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微博评论的四大特色

2022-06-04 21:43高晓天
传媒 2022年10期
关键词:新闻评论人民日报

高晓天

摘要:全媒体时代,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传统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的影响力不断下降,甚至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以新闻评论作为突破口找寻新出路,无疑成为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重点方向。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的机关报,很早就明确了融合发展的战略定位,借助微博的超强影响力进行微评论,与纸媒评论形成“组合拳”,进一步提高了其舆论引导力,对其他党媒的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人民日报 微博评论 新闻评论

早在2012年,人民日报就开通了官方微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粉丝过亿的“大V”存在,不仅打破了传统党媒严肃刻板的形象局限,而且为自身融媒体转型提供了核心驱动力。近年来,人民日报在微博中设置了#人民微评#、#人民锐评#、#你好,明天#等评论类栏目,以一针见血的犀利微评论快速赢得受众认可,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新闻评论风格。截至2022年4月15日,#人民微评#的总阅读量达到9.3亿、#人民锐评#总阅读量为45.3亿,#你好,明天#总阅读量为234.5亿,影响力可见一斑。整体而言,人民日报微博评论形成了聚焦话题、大众叙事、原创评论、多维交互的特色,在品牌效应的推动下,进一步扩大了沟通渠道、提高了新闻评论覆盖率,在深层次的思想交锋中寻求社会发展的共同方向和完成社会舆论的正向引导。

人民日报微博评论在题材选择上有着较强的开放性,对许多非传统纸媒重点关注的议题都进行了评论,充分凸显了微博碎片化、全面化的内容特性。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自媒体评论在主流舆论的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网络舆论场域内的去中心化趋势也愈加鲜明。对此,党媒在坚持新闻评论权威发声的基础上,必须积极关注社会热点事件,拓展受众覆盖范围,进一步完善传统媒体舆论引导话语体系。

目前,人民日报微博评论不仅在时政新闻方面保持着纸媒评论的权威优势,还在娱乐、体育、科教文卫等方面的新闻评论有重大建树,充分彰显了专业新闻媒体的评论水平。如在第三个中国品牌日,#你好,明天#栏目对“国潮”现象进行评论,指出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中国造正当潮。该评论聚焦中国原创潮品的发展,不仅契合了年轻受众的价值诉求,还凸显了主流媒体的文化自信,这种紧跟热点话题进行的“年轻化”评论,快速拉近了与受众的距离,达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基于微博特性对热点话题的即时评论,既契合了党政新媒体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满足了党媒对青年受众进行价值引导的诉求。

此外,人民日报的微博评论在关注热点话题的同时,还非常注重挖掘话题背后的人文价值,有效实现了社交传播、新闻评论、人文关怀之间的结合。如#人民微评#曾连续两天就体育热点事件展开评论,其中一个是有关中国女排世界联赛九连胜的评论,指出女排精神不灭,中国女排永远值得礼赞。另一个是有关马来西亚羽毛球名将李宗伟退役事件的评论,认为有梦想、有勇气的李宗伟,虽然没有得过大赛冠军,依然是传奇。两篇评论不仅突出了竞技体育的无限魅力,而且彰显了党媒的价值坚守和人文本位。

人民日报作为中央级党媒,基本职能是政治传播和舆论引导,但这一职能属性与社交媒体的传播特性存在较大差异。如果还坚持传统党媒严肃刻板的话语模式,必然无法满足受众个性化需求,达不到预期传播效果。为此,人民日报微博评论有效贴合了受众需求,摆脱了官方叙事束缚,采用口语化叙事模式,提高了其在青年受众中的号召力。

人民日报微博评论口语化叙事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大量使用俗语、流行语和网络语,如“吐槽”、“打call”、“霸气外露”、“神兽回笼”等。这种接地气的表达方式有效拉近了与受众的距离,提高了传播效果。2019年,反映中国当代员工普遍工作常态的“996”一词走红网络,并迅速引发全民热议。随后评论员专门对这一新词及相关社会现象进行评论,指出“996”一词的网络走红,体现的是加班正在成为当代中国企业约定俗成的常态,这种不健康的企业文化需要引起人们广泛关注与思考;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付出足够的努力,但这种以牺牲健康为代价的努力同样需要再审视;如何有效缓解當代年轻人的压力,无疑是当代企业管理者,乃至社会各界都需要重点思考与解决的问题。最后,评论指出,在工作中企业需要保持敬畏心和坚守法律底线,员工则需保持上进心和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有关“996”的微博评论,不仅体现了人民日报微博评论紧跟时代热点的风格特色,而且彰显了党媒在面对舆论热议时大胆直言、对媒体社会责任的自觉担当和坚守。

不同于新闻报道,新闻评论更能体现出媒体机构的专业性与独特性,因为许多独家观点都是以新闻评论的方式来表达呈现。在同质化严重的微博平台上,面对日益泛滥的信息流,受众对优质、原创、独特的内容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为此,原创的新闻评论成为新闻媒体在微博平台培育核心竞争优势、增强受众黏性、抢占话语高地的必然选择,而人民日报微博评论无疑是其中的典范。

一方面,人民日报微博评论在栏目定位上有着较强原创性。最典型的当属#你好,明天#栏目,该栏目强调的是“轻评论”,即在消解传统官方评论话语体系的同时,又不失明确的立场和独特的观点。如2020年七夕发表在【#你好,明天#】的评论:“今日,七夕。它在民间故事中代代相传,在‘坐看牵牛织女星’的诗意中徜徉。它是有情人的节日,独腿丈夫和妻子沙漠中种下30万棵树,感人肺腑;它见证国家的硬核实力,中国军人空中表演一箭穿心,浪漫而热烈。所思在银河,所念皆星河,怜取眼前人,七夕快乐!”整篇评论毫无官方叙事的冷与硬,有的只是灵动的文字和优美的结构,但却充分诠释了科技与人文、奋斗与梦想交辉的光芒,轻评论中有重价值。另一方面,人民日报微博评论在栏目内容上有着较强原创性。在入驻微博平台之初,人民日报就充分意识到了新闻评论原创性的价值,并树立了“观点立博”的战略方针,随后打造了#你好,明天#、#人民微评#、#人民锐评#三大原创品牌特色栏目。就其新闻来源而言,资讯类新闻基本源于母报和客户端,部分是源于其他新闻媒体,其内容大多是对社会热点的即时报道。但在新闻评论方面,现有的所有栏目都有着明确内容划分和构成定位,且内容大多数为原创。这些原创内容的生产与传播促使微博的用户能够在热点事件发生以后及时地接收到来自党媒的立场与观点,从而展开公共讨论。可以说,正是凭借其对新闻评论内容的充分整合,才打造出了具有很高品牌识别度的特色栏目,才使得人民日报的微博评论能够独树一帜,影响深远。

从人民日报在微博平台“参与、沟通、记录时代”的价值理念中不难发现,其非常注重与受众的多维交互,其新闻评论栏目的功能设计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特性。

在微博平台开放和社交机制的作用下,用户共同构筑了一个有别于私域空间的舆论公共场域,并成为了现实公共领域的重要延伸。当现实社会发生热点问题时,用户能够第一时间在微博上展开讨论交流,并快速形成舆论风暴,经过聚合形成公共意见,最终影响舆论走向。在此过程中,如何在交互环节进行有效介入进而引导舆论,就是人民日报微博评论的主要功能所在。人民日报新闻评论之所以能够成为热搜常客,就是因为其充分扮演了意见领袖的角色,在与受众多维交互中引导了民间舆论场的发展走向。#你好,明天#虽然是一个独立栏目,但它还属于微博平台的话题范畴,有着专门的主持人和固定区域,用户能够在不同话题之间签到打卡或通过评论参与话题,用以扩大影响范围。人民日报的微博粉丝不仅能够转发其栏目所发布的内容,还能够在话题内进行自由讨论,生活、工作、各类点滴小事皆可分享。换句话说,该栏目在运营时,有意识地将交互功能扩展为平台层面的公共话题,这就使其影响力完全超出了一个新闻栏目本身的范畴。截至2022年4月,该栏目微博话题的阅读量近235亿,讨论次数超过1000万,交互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受众信息需求和情感需求,充分体现了党媒的新闻素养、实践能力和人文情怀。

整体而言,人民日报在微博平台中的新闻评论创新实践显然是成功的。传统媒体借助新媒体平台展开新闻评论的形式和内容创新,不仅是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必然路径,也是传统媒体实现正向价值输出、构建话语体系、提高舆论引导力的时代诉求。

作者单位 沧州师范学院齐越传媒学院

本文系2019年度上海学校德育研究课题“高校学生爱国意识整体性培养模式探析”(项目编号:2019-D-147)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刘明洋,吴洁.在理性权威中诉诸感性表达——基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民日报疫情评论的舆论引导分析[J].中国出版,2020(17).

[2]马超,余辉,夏文蕾,等.政务微博评论中情感极性分析方法研究——以上海公安机构微博为例[J].现代情报,2020(03).

[3]王丽明,陈栋.主流媒体“微评论”的创新与嬗变[J].青年记者,2019(09).

[4]墨丁宇,赵岚.自媒体影评对电影传播的控制研究——以微博、微信为例[J].出版广角,2019(01).

【编辑:杨石華】

猜你喜欢
新闻评论人民日报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新闻评论教学改革探索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评论的发展策略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新闻评论”中的教学模式探索
新闻评论中的“神话”
媒介融合背景下网络新闻评论的特点
新闻评论风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