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婵欣
从我记事起,家里的书桌上就摆放有很多除了课本以外的书,比如围棋、象棋的学习书籍,外语入门的指导书和国学经典《弟子规》《三字经》等。父亲常常翻阅。我小时候不识字,看不懂又很好奇,装模作样拿起书一起翻,看书上的图片,心里想着:真奇怪,黑黑白白的也不好看,爸爸为什么这么喜欢呀?这大概是我对书籍最初的印象吧!
到了小学,父亲带我去书店买书,家里的书就更多了,我最喜欢的就是《脑筋急转弯》和《成语故事》,当然还有他买给我的《海洋未解之谜》《中华五千年》《三十六计》……印象最深刻的是《昆虫记》,虽然我小时候看得津津有味,但是现在可害怕虫子了,每次父亲和我提起这本书,我就假装不记得,内心想的是:千万别和我聊虫子……
刚上初中,我的语文成绩逐渐在所有科目中變得突出,我认为是源于我从小阅读的书籍比较多,积累比较丰富。这个想法更加激励我去阅读更多的书籍,因此后来我看了《鲁滨孙漂流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格列佛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骆驼祥子》《中国通史》……这些书籍的内容都十分引人入胜,我总是把自己代入书中的角色里去,所以我每看完一本书总是会在一种情绪里出不来,得缓好几天。
上初中的我逐渐叛逆,慢慢地就接触了一些除名著外当时流行的书籍——网络小说。当我把这些言情小说、恐怖小说、悬疑小说的书带回家看之后,换来的是一句句母亲的责骂“不好好读书,看这些书干吗?”“你是不是不想上学了?”,她还把我当时正在看的小说扔掉。
我有些害怕,但是也很疑惑:为什么同样都是小说,之前我看名著就不会被责骂而现在看这种小说就会被训斥?难道这就是名著和非名著的区别?
这更加激发了我的好奇心,想着:这我就更得好好看看这两种书有什么区别了。于是我顶着“不爱学习”的名头偷偷把这些书都看了个遍,当时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无非就是题材、作者、文笔,还有所带来的感受不一样。
后来我还把这两类书做了对比,得出的结论就是:网络小说没有严格的品质把控,水平参差不齐,有些书籍的故事在逻辑方面有问题,有些文段用词不当;名著中的故事总能让人体会一些人生道理,阅读起来很深奥,大概是有深层含义的原因吧。后来我想,也许母亲认为我会沉迷其中而不认真上课才会责骂我,但是我始终都坚持着“该干嘛的时候就干嘛”的原则,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课,课余时间完成作业后就开开心心看书,可以说是互不影响。
高中的时候,学习压力比初中大多了,阅读课外书的时间也大大缩水,但是我还是会坚持买书看书,因为书中的世界真的让人心生向往!那时,我总想买一些爱情题材的书,我心心念念的《茶花女》最后还是没能通过父亲的法眼,还被父亲告诫:万物都要讲究时节,过早地开放就会过早地凋谢,既然是在春天,就不要去做秋天的事。由于我经常看书,在学校没书看的时候就常常阅读课本上的古文或者其他现代文章,觉得有些句子有趣就摘抄下来默背,或者模仿作者的写法来写作,潜移默化中,也逐渐提高了我的应试能力,说起来就“出口成章”,写起来就“下笔成文”,不会再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
到了大学,就好像紧绷的弦突然松弛了下来,面对着丰富多彩的活动、高深莫测的专业知识,多了很多可选择的放松方式,可我觉得还是不如听着轻音乐,捧一本《少有人走的路》来得舒畅。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刻在我心里的名言之一,读书确实让我在迷茫的时候有一个情感寄托,每当我思考自己是不是应该转专业的时候,看见书柜上放着初中时因为想学医而买的《本草纲目》,突然间就觉得现在学的专业教材《生理学》《病理学》等也变得不那么晦涩难懂了。接下来的“未完待续”,就让我继续揣着心中的万卷书去走属于自己的万里路吧!
推荐的文
黄花满地,白柳横坡。小桥通若耶之溪,曲径接天台之路。石中清流激湍,篱落飘香;树头红叶翩翩,疏林如画。西风乍紧,初罢莺啼;暖日当暄,又添蛩语。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之榭;纵观西北,结三间临水之轩。笙簧盈耳,别有幽情;罗绮穿林,倍添韵致。
——《红楼梦》21015ACB-A0B3-4EAA-9DCE-943C4D397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