内容素材。二是建立选题论证机制。在内容生产上,“年度重大选题+节点选题”、“临时选题+长设栏目”、“自主策划+高校投稿”,大大提高了内容的丰富性。加强选题论证、内容发布、编辑加工等环节的把关,重大选题由选题会论证通过。三是完善内容审核把关机制。制定中国大学生在线网站及新媒体平台内容发布来源及审核流程规范,实行三审制,确保内容质量。四是探索重大选题项目制运作机制。如建党百年重大主题策划,从各部门抽调人手组成项目组,统一策划、创作内容,一键多平台分发,大大提高了内容质量和工作效率。

2.创新联动传播机制,拓展平台影响力。一是加强与中央主流媒体的联动。如与新华网共同开展党史故事百校接力讲述活动联动宣传,全平台展示111所高校的党史故事讲述短视频,全网关注量3.5亿;和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共产党员网、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体进行战“疫”示范微党课、庆祝建党百年示范微党课展播联动宣传,战疫示范微党课点击量超过1亿,庆祝建党百年示范微党课覆盖6000余万人次。二是加强与思政战线的联动。如官方微博发起的#好网民祭英烈#话题吸引近500所高校参与联动,#長征胜利84周年纪念日#吸引500多所高校参与联动,#高校大拜年#春节联动吸引100余所高校参与互动。三是加强和商业平台的联动。如与微博平台联合开展“小中伴你上大学·开学季”连麦直播,联合快手校园发起高校洗手舞接力赛短视频征集,联合B站发起“为校友奥运健儿加油”主题活动,联合微信视频号发起开学时刻vlog征集活动等,吸引了众多高校参与。

3.创新队伍建设机制,打造思想政治工作“铁军”。一是加强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打造三级人才梯队。聘请党建和思政领域专家为咨询顾问,强化智库力量。以中国大学生在线校园网络通讯社及融媒体学生工作室为抓手,加强与辅导员工作室、高校网络文化工作室的合作,邀请高校一线思政工作者担任各直属学生团队指导教师。直属学生团队吸纳来自各高校的200余名校媒骨干。二是完善团队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团队招募、考核评价、人才培养等制度规范,让优秀的人才凸显出来。三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创造条件开展交流培训。打造“校媒讲堂”,通过微课、直播等形式,常态化开展媒介素养及新媒体技能培训交流,全面提升学生的业务素养和实操水平。

“十四五”时期,中国大学生在线将继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点亮青春 成长相伴”的建设理念,致力成为国内最大最受欢迎的主题教育网络全媒体传播平台、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活动重要策源地、高校思政工作队伍职业成长可靠共同体和高校网络育人的高端咨询机构。

作者系高等教育出版社编辑

参考文献

[1]冯刚,白永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百年发展的经验与启示[J].人民教育,2021(11).

[2]冯刚.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5).

[3]张江艺.“十四五”时期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的时代内涵和发展逻辑[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06).

【编辑:钱尔赫】

猜你喜欢
高校思政
新时期高校思政工作的方向略述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工作思路创新探究
谈高校思政政治教育中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新媒体视角下高校思政工作的创新思路研究
文化自信视阈下的高校思政话语体系新创建
“立德树人”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工作思路创新探究
高校思政辅导员职业倦怠原因分析及对策
谈高校思政课堂的文化建设
多媒体技术环境下高校思政教学系统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