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峰,张 云
(西南林业大学 园林园艺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
田书燕在《保护与传承:具有文物古迹的城市综合公园设计研究——以绵阳西山公园为例》[1]及曹颖、曹礼昆等在《具有历史遗存的城市公园改造初探》中对具有文物古迹的城市公园的概念、类型以及功能特点进行了概述[2]。笔者结合之前的专家学者的研究将本文的研究对象界定为:在公园园界范围内含有一定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城市公园。
通过国内外研究发现,具有文物古迹的公园绿地规划研究多集中于风景名胜区等其他性质公共园林的规划上。近年来,在城市公园规划上也有了发展和应用,但呈现实践研究居多,理论研究较少的态势。目前有关此类公园的景观评价研究不多,而关于具有文物古迹的城市公园景观评价的研究则更少。本文通过采用SD法(语义差异法)和因子分析,以西双版纳曼听公园为研究对象,选取4个典型的景观进行量化评价,了解人们对于该类公园景观的印象,并采用SD法和因子分析法对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得到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策略。
曼听公园坐落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东南部,距市区约2 km,占地面积约400余亩[3]。曼听公园是西双版纳最古老的公园,目前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园内既有山坡、池沼等自然景观,又有寺庙、宫殿等人文景观,是天然的城市公园。园区以“傣王室文化、佛教文化、傣民俗文化”3大主题为特色,整体按照不同的功能需求,大致可分为滨水区、傣文化展示区、佛教文化区、广场区、活动表演区、专类花园区等6个大类功能分区,形成一湖多点的景观结构。主要景点为曼飞龙白塔、大地女神像、周总理纪念碑、傣王行宫、章哈亭、叶子花园、西双版纳总佛寺、八角亭廊、诚心塔、风雨廊桥、御象文化园、鹦鹉乐园、御象咖啡馆、篝火晚会剧场等(图1)[4]。本文选取曼飞龙白塔、西双版总佛寺、傣王行宫、御象文化园等4个处于个区域中文化较为浓厚且具有代表性景观区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研究。
图1 景点分布(自绘)
SD法是1957年由C.E.奥斯顾德所提出的一种心理测定方法,又称为感受记录法,它通过言语尺度进行心理感受的测定,这种方法通过被调查对象的感受构造定量化数据[5]。最初应用于心理学,在20世纪90年代后,开始逐步运用于医学、建筑、规划、景观设计等领域。实质上SD法的应用,是通过建立客观描述的形容词对与测定尺度量表,制作相关的SD调查问卷,然后根据人的感受认知,使被调查者对问卷调查中的样本评价因子做出评判,最终对评价结果进行定量分析[6]。
因子分析法,是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目的是在对筛选出起支配作用的少数几个因子来综合反映全部变量的大部分信息,即通过降维技术求出少数几个公共因子,在保证相关的基础上,使其尽可能多地保留原始变量的信息,接着根据因子的方差贡献率确定影响力,即重要程度[7]。
因为本文研究中的变量因子较多,分析问题难度比较大,因此,本文采用 SD 法和因子分析法相结合的综合性方法对具有文物古迹的城市公园景观进行研究,通过游客对样本的评价获取数据,进行评价并提出优化策略(图2)。
图2 调查研究程序框架
评价形容词对的选取遵循不重复、相反形容词易
区分的原则。①根据前期的实地调研和相关文献的查阅,收集符合具有文物古迹的城市公园景观与功能特点形容词对。②根据公园景观规划中公园空间、文化、环境、功能特点、服务特性等方面进行形容词对的收集,本次研究共收集10组形容词对(表1),为了便于数据的统计,将评价尺度划为5级:-2、-1、0、1、2;评价者通过公园游览后对其词对逐个打分,进行定量的景观评价描述(表2)[8]。
表1 形容词对应的评价尺度
表2 调查结果综合评价
为保证研究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在研究开始前建立研究程序框架,按照程序框架合理完成研究。
首先建立调查和研究程序框架,大致分为准备阶段、研究阶段、总结阶段等3个阶段(图2)。①准备阶段,确定评价的尺度和研究对象,并根据研究对象的现状收集评价形容词对,制作问卷并发放和收集问卷;②研究阶段,通过SD法和因子分析法进行数据的综合性分析;③总结阶段,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景观优化的策略[9]。
其次,一般进行景观评价的方式有两种,分别是现场景观评价与后期照片/幻灯片展示的景观评价。本文采用现场景观评价的方式,通过现场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10]。本次研究每个样本发放40份问卷,共160份。
本次调查研究一共发放16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50份(其中曼飞龙白塔40份,西双版纳总佛寺38份,傣王行宫38份,御象文化园34份),收回率为93.75%,在有效范围内,鉴于数据的可研究性,通过Excel软件计算出样本数据的得分平均值后,利用SPSS26.0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得出因子负荷量,对公因子进行提取及命名,找出影响景观样本的主要问题[11]。
根据被调查者的SD评价结果,计算出各组词对的平均值和综合平均值(表2)并制成各样本平均值与综合平均值雷达图(图3)。从而得出评价指标的基础数据[12]。
图3 曼听公园重要景点样本平均值与综合平均值雷达图
①通过SD平均得分表和雷达图可知曼飞龙白塔样本,只有服务设施评价因子低于0,其他的评价因子平均值均大于0;其中只有服务设施完善性和文物古迹保留度两个评价因子的平均值高于综合平均值,可得出曼飞龙白塔的整体评价一般;②西双版纳总佛寺样本,只有风格特征评价因子为小于0,说明西双版纳总佛寺整体的风格特征偏向凝重严肃;其中只有空间感受和风格特征两个评价因子的平均值低于综合平均值,说明西双版纳总佛寺在色彩感受、吸引力、文化氛围等方面的整体评价表现达到满意;③傣王行宫样本,全部评价因子平均值均大于0;其中只有吸引力评价因子的平均值略低于综合平均值,其他的9个评价因子平均值均高于综合平均值,说明傣王行宫样本在整体评价表现满意;④御象文化园样本,有4个因子的平均值小于0;其中有色彩感受、文化氛围等5个评价因子平均值低于综合平均值,空间感受、风格特征等5个评价因子平均值高于综合平均值,说明御象文化园景观整体评价偏向一般[13]。
将SD法得出的量化数据运用IBMSPSS26.0统计软件对4个样本景观评价的变量进行因子分析,以需求影响相关曼听公园景观的潜在因子。
3.2.1 确定因子数
为检验各个变量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进行KMO检验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取特征值为1,得到KMO检验值为0.610,说明适合做因子分析,自由度为45.000,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的显著性取值为0.000[14]。
根据方差累积贡献率(表3),在诸多变量中提取的4个公因子的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78.168%,可以反映出该公园景观中的绝大部分信息情况,验证了评价因子的可信度,确定因子数为4(表4)。
表3 总方差解释
表4 旋转后的成分矩阵
3.2.2 公因子的提取及命名
根据因子数,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通过正交旋转后得到的旋转后的成分矩阵(表4),可以看出,本次评价中:第一因子是由色彩感受、安全性、服务设施3个评价因子组成,多为场所因素,命名为场所因子;第二因子由风格特征和空间感受2个评价空间感受的因子所组成的,反映了人们对调查区域的环境感知,命名为感知因子;第三因子由吸引力和绿化覆盖率2个环境感受的因子组成,多反映环境因素,命名为环境因子;第四因子为文化氛围、文物古迹保留度便捷性等3个评价因子,因多为代表文化的因子,命名为文化因子。旋转方法为凯撒正态化最大方差法,a旋转在5次迭代后已收敛[15]。
在调研中被调查者对西双版纳总佛寺和傣王行宫的景观整体评价较高,对御象文化园和曼飞龙白塔的整体景观评价相对较低,景观效果有待提高。通过选取的景观样本及数据分析可知,4个样本景点存在包括空间感受封闭不适、色彩单调乏味、文物保留差、绿化覆盖率低、服务设施欠缺等问题。由此,针对各景点存在问题对公园提出以下优化策略。
(1)空间环境合理化。在实际中利用空间,通过主题、水体类型、地形地貌的合理规划,绿植和开敞空间的营建等措施,提升公园环境。
(2)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活态化。具有文物古迹的城市公园承载了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应具有与其他城市空间不同的特色,如通过增加文化体验设施及功能区,既使人们能切身体验文化,提高景观互动性与参与性,弘扬传统文化,有通过动态的方式保护了文物古迹,增加城市活力。
(3)空间感知功能丰富化。通过更新遗存的功能、丰富空间节点、增加活动类型等途经对公园的空间功能进行丰富,提升公园的实用性和艺术性。
(4)场所服务和交通完善化。通过对公园样本分析,公园目还需完善各景点的基础服务设施,如增加游憩设施和卫生设施。科学人性、合理的规划内部交通,使得通达性提高,提升公园整体的实用性。
本研究运用SD法和因子分析法等综合评价方法,对西双版纳州曼听公园中4个较为典型的景观样本进行调查研究,分析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虽然人们对公园的评价角度存在差异性,但通过分析评价结果对具有文物古迹的城市公园改造与规划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4]。因具有文物古迹的城市公园的特殊性,所以未来在此类的城市公园景观规划中,应注重对整体环境的和谐化处理、空间的感知塑造、文化保护与传承以及场所空间活动功能的丰富和交通的合理规划等,以增加此类城市公园的吸引力,增强景观效果,提升城市形象。SD法和因子分析法,作为心理研究常用的方法,虽然在城市规划、城乡规划、建筑设计等专业运用成熟,近年来也为风景园林相关专业对于环境心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但在未来的研究中,仍需不断深入研究,以提升其相关数据的准确性和普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