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俊发
岭南地处热带、亚热带,受季风影响较大,降水充沛,夏长冬短,有湿度大、温度高的气候特点。历史上由于岭南地区开发程度相对较低,植被茂盛,容易产生瘴气,被古人称为“瘴疠之地”。宋代《太平圣惠方》中说:“夫江东岭南,土地卑湿,春夏之间,风毒弥盛。又山水湿蒸,致多瘴毒。风湿之气,从地而起,易伤于人。”元代《岭南卫生方》也指出:“南方天气温暑,地气郁蒸,阴多闭固,阳多发泄,草木水泉,皆禀恶气,人生其间,元气不固,感而为病,是为之瘴。”
为了适应岭南地区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除湿祛热,人们会采集一些草药来清热解毒,治病除疾。据光绪《广州府志》记载,秦朝方士安期生曾在广东罗浮山采药服用。实际上,广东的许多中医药方就是方士在采药炼丹的时候总结出来的。东晋著名道教理论家、医药学家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记载了岭南地区许多治疗瘴疠和上火的药方,它们的功效与今天的凉茶有非常多的相似之处,可以说就是凉茶的“前身”。
到了元代,一种名为“凉药”的汤药出现了。所谓“凉药”,就是岭南地区专门用来治疗伤寒头痛、上火烦躁、瘴疠等,能祛毒败火的汤药。当时人们可以在药店买到配好的“凉药”,有的药店甚至把“凉药”煮好,患者买来就能直接服用。这种“凉药”便是广东最早的凉茶,这类售賣煮好的“凉药”的药店就是广东最早的凉茶铺。
明清时期凉茶的种类更加多样,这在一些中医药文献可以找到相关信息。如明代《奇效良方》和清代《医碥》中都有记载的“清凉饮子”,便是一种去火清热的凉茶。在《医碥》中,作者还记载了“滋燥养荣汤”,也是具有清热解毒功能的中药。虽然这两者由不同的中草药配制而成,但从功能上看,可以说它们就是那个时代的凉茶。
不难发现,所谓的“凉茶”其实是一类中药,它既不是“凉的”,也不是“茶”,凉茶的“凉”指药性寒凉,具有降火的作用。因此,上文提到的凉茶在一开始被称为“凉药”,其实更为贴切。查阅资料发现,直到清乾隆时期,现代意义上的凉茶在古籍里仍没有被冠以“凉茶”这一泛称,而是以具体的不同名字的中药出现。与此同时,古籍中的“凉茶”几乎都是指“放凉的茶”,和中药没有任何关系。大约在清嘉庆和道光年间,“凉茶”才逐渐在广东人的口中成为一类清热解毒的中药,并随着王老吉凉茶、沙溪凉茶等著名凉茶品牌的兴起而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关于“凉药”为什么变成“凉茶”这个问题,有学者提出这主要是因为人们认为喝“药”不吉利,所以称这类中药为“凉茶”。比如诞生于中山沙溪的沙溪凉茶就是由中草药熬制而成的,是一种可以治疗感冒,有消暑、清热功效的中药。由于中山天气潮湿闷热,人们经常需要喝这种中药,甚至把喝中药当喝水一样,而人们认为喝药不吉利,于是就把这种中药称为“凉茶”。久而久之,那里的“茶”不仅代表普通的茶水,也有了“药”的意思。
关于“凉茶”名字的由来,实际情况或许更为复杂。除了人们对“药”的避忌外,药茶的推广与早期凉茶铺的兴起和发展也有一定的关联。
在谈药茶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茶最初是用来治疗疾病的。《神农本草经》中写道:“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曾言:“茶治便脓血甚效。”后来茶疗法得到不断的研究和推广,茶剂从最初的单纯茶叶剂型发展为茶叶与天然草药混用,甚至直接用药来代替茶,因此也被称作“药茶疗法”。明清时期药茶得到进一步的推广,无论是在达官贵人还是在平民百姓间,药茶都非常盛行。明代《本草纲目》的作者李时珍非常喜欢饮茶,“每饮新茗,必至数碗”;晚清时期慈禧太后在热病咳嗽时就曾饮用清热止嗽代茶饮,光绪皇帝也曾饮用各种各样的药茶来治病安神。
药茶的制作和服用都十分简单方便,只需把药物做成茶剂,再放到杯里用开水浸泡便能饮用。比起传统的汤药,药茶不需要长时间煎煮药剂,且饮服方便,只需要开水冲泡即可饮用,因而受到了百姓的青睐。明清时代,诞生于元代的凉茶铺(当时还不叫“凉茶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推广,逐渐为人们所熟知。由于药茶的盛行,许多凉茶铺渐渐也有药茶售卖,而不仅仅只有凉药,到了清朝中后期,一些凉茶铺甚至只卖药茶,而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凉药。随着时间的推广,“凉茶”逐渐取代了凉药,成为一类清热解毒的凉性中药饮品的代称。此时的凉茶,或者说现代意义上的凉茶,含义更为宽泛,既包括了汤药,也包括了药茶。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凉茶”的“凉”取自“凉药”,“茶”则出自药茶。
如今,在岭南的大街小巷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很多凉茶铺的身影。凉茶依旧是广东人不可或缺的饮品,并且借由王老吉等凉茶饮料而被全国人民所熟悉。王老吉、健生堂、沙溪、黄振龙等凉茶品牌的配方及其构成的凉茶文化,也成为岭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古代到现代,从地方到全国,广东凉茶走过了一段漫长的岁月,也走出了一条不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