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混合式教学在职业院校机电专业课教学中的运用

2022-06-02 13:13:09朱丹伟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20期
关键词:机械制图职校专业课

朱丹伟

[摘           要]  在“互联网+”时代,推进传统线下学科教学模式和线上教学手段融合,利用混合式教学开展学科教学是顺应教育发展趋势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进一步深化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创新之举,尤其适用于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学。立足职业院校机电专业课教学现状,在简述混合式教学内涵与特点的基础上,重点对其实施策略进行了论述,以期为职校机电专业课教学提供一些新思路。

[关    键   词]  职业院校;混合式教学;专业课;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0-0172-03

机电专业是当下职业院校教学中一个重要的专业,本身强调知识的实践性与专业性,但是由于其中涉及的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等专业课程知识具有繁杂及抽象等特点,增加了职校学生实际学习难度。特别是如果继续依赖于“师讲”的授课模式,那么会直接影响职校学生主动学习这些学科知识的兴趣,最后的学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此时创新融合时代教育背景下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教学技术,推进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实施值得深入探讨。

一、混合式教学的内涵与特点

混合式教学主要是一种有机结合传统教学和在线教学二者优势的全新教学模式,倡导通过有机结合线上和线下两种教学组织方式来促使学生开展深度学习活动。开展混合式教学的根本目标不是构建在线学习平台,也不是换花样来丰富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与活动,而是要促使全体学生逐步从以往的浅层学习状态逐步向深层学习状态转变。

对混合式教学这一全新教学模式而言,其主要教学特点表现如下:一是教学途径丰富,除了传统线下教学方式下的各种教学途径之外,也包括线上教学方式下的众多教学路径。二是线上教学不单单是辅助传统线下教学活动开展的,而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必备教学活动,所以不能简单地将其看作一种“锦上添花”的教学活动。三是线下教学方式不单单是照搬照抄传统教学活动方式及模式,而是建立在线上这一前期教学活动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的教学活动。四是混合式教学中的“混合”仅仅是狭义层面上的含义,特指“线上教学”+“线下教学”,不涉及教学理论、组织形式、方法及策略等方面的教学内容。五是该种教学模式本身不涉及统一的改革模式,但是具有统一的教学追求,即要灵活地应用“线上教学”+“线下教学”二者的教学优势来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造,保证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开展深入思考和深度学习活动,避免继续在传统课堂知识讲授中出现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参与性不足、学习不够深入等问题。六是基于该种全新教法下的课堂教学体系会被重构,因为其拓展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范围,“教”与“学”二者不必必须处于同一地点或时间。无论是“教”还是“学”,自由度都较以往有了大幅度提升。

二、混合式教学在职业院校机电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作为职业院校中一个重实践、重操作的专业,机电专业课众多,包括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等,这些课程知识中的实操性、动手性或者实训性等性质的知识点众多,对学生独立思考、探究能力等具有較高的要求。如果实际专业课教学实践中一味地沿用传统侧重专业课知识点授课中的讲授模式,那么就容易使学生本身失去学习这些机电专业课程知识的兴趣。此时可以打破传统专业课教学模式束缚,创新融合线上教学组织形式下多样化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强化线上与线下两种教学模式的混合式教学,保证可以借此来助力专业课教学活动高效开展。一方面通过开展混合式教学可以丰富机电专业课教学的组织形式及教学手段,避免一味地侧重线下组织方式和教学手段而使职校学生失去学习机电专业课知识的兴趣。因为当下深处“互联网+”时代,职校学生本身大都形成了互联网思维,此时机电专业课教学紧密联系信息化教学手段具有其必然性。另一方面通过开展混合式教学可以有效地利用线上的一系列教学手段来对线下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有效补充及完善等,力求借此来助力机电专业课教学活动高效开展,最终可以充分运用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来助力机电专业课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三、混合式教学在职业院校机电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明确混合式教学的目标,夯实专业课教学的基础

在职业院校的机电专业课教学实践中,为了保证混合式教学模式这一全新的教学模式顺利融入整个教学实践之中,就必须制定一个明确、可靠的教学目标,力求借助明确目标来指导专业课教学活动顺利开展,避免因为混合式教学目标设计不合理而影响后续机电专业课教学流程的设计及实施等整个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在中职院校的机电专业课授课中,可以结合混合式教学的实际需求来灵活地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本实施流程进行科学设计,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各个混合式教学流程的整个操作过程,力求借助这些有效的教学目标细化设计及指导来为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入整个机电专业课教学实践做好铺垫。

例如,在当下的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课教学实践中,针对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等具体课程教学,都可以在明确混合式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对整个混合式教学的实施流程进行设计。比如,针对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相应地划分成“三阶段”,即将整个机电专业课教学实践划分成课前、课中与课后三个环节,构建一个集“课前自主学习”“课中知识内化”和“课后反思提炼”三个阶段为一体的完善的混合式教学体系,力求借助这种明确的混合式教学流程设计来最大限度发挥线上+线下两种教学模式的教学作用。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结合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等具体课程教学需求来合理地制定细化的教学目标,保证借助这些细化教学目标的优化设计来最大限度提高混合式教学的整体质量。比如,针对机械制图中的“尺寸标注”等相关部分的知识教学,都可以在混合式教学法实施中针对上述的三阶段分别制定进一步细化的教学目标,力求借助这种教学目标的优化设计方式来为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实施做好铺垫。

(二)基于课前自主学习环节,引导学生开展自学活动

对中职院校的学生而言,他们的智力、学习力等普遍较弱,尤其是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学习特征如果被忽视,那么就必然会对课程授课的效果带来不利影响。作为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的主体,中职院校机电专业课授课教师同样必须正确认识自己面对学生群体的基本学习特征及规律等,了解他们自身的学习习惯、学习力等综合学习情况,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将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入整个机电专业课教学实践中。与此同时,以往机电专业课教学中的课前学习环节不受重视,不是没有系统化设计课前学习任务就是让职校学生自身简单地对照机电专业课教材中的内容来开展简单的浏览活动等,这种课前自主学习的效果不佳,无法满足学生自主高效开展课前学习活动的效果,进而会对他们后续参与机电专业课正式课堂教学中的听课目的性带来不利影响,进而会对他们的听课效果以及自学能力提升和良好习惯养成等带来不利影响。同理,在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入机电专业课教学期间,也要注意抓住课前职校学生自主学习时机,创新应用线上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方法等来满足全体学生的自学需求,并在这个过程中使他们对待学习的机电专业课教学内容提前形成深刻认知,助力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以顺利提升。与此同时,在整个职校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结合一些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及方法来激发他们主动参与课前主动学习的兴趣,助力他们高效地完成课前自主学习任务。

例如,在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等具体的机械专业课教学实践中,为了助力职校学生在课前高效地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可以充分发挥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线上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手段的优势,灵活地应用微课、导学课件或者在线学习平台等多样化的线上教学组织形式来有效激发全体职校学生主动参与课前自主学习活动的兴趣,同时这种线上教学组织的形式更加新颖,强化了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中同教师或者其他学生彼此之间沟通和交流的便捷性,保证他们可以通过高效开展课前自主学习活动来对机械专业课知识提前形成深刻认知。比如,针对“三视图”部分机械制图课程知识教学,为了辅助职校学生课前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完成该部分课程知识点的学习任务,可以灵活地应用在线学习平台来辅助他们对这部分知识进行高效学习。比如,可以充分利用中职院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将该部分待学新知构成的微课视频课件上传到教学平台上,指导学生在学习这些重构的机械制图课程资源期间,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来辅助他们高效地开展课前自主学习活动,其中微课视频课件制作中可以将这部分学习的重难点进行直观的展示,如“三视图的绘制方法与技巧”等,其间还可以配套地设计一些练习题来测试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成效,保证可以充分运用这种线上学习手段来提高中职院校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待学新知识的效果。

(三)基于课中知识内化环节,指导学生开展深度学习

课中教学环节是整个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入中职院校机电专业课教学实践中一个关键的教学阶段,整体课中教学实效性不仅关系课前学生自主学习效益的最大化目标实现,同样还关系学生整体学习机电专业课程知识的实效性。但是以往教学主要侧重教师主导课堂授课的模式,中职院校学生在这个课中授课环节中一直处于被动听课及学习状态,整体学习实效性不足。而在课中教学阶段如果可以灵活地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结合课前学生自主学习机电专业课程知识的相关情况,创新运用“线上教学”+“线下教学”这一混合式教学模式来对整个课程课中教学环节进行优化设计,就能最大限度辅助中职学生在课中知识学习阶段中开展深度学习活动,帮助他们更好地内化自己所学的机电专业课程知识。

例如,在机械制图课程中“尺寸标注”部分知识教学中,传统主要侧重粉笔和黑板的方式完成相关机械制图方面尺寸标注知识的授课,但是这种绘制机械图的方式会耗费过多时间,占用了宝贵的课堂授课时间。虽然部分教师可能会采用模型与挂图来辅助完成相关知识授课,但是整体的教学灵活性不足,无法使学生直观理解相关知识点。但是如果结合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中的收获及心得体会,在实际课中教学过程中创新应用计算机技术、CAI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一些信息化教学手段以及与它们相关的配套设备,那么就可以将这部分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现在全体中职院校学生的眼前,从而可以帮助他们快速突破自己在课前自主学习阶段无法顺利理解的知识点,或者掌握机械图绘制中尺寸标注的关键技法及注意要点等核心知识,力求可以最大限度借此来指导学生开展深度学习活动,帮助他们快速内化自身所学的学科知识。相较于以往“满堂灌”的无目的授课方式,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前学生自主学习结果的运用,可以灵活应用计算机技术、信息化教育技术等多元化教学手段来压缩课堂教学的时间,以及辅助学生高效理解自己遇到的机械制图等机电专业课知识学习中的难点。更为关键的是基于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真实体会到机电专业课程知识学习的趣味性,对激发他们自主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内化课堂所学专业课知识都有积极的意义。

(四)基于课后反思提炼环节,提高学生知识学习效果

作为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中职机电专业课教学中应用的另一个重要环节,课后反思阶段也是不容忽视的,主要是借助课后反思环节帮助学生提炼所学的机电专业课关键知识,以及帮助他们查漏补缺,全面提高他们学习机电专业课知识的效果。但是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来灵活地设计课后反思提炼环节的教学方案,力求最大限度提高学生课下自主复习机电专业课程知识的效果。而在这个教学环节中也必须统筹学生的学习需求,灵活地应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来进一步提高他们学习机电专业课程知识的实效性。

例如,在学习机电专业课程知识之后,以往中职学生机电专业方面技能操作是评估学生学习成效的唯一指标,但是这种反思阶段的评估方式有些片面,无法综合性、全面性评估中职院校学生的实际专业能力提升情况。此时可以创新应用线上评价的手段,指导学生以在线作答的方式来考查他们的机电专业课知识学习情况。比如,可以创新应用时下比较先进的一些在线学习软件,并且在相应的题库中随机设计问卷来考查学生对这部分机电专业课程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而在线学习平台可以自动化统计及分析学生课下完成试卷中试题的实际情况,包括解题的准确度以及他们解题中存在的问题等,尤其是相关的自我评测结果可以借助图表形式直观地展示出来,这样可以使中职院校机电专业课授课教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形成深刻认知,非常有利于提高评估他们专业素养的效果,以及助力他们及时查漏补缺,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自学能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指导学生开展课下自主反思活动期间,也要注重突出中职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不能一味地由教师方面主导整个学生自主复习或反思环节中的行动,最终都可能会直接影响他们的自学效果。而课后作业的留置方式也都可以实现在线设计方式,相关作业题都可以基于在线学习平台便捷、高效地传递给全班学生,保证更好地提高他们课下自主复习及反思活动开展的效果。

综上所述,作为未来教育的一种新常态,混合式教学的优势非常突出,是提高职业院校机电专业课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教学手段。在中职院校机电专业课教学实践中融入混合式教学模式期间,要注意构建一个集“课前自学、课中内化、课后反思”为一体的完善混合式教学方案,保证可以最大限度发挥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提高机电专业课教学水平方面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獻:

[1]赵建峰.浅谈混合式教学在职业院校机电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20(5):82-83.

[2]徐西群.混合式教学在职业院校机电专业课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年轻人,2019(15):198.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机械制图职校专业课
CAD三维转二维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Visual LISP的机械制图自动组卷
基于工程师启蒙教育的机械制图课改的几点思考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时代人物(2019年29期)2019-11-25 01:35:16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6:28
我的职校我的梦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职校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
亚太教育(2015年18期)2015-02-28 20:54:40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生本式”中职校社团活动之新探索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