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莹
2021年是中国学术期刊蓬勃发展之年。全国学术期刊界以习近平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为根本遵循,深入贯彻落实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和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精神,以深入实施卓越行动计划为重要抓手,推动我国学术期刊肩负起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历史重任。同时,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也必须深入实施评价制度改革,与科学技术领域共同建立正确评价创新成果价值的机制。
那么,如何看待当前科研评价中存在的“唯SCI”、“唯论文”等现象?如何构建科学、规范、高效、诚信的科技评价体系?现行评价机制中单纯量化评价对学术生态、学术价值和学术导向所产生的影响有哪些?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在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应如何发力?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对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中宣部传媒监管局原局长李军进行了专访。
传媒: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的“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被引入我国學术界,您如何评价这一体系的引入?
李军: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出版的《Chinese Medical Journal》和《Scientia Sinica》就先后被SCI收录,对传达中国科学声音、塑造国家科学形象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80年代,伴随改革开放和科学春天的到来,中国科研领域积极营造面向世界的学术环境,与国际接轨。到80年代末,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开始打破平均主义、改革职称制度、实施科技奖励制度,并设立竞争性科技项目等,构建科技评价方法。近30年来,中国发表SCI论文的总量大幅度增加,高被引论文的数量也急速增长,为全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向全球分享着中国经验。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融入世界,SCI发挥着窗口、桥梁和纽带作用,我们不能否定其历史的和积极的作用。
传媒:在SCI进入中国后的数十年,对我国学术研究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但也有很多专家对SCI的本质与使用方法产生了质疑,对此您有哪些观察与思考?
李军:此后数十年,SCI功能被渐渐改变,作用也被盲目扩大。各高校及科研院所等盲目追求SCI论文相关指标,逐步演变成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科研人才学术水平评价、学科专业评估等各方面的重要指标。久而久之,我们对SCI的本质与使用方法产生了质疑。实际上,SCI最初并非为评价所生,而是被滥用,一些文献计量学者用引文分析预测诺贝尔科学奖的研究成果,更是夸大了引文对科研评价的作用。在我看来,一般“有影响”的学术研究都会被“高引用”,而“高引用”的研究却不一定是“高质量”,这是客观全面认识引用率,认识SCI、影响因子(IF)在评价中的作用的逻辑起点。
在我国学术领域SCI学术计量指标泛滥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人文社科领域和核心期刊认定中。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目录》三大“核心”中,有的最初也只是为了图书馆馆配期刊订购和馆藏目录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最后却变成了评价工具。
传媒:您长期从事报刊行政管理工作,一直从事学术期刊评价机制的创新研究,根据您的工作经验,您认为“唯SCI”存在哪些弊端和危害?
李军:过去我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工作的时候,参与了学术评价制度改革的政策调研和文件起草。我认为“唯SCI”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造成我国学术论文、科研经费、科学数据的“外流”。首先是学术论文外流。2020年,中国SCI论文总量在55万篇左右,而国内的SCI期刊数量只有243种,加上没有进入SCI的英文期刊一共也就500多种,整体年发文量不到3万篇,也就是说,其他50多万篇论文都要外流到国外的期刊上发表。其次是科研经费外流。2015年12月,一篇题为《学术界每年向国外“进贡”数十亿的论文版面费,触目惊心》的文章引起了中央领导的关注,有关部门和单位也展开相关调查。虽然此文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调查情况存在较大出入,但论文“外流”出去变成人家的数据库,我们再“花钱”将数据库买回来却是事实。最后是科学数据外流。国际期刊出版商采取订阅模式,一般采用共享数据政策,均要求作者在提交论文的同时,提交与论文研究结果相关的数据或数据授权使用的声明,否则将被退稿。学术成果和学术资源“两头在外”、“两次付费”,造成国际学术出版平台直接掌握数据库的议价权。
二是造成出版生态、学术生态、社会生态失衡。在出版生态失衡方面,大量的调研显示,论文大量流向海外,加上国际巨刊以超级平台优势“虹吸”国内优秀稿源,国内科技期刊在极为严峻的竞争环境中举步维艰。在学术生态失衡方面,在“唯SCI”的评价导向作用下,高校、科研机构普遍将SCI论文数量作为职称评聘的重要指标之一,发表SCI论文成为高校教师招聘、薪资待遇等人才分类、定级的重要条件。在社会生态失衡方面,学术研究唯SCI论文马首是瞻,导致一部分科研人员不安心基础研究、不安于坐“冷板凳”、不能潜下心来做学问。
三是造成科技安全、信息安全、战略安全隐患。科研论文外流及其流向涉及国家信息安全和科技安全,这是各个国家科研管理的重要环节。从科技国家安全的角度看,外流论文中不少是国家资助的各类国家实验室的基金论文,作者甚至是重要科研工作的主要参与者。论文“带出”效应,导致国家重大安全利益存在隐患。我国学者如此的论文发表方式和流向,不仅存在极大的知识产权和信息安全风险,还加剧了某些科技战略资源受制于人的局面,壮大自身实力,构建我国开源软件平台刻不容缓。
传媒:站在第二个百年的新起点,您认为社科期刊应如何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指示精神?如何落实“破四唯”、“破五唯”?83384D3E-1DE7-462E-AFDC-8E6DD59F57B6
李军:这需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吃透中央精神。从制度上,要明确“破”与“立”的关系,改革评价体系,要坚持立破并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从理念上,要厘清“存”与“废”关系问题。破“唯论文”而不是“去论文”;破“唯SCI”也不是“去SCI”。
一要分类实施,差别化要求。中央提出,以职业属性和岗位要求为基础,健全科学的人才分类评价体系;建立以同行评价为基础、定性定量相结合的业内评价机制;着力解决评价标准“一刀切”问题,合理设置和使用论文、专著、影响因子等评价指标,实行差别化评价。
二要多元建標,解决标准化问题。中央要求:基础研究人才以同行学术评价为主,加强国际同行评价;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人才突出市场评价,由用户、市场和专家等相关第三方评价;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评价重在同行认可和社会效益。
三要平衡施策,避免片面化倾向。中央提出,改变片面将论文、专利、项目、经费数量等与科技人才评价直接挂钩的做法,建立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制度。
四要破立并举,统筹制度性工作。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长期性、稳定性,要处理好“存”与“废”、“立”与“破”的关系。改革评价体系是硬任务,优化评价环境、加强人才评价法治建设是软环境。
传媒:《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第十一条明确提出要“完善学术期刊相关评价体系”,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李军:完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应该以内容质量评价为中心,坚持分类评价和多元评价,完善同行评价、定性评价,防止过度使用基于“影响因子”等指标的定量评价方法评价学术期刊,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期刊。探索建立哲学社会科学期刊评价的行业标准,加强对“核心期刊”、“来源期刊”等涉哲学社会科学期刊评价的引导规范,准确把握学术期刊的评价功能,防止简单“以刊评文”,避免SSCI、CSSCI等引文数据使用中的绝对化,鼓励实行论文代表作制度。
近些年来,学术期刊资源配置更加趋向于学科细分领域,通过调整审批政策,支持创办“高、专、精、特、新”的期刊。我在调研中了解到,当前社科学术是“研究唐诗的不通宋词,研究宋词的不通元曲”。什么原因呢?学科细分、研究细分、学术细分。为什么会细分?比较好发表文章。我们不反对严肃的社会科学工作者对学术求精求专,但大学问都是文理双栖“搅和”起来的、碰撞出来的、糅杂出来的,科学尤其是哲学人文社会科学这么细分下去,就会割裂学术的系统联系。大学问,难以形成。大学问家,难以寻觅。
此外,为了能在外刊上发表,学者们将学术观点、概念阐述、甚至用词都按照国外出版商的要求来,导致学术研究忽视国内重大现实需求,弱化国内人文社科基础研究力量,片面追逐国际热点而弱化了人文科学学术的中国特色。
长此以往,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如何践行人文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的宗旨。作为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工作者,我们要自觉承担起“正确回答时代课题,广泛凝聚世界共识”的重要责任,自觉践行“努力做民心相通的传播者、人文交流的促进者”的美好初心。83384D3E-1DE7-462E-AFDC-8E6DD59F57B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