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婕, 吴喆, 俞一琴, 邓佩瑛, 杨翃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广东广州 510630)
氧疗是危重症患者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但不适当的氧疗可能会导致高氧血症。高氧血症通过产生活性氧和过氧化可导致肺泡萎陷和肺损伤、破坏呼吸道微生态、影响心脑局部灌注及导致弥漫性缺血[1-4],从而对危重症患者造成危害[5]。研究表明,高氧血症与医院死亡率、ICU死亡率增加有关[6-9],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10]。尽管如此,对危重症患者应该如何正确地实施氧疗尚无统一规范,临床医务人员也倾向于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氧气。为了解重症患者高氧血症的现状及相关因素,进一步规范重症患者的氧疗措施,我们对ICU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进行了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高氧血症患者与非高氧血症患者临床特征的异同,探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高氧血症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期间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心ICU接受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纳入标准:年龄>18岁;有创机械通气时间>24 h。排除标准:治疗性低温;心肺复苏期间;进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不接受积极治疗的患者;临床数据不完整。满足以上任意1条排除标准则被排除。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标准,经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2021-012-003)。
1.2 方法 连续观察患者机械通气72 h,记录患者机械通气开始后4个时间点的临床特征:机械通气开始后(T1)、机械通气24 h(T2)、机械通气48 h(T3)和机械通气72 h(T4)。若患者机械通气不足48 h,则记录T1、T2,若机械通气不足72 h则记录T1、T2、T3。高氧血症定义为动脉氧分压(PaO2)≥120 mmHg。根据患者机械通气72 h内最高PaO2将患者分为高氧血症组(最高PaO2≥120 mmHg)和非高氧血症组(最高PaO2<120 mmHg)。
1.3 观察指标 基本人口统计学特征包括: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慢性合并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收治原因及途径、机械通气的原因;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包括:酸碱度(pH)、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呼吸机通气参数包括:氧浓度(FiO2)、呼吸机模式、呼气末正压(PEEP);循环状况指标:乳酸值;化验指标包括:血红蛋白(Hb)、总胆红素。
2.1 一般资料及患者基础临床特点 本研究共纳入147例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收集动脉血气分析结果528项。其中男104例(70.7%),中位年龄63(51,76)岁,中位BMI为23.0(21.3,26.1)kg/m2,APACHE Ⅱ评分和SOFA评分分别为19(12,25)分和8(5,11)分,急诊途径收治的患者48例(32.7%),外科患者71例(48.3%),有慢性合并症患者36例(24.5%)。147例患者中高氧血症组94例,非高氧血症组53例,发生高氧血症患者占ICU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63.9%。高氧血症组与非高氧血症组在年龄、性别、BMI、APACHEⅡ评分、收治途径、慢性合并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P>0.05),见表1。高氧血症组SOFA评分低于非高氧血症组,高氧血症组中因内科疾患转入、因肺部病变上机患者多于非高氧血症组,因意识状态改变上机患者少于非高氧血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线及临床特征比较 M(P25,P75)
2.2 血气分析 在4个时间点(T1~T4),PaO2分别为96(78,131)、102(85,127)、109(86,132)和102(87,122)mmHg。高氧血症在4个时间点的发生率分别为T1 27.2%,T2 32.7%,T3 35.9%,T4 29.2%,在T3时间点(机械通气48 h)高氧血症发生率最高。在T2时间点(机械通气24 h),高氧血症组pH、PaO2、氧合指数均高于非高氧血症组(P<0.05),见表1。
2.3 呼吸机参数 在4个时间点(T1~T4),呼吸机氧浓度分别为40(35,50)%,35(30,45)%,35(30,40)%,35(30,40)%。在T2时间点,高氧血症组与非高氧血症组在FiO2与PEEP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使用CPAP通气模式的患者高氧血症的发生率较低,使用SIMV通气模式的患者高氧血症的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4 循环状况 高氧血症组乳酸值低于非高氧血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见表1。
2.5 化验指标 高氧血症组Hb高于非高氧血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高氧血症组总胆红素与非高氧血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2),见表1。
2.6 高氧血症危险因素分析 结合单因素分析及指标特点,以是否发生高氧血症为因变量(Y),年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因内科疾患转入、因肺部病变上机、因意识状态改变上机、乳酸、Hb为自变量(X),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生高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2。回归模型Y=3.414-0.037×年龄-0.145×SOFA+1.679×内科患者-1.503×因意识状态改变上机。模型系数行Omnibus检验,2=32.288,P<0.01。
表2 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发生高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2.7 预测模型的ROC曲线分析 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66,95%CI:0.686~0.846(P<0.01),提示预测模型的区分能力较好,见图1。
图1 回归模型预测ICU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发生高氧血症的ROC曲线
近些年来高氧血症对成人危重症患者造成的危害已经引起了关注[11-12],目前的证据表明,高氧与心脏骤停、中风、创伤性脑损伤以及脓毒症后死亡率增加之间存在关联[13]。在本研究中,我们调查分析了ICU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高氧血症的现状及导致高氧血症的因素。相较于先前危重患者高氧血症的危险因素分析研究[14],本研究纳入了有创机械通气>24 h的的患者,研究人群进一步扩大,并引入了更多的临床特征指标,包括是否存在慢性合并症、机械通气参数设置(FiO2、PEEP及呼吸机模式)、化验指标(Hb、胆红素),并且建立了预警模型。本研究结果显示,机械通气72 h内发生高氧血症的患者占ICU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63.9%。随着机械通气时间的延长,尽管FiO2及PEE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高氧血症的发生率增加,在机械通气48 h高氧血症的发生率最高(达35.9%),可能与机械通气及其他措施的应用使得患者的氧合改善有关,这提示在机械通气的早期应该关注患者氧合状况,进一步滴定机械通气水平以避免高氧血症的发生。
本研究中年轻患者高氧血症发生率较高,且SOFA评分较低,可能与此类患者基础肺功能较好,病情相对较轻有关,与Itagaki等[14]的研究结果相似。Logistic回归显示因内科疾患转入的患者也是高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内科患者发生高氧血症的风险增加5倍以上,这些患者往往存在慢性合并症,机械通气时间相对较长,高氧血症发生率增加。
临床医生常常通过调整呼吸机模式、FiO2和PEEP来改善机械通气患者的氧合,因此通气参数的设置可能会直接影响氧疗的效果。已经有研究显示手术过程中使用高 FiO2通气导致高氧可能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15-16]。对新生儿的研究也表明FiO2调节不当与过高的SpO2有关[17],并可导致与氧化应激相关的肺、中枢神经系统、视网膜、红细胞及全身组织损伤[18]。本研究虽未发现FiO2与高氧血症相关,但观察到高氧血症组使用高FiO2(FiO2≥50%)的比例更高。本研究还发现,使用CPAP通气模式的患者其高氧血症的发生率低于使用SIMV或A/C模式的患者。事实上,临床医生在选择呼吸机模式时,往往需要综合考虑患者自主呼吸触发能力、肺顺应性等因素,因此肺内疾病和肺外疾病都会影响模式选择,例如中枢神经病变患者整体病情较重(SOFA评分高),呼吸驱动差,因此需要使用含有控制通气的模式(如SIMV)。另一方面,能够使用CPAP模式的患者往往肺内病变较轻或处于疾病的恢复期,呼吸驱动正常,吸气流速由患者自身调节,相对来说不易出现呼吸参数匹配过高的问题。因此,不同呼吸模式的选择归根结底是由患者病情决定的。Gie等[19]对早产兔幼崽的研究结果显示每天间歇性CPAP可限制与高氧相关的肺功能下降,并减弱肺动脉和呼吸道上皮的结构变化,因此认为间歇性CPAP可限制高氧血症引起的兔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模型的肺损伤。Macfarlane等[20]研究发现CPAP对高氧血症诱导的气道炎性反应有保护作用。CPAP模式是否有高氧血症的保护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可能提示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进一步优化患者的通气模式。
当然,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2)纳入患者有限;(3)只连续观察机械通气72 h的血气分析,未能观察高氧血症的持续时间;(4)评估了机械通气后24 h高氧血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相关因素,这个时间点并不能完全代表患者的整个病程;(5)未能收集其他临床干预指标,如液体累积量、血液净化等。因此,需进一步进行前瞻性研究,扩大涉及人群及数量,延长观察时间,并结合血液净化等干预指标进行验证,为避免高氧血症提供更全面的指导意见。
机械通气是危重患者重要的的氧疗措施之一,当患者年轻、SOFA评分较低、罹患内科疾病时,应警惕高氧血症的发生。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应严密监测PaO2,动态滴定通气水平,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进一步优化患者的通气设置。
利益相关声明: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说明:李晓婕:研究设计及实施、统计分析、论文起草及修订,吴喆:研究实施、采集整理数据、统计分析,俞一琴:研究实施、采集整理数据、整理文献,邓佩瑛:研究实施、采集整理数据,杨翃:研究选题、论文修订及终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