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荣
写作能力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具备的关键能力之一,它关乎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书面表达能力,是学生文章创作和文学鉴赏的重要基础,也是学生个人素养和思想内涵提升的关键环节。为此,将探究如何以群文阅读实现高中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为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打下良好基础。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写作课程往往以教师的单方面讲授为主,学生依靠聆听教师关于作文的解释和写作技巧的传授来进行写作,这种教学方式单一,缺乏活力,教学效率低下。相比之下,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更加新颖,教学节奏更为紧凑,学生一方面可以增加阅读量,另一方面也可以集中注意力,保持更好的学习状态。因此,教师需要重视群文阅读的运用,依靠群文阅读实现学生的文学知识积累和丰富创作阅历,帮助学生写出更好的文章。
一、群文阅读的特点
群文阅读主要是指围绕某一鲜明的主题,为学生选择与主题有所关联的多篇文章,让其联系起来进行阅读。主题带动多篇主要是指教师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为学生筛选出不同主题的文章组合,以此来让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阅读理念,掌握科学的阅读方式,提升阅读效率。在进行高中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所设定的主体结构至关重要,必须符合高中生的年龄及认知特征,从而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拓宽他们的眼界。
(一)多元性
群文阅读的核心在于“群文”,“群文”便是聚集在一起的一组文章。所谓开展群文阅读,便是在课堂教学时间内,老师给学生呈现多篇文章,让学生通过对不同文章的阅读和学习,实现自我素养的提升。阅读是学生在与文本对话过程中建构意义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建构自我的行为,群文阅读打破了单篇文章顺次阅读的习惯,突破了孤立阅读行为带来的局限性,学生可以在多篇阅读中对阅读素材进行积累、选择、提取、加工和改造,从而学会怎样写好文章。
(二)独立性
阅读属于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师在整个阅读过程中起到的是引导作用,鼓励学生自主进行阅读,并且主动进行思考与分析,同时,也能够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来提高学生独特的感受,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除此之外,习作作为学生日常情感表达与交流的重要方式,其同样也是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养的重要方式。在高中群文阅读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对群文阅读的方法进行改进与创新来引导学生养成思维探索习惯,并且能够关注生活细节以及身边的美好事物,进而为其后续的写作内容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在高中作文当中,多是由教师进行命题作文,而其在进行主题作文写作方式教学时,需要以作文主题为核心,并且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分析,提高学生作文当中生活体验与生活感知力,这对于其习作水平以及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趣味性
群文阅读的开展有利于学生阅读兴趣的提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引入群文阅读教学法,为学生提供大量经典文章,并通过适当的指导,促进学生间的密切交流与沟通,使课堂写作教学氛围更加活跃、浓厚,可使学生阅读兴趣被激发并得到提升,从而更加主动地参与写作练习,并能逐渐地感悟到每篇文章的相似点与不同点,久而久之,便能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积累更多的阅读信息。
二、写作教学中群文阅读的运用
(一)阅读文本的优选
作为写作教学主要方法之一的群文阅读教学法,在具体应用中要求教师合理把握教学重点与难点,同时以学生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语文水平及理解能力等因素为依据,优选阅读文本。此时再辅以教师的合理引导,让学生有真正的收获。群文阅读中应当挑选彼此间有一定联系的文章,例如文体、写作方式或写作角度等。在综合多方面因素的基础上优化整合阅读材料,依托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学有所获,劳有所得。
(二)文章主题的提炼
群文阅读是以一个主题为中心开展阅读活动的一种教学模式,语文教师将群文阅读教学法引入课堂教学中时,也要关注学生是否能够准确提炼主题。当学生将主题准确提炼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主题展开自主探究。而在这一过程中,依托对比式自主探究能使学生进一步深刻理解课文,感悟文本主旨,把握文章内涵,最终能够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材料情感的感悟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语文基础与阅读能力,但是他们在群文阅读参与过程中,很难顺利地理解作者情感及文章深刻内涵。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群文阅读教学情境有效引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声音、图片或视频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主动参与阅读学习,待产生兴趣之后鼓励他们围绕课文展开全面分析,并立足于不同角度進行理解。
三、群文阅读下的写作教学策略
(一)打牢群文阅读基础
良好的群文阅读环境可以更好地使学生沉浸在群文阅读的世界之中。教师可以在班级的角落中开设班级读书角,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群文阅读平台。由于高中生喜欢探索事物,可以在班级的读书角周围进行相应的装饰,这样一来学生便会更加愿意去读书角借阅图书。同时老师可以在某一天或者是某一节课中,抽出一部分固定的时间来让学生在班级中进行集体的群文阅读。班级所有的学生在一起安静地进行群文阅读,这样一来可以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进行群文阅读的兴趣。学生对群文阅读充满兴趣,更加喜爱群文阅读,主动地去借阅图书,这对良好的群文阅读习惯的培养是非常有意义的。
群文阅读与语文的学习密不可分,同时良好的群文阅读习惯也可以由老师在课堂中进行引导和培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让学生提出自己在群文阅读的过程当中产生的疑惑,并找寻其他的同学来进行相应的解答。对于敢于提出自己的疑惑,或者对于他人的疑惑回答得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对其进行夸奖。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高中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课堂上让学生养成敢于提问、勤于思考的习惯,也有利于他们今后群文阅读图书,有着更多的群文阅读体验和收获。
(二)明确群文阅读主题
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主题以及教学目标是其中的核心部分,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选择难度适合高中生进行探究且符合其兴趣爱好的主题,以此来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得以激发。在设定一个明确的主题之后,教师就应当以主题为核心扩散开来,确定一个契合主题的目标。同时在选择教学目标时必须要做到有所侧重,深入挖掘教学重难点,从而让教学目标显得更为精简。教师应当注重主题的选择,先确定好主题,让学生通过阅读多个材料,然后围绕阅读主题展开自主思考和合作讨论,从中获得写作灵感。与此同时,阅读主题的数量和类型都是不固定的,学生感受不同,所得出的主题也不同,因此写作的原点也具有极强的开放性。
例如,在教学《烛之武退秦师》时,教师可以在课文学习完成之后,为学生呈现出这样一则材料:烛之武为官多年却一直备受冷落,但是他依然坚持学习,心系天下,并没有自暴自弃,最终上天给予了他一个机会,他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然后教师围绕这则材料提问:“读完这则材料,结合你们所学过的文章,思考一下你会从哪些角度展开写作?”不同学生的思想认知不同,对于同一则材料的理解也不同,所选择的主题也不一样。通过强化材料和主题的共生关系,能够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材料中精选阅读主题,引发多元化的写作主题。选择好主题原点,如何让其共长就成为接下来的教学核心。高中学生已经对写作方法有了一定的掌握,基于群文阅读的理念,如何让学生把握多篇立意,并具备相应的辩证思维,教师必须要注重多层次、多角度、多方法的教学范式,对学生进行写作思维的训练,进一步激发其在三观和情感态度上的探讨,由此不断丰富写作教学活动,修正自己的写作思路。在群文阅读中,教师一定要敏锐地抓住学生的思维靈感,完善写作结构,突出写作细节,通过学生的写作思维和写作习惯,创新写作框架,让学生从细节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进而创作出有亮点的文章。
(三)构筑群文阅读情境
高中写作教学主要是学生从现实及虚拟的生活中感知世界,再用文笔将主观精神世界的想法展现出来。基于群文理念,不仅打破了学生原本思维定式,还将写作过程变得更加丰富,进一步凸显了思考的意义。
教师在对群文阅读教学所用到的文章进行选择时,应当考虑所选择的文章能否符合学生自身所掌握的相关知识以及学习经验,又能否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同时所选择的文章应当在内部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如主题相同、表达结构相似等,这样才能够通过一组相关文章的整合学习达到超出预期的效果。例如在教学《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时,教师准备了《现代思潮批评》《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史》等阅读材料,让学生通过多篇主题相似材料的思考,强化自己情感体验,进而激发自主性,能够将写作材料与社会、自然、人生等融为一体。然后再让学生阐述自己阅读多篇材料后的心得感受、情感态度,以此产生情感共鸣,打开创作思路,找准写作的方向,突破思维的阻碍,升华文章主旨。
综合而言,要实现群文阅读与高中写作教学的有效结合,就要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构建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学生在积极、正面的阅读氛围下展开阅读活动,同时保持对多篇阅读素材的热情。教师还要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抓住文本的重点,将文本主题提炼出来,让学生围绕主题进行发散式的思考,加深自己的思想感悟和内涵理解,并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实现和文章作者的情感共鸣,突破思维上的创作阻碍,将所阅读的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于文章创作的技能,以此提高自己的作文质量。
作者简介:陕西省西安市秦川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