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机械制图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2022-06-01 03:42:42刘志娴黄春檑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剖视图机械制图微课

刘志娴 黄春檑

机械制图是中职机电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本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绘图和识图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通过对一系列“绘图”与“识图”任务的探究,让学生掌握由模到图及由图到模这两个互逆的绘图与识图过程,建构机械制图的知识体系。当前中职生普遍学习基础较弱,主动学习意识不强,三维空间想象能力薄弱,因此学生学习机械制图存在较大的畏难心理。传统教学中,多以“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模式展开教学。此模式的弊端是教师示范讲解时无法顾及学生的差异性,课堂上,教师完整示范画图占用时间长,学生练习时间明显不足,课堂节奏慢效率低,导致教学效果不好。因此,中职教师需要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化解教学难题,提高课堂效率,调动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合理运用已成为教学发展主流方向,各种新型的信息化教学手段融入教学当中,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机械制图信息化教学,是以生本教育理念和混合式教学模式为指导,结合中职生的学习特征和认知规律,建立实际工作岗位典型零件的微课、AR、SolidWorks三维动画等资源库,优化教学过程,发挥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提升课堂效率、聚焦高阶能力”优势,实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

混合式教学是把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通过多年教学实践的积累及教学能力大赛的参賽经验,较为公认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该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一)线上有资源,学生能够通过线上资源自主学习课堂知识

线上资源包括课件、微课、导学指南、动画等,是开展混合式教学的前提。线上资源的质量与学生前置学习的效果有着正相关,混合式教学就是把传统的课堂讲授通过线上微课或慕课的形式进行前移,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交流讨论的时间,力求让每位学生都有一定的知识基础进入线下学习环节,将线下课堂用于突破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解决学生在线学习过程中反馈回来的共性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

(二)线下有活动,活动要能够检验、巩固、转化线上知识的学习

学生经过线上自主学习,初步掌握基本知识点,提出疑惑。在线下,教师根据前置学习数据,精准施教,答疑解惑,精讲精练,进而突破重点,化解难点。通过合理的课堂活动,进一步检验巩固学生所学知识,鼓励学生对掌握的知识进行拓展及灵活应用。

(三)过程有评价,线上和线下,过程和结果都需要开展评价

评价应该贯穿混合式教学全过程,及时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而借助移动学习平台开展在线测验,可以非常便捷地收集到这些反馈信息,让教学活动更加具有针对性,实现精准施教。此外,测试的结果是过程性评价的重要依据,对学生学习也有激励作用。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关注学习结果的同时,给予学习过程更多的关注。

二、机械制图课程中的混合式教学实施——以“剖视图”为例

“剖视图”是机械制图课程中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知识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剖视图的表达方法;能力目标是能灵活运用剖视图表达物体内外结构;素养目标是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学实施中主要分为课前自学、课中提升和课后拓展三个阶段,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如图1。

(一)课前自习

课前,教师通过移动学习平台布置任务,开放与剖视图章节相关知识点的导学案、微课、三维动画等课程资源,学生通过平台接收前置测试任务,阅读学习指南,观看微课视频,完成课前在线测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通过讨论区随时随地与教师或其他同学交流,实现同侪互助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根据平台上前置测试数据统计,评估学生自学情况,并结合学生认知特点,从而制定课堂教学策略,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以学定教,精准教学。

(二)课中提升

课上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通过持续测评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以任务驱动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根据前置测试数据,邀请优秀学生分享学习过程或者邀请学困生提出疑惑,然后教师针对错误率较高的知识点着重讲解。基于认知规律的发展过程,合理设置教学流程,一环紧扣一环地进行分层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合理采用信息化手段,贯穿在知原理、学技能、辨交线、绘图纸、制模型、展成果等教学环节,课中借助AR技术和SolidWorks三维绘图软件帮助学生看清机件内外部结构,学会各种剖视图的表达方法,突破教学重点,解决了学生三维空间想象能力薄弱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绘图能力。根据中职生喜欢动手实践的学情,设计教学任务,利用橡皮泥准确还原机件立体模型,化解教学难点,令课堂兼具科学性与艺术性,培养了学生的识图能力。课堂上的主线是以学生完成绘制机件剖视图和看懂机件剖视图两项任务,努力实现绘图与识图两大职业能力目标,与实际工作岗位接轨。在整个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始终做好引导者的角色,共性问题集中解决,个性问题单独指导。最后评价环节,教师根据各组对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总结,解决共性问题。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安排学生完成线上自评、小组互评工作,教师结合学生课堂表现进行在线评价,从移动学习平台导出本课所有学习数据,形成综合性量化考核评价。

(三)课后拓展

课后教师通过移动学习平台布置梯度化的作业给学生巩固提高,将知识内化为能力,最终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选择与专业相关的“尾架体的测绘与CAD成图”作为拓展任务,完成知识迁移,培养学生对专业的敏感度及兴趣,服务后续专业课学习。

三、实施成效及启示

结合学生前测数据及课堂反馈可知,学生已基本掌握各种剖视图的表达方法,达成知识目标;而通过课堂上练习测试和任务的实施,学生能够绘制剖视图和看懂剖视图,达成了能力目标;结合课堂评价分析,学生对混合式教学模式认可度较高,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同侪互助,绘图过程严谨细致,达成了素养目标。E95AEE7E-2B57-493C-A268-A60C662D6571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设计上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将教学内容进行二次整合,基于真實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打造立体化教学,充分体现“做中学”和“做中教”的教学理念。借助移动学习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教学,打破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而实现师生和生生的实时互动,能够全方位、全阶段、多角度考核学生学习情况。通过2018级机电技术应用的学生学习效果的分析,证实混合教学模式,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线上讨论热烈,课堂气氛活跃,任务完成率高。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很好地解决了学生差异性问题

中职生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按照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没办法精准把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但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我们可以借助移动学习平台的大数据分析,实时了解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做到因材施教。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更好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面对基础薄弱的中职生,部分教师按照授课计划未能如期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展开教学,把部分内容通过微课等方式前移到课前,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进行线上学习,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课中教师只需要解决共性问题,化解重难点,注重提升学生的高阶能力。

(四)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几点启示

1.混合式教学模式不等于取代教师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并不等于说只需通过微课等方式在线上就可以轻松解决学生的教学问题,而是更加考验教师的综合能力,教师课前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制作优质资源,进行教学分析,从而更好施教。课中,教师通过任务驱动,问题引导等方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转变了以往的主导角色,化身为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

2.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转变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思考如何将教学内容的知识点或技能点与真实的工作任务对接。教师在设计课程活动,设置教学任务时,必须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与实际的工作任务接轨,为学生上岗就业打牢基础。

3.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信息化时代的迅猛发展,教师不能止步不前,需要与时俱进,将新型的信息化手段融入教学当中,提高教学效率,通过产教融合,开发更多的优质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四、结语

实践证明,混合教学模式是打造“金课”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学习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线上”+“线下”实时交流,让学习方式更加灵活,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责任编辑 朱守锂E95AEE7E-2B57-493C-A268-A60C662D6571

猜你喜欢
剖视图机械制图微课
CAD三维转二维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Visual LISP的机械制图自动组卷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2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06
基于工程师启蒙教育的机械制图课改的几点思考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3:00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6:28
UG软件在机械制图剖视图教学中的应用
《工程制图》“剖视图的形成及画法”说课设计
剖视图画法及分类研究
时代农机(2017年12期)2017-04-02 17:5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