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术评价是幼儿园美术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是让每一个幼儿得到发展,提高美术活动效果的必要环节。然而在一些幼儿园的实际美术活动操作中,存在评价语言消极化、评价主体思想传统、评价标准重在知识技能和评价语言单调及不专业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情况,文章提出优化美术评价的方法与策略,如采取保护式评价、使评价主体多元化、采用激励性的教师评价、采用发散性评价等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幼儿;美术活动;评价;策略
作者简介:贺清枝(1972—),女,湖北省武汉理工大学马房山校区幼儿园。
绘本《点》陈述了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叫瓦士缇的儿童不会画画,但他的老师鼓励他自由发挥,按照自己的想法任意画。孩子在纸板上狠狠地戳了一个点,然后老师让他在画纸上郑重地签上大名,并且用金色的画框把画装了起来,放在自己的办公桌上。孩子看见后觉得自己还能画出更好、更大、更美观的点,于是更加努力地画画,从而走向成功。故事的最后一页写道:“感谢马特森先生,是他鼓励我‘画一笔’。”正是这“画一笔”,成就了一位世界级的绘本专家—彼得·雷诺兹。
而在实际美术活动中,并不是每个美术教师都是那个马特森老师,在实际的幼儿美术活动中,仍然有许多问题和缺憾,如评价主导者多以教师为主,教师容易影响儿童对观察对象的看法和设想;教师对孩子的独特感知缺乏重视;评价的侧重点在知识技能,忽略每个孩子的创造力表现;评价时口语化;等等。文章主要针对幼儿美术活动中的评价问题提出如下策略和方法。
一、幼儿美术活动中存在的评价问题
(一)评价语言消极化
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常将“看看你,画的什么东西?”“又不认真画,尽瞎画!”“你这是熊还是猫啊?”“画得一点也不像,不好看!”等评价挂在嘴边。这种日常否定评价过多,肯定评价不足的状况会对幼儿的自我评价产生不利的影响,打击幼儿对画画的兴趣和信心,继而使儿童上绘画课时情绪消极。教师浇灭了孩子对画畫的热情,进而影响其自我意识和个性的发展。孩子的绘画作品是他们恐怖、欢悦、愤怒、希望等情绪和情感的直接表达,画画可以帮助他们宣泄情绪,表达心中所思所想,释放、平衡不良的情绪,因此教师及父母不能单纯从“像不像”这种评价角度出发,因看不懂而指责、批评孩子瞎画、乱画。孩子的作品是情绪和情感的表现,而不是视觉经验的表达。
(二)评价主体思想传统
在幼儿美术活动中,评价的主体多为教师,教师多喜欢用个人喜好绑架孩子的想法,以成人“美不美”“像不像”的审美标准去评价幼儿的创作,忽略儿童这个独特群体的思想,忽视孩子绘画作品背后的一些意义,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感知力、创造力。比如在画苹果的美术活动中,教师认为有的孩子画的是一个梨子。为什么这位教师认为孩子画的是梨子,而不是苹果?因为苹果一般都是圆圆的,而孩子画出的是卵形,就像个梨。在教师的认知里梨是卵形的,这属于成人的既定思想。但世界上本无完全相同的事物,也没有一模一样的苹果。教师认定苹果是圆形的,是把苹果的形状固化了。儿童的画作展示的是自己眼里的世界、心里的设想,教师要尊重孩子独特的表达方式,不能用成人的标准去评价孩子的画。
(三)评价标准重在知识技能,忽视幼儿个体差异及创造性的表现
在美术活动实践中,教师容易用成人的颜色、构图、线条等专业的技能技法的标准来看待和评价幼儿的作品。或许孩子见到的苹果不是很圆,所以他就画成了椭圆的形状;也许是孩子年龄太小,没控制好画笔,所以画成了椭圆的形状。教师过于强调画画技法,追求“画得像”,就无法挖掘幼儿作品背后的含义,理解不了且看不到儿童画的童真童趣,感受不到儿童内心世界的独特和美妙。由于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教师更要关注幼儿绘画的过程,而不是绘画的结果。教师要放下作为大人的“偏执”!不要觉得自己什么都是对的,不要按照自己的个人喜好去理解和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而是要让幼儿告诉你这幅画究竟意味着什么,努力发现幼儿画作中的故事,寻找画作背后蕴含的一些意义。教师可以提出诸如“图中的人在做什么”等问题,给予幼儿表达创作想法的机会。将作品与孩子的生活背景联系起来加以分析,通过绘画作品看到幼儿心灵深处,这样教师才能走进孩子复杂的内心世界,真正理解孩子画作的含义。
(四)评价语言单调、不专业
在美术活动中,教师经常会有以下提问:“我们现在请某某小朋友告诉大家,这画的是什么?”“你最喜欢谁的画?”这样的提问是没有力度的、无效的,幼儿对自己的作品的描述大多是简短而直接的,大都是停留在画面中的物体的名称上,如“这是花、草和房子”之类的简单讲述。故教师在评价时,应以表达自己对这些作品的肯定为主,如“老师好喜欢你这幅画的颜色,大气又惊艳”“这幅好有创意、好特别”等。比如在画苹果的美术活动中,教师可以用肯定和赞赏的语气和态度对幼儿的画作进行评价,如“你的苹果好特别哦,能给我说说吗?”还可以用不断追问的方式,与幼儿对话,并做到不厌其烦地倾听,获得教育的最佳时机。
二、幼儿美术活动中的评价策略
如何有效地实施集体评价呢?笔者认为可参考如下几点。
(一)采用保护式评价,能保护幼儿对绘画的热情和创作欲望
教师在面对绘画能力相对较弱的幼儿时,首先要肯定幼儿的作品,甚至可以夸大作品的亮点。教师要认真审读作品,感受和发现作品的闪光点,借助肯定的语言让幼儿拥有自信,得到长足发展。教师应关注全班幼儿的绘画发展水平。如果幼儿的作品没有主题和创意,只有粗浅的符号,教师应对其进行鼓励和启发,允许幼儿犯错,让幼儿从害怕画画的状态过渡到乐意尝试的状态,继而提高其作品水平。教师可以从看似不起眼的一小步开始,帮助幼儿实现对美术活动“浅爱—深爱—热爱”的态度变化。如不善于交流的西西小朋友,他经常是用一支画笔、一种颜色画画,色彩单一,全无技巧,然而教师只要安静、认真、耐心地听他诉说他的画布上的那些有意思的、好玩的、有趣的事情,就会被他的奇思妙想所打动。所以教师进行绘画评价时,可在用言语激励幼儿进行创作的同时夸大其作品的闪光点,表现出接受、赞赏的态度,让他们在喜悦、舒适中观察伙伴的绘画作品,在保持自己专属的个性和特点的前提下吸收他人之优点,完善自己的画作。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保护学生的创作欲望和热情。
(二)使评价主体多元化,是幼儿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重要途径
教师要听儿童的画,而不只是看。教师应把幼儿的每件作品都看成一个故事,画里有一半故事,画外有一半故事。教师应给予幼儿充分的表达时间和空间,从而让自己读懂作品的含义。教师在美术活动中的评价环节采取自我评价和同学互评的形式,增强幼儿的审美情感和自信心,帮助幼儿获得绘画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1.自我评价。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的过程,是整理自己的思路、想法的过程,也是让别人了解、读懂自己作品的过程,这个过程在评价环节中非常重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肯定幼儿独特的思维角度和创造力,使其感到被认可并且产生自信,还要在理解幼儿的创作意图后,引导他们积极调动五官去感受周围的事物,细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例如幼儿在评价自己的小蜗牛作品时说:“蓝蓝的天,白白的云,一只小蜗牛正跟母亲一起玩滑滑梯!”教师根据幼儿的陈述,再看画作就会觉得美妙、有意思起来,这时教师还可提出“你在画画时有没有遇到困难啊”“你是怎么解决的呢”等问题。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孩子,给孩子满满的成就感,在孩子心中播撒美的种子。
2.同伴互评。互相欣赏、互相学习、互相评价是促进幼儿提高绘画水平的有效途径,能让幼儿善于关注他人作品中的优点,有利于儿童的社会性培养。在自我评价的环节中,常存在教师和孩子之间的互动不积极,旁观的孩子无所事事、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这个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同学互评吸引所有孩子的注意力。如对全体幼儿说“我们猜猜某某小朋友的画里发生了什么好玩的事情?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又如,在幼儿介绍完自己的画作后,教师可问其他幼儿“这幅画,你最喜欢哪个地方?为什么?”鼓励幼儿自由、大胆表达喜欢的原因,也能让幼儿学会倾听不同的意见,自愿向他人学习,让作品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教师在幼儿互评的环节中,要注意把握评价的指向性,引导幼儿全面评价作品,把评价结果和创作过程结合起来,不能流于形式。教师要认真听取每个孩子的答案,积极回应孩子。教师在引导幼儿说出他人作品的优点的同时,还可以尝试让他们说说自己的建议,遵循“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原则,最后教师再给予提升作品水平的建议,帮助幼儿积累经验,提升绘画水平。
(三)采用激励性的教师评价,能有效避免语言的空洞
教师的日常评价影响着儿童的自我评价。教师在分享与交流的环节中,对幼儿进行激励性评价,可以激发幼儿的内在动机,使幼儿持续地发展。当幼儿展示绘画作品时,教师可按照以下四部曲进行评价:第一步,教师先细听幼儿的表达;第二步,教师描述自己所看到的画面;第三步,教师以赏识的语气表达自己的感受;第四步,教师总结幼儿作品值得赞美的地方。通过这些步骤,幼儿能感受到教师的赞赏和肯定,从而产生这样的念头:“老师喜欢我的画,我改日再画一幅!”教师对儿童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表示欣赏,不仅能增强幼儿的自信心,鼓励幼儿发表不同的观点,而且能培养幼儿的成长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激励性评价是具体的、描述性的,是鼓励进步而不是比较谁更优秀,也不是“你真棒!”“真聪颖!”等这样的语言称赞,激励性评价强调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追求的是动态发展而不是静态结果。这就需要教师经常反思自身的评价行为,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改变以往的评价,努力做到知行合一。教师应认同、认可儿童的创作想法,让儿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体验,树立起自信心,激发更强烈的创作意愿。
(四)采用發散性评价,评价作品内容、技术手段、创意等
教师可以通过评价让孩子得到进一步的学习和积累。因此,教师可以从生活经验出发,用发散性思维理解幼儿的作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的作品,激发幼儿无限的创意。如在“好玩的瓶宝宝”的美术活动中,在发现部分幼儿把纸撕成条状用来当成瓶宝宝的头发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思考:“除了直发,还有什么样的发型?”“制作卷发可以用哪些材料?”而后,引导幼儿用铅笔设计出波浪发,用毛线、皱纹纸设计出马尾发、麻花辫等多种发型,用豆类等装饰瓶宝宝的眼睛。引导幼儿大胆创新,激发幼儿的无限创意。教育者的发散性评价既丰富了孩子的有限生活经验,又激发和提升了创意灵感和技巧。
(五)童趣化的思维,是幼儿作品评价的源泉
教师应从童趣的视角看待幼儿作品,而不是用成人的标准来评价。以笔者的教学经验为例,在“未来的家”的绘画作品中,有个孩子的“家”从上到下都是绿色的,这么奇特的“家”引发其他儿童的讨论。笔者想这个孩子肯定有自己的主意,于是耐心地追问。她说:“老师,绿色可以挡住阳光,我想让爸爸妈妈住在绿色的屋子里,这样他们就不热了。”这时,笔者就可以向其他幼儿说明这个孩子的屋子里装着她对父母的爱。又如,在“石头精灵”作品中,有个孩子的石头精灵有三只眼睛。有幼儿质疑:“哪有三只眼的精灵?”她神情黯淡地望向笔者,笔者就问她:“你的精灵为什么有三只眼睛呢?”她说:“它是一个眼力特别好的精灵,圆的眼睛可以看得远,有睫毛的眼睛可以看到水底,扁扁的眼睛可以看到小小的东西。”通过这样的对话,这个孩子能够感受到教师对她的作品的好奇之心,其他幼儿也能了解到她的创作理念。
童心让作品充满童趣,积极的师幼互动能产生智慧的碰撞。基于儿童视角和需求,有助于教师在一次次的思想碰撞、一次次的磨合中不断获得教育机智,改善美术教育活动,历练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侯素雯,任坚.巧用对话,化解集体美术活动实施的难点[J].幼儿教育,2018(28):9-11.
[2]叶平枝.如何激励和评价幼儿[J].幼儿教育,2019(31):1.
[3]吴群红.介入式评价,激活幼儿美术课程的创意[J].早期教育(美术教育),2020(03):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