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玻璃 晨曦
女儿 —————— 蓝玻璃(初一学生)
妈妈 —————— 晨曦(初中教师)
女儿的话
初中第一学期已经过半,新鲜的体验早已经被巨大的压力取代,不光学业上各科都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偶尔从考试作业中挣扎着冒出头来,更觉得自己落在别人后面,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老师搞知识竞赛,别人答得又快又准,而我还没反应过来……我很喜欢信息技术课,但做实操题时,我毛手毛脚,总是犯小错误……明明从小作文写得还不错的我,作文在语文老师指导下修改了很多遍,才能勉强在校刊上发表。而班上有一个小才女投几篇稿,校刊就能给她发几篇,都不用修改!这让身为校刊编辑女儿的我情何以堪!
大家都说“笨鸟先飞”,可是我不知道我到底要怎样“先飞”。多做题吗?完成课内作业我就已经筋疲力尽了,根本没有精力再去找更多的练习题来做。
我不善于交际,一直以来都不是老师的宠儿。我想,如果我不是我妈的女儿,可能这些老师都不会留心到这样平庸的我吧!
我并不想这样平庸下去。那么,凡人如我,到底该怎样做才能成为那个“更好的自己”呢?
妈妈的话
孩子,我也很想问问你,那个“更好的自己”,究竟表达的是对未来的期许呢,还是对今天的不满呢?
你看,我和你爸爸也是“凡人”,学生时代成绩称不上优秀,当然也不算糟糕。工作呢,我们都是磕磕绊绊地走到今天的,根本算不得精英,顶多就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那样,比如我身为校刊编辑,也并不是什么文章都能写的。
不过,“凡人”并不意味着平庸啊!很多平凡的人虽然从未有过万众瞩目的辉煌,但也少不了闪闪发光的时刻。
上周一个同事给我发来论文让我帮忙修改,是小課题研究的阶段总结。我如实地告诉她:“看不下去,没法改。”她可怜巴巴地说:“我没有文采不会写文章。”我乐了:“没有文采一样能写好论文的。”我让她做思维导图先搭好写作框架,再用问题呈现和课堂实例充实每一个环节。越改到后面她越充满自信,尤其是谈起她的课堂时,她滔滔不绝,平庸的面孔焕发出异样光彩!最后完成论文时,她高兴得像个孩子,连着问我好几次:“咱这论文能在校刊上发表吗?”我笑着说:“不光校刊能发表,你还可以往杂志上投稿!”
她做不了教育家,可能也成不了名师,她这样的“凡人”,因为投入与热爱,让自己的课堂充满了生趣和活力,相信她的学生也会跟着一起享受求知的快乐!看到那样一个闪闪发光的她,谁能不赞一句“真是好老师”呢?
所以,笨鸟也好,“聪明鸟”也好,只要你坚持飞下去,或早或晚,都能到达你想去的地方。
至于笨鸟先飞这个问题,我想,可以借你那三个问题,来具体说一说。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竞赛中别人能够轻而易举地回答出你还没反应过来的题?
其实不是别人太强,而是你自身客观存在着局限性:你是一个反应比较慢的孩子,这种需要快速反应的竞赛根本不适合你。你不是笨鸟,而是“慢鸟”,按照自己的节奏坚持飞就好。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在信息技术课的实操上你做不到完美?
信息技术学科以自学为主,实操题需要你从阅读任务单到完成操作,能够在头脑中形成高效简洁的处理流程。可是据我观察,你是习惯了按部就班地按照老师说的去做,不习惯自己去思考,遇困难也不能主动去寻找解决路径,而是想当然,结果就会出各种纰漏。
小学六年养成的“听话”习惯,可不是半个学期就能改变的。你需要做一个“反思鸟”,每节课下来及时总结教训,搞清楚自己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同样的错误下次别再犯。同样,其他科目做题也并非越多越好,把课内的练习真正搞清楚,考试时会的题保证不出错就够了。在实践中进步,每次进步一点点,思维水平就能慢慢提升,你就不会一直当笨鸟了。
第三个问题:为什么你投稿要修改那么多遍?
你们大多数的投稿,都是在作文课上或考场上按照作文命题要求,匆匆忙忙地写出来的,其中的优秀之作,要达到校刊用稿标准,半数以上都需要修改提升。所以老师能让你修改,你该感到荣幸才是。
即便是我,做编辑这十三年来,在报刊上发表了近九十篇文章,每写一篇文章依然需要修改,从没有一气呵成的时候。一篇两千字的文章能够成型,少说也得三四个小时,然后得不断地修改打磨,改个七八天都是常有的事,改多少遍已经无法统计,只记得改一回一般还得三四个小时……
所以,你这个“校刊编辑的女儿”又有啥了不起的呢?你写啥文章会改个七八天?最多改三遍,还是被老师逼着改的。
而你班那位小才女热爱写作,平时练笔就很多,考场作文也写得别出心裁,所以她投稿命中率能达到百分之百。如果说我是“勤奋鸟”,那她就是“热爱鸟”。
不管是什么鸟,都不用跟人家比着飞,什么先飞后飞,这没有意义。比起做“更好的自己”来,不如更好地成为自己。笨鸟也好,“凡人”也罢,找到自己的热情所在,按照自己的节奏努力飞,坚持飞,等到厚积薄发那天,你也能超越平庸,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