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要让“小插图”发挥大作用

2022-06-03 13:04:04曾嘉悦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57期
关键词:激发兴趣作用小学语文

曾嘉悦

【摘要】小学生年龄小,动态、趣味的图画比简单的文字更有吸引力,这正是绘本教学的优势。虽然常规语文课本当中没有那么多的图画资源,但教材当中仍有许多小插画。这正是教材编写者考虑到的事情。在教学中,这些插画能够突出主题,让学生产生探索欲望。教師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合理使用,发挥插画的价值。在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意义以后,自然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激发兴趣;插图教学;作用

课文中的插图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教材中占有重要位置,尤其对于刚刚接触语文课程的小学生来说,几乎每篇都会含有小插图。这些插图是编者根据课文的内容精心安排绘制的,或表现课文中心,或揭示课文重点,或是课文难点的直观图示等,插图与课文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一个整体,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充分重视课文插图,合理利用插图,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许多教师忽视了插图的价值,尤其是随着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使得插图备受“冷落”。在语文教学中,笔者认为,教师必须要重视并利用好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让“小插图”发挥“大作用”,让语文课堂因插图变得更精彩。

一、利用插图激趣,深入文本学习

学生如果没有兴趣的支持是不会主动学习知识的,这种现象在小学教育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兴趣教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迸发了新的学习热情,是学生知识探索的前提和根本。目前,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插图有着很强的文学感染力和社会吸引力,插画生动活泼、色彩艳丽,与课本文字相比较,更能吸引学生。当今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小插图”具有直观性特点。在开展教学前,教师要先细致观察“小插图”,以“小插图”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文本内容。且小学生对绘本内容兴趣很高,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

例如,在学习《燕子》这篇文章时,教师一定要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材中的燕子插图,并从中提出几个问题,如,“整篇文章以插图作为背景,体现出燕子的不同姿态,请大家仔细观察,看看谁可以找出燕子的不同姿态特点”等,使学生带着问题观察插图,学生很快进入到学习状态。经过观察,学生可以准确地描述燕子的形态特点。随后,教师要对学生的仔细观察做出点评,总结出文中燕子的突出特点,进一步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内容,结合小插图进行深入教学。在教师具体观察要求的引导下,学生对教材中的小插图进行细致观察。经过观察,学生可以运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并完成教师布置的观察任务。由此可见,语文教材中的“小插图”真的可以发挥大作用。

二、解读教材中的小插图,引导学生图文学习

在小学语文实践教学中,学生在观察文本小插图时容易忽视一些重要信息,甚至是脱离文本只观察插图。这样,学生所掌握的信息会非常分散。这时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和解读插图,结合文本内容观察插图,实现插图与文本的结合。这样,学生才能清晰的理顺阅读思路。小语教材中的插图并不复杂,插图内容能与文本的内容达到高度匹配。教师在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文中的插图时,需要与文本内容结合并进行对比,这样才能实现图文结合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荷花》这篇课文时,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文本中的小插画,并对插画内容进行梳理,文本中的插画主要对荷叶荷花进行展示,在观察中要仔细观察荷叶荷花的颜色和形态,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掌握描写荷叶荷花的方法。经过仔细阅读和观察,有的学生认为作者对荷叶的描写最贴切,如,文中所说“荷叶像一个碧绿的大圆盘”,在我们生活中真实看到的荷叶就是这个样子的,还有的学生认为作者描写的荷花才是最经典的。在互相讨论交流中,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结合图文开展学习,为学生们创造了更多思考的机会,有“小插画”作为支持,锻炼了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

三、读写文本小插图,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结合“小插图”开展读写训练会使学生产生更多的学习体验。教师要为学生布置明确的读写任务,使学生可以将观察的内容落实到实践中,实现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读写文本中的小插图不是简单地按照文本翻译,它需要语文教师具有丰富的创意进行设计,在语文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例如,在学习《守株待兔》这篇课文时,这是一篇寓言故事,文本内容以文言文形式为学生呈现,在引导学生观察小插图时,先梳理文意,之后为学生布置读写任务。文本中有一幅小插画,小插画的大致内容是一个农夫面前有一个树桩,农夫坐着眼巴巴地盯着树桩,根据这幅小插画发挥你的想象力,写一则故事,要求不可以照搬文本内容,要有自己的新创意。学生们接收到教师布置的任务后开始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深入到课堂中,为学生做积极的引导,确保学生的读写活动可以顺利进行。图文读写任务的布置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读写思维,使学生独立想象后进行读写操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改编小插画图,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小插图的观察和解读过程中,引导学生改编小插图的做法,体现出教学环节的创意设计,不同学生对插图有不同的理解,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小插图进行改编处理,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例如,学习《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时,教师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文本小插图后,为学生布置改变小插图的学习任务。文本中的小插图可以看出是陶罐与铁罐的对话,但后面的情节没有体现,那么大家可以尝试根据文本内容的发展为其配设插图内容,在合适的地方设计插画图,看谁编的有创意有看点。这一学习任务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为文本配插图需要学生仔细阅读文本内容,之后才能够动手创作。在展示环节组织学生共同评选出班级中的优秀作品,改编插图任务的布置,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确保教学任务顺利开展。

五、插画开发学生想象力

图画不仅有说明文字的功能,同时也有拓展学生想象力的功能。虽然课文当中的插画只不过是静态的图画,只能反映事物的一部分、侧面和片段。但其中的内涵却是非常深邃和吸引人的。教师在带领学生观察、分析插画的时候,一定要通过图画的表面观察背后的实质现象。在想象中活动起来画面事物。这种做法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同时可以让学生对知识建立深刻印象。

如,学习《雪孩子》一课的时候,这一课当中的插画展现的是雪孩子的样貌。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观看插画的同时提问学生:大家还有什么想象中神奇的生物、事物吗?此时,学生就会说:小精灵、巨人、会喷火的龙等。用插画的方式打开学生的创造喷泉,学生的想象力被插上了翅膀。

六、结束语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老师要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来认识还有运用教材,主动创造课件新知识源。”所以,在教育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找对正确的方法,合理使用好课本里的配画,发挥好插图的作用,让学生充分了解课本里的内容,从而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致,更好地培养其审美的能力。只要充分地科学利用插图,就能对我们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小插画”不容忽视,能为语文课堂带来意外的惊喜。小学语文教学中“小插画”的运用要求教师要掌握好度,不能一味地过于依赖“小插画”来开展教学活动,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在全面掌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小插画”的大作用,从而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田慧敏.小学语文教学中插图的运用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陈良珍.巧用课文插图,勾勒课堂线条——对小学语文插图教学的实践分析[J].新课程,2020.

[3]李枫.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借助插图培养能力[J].软件,2018.

责任编辑  杨  杰

猜你喜欢
激发兴趣作用小学语文
培育情感之花 铺就成功之路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浅谈如何调节体育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01:21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4:42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45:44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36:12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5:01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