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诗怡 欧春荟 罗福友 徐文睿
近年来,广西网络文学发展迅猛,深刻改变了壮族文学格局。过去传统悠久、具有水稻文明特质的壮族形象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目前针对广西网络文学中“壮族新形象”的研究还远远不足。此外,乡村振兴是我国全力推进的重要战略,中国农村必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本篇论文将以广西网络文学为对象,研究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广西网络文学中“壮族新形象”的构建问题,发掘新時代语境下“壮族新形象”的价值和意义。
优秀文化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网络文学的发展不仅创造了市场价值,还为乡村振兴注入生机与活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党和国家重大战略,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的客观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
21世纪以来,网络文学发展速度迅猛,越来越受到主流文化的关注,与传统文学交相辉映,在此背景下,广西网络文学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影响力逐渐提高,不容小觑。
作为广西网络文学作家的我本纯洁及沧海鲲鹏,二人在玄幻、仙侠类网络文学领域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本纯洁的作品《妖道至尊》在文学网上的人气达到330万之多,沧海鲲鹏的《仙劫》在“旗峰天下”获得2016年7月男频年度第一;在科幻领域,也有广西作家雨水,早在09年就已开始在起点中文网更新,现下,已有七部点击率较高的科幻作品。与此同时,还有大量被签约,改编的作品,据调查,广西著名的男频作家我本纯洁的《神控天下》已签约了游戏、漫画改编;沧海鲲鹏的《仙劫》也已经出售手游及游戏版权。而广西女频作家,最具IP效应的便是辛夷坞,2013年辛夷坞以500万版税居网络文学作家榜第十八名,其版税的主要来源,便来自其作品《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影视改编,还有数据显示,辛夷坞多部作品已经以影视改编的方式签出。此外,从2015年第一届广西网络文学大赛的成功举办到现如今正在举行的备受关注的第七届广西网络文学大赛都充分地展现出广西网络文学的发展前景可期。
广西网络文学大赛由麦林文学网承办,自2015年开始已经成功举办六届。大赛挖掘了一批广西网络新人,促成传统作家的转型,为广西网络文学注入一股新的活力。第五届广西网络文学大赛获奖作品《加油吧,我的扶贫大主播》就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为背景,描写广西扶贫干部主动创新求变的开拓精神,分别摘得网络动漫大赛漫画组、动漫文学创作组金奖。可见,以乡村振兴为背景的广西网络文学作品,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
广西网络文学发展迅速,且前景可期,然而,网络文学以整体研究居多,针对于广西网络文学的理论研究还存在大量的空白,目前仅有少量论文,且研究范围较广,缺少深入探究,有关于壮族形象、壮族文学的研究等更是屈指可数,我们还可以提出许多新问题、新视角。因此,本篇论文将从特定视角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网络文学中壮族新形象的构建和意义。
作为本篇论文研究对象的壮族新形象是一个相对较广的概念,包含了人物形象、器物形象、景物形象、观念形象和言辞形象等等。笔者认为,作为研究对象的网络文学中的“壮族形象”,凡是作品出于壮族作家,或作品的叙事主题和精神气质涉及广西文化形态,文本所叙述的是发生在广西壮族地区的人情世故,并渗透着广西独特的魅力气质,抒发的是壮族民众的集体情感思绪,反映的是对壮族地城文化的深刻思考与主体生存状况的一切作品,都可以作为本课题所研究的对象。本篇论文将以广西网络文学小说《第一书记》和《山中有棵树》为例。
《第一书记》这本小说主要描写了第一书记方向明带领桂东南一个壮族村庄的村民们建设新时代农村的故事,该小说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具有桂东南的民族特色,构建了一系列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网络文学的壮族新形象。林平的小说《山中有棵树》同样聚焦当代壮乡,也是一部现实题材乡土小说,通过讲述担任驻村扶贫工作的女干部王岭树到古寨村扶贫过程中遇到的种种波折,展现了古寨村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不凡历程,具有现实意义。
广西网络文学中的壮族新面貌
有担当、有责任心的壮乡干部:在《第一书记》中,当县政府要求安排一名干部下乡驻村担任第一书记时,方向明主动请缨、迎难而上:“覃局长,让我去吧!”在准备下乡期间,仍做好手上的工作,采风、找材料,写文章,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壮族牛春舞》。任职期间,以方向明为代表的村干部们,访贫问苦,排解纠纷,惩治腐败,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探寻行之有效的致富路子,并取得良好成效。从这些人物身上,我们不难看见一个有担当、有责任心的壮乡干部新形象。
和谐相处、淳朴可爱的壮乡农民:在《第一书记》小说中,对壮村农民的描写不再局限于封闭、狭隘和自私,而是通过语言描写、行为描写和对比等多种表现手法,展现了壮乡农民新形象。文中亚跛金和许多姿通过唱刘三姐山歌的形式,委婉互诉情感:“只要哥哥你耐心地等待哟,那亲爱的人儿就会向你路过!”又如方向明夜间巡逻不慎摔伤,村民便热情地拿来烧酒以及药品给他。一个和谐相处、淳朴可爱的壮乡农民新形象跃然纸上,在新的时代中,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壮乡人民以崭新的形象共同面对新时代的变化和挑战。
壮乡整洁新村貌:在《山中有棵树》中,古寨村在王岭树的带领下,建设文化古村落的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村干部积极作为,村民自觉行动,推动建设了一个村貌整洁、自然和谐的宜居环境:家家装上了路灯,种上果树,逐渐地成了远近闻名的自然旅游生态村。
壮乡脱贫新村貌:脱贫攻坚的号角打响后,第一书记方向明亲自到各屯各户进行精准扶贫、建卡立档工作。家徒四壁的亚跛金利用抓芒鼠的高超本领,大力发展芒鼠养殖;洞悉金银花习性的吴小楚发展金银花种植基地;张无穷经营百亩鱼塘,风生水起,农民逐渐摘下贫困的帽子,奔向新生活,脱贫新村貌让人眼前一亮。
壮乡文化新风貌:第一书记方向明为改善乡风,开展一系列文化建设工作。如设立书屋,开展“书香竹山”活动、开展重要节气欢庆活动等,村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更多的壮乡村民逐渐地不再聚集赌博,来到书屋当中,翻阅书本,浏览新闻,甚至还自导自演话剧,讴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生活。
壮族新面貌的分析构建
本文所举例的两本小说皆以对古寨村的改建引出各个扶贫干部和古寨人民形形色色的人生故事。与传统文学相比,作为网络文学的《第一书记》、《山中有棵树》对壮乡文化的描写,不仅仅拘泥于农耕文明和壮乡的民风民俗,书中还多处体现时代主旋律,聚焦扶贫现状,也反映了乡村振兴政策下壮乡的新形象。
除此之外,本书对于壮族形象的建构和塑造也有别于传统文学。乡土文学作为一种公共题材创作,网络文学的加入也为其增加了新的创作活力,文学观念与审美观念得到不断更新,本书作家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切入现实生活,将笔触延伸至乡村振兴的脉搏下,使现实具象的事物化为沉实的语言,从多角度刻画出新时代下扶贫干部的工作进展,深入挖掘扶贫干部内心情感。如扶贫干部王岭树在家庭与社会责任之间内心的挣扎,方向明的主动请缨,都从多方面呈现出不同以往的审美新质,许多未被充分挖掘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也因此得到更加深刻的表达。
整体来讲,新时代网络壮乡文学呈现出不同以往的审美特质,不再是单一的聚焦于风景民俗,而是追求宏大主题,扶贫攻堅,凸显思辨深度,使壮族文化形象从传统走向了市场,走进大众。新时代,网络下的壮族文学内容更加立体,与此同时,网络文学中的乡土情结也以更加现代的、个性的、贴近生活的视角继续演绎社会变迁和民俗历史。随着现实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深化,网络文学对人性和精神的探索亦达到了新的高度。
网络文学作家擅长结合实事,扎根农村,挖掘民间记忆,将社会宏观环境与古寨村的微观写真并重,发掘现实与文学性虚构中的平衡,体现出客观事实以及对壮族习俗的理解与包容,理性和思辨。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网络文学正如火如荼地发展着。壮族新形象的注入,无疑给广西网络文学增添了不少光彩。
仔细阅读近几年广西网络文学作品,不难发现在这些作品中涌现出了许多壮族新形象。以壮族文化为创作元素的作家队伍也越来越壮大,其题材内容及创作体裁也越来越丰富多样。壮族新形象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折射了作者的思想维度及其蕴含的人文关怀,在新时代的语境下,其承载的价值意义无疑是积极的。
首先,壮族新形象生动反映了社会实践;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乡村文学与农村题材小说灿烂无比,如鲁迅的《阿Q正传》、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等,他们用文学作品当作号角,去呐喊,去歌唱,整体上反映了百年来乡土中国的变迁历程,不仅在文学史上具有重大意义,而且也是当时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真实记录和反映,可以看作是一面镜子。从这个意义上看,网络文学作为当代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起着经世致用的价值作用,与家国命运、时代兴衰紧密联系。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网络文学自觉关注农村、农民题材,为新时代壮族的农村和农民塑造新的壮族新形象,记录他们作为建设主体参与乡村振兴的伟大创造当中,反映现实壮族乡村振兴的最新状态以及壮族新形象,其“镜像”作用不言而喻。
其次,壮族新形象的构建有利于打造一个更具体、更生动、更现实的文化符号。提到壮族文学,容易让人想到它的民间文学,壮族的神话传说及山歌等尤为瞩目。不过,这也容易造成读者对广西文学的刻板印象。在广西网络文学中涌现出的壮族新形象,打破了以往广西文学作品中创作的刻板印象,不拘泥于传统形象,立足于乡村振兴背景,反映了现实壮族乡村振兴的最新面貌,将民族特色融入到时代背景,很好地把握了时代脉搏,成功地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精神层面接轨。
再次,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创作出的广西网络文学壮族新形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它的建设主体——人民的情感态度。兢兢业业、热爱家乡的人民,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用行动响应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切实推进乡村发展进程。在广西网络文学作品中,壮乡培育了一群可敬可爱的人民,人民也以他们的赤子之心反哺了壮乡。在这种相辅相成的情况下,读者在一定程度上能受到作品的感染,从而激励在外务工的年轻人返乡,用青春正能量助力壮族乡村发展。
此外,乡村题材的网络文学IP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可以大有作为。众所周知,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文化经济也愈发受到市场的追捧。当下,“网络文学”IP生态急剧升温,以描绘壮族新形象为故事主体内容的网络文学同样可以尝试从中分得“一杯羹”,改编影视剧,通过“网络文学+创意传播”的策略进行有效推广,打造一系列的文化产业,积极开发文化衍生产品,如此不仅可以提高壮族新形象的影响力,还能有效参与到乡村振兴的时代潮流中,助力乡村文化经济事业发展。
最后,新时期的壮族网络小说可以多在基层乡村治理,软化宗族矛盾、倡扬团结精神、革除乡村陋习等宏大题材入手,以现实主义的视角甚至非虚构性地呈现乡土生活,在弘扬主旋律的同时又保持文学的现实性和批判性。或多表达科技对农村的影响改变,像互联网、淘宝电商,网络直播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乡村振兴计划对农民命运的改变等。强调技术的价值和劳动的意义,将新时代的乡村精神渗透进人民的世界观中,将历史、文化文学化,借此打造出一批具有文化深度的优质的壮族网络小说,这对于提升乡村的知名度和关注度,带动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
新时代语境下的广西网络小说中,人物被放在了特定的诸如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社会环境中进行描写,对壮族新形象塑造起到了一定的正面作用。乡村振兴背景下壮族新形象的构建,在展示壮族人民独特的民族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同时,也传达出了一定的创造、奋斗、团结、梦想的中华民族精神,这对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思想和情感基础也有着不容忽视的积极意义。
随着时代的日新月异,壮族形象不断发生变化。现如今,乡村振兴是我国推行的重大战略,在此背景下,广西网络文学作品——以《山中有颗树》《第一书记》为例,能够将笔触延伸至乡村振兴的脉搏,把宏大的客观环境与微观壮族乡村相结合,构建出一幅壮族新形象的新景画,其不仅像一面镜子折射乡村振兴的最新状态,反映乡村振兴的进程,同时本身也在振兴实践上对乡村振兴具有价值意义,广西网络文学如果能继续打造出一批有关于乡村振兴并呈现壮族新形象的优质网络文学小说,变成广西地区特有的IP,对于乡村振兴、广西网络文学的发展以及壮族新形象影响力的提高都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系基金项目:广西区大创项目“广西网络文学中的壮族形象研究”(项目编号:202113638054)的研究成果。]
(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韩颖琦,秦佩佩.从网络文学的地域性发展看广西网络文学的现状及前景[J].南方百家,2020,153:1-2.
[2]欧宗启.当代壮族历史书写的壮族形象构建[J].广西民族研究,2020,6:1-2.
[3]黄竹.第一书记[M].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2016:2-4.
[4]林平.山中有颗树[M].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2020:2-4.
[5]李安.网络文学在乡村振兴中如何作为[N].光明日报,2019-11-2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