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会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体现国民幸福及经济发展能力的强力指标。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出现,如何保障更多老年人晚年的幸福生活,不再仅仅是一个家庭问题,而更多的成为整个社会都需关注的问题。笔者通过研判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从企业角度出发,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对策,以期为企业和养老保险事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企业管理;社会养老保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与不足;优化对策
本文索引:代军.<变量 2>[J].中国商论,2022(11):-126.
中图分类号:F840.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2)06(a)--03
1 社会养老保险的定义及其作用
社会养老保险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险种类,是国家和社会依据我国法律法规建立而成。养老保险的设立之初,本着为丧失劳动能力的,解除或退出工作岗位的,超出工作年龄限制的人群提供生活保障的原则,根据其相应的工作年限及在职工资而领取的基本生活费用。
社会养老保险的出台,保障了老龄化人群的基本生活,稳定了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在有机结合企业经济发展和个人工作能力、效率之后,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体现出公平原则,即领取的养老金数额关联着工作期间个人的工作能力、工作效率和贡献率,也从另一方面激励企业在职员工的工作激情与工作能力的提高,更为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良好的竞争秩序。
全面推行和覆盖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更是社会民生的真实需求。
2 社会养老保险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社会养老保险的存在,体现了企业对于职工奉献的回馈,更体现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完善;依据国家一定的法律法规,在政府、社会的双重监督下执行养老保险制度,无论对在职员工还是退休职工,都有重大意义。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配套执行养老保险制度,能够完善企业的综合管理体系,无论是招聘用人还是提高在职人员工作效率,都能更好地促进企业人力资源工作的有效、便利开展。每一个进入用人单位的新职工,从工作初期就能够享受的保险保障,不仅提高了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增加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更容易培养出自己的专有人才,且通过一系列的待遇、保险等福利确定了职工的忠诚度。这个循环激励的过程,正是企业进步的过程,更是企业积聚更多经济效益的过程。通过企业的良性发展,国家经济也得以快速发展,社会文明进步,国力增强,是国民共赢的美好体现。随着全世界人口老龄化形式的出现,我国不可避免地将进入人口老龄化时代,社会养老保险的存在,更好地解决了老龄化人口增加的尴尬局面。在不久的将来,真正实现社会全面化的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将养老问题不单单是抛给家庭、子女,更多的通过社会学来解决,减轻中青年人生活、工作压力的同时,更促进了社会各方面经济的活跃,衍生出更多的养老行业和养老工作职位,反过来解决社会用工问题,促进了社会安定和国家的法治进程。
由此可见,与企业经营,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社会养老保险都有非常紧密的联系,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的蓬勃发展也促进了企业良好的长远发展。
3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3.1 企业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低,参保人群少
我国从1995年大力推广普及企业为职工缴纳养老保险工作,到今天的二十多年里,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事业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纵观全社会,随着多种经济的兴起和发展,许多的中小企业对于社会养老保险的推行缺少力度,不能更主动、全面的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纳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没有达到全员缴纳社会养老保险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过于重视经济效益,追求利润,从而将养老保险工作放在较低的层面,也就出现诸多不足之处,参保人数占比较低,职工的缴纳覆盖率不高。例如,为了开拓经济市场,占有市场份额,不少的国有大型企业都会有对外的派遣工作职位,针对这类派遣人员,国内企业并不会为其缴纳社会养老保险。因此,派遣人员的数量往往超过了国家批准范畴,如果大量养老保险金的漏缴,从当前看是转入了企业利润,但从长远来看,阻碍了企业的良性发展和员工的工作效率,更容易造成优秀人才的流失,弊大于利。
另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对于养老保险的宣讲和说明不足,职工认知不足,主动性不强,自然无法强化养老保险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引导作用,这也导致企业职工对没有缴纳养老保险无所谓。
3.2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社会养老保险投入的成本过高
社会养老保险的缴纳基数是体现养老保险金额多少的关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按照比例承担的保险金额越大,企业的经济负担就越大,根据我国现行的养老金缴纳规定,个人及企业按比例共同承担缴纳(个人部分企业代扣代缴),由于企业还要承担员工的其他四项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投入过多的经济成本就降低了企业利润,因此不少企业降低了缴纳养老保险的人员比例,在职员工的利益受到损失,更造成社会养老保险金额的缺口,使得养老保险无法正常保障高龄退休职工的生活,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随着人员工资的不断提高和用工缺口的加大,都给企业蒙上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导致企业出现养老保险的脱缴行为。
解决或者缓解、改善企业的税费水平,是制约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一大重点难点。
3.3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社会养老保险的体制不完善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尚未形成专业且完善的流程,部门内人员设置和岗位设置都有缺失,导致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开展难,也无法享受养老保险制度带给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和企业的好处。
首先,现今社会的不少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环节的投入不大,不仅是人员职位的设定,多数由其他岗位员工兼任,对于人力资源部门的投入,也是屈指可数,没有科学、先進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企业过于追求利润,刻意减少成本,减少所谓不必要的支出,企业就缺乏前进的动力,自然发展也就会变得缓慢。其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专业的社会养老保险人员缺乏,两者无法有机结合,养老保险也就无法体现其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没有专职、专业的养老保险人员,就无法普及养老保险对于企业、个人发展的优势,更无法提升企业、个人进步,人力资源工作的开展相对狭窄,员工无法从正面渠道提升能动性,企业人才计划无法实施,也就得不到良性发展。最后,企业职工对于各项保险的缴纳及金额都不甚了解,特别是对养老保险的使用及将来的领取额度不明确也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养老金工作的不足之处。这些问题和不足,不仅制约着企业人力资源工作的开展,还降低了企业的人才储备;没有良好的人才储备,在以人为竞争力的当今社会,企业很难得到长远发展和进步。
3.4 社会养老保险统筹层次偏低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区、各民族的经济发展各不相同,导致企业发展、职工养老保险缴纳存在巨大差异。如何运用科学手段或制度来完善和改变不平衡及差异,尽量做到公平公正,是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进城务工和城镇化建设,更多的国民从外地涌入用工大省,但在工作地缴纳养老保险,与在最后的生活地缴纳养老保险的水平、待遇是否一样,都是值得考虑的问题。人口的流动也制约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统筹层次的统一。
3.5 现行社会养老保险的征缴体制不适合扩面征缴工作的深度发展
社会养老保险的普及缺乏强有力的法律制约条件,在具体的执法过程中,执行力和执行强度较弱。随着企业从申办到成功开办,各联合执法的劳动监察、税务、政务服务等部门的参与,还是无法从根本制度上达成配合默契,效果自然不尽如人意。面对这些问题,已经推行的社会保险费征管职责划转税务部门统一征收的管理方式也需要更全面的开展。
4 完善优化我国企业职工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探索
4.1 扩大企业职工基本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
提倡和推行社会养老保险的宣传工作,特别是针对如何办理、如何计算、如何缴费等问题的讲解,达到全民普及的效果。第一,通过多种形式的媒体、视频、公众号等方式对社会养老保险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宣讲;第二,企业增加有关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培训,特别是针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培训;第三,由上级主管及监管部门对企业采取奖惩制度,保障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全员缴纳。对于严重漏缴、缺缴和逃避缴纳的企业及单位,除了在关联部门的业务惩罚外,更应引入行政处罚和法律处罚方式。通过以上内容,提高个人及企业、单位对于社会养老保险的了解和重视,普及全员入保,扩大覆盖面。
4.2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理念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提高专业、科学水平,通过养老保险工作的开展,培养企业的专有人才,重视人才储备。社会养老保险不仅是老年职工的生活保障,还是在职职工工作能力和效率的体现,抓住并明确这一点,有助于科学的开展人力资源工作。人力资源对于企业员工能力、效率、主动性的考核,正是提高个人对养老保险的认知途径,也是个人发展的推动能力。
4.3 通过法律手段以及政策支持社会养老保险
完善健全社会养老保险的缴纳和强制执行的法律法规,是普及全民入保的强力保障。当通过法律法规等政策途径推动养老保险工作的开展,企业会更容易配套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而促进企业建立专项的管理资金,保障人力资源工作的开展和社会养老保险的缴纳。
4.4 不断完善企业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及服务水平
社会养老保险的资源平台应进行统一管理,保证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和优化,完善各类养老保险信息,配备专有资金,禁止资源侵占和浪费;划分人力资源中社会保障管理和保险管理人员职责,设置不同的专业人员进行管理,提升企业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水平;公开透明各项社會保障费用的缴纳明细,特别是养老保险的缴纳原则及标准,提升员工的专业认识,转化工作效率,提高能动性,保证人力资源养老保险工作的开展。
整合社会养老保险的推广及征收各环节,积极推进社会保险费征管职责划转税务部门统一征收的原则。企业经营过程中,税收是一项重要的财务工作,纳税能力既是国家对于企业的监督管理,又是企业经营发展能力的表现。税务征收系统有一套严谨而准确地操作流程,全面严格地掌握各经营单位的人员工资及具体的经营情况,同时配套力度强大的执法检查人员,针对税收,企业也属于无条件服从,无论是为了业务需求还是公司发展,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通过税务征收系统进行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使得养老保险通过征税渠道进行申报和缴纳,最大程度地防止部分企业瞒报、漏报,不仅增强了企业对于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全面覆盖,还增加了养老保险的缴纳收入,提高了养老保险的利用效率,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税务系统的服务意识及服务体系更是社会养老保险最需要的,专业、科学的服务能力,强大的工作效率,都能为社会养老保险事业带来更好的普及和推广,有助于增强养老保险的全面覆盖和增收,也就为更多的高龄老人提供丰富多彩的老年生活而打下坚实的基础。
5 结语
推广和普及全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执行,是社会保障工作的一大重点,更是提高老龄化社会安定团结的重要手段。从企业经营管理入手,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重视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及意义,改善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同时,增强企业以人为主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新时代,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通过有效整合,从监管企业管理层面到将养老保险缴纳纳入税收管理制度层面,对杜绝企业漏缴、缺缴和逃避缴纳社会养老保险做出了强有力的惩罚和监管,养老保险从人数到险额都有了很大提高,人民得到实惠,保障自身利益,社会繁荣富强,文明进步。本着“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优秀民族传统,弘扬社会主义养老保险制度,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综合国力提升创造条件,为全社会的长治久安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饶悦.浅谈社会养老保险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经济管理文摘,2021(19):122-123.
杨东霞.社会养老保险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8(23):28-29.
何军.社会养老保险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6(6):84-85.
孙凤英.社会保险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分析[J].财经界,2020(3):241-242.
梁邦军.强化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思考[J].办公室业务,2021(14):127-128.
杨迪.浅谈社会养老保险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商论,2020(22):89-90.
張荣刚,刘岚治昊.新公共管理视域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审计探索[J].现代审计与经济,2020(6):12-15.
樊川.黄陵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的规范化管理[J].兰台内外,2020(4):13-14.
王丽华.美国联邦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实践及启示[J].河北企业,2020(1):111-112.
韩东华.浅议强化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的措施[J].商讯,2019(33):147+149.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ocial Pension Insurance in Enterpris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Qingzhou Social Insurance Business Center Qingzhou, Shandong 262500
DAI Jun
Abstract: Social pension insuran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nd a strong indicator of the national happines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capacity. 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opulation aging, how to guarantee the happy life of more elderly people in their later years is no longer just a family issue, but more of a social issue that the public are concerned about. The article examines the current pension insurance system in China and puts forward targeted optimization countermeasur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terprises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and pension insurance business.
Keywords: enterprise management; social pension insurance; enterpris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optimization countermeas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