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家族高管涉入如何影响企业创新投入?
——基于冗余资源的调节作用

2022-06-03 08:58孙梁凯
科技管理研究 2022年9期
关键词:家族企业高管家族

孙梁凯

(河海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 211100)

随着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自主创新能力在企业发展战略中的地位愈发凸显,对企业能否在市场长足发展起着主导的作用[1]。根据《2021 年全球家族企业调研》显示,中国民营企业对国家生产总值(GDP)的贡献日益增加,贡献率超过60%,而其中85%属于家族企业。近若干年来,在改革开放经济政策的稳定支持下,家族企业蓬勃发展,参与推动国家技术创新发展和创造大量就业机会。而作为一个所有权和经营权统一的组织,家族企业独特的家族力量使其在创新战略上有别于非家族企业[2]。基于代理理论而衍生出的社会情感财富理论(以下简称“SEW 理论”)阐述了家族企业的非理性决策,该理论提出家族企业通常会受到家族所有者非财务方面或“情感禀赋”的激励,并致力于保护自己的SEW[3],然而,在目前市场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家族企业的创新导向不可能一味地遵循于家族成员过于狭隘的个人意愿,即风险规避性以及拥有企业的绝对控制权[4]。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一言堂”式的家族治理模式已逐步退出舞台,家族领导人需要依据企业内部实际环境而对以往的惯性治理措施进行调整,甚至在保存社会情感财富的倾向上也会受制于家族企业的实际内部管理结构以及资源[5]。但这些治理受制于哪些因素,以及如何对家族企业的创新产生影响依然是一个问题。

1 文献综述

家族企业的独特治理方式如何影响企业的创新投入意愿,现有文献运用各种理论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解析,然而这些结果却是各持所见。一方面基于管家理论和代理理论,Kellermanns 等[6]指出家族治理的企业注重于“血脉”的传承和权利的掌控,因创新活动具有周期长、风险性大的特征,家族成员为保持绝对的控制权,往往会呈现出风险规避性。而且,家族成员的一些“搭便车”行为也会逐渐显现,这样的治理氛围抑制了管理者从事充满风险性的创新导向进而会阻碍企业的研发投入[7]。另一方面基于资源理论,Logue 等[8]指出家族企业体系确保了世代相传的一致性,这些企业会永久性地投资于训练有素的员工和长期的客户关系。De Massis 等[9]进一步研究发现独特的家族环境使这些公司能够与客户保持密切联系,并不断开发新的市场和技术,这为它们在各自的细分市场中作为“隐形冠军”和创新领导者的强势地位奠定了基础,在后续的研发活动上,企业会赋予更多的资源和关注。

从目前家族企业文献研究进展来看,大多数学者都是从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家族管控以及家族成员矛盾等家族特性方面来研究其对创新投入的影响,虽然为该领域的研究视角进行了扩展,但仍存在不足。原因有二:其一,尽管家族企业多由家族成员进行把控管理,但随着企业市场规模的扩大,外来资本的流入使得家族企业的管理层不再“纯粹化”。以往为维持家族对企业的控制权和影响力,家族企业通常会基于家族关系而非已证明的知识、能力和技能等任命部分高管[10]。此类高管在高管团队中的大量存在,势必会限制家族企业对成功开展创新所需的特定知识、经验和能力等的获取[11]。当现任的高管团队无法有效推进创新活动致使家族企业处于市场竞争和外部合法性劣势地位时,聘用更多非家族高管有助于优化现任高管团队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提高高管团队识别和寻求创新机会的能力等。因为非家族高管大多是从外部竞争激烈的人力资源池中选出,接受过正规的教育培训,拥有更好的管理才能[12],可以为家族企业的治理决策带来公正性、客观性与专业性。最终,新组建的高管团队将通过提高创新方案质量、更快更好地解决创新挑战等途径,帮助家族企业实现更高水平的创新绩效,扭转其市场竞争和外部合法性劣势地位。确实,Royer 等[13]的研究便指出,非家族高管所拥有的一般知识(如以前的管理和行业经验)和技术知识(如创新和营销知识),在家族企业应对变革和创新挑战的过程中特别具有价值。因此在研究家族企业的创新投入时应结合家族与企业双重属性的结构框架进行进一步分析。其二,企业的创新投入强度除了考虑家族特性与管理者的意愿之外,基于组织理论,企业的创新行为还需要企业资源的支持。由于家族企业在获取外部资金方面存在劣势,而冗余资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金短缺问题。一般来说,组织冗余允许公司有更多的空间来试验各种战略选择,尤其是在关键性的技术突破上,组织冗余支撑着企业更大的风险承担和更多的创新活动[14],因此企业在制定创新战略上,容易受到企业内部冗余资源的调控,但基于家族企业具有“非经济目标”的导向,其冗余资源如何影响家族成员的创新意向还缺乏相应研究。

基于此,文章以家族企业的治理特性着手,来分析家族企业发展过程中非家族高管涉入这一现实因素对于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并引入企业冗余资源这一情景因素,来进一步探讨其对于研发投入的调节效应。在此基础上,将冗余资源划分为已吸收冗余和未吸收冗余,分别分析了不同冗余资源的水平下,非家族高管涉入程度对于创新投入的意愿。

2 理论分析与假设

2.1 非家族高管涉入与企业创新投入

在社会情感财富的理论基础上,尽管家族成员在对于企业的把控上有着较强的排外性,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出于专业化管理能力的需求,家族企业的“家长式专制”领导方式难以维持企业的持续运转,企业亟须引进职业经理人等人员对企业进行专业化管理[15]。随着非家族成员进入企业的管理层,家族企业的管理团队也趋向多元化。基于这样的结构体系下,家族企业在制定创新战略的决策时不能仅依循其“情感禀赋”而去行使权力,在创新决策上,家族企业会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外部引进的技术管理人员的意愿和倾向[16]。

基于高阶理论,企业的战略行为是高管团队的能力的一种反映,创新战略作为企业提升竞争地位的重要行为更需要依据高管团队成员的专业化的知识与对技术敏锐的判断。Chrisman 等[17]指出从企业的认知层面上看,高程度的家族管理会带来较弱的集体认知,非家族高管的涉入容易拓宽家族管理层的视野,更加清晰地了解市场动态,容易打破家族成员在企业创新上的固化思想与偏见。随着非家族人员的涉入,在一些技术突破和市场产品的认知层面上,非家族经理人的激进式管理风格与家族企业的保守型管理风格可能截然相反,Cruz 等[18]研究表明前者由于专业化的知识、前卫的视角、新颖的想法以及多样化的管理能力,能够拓展家族企业的认知多样性。Finkelstein 等[19]进一步指出具有不同教育和组织背景的高层管理者可以降低家族成员管理者的趋同思维的倾向,通过结合不同的世界观产生更有建设性的战略火花,会充分考虑多种选择,从而增加企业创新投入的可能性。

进一步而言,尽管现有研究指出家族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要小于非家族企业,但家族的“非经济”目标的情感禀赋并不意味着家族成员一定就呈现一味地风险规避性的特征。企业创新能力作为其长久发展的必备核心基础,基于长久传承的远景,家族企业也会根据市场变化而展开研发活动,积极提升其创新能力[20],但出于技术创新的风险性以及出于对社会情感财富的保护,导致了企业研发强度整体不高。而Sirmon 等[21]发现随着非家族管理者的引进,其可以利用自己的管理能力和企业资源优势来促进企业绩效的增长,是企业持续价值创造的关键。具体而言,Block 等[22]指出企业的研发活动需要更多的资本、专业人才和丰富知识库的融入,非家族管理人员的加入可以增加高管团队中可用的专业知识池,以应对这些创新过程中所碰见的挑战。Royer等[23]指出,在企业面对创新环境变化的挑战时,家族企业的管理者具备行业的管理经验以及研发与营销知识对于应对这些变化极其重要,而这些在家族企业成员身上较难体现。因此,随着非家族高管的引入,其专业化程度与具有企业特定隐性知识的家族管理者的双重效应在应对创新流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如意见冲突和对新产品技术的突破、服务和流程想法的抵制,会得到有效的缓解,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创新活动的不确定性,从而也进一步增加了家族成员在研发投入上的信心。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设:

H1:非家族高管的涉入能够增强家族企业的研发投入。

2.2 冗余资源的调节作用

行为理论认为组织冗余是企业实施战略行为的重要依据,使组织更有能力承担风险。Moses 等[24]通过实证发现当研发活动周期长并且需要持续性的投入时,冗余资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组织在进行创新活动中资源匮乏的现象,为组织实施具有风险性的战略提供了缓冲,从而增加实施创新战略的可能性。根据目前的研究,组织冗余可区分为已吸收冗余和未吸收冗余,未被吸收冗余是指未承诺的流动资源,可以很容易地重新部署,而已吸收冗余则是企业资源已经被吸收到组织的现有活动中,难以灵活部署,是具有较低的自由裁量权资源。George[25]曾指出,不同类型的冗余资源会在不同程度影响企业的战略行为。因此,在家族企业面临两种不同特性和功能冗余资源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非家族高管涉入下企业创新行为的决策导向。

未吸收冗余由于其流动性与灵活性较高,能够为企业研发活动中提供稳定的资源支持和增加企业抗风险能力。具体来讲,非家族高管的涉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打消家族成员在创新活动上的保守型偏见,但企业的研发投入需要企业自身资源的稳定支持以及风险承受能力。陈文强[26]指出未吸收冗余因为对周围环境的嵌入程度较低,使其能够应用于不同情境,为管理者提供了更多可支配的选择和空间。李妹等[27]研究发现在进行研发过程中,企业的未吸收冗余为非家族管理人员在进行技术研发时提供了便利,尤其是在集中于高质量和周期长的创新产品的研发中提供敦实的基础。同时Simsek 等[28]发现企业的未吸收冗余也有助于调和企业家族成员与非家族高管的内部矛盾。解维敏等[29]发现当未吸收冗余较多时,家族企业进行创新活动所遭遇的不确定性风险降低,管理层所遭受的业绩压力相对较小。Sanchez 等[30]指出对于家族成员而言,企业所具备的未吸收冗余资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因开展创新而损失的SEW,能够有效的避免家族成员因保存SEW 而与非家族高管战略的不一致性造成的研发活动中断,进而有效的保障了创新活动的持续。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设:

H2:未吸收冗余正向调节非家族高管的涉入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

而对于已吸收冗余,根据Daniel 等[31]提出的无效率视角,被吸收的冗余资源代表被吸收到组织过程中的额外管理成本,这种资源容易滋生企业管理过程中的自利行为。Blanco 等[32]研究发现由于家族成员在创新过程中专业化程度的缺乏,非家族管理者往往缺乏与企业相关联的经济或情感上的维系,使得非家族高管成员在制定创新计划的激励合同时存在很大的挑战性,家族企业会面临更大的道德风险威胁,容易增加非家族成员通过利用已吸收冗余进行投机的可能性,以通过攫取企业研发活动的资源而满足自身私利。Siebels 等[33]从企业内部研究,已吸收冗余资源作为已既定的用途,嵌入在企业一些活动或部门中,可支配程度较低,转换使用的成本较高,企业无法对其进行灵活的整合与运用,导致企业在进行创新战略时无法及时地对其进行投入。而且,过多的已吸收冗余表明了企业在创新战略之外的投入,为保障这些活动与行为的持续,企业需要对其进一步进行投入和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占用了企业研发所需要的内外部资源。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设:

H3:已吸收冗余负向调节非家族高管的涉入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

3 研究设计

3.1 样本选择

家族企业领域的已有研究通常选择公开上市交易的家族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因而本研究的数据同样来自于公开上市的家族企业。由于2007 年开始实行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加强了上市公司对研发投入的披露规范,考虑到2007 年为实施年,当年可能存在一定的调整,所以文章选取国泰安数据中2008—2020 年的家族上市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考虑到家族企业是包含亲属关系的特殊形式的企业,即“企业内部存在家族关系”是家族企业的重要印记,本研究以“除董事长外,还有至少一名家族成员(即董事长亲属)以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高层管理者或关键技术人员身份参与企业经营”作为筛选家族企业的标准。并对数据进行了以下处理:(1)剔除了金融行业的家族企业以及数据缺失的公司;(2)剔除样本期内存在ST、PT 的公司;(3)由于创新存在时间跨度,这里以企业连续披露三年的样本为对象;(4)为消除异常值,对样本的所有指标在1%和99%的水平上进行Winsor 处理。最终得到5 942 个非平衡面板样本,一共涉及1 026 个上市家族企业。本文使用Stata14.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3.2 变量定义

因变量:文章从非家族高管涉入对于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着手,为更好地结合研究目的,这里借鉴解维敏等[29]、朱沆等[34]做法,利用企业研发投入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来衡量企业的创新投入强度,由于企业的创新投入决策受限于企业上一年度的经营绩效情况,因此这里将创新投入的滞后一期作为被解释变量。

自变量:根据国泰安数据库里面的家族企业高管的结构,文章利用家族成员在董事会、监事会以及高管团队中的人数占比,进而计算出外部人员的占比数量,以此来衡量家族企业中非家族高管的涉入程度。

调节变量:文章将冗余资源划分为未吸收冗余和已吸收冗余,未吸收冗余代表了企业短期内闲置或未充分利用的资源,该指标越高,说明企业可用来支持创新的短期自由资源越多,参照李晓翔等[35]的做法,利用企业的速动比率来度量,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可以用于支撑创新活动的资源越多。而关于已吸收冗余,这里参照陈爽英等[36]的做法,利用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与营业收入之比衡量。

控制变量:企业的创新投入还会受到其他的因素的干扰,参考以往陈凌等[37]对于家族企业的研究,本文以公司规模、企业年龄、主营业务利润率、资产负债率、控制规模和财务状况等因素来控制对研发资源供应的影响,为进一步控制家族企业中家族对于企业研发活动的影响,这里通过控制家族控股程度以及家族成员年薪以此来控制家族因社会情感对于企业行为的干涉。此外,本文还在模型中设置了年份(Year)和行业(Industry)虚拟变量。以上变量与具体含义见表1。

表1 变量定义

3.3 模型设计

由于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具有非负性,不具有最小二乘法要求正态分布的特点,为此,这里采用Tobit 回归使结果具有无偏和一致性,建立模型如公式(1)所示:

为探讨冗余资源对于高管团队多元化与企业创新的调节效应,在以上模型中分别加入中心化处理的交乘项,建立模型如公式(2)和(3)所示:

4 实证分析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2 报告了所有变量间的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由表中数据可知,家族企业控股权的平均数为0.441,表明目前国内家族企业依然是由家族起着绝对的掌控,这也为分析家族企业的特质提供了基础。在相关性分析上,各控制变量的整体相关性不高,可排除后续回归的多重共线性问题。从相关系数上看,企业的创新投入出与非家族高管涉入程度呈现正相关,这也初步验证了假设1。

表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4.2 假设检验

表3 分别以研发投入强度为因变量进行了Tobit回归分析,针对公式1,在列1 中对自变量和控制变量进行回归,自变量的回归系数为0.017,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了随着非家族成员涉入程度的加深,其专业性的知识和视角加大了企业创新投入的意愿,假设1 得到验证。同时在控制变量中,家族控股程度与企业的研发投入呈现显著的负相关,这正好印证了SEW 理论,即在创新决策上,家族企业呈现出较多的风险规避特征。

表3 在列2 到列5 中文章分别验证了两种不同类型冗余资源的调节作用。针对公式2,先在列2中对自变量和未吸收冗余调节变量进行回归,在列2 中其自变量系数为0.043,未吸收冗余调节变量系数为0.049,均在1%水平上显著。进一步地,在列3 中加入自变量和调节变量的交乘项,加入交乘项之后交乘项系数为0.006,在5%的水平上显著,表明了未吸收冗余正向调节非家族成员涉入程度与研发投入之间关系,假设2 得到验证。针对公式3,先在列4 中对自变量和已吸收冗余调节变量进行回归,列4 中其自变量系数为0.018,已吸收冗余调节变量系数为-0.041,均在1%水平上显著。进一步地,在列5 中加入自变量和调节变量的交乘项,加入交乘项之后交乘项系数为-0.113,在5%的水平上显著,表明了已吸收冗余负向调节非家族成员涉入程度与研发投入之间关系,假设3 得到验证。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在面对两种不同的冗余资源时,基于特定的情景,家族企业在进行创新投入时存在异质性行为,前者为增加了企业抗风险能力,为创新活动提供了大量的便利,而后者因其适用性较差,且已存在企业的各个流程中,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惯性,导致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企业研发投入的资源,从而抑制了研发投入强度。

表3 非家族成涉入、未吸收冗余与企业创新投入

4.3 稳健性检验

由于研发投入可能会受到管理者心理、政策因素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以及研发投入数据来自于企业公布的报表中,可能存在选择性偏差。为消除这些因素而引起的内生性因素与样本自身存在的缺陷。为使结果更加稳健,这里利用倾向得分匹配的方法以消除一些客观因素的干扰。具体做法如下:(1)根据获得的数据,将非家族高管涉入程度的均值进行差异化界定,大于均值即表示非家族高管涉入程度高,作为实验组,而低于均值作为控制组。(2)为更好地获得匹配效果,协变量从公司的资本结构、规模、成长状况、技术存量,家族控股等情形考虑,并在原有变量的基础上,加入净资产收益率(Roe)这一变量,来进一步衡量企业间的盈利状况。由于样本的有限性以及考虑到匹配的精确度,这里采用近邻匹配的方式,匹配分析结果如表4 所示,各协变量通过匹配后,差异化程度减小,匹配效果较好。在表5 中,根据匹配后的ATT,可知在创新投入强度上,控制组的均值为0.031,与实验组差异的T 值为2.21,在5%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即非家族成员涉入程度较高的家族企业在研发投入会显著大于非家族成员涉入程度较低的家族企业,进一步表明了假设1 的稳健性。

表4 倾向评分匹配

表5 ATT 结果分析

由于倾向得分匹配是针对单变量进行验证,调节效应无法利用该模型进行测算,为保证调节效应的稳健性,利用替代指标对研发投入强度进行了度量。在创新投入强度方面,采用马骏罗等[38]做法,用研发投入与员工总人数之比来衡量,为控制数值异常值,对其取对数;另外,企业的已吸收冗余已在企业的各项管理费用中体现,为防止控制变量中的一些财务变量与其产生较大的共线性从而影响回归结果,这里参照连玉君等[39]的方式,将两种不同类型的冗余资源分别分为高于平均值和低于平均值两组,利用分组回归的方式,通过比较非家族成员涉入这一变量的系数来分析冗余资源的调节效应。

由于分组后是不同样本下的回归分析,不能直接比较两者系数的大小,通过费舍尔组合检验的方法,将两个模型中的研发投入系数相减,并获得的经验样本,对两者之差的值进行统计检验,基于Bootstrap 的500 次的重复抽样估计,结果如表6 所示,最终得到其估计的经验P值为0.007 与0.000,在1%的水平上显著,表明低未吸收冗余组与高未吸收冗余组和低已吸收冗余组和高已吸收冗余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在高未吸收冗余组中自变量系数为0.091,在低未吸收冗余组中自变量系数为0.030,体现了家族具有较多的未吸收冗余时,非家族高管的涉入对于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正向影响要更为强烈,而对于已吸收冗余,这一效应恰好相反,假设2 和假设3 进一步得到验证。

表6 稳健性检验

5 结论与讨论

5.1 研究结论

关于家族企业创新的研究一直都受到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文章利用2008—2020 年家族上市企业的样本数据,从家族企业的非家族高管涉入视角出发,结合家族治理过程中社会情感财富理论以及代理等理论,详细地叙述了非家族高管涉入对企业在创新投入的影响,并基于情境因素,将企业的冗余资源纳入研究框架,分析了其在企业创新投入中的调节机制。研究发现:(1)随着外来成员进入家族企业高管层,非家族高管涉入程度的结构扩大了家族企业创新视角的认知,加强了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增加了企业研发投入的意愿,进而对企业的研发投入起到了促进效应。(2)结合企业内部的冗余资源这一现实情景,不同冗余资源会对非家族高管涉入程度和企业创新之间的调节作用具有异质性。未吸收冗余过多为企业进行创新行为提供了便利性以及提高了家族成员因研发活动而带来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而促进了家族企业的创新行为。而已吸收冗余则正好相反,其调用的非便利性与已存在的额外费用挤占了非家族高管在进行创新战略时的资源,增加了家族成员的风险顾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的创新投入。

5.2 研究意义和启示

文章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现有关于家族企业的创新研究多从家族涉入这一视角进行分析,而忽视了非家族高管的存在,随着家族企业的发展,出于专业人才的缺乏与资本的需求,非家族高管的引进或涉入已成为一种常态,文章基于这一现实基础,研究了家族企业中非家族高管涉入模式对创新投入的影响,对家族化治理与企业内部实际管理结构进行了联合分析,更加细化了研究层次,为目前家族企业创新的异质性结论提供了相应的见解,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研究视角。(2)企业的研发投入具有一定的情境依赖,企业的创新意愿与是否具备创新能力是其是否实施创新行为的基础,以往对于家族企业的研究少有从企业内部资源的视角进行考虑,文章将其纳入家族企业创新的分析框架,并将其进行划分,通过结合家族企业中的家族特性进行分析,尝试着调和目前关于家族企业在研发投入上的争论,丰富了对于家族企业创新情境因素的研究。

文章的结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与启示:(1)当前,中国家族企业普遍存在创新能力偏弱等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得丰富家族企业的高素质人力资源。这一结果对政府和家族企业都具有启示意义。对相关政府部门而言,除了向企业提供创新补贴之外,还可通过向企业提高高端人才补贴,降低企业招聘人才的成本,增强企业聘用高素质人才响应创新挑战、提高自身创新能力等的积极性。对于家族企业而言,当前我国大量家族企业进入代际传承阶段,随着市场竞争的愈发激烈,非家族社会资本与人才作为家族企业竞争优势的潜在来源,对于缺乏接班人的家族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其专业化的能力与前沿的视角在很大程度上驱动了企业的创新。因此,在未来家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妥善处理家族成员与非家族高管之间的关系,协同好家族管理的有效监督和非家族成员专业能力,通过内部协作,扩展家族企业的知识基础,实现“1+1>2”的效应。

(2)在动态的市场环境中,家族企业在进行战略决策时,要注重对冗余资源的合理运用,充分考虑冗余资源的使用去向,尤其是那些技术密集型行业,由于不同类型资源的转换与调用特性,为保障企业的技术提升稳步,企业应在配置各类资源时,要充分结合市场环境与企业技术能力来对其进行合理性的投入与使用,以防冗余资源的错配,一方面需要留有一定的吸收性冗余资源以维持正常的运作流程,另一方面需要投入未吸收性冗余资源,以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环境快速变化对企业发展产生的影响,使得企业能根据形势变化及时做出调整。当出现市场失灵,资源无法有效配置时,政府宏观调控层面需要提高对开展创新活动企业的补助,在融资、税收等政策上多向其倾斜,使得其能够获得充分的资源以支持其创新投资活动的有效进行。

企业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受到的影响因素众多,这也导致了目前众多文献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但这也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了视角。在创新流程上,不同类型企业的研发活动具有异质性,未来的研究可以针对某一类型的家族企业进行类别化处理,提炼出相应的特性,来详细分析不同的管理模式对于创新的影响。另外,家族企业的SEW 目标所涵盖的范围较广,不同目标导向对企业未来的决策也存在差异,在创新的研究上可以具体针对某一视角下的SEW 对其进行详细的对应分析。

猜你喜欢
家族企业高管家族
家族企业创新:前因、调节与结果
HK家族崛起
重要股东、高管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重要股东、高管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重要股东、高管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重要股东、高管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小偷家族》
家族企业公司治理对其现金持有量的影响探讨
家族中的十大至尊宝
家族企业的“感情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