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的策略

2022-06-01 17:43:31廖龙光
家长·下 2022年5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创设幼儿园

廖龙光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探索世界、培养综合能力的重要路径。如何基于儿童视角创设幼儿园游戏环境,让游戏成为幼儿成长的良好辅助,已成为广大学前教育者的共同研讨课题。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自身经验,浅谈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现状、以儿童为本的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意义和游戏环境创设的有效策略,与广大学前教育者共勉,希望对相关从业者有所启迪。

幼儿园教师在游戏环境创设过程中的关注点往往围绕以下三方面:第一,环境创设是否符合安全标准,确保幼儿在无害环境中游戏、成长。第二,环境创设是否能配合游戏活动的教育目标和内容设计;第三,游戏材料的投放是否适宜。其实除此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环境创设应从“儿童视角”出发,贴合幼儿的需求。站在幼儿视角思考游戏环境创设,需要教育者紧密观察、深入体会。只有从幼儿的角度看待世界,融合教育目的,才能让游戏环境创设发挥其最大的价值。

一、幼兒园游戏环境创设现状

近几年,随着《幼儿园工作规程》《“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和《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的颁布,我国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已取得阶段性进展,但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现阶段的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仍普遍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1.主题元素堆砌,缺乏游戏性与教育意义。在环境创设时,幼儿教师的环境创设应考虑到教育目标的主次性,做好主次规划。依照高雅审美,将教育元素和谐搭配,游戏主题鲜明突出,让幼儿能轻松理解、接受;2.脱离实际,幼儿难以将游戏环境与生活场景相关联,浪费教育资源。幼儿园的活动环境创设应帮助幼儿积累生活常识的重要职能,机械呆板、脱离生活的场景铺设让幼儿难以从中汲取来自生活的养分;3.游戏环境未贴合幼儿的视角,造成理解断层。部分教师在落实游戏环境创设时,为追求成人的审美意趣,往往以个人视角为主观设计依据,忽视了幼儿的感受。如何以儿童视角看待环境创设,有效提高幼儿教育质量,是当代幼儿教师亟须探索的问题。

二、创设儿童视角的游戏环境的意义

“儿童视角”通常是指成人在了解儿童的特点和兴趣的基础上对其认知、经验和行为的理解从“儿童视角”出发,创设游戏环境首先可以积累、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在游戏环境创设过程中,幼儿教师应注重生活常识的渗透,在环境创设中应用生活化元素,根据环境与幼儿进行讨论,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积累生活经验,促进幼儿成长。还能培养幼儿审美意趣。好的审美能力需要经历长期高级美育的熏陶。在游戏环境创设过程中重视审美教育,和幼儿一同创造配色高级、元素和谐、主题主次分明的游戏环境,利用环创材料的多样性,打造活泼立体的游戏空间,营造贴合教育目标的轻松游戏氛围,可以有效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为幼儿从小塑造对美的感知力;另外还能助力游戏活动的发展,为幼儿各项综合能力的发展提供条件。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多方能力,是学习的重要方式。环境创设如能对游戏产生强有力的配合,将对幼儿学习、认知、创造行为产生积极促进的作用。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幼儿教师都要学会站在儿童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学会运用幼儿的思维方式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充分彰显游戏环境创设的意义,规避环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下文阐述了六个方面的策略。

三、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策略

(一)融合生活元素,丰富生活经验

幼儿是在生活中初步接触游戏环境的,在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过程中融合生活元素,是帮助幼儿积累生活常识、丰富人生阅历的有效策略之一。积累生活经验可以从创设特定生活场景、地方特色、融合教育元素三方面入手。就创设特定生活场景来说:幼儿教师可以以特定生活场景为主题,如公共交通环境、城市公园环境、甜品店内环境等。利用城市场景的特殊性,向幼儿传达不同社交场合所需礼仪和对话的区别,帮助幼儿积累生活经验,深化对社会环境的理解;就模拟风貌建筑来说,了解地方特色是幼儿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重要一步,幼儿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区的建筑风貌等,创设富有地方色彩的人文环境,如客家土楼、闽南古厝、苏杭园林、吊脚楼等主题环境创设,向幼儿呈现兼容并包的人文世界,帮助幼儿积累有关的知识,积累人文底蕴。通过融合教育元素,在环境创设中,幼儿教师可以将主题创设与教育目标充分融合,选择与游戏紧密相关的设计元素进行布置,深化幼儿的游戏体验,让幼儿通过特定生活元素联想到生活场景,将生活常识与生活元素构成有效链接。通过融合生活元素,为幼儿搭建生活化的活动情境,让他们能在幼儿园中感受到游戏的乐趣以及外界的温暖。

以游戏环境《咖啡店》为例,教师通过创设模拟咖啡店的特定生活场景,以货币流通、商品兑换为主要教育目标,可以在游戏中设计模拟经营环节,让幼儿扮演不同角色,参与商品与货币的流通,借此向幼儿渗透货币的分类和基本概念,并让幼儿清楚地理解货币和商品的交换关系。幼儿教师因此设计游戏环境:以浅棕色、木头色为主色调,在墙上粘贴咖啡价格表和卡通商品宣传页;在游戏里区域投放游戏纸币、硬币、玩具咖啡杯、小面包、围裙等活动材料,方便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在游戏区布置座椅,按照店铺摆放风格进行拜访,营造咖啡馆氛围;利用信息技术,在投屏银幕上投放咖啡馆的相关视频,播放舒缓的音乐,帮助幼儿将模拟游戏场景与现实生活场景连接起来。该游戏环境采用大量咖啡元素,幼儿能自然地接受和咖啡、交易有关的生活常识。

(二)发动幼儿参与,深化环境体验

在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过程中,让幼儿一同参与环境创设,是激发幼儿创作能力、提升幼儿对游戏环境认同感的有效策略之一。幼儿教师可以在环境创设过程中适当留白,为幼儿保留适当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幼儿提升参与感,锻炼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创造力。让幼儿参与环境创设过程,可以从中汲取生活素材、参与手工创设两方面入手。就汲取生活素材来说:幼儿教师可以根据创设的主题,请小朋友从生活中收集素材装点游戏环境,如贴画、相片、衣服、小玩具、图书等。幼儿教师可以为幼儿布置家庭作业,让幼儿将生活中与自己生活相关的小物品带入游戏环境,装点游戏区域,让具备个性元素的视频融入游戏环境;就参与手工设计来说: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做特定的手工活动,如画一幅画、做一朵花、在墙上自由绘制创意等,让幼儿开动脑筋创造美、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由教师和幼儿共同完成的环境设计不仅更能获得幼儿的归属感和情感共鸣,还能充分实现教师和幼儿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让教师更加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从而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C6E0D6A7-1427-45DF-8C6E-68B49DD64E28

例如,在海洋主题游戏环境创设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以环境创设为契机,以游戏的形式邀请幼儿参与到环境创设中来,以此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例如,组织“制作大鱼”活动,提前和幼儿商量如何制作一条大鱼,提供卡纸、色纸、圆纸片、亮片、树叶等多种材料供幼儿选择制作,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应减少对幼儿创意的干预,减少成人化的制作技法的指导,鼓励幼儿自主完成创作。教师只需提供足够大小的背景墙面,以幼儿为主要创作者完成完整的海洋主题墙。参与游戏环境设计,让幼儿对游戏环境的体验感更为深入。

(三)筛选游戏材料,满足游戏需求

在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过程中慎重选择游戏投放材料,是满足游戏活动需求、落实游戏环境功能的有效策略之一。投放游戏材料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满足有效性,让材料与游戏主题相符合。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会不断地摆弄、探索、观察玩具,以此获得全新的成长体验,通过幼儿教师的讲解从游戏和材料中获得游戏常识。因此,材料满足有效性是材料投放的重心;第二,满足多功能性。幼儿教师在选择游戏材料时,可以选择可塑性强的游戏材料,如彩泥、积木、太空沙等,可以满足各种游戏主题的需求。幼儿教师也可以选择形状、大小较为常见的彩色小球、木块、画板等,让游戏具有不同难易程度,锻炼不同时期儿童的游戏能力;第三,满足选择性。游戏是一种以幼儿意志为主题的活动,不同的孩子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需求。因此在进行游戏时,幼儿教师在兼顾教育目标的同时,应尽量赋予幼儿自由选择的空间。让幼儿既能按照个人意志自由活动,又能借个性化选择展示个人喜好,满足幼儿的特殊学习需要,加深幼儿教师对幼儿的理解程度。

例如,在“水果知多少”主题游戏环境创设中,教师选择水果认字卡片、水果模型、彩色太空沙和水果模具等游戏材料进行投放,让幼儿感受水果之间的区别,选择喜欢的游戏模式,创造喜欢的水果;幼儿教师可以带小朋友玩“水果过河”的游戏,请小朋友一人代表一种水果进行自我介绍,并根据教师描述走进不同的水果特征圈子,以此巩固水果认知常识。投行与主题相符合的游戏材料,能有效满足幼儿的成长需求。

(四)环创主题鲜明,培养审美意趣

在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过程中,让环创的主题鲜明突出,是培养审美意趣的有效策略之一。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趣,可以从配色鲜明、元素融合和谐、主题突出明确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面对不同的主题,就配色而言,幼儿教师可以选择撞色,如红蓝、黄绿、橙紫等,让色彩之间的强烈碰撞带来视觉冲击,创造热烈活泼的氛围;也可以选择相近色,如橙红、粉紫、蓝绿等,利用相近色营造氛围特征鲜明的环境设计作品;就元素融合和谐来说:幼儿教师应注重教学元素的选择,表现同一精神层次的元素选择两到三个即可,避免出现元素堆砌乱象,破坏整体审美;就主题突出明确来说:游戏环境的创设主题将不唯一,涵盖多重教育内涵。就教育目标来说,就可以简单分为:认知目标和能力培养目标。教师应善用教育元素,分清教育主次,以此让整体游戏环境创设风格和谐统一,审美意蕴丰富。

例如,在“新春佳节”主题游戏活动中,教师在参考中华传统元素时,选择了较为经典的舞狮、灯笼和年夜饭。在主体墙面上设计了大型年节贴画,在窗户上粘贴窗花,以此烘托新年的氛围;教师在色彩选择上,参考了中国红和鸡油黄,作为游戏环境创设的基础色调,红黄的撞色体现出热烈、华贵的风格;教师以了解春节传说和风俗传统为认知教育目标,以制作花灯为能力培养目标。带领幼儿展开系列游戏,培养中国传统审美。

(五)划分游戏区域,贴合成长规律

在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过程中,划分游戏区域,是让游戏活动贴合幼儿成长规律的有效策略之一。划分游戏区域,可以根据幼儿教育目标的不同,将游戏区域划分为:摆弄认知区、创作美工区、方法游戏区、运动游戏区等。就摆弄认知区来说:教师可以在游戏区域内放置工艺品、摆件、图形卡片、玩偶等,方便幼儿触摸、感受,从中体会新奇事物的内涵,以摆弄的方式展开自主式学习探索;就创作美工区来说:幼儿教师可以在该区域内放置彩泥、画笔、画板、积木、胶水剪刀等相关游戏材料,让幼儿根据个人创意创作喜爱的主题类作品,激发创作灵感,锻炼动手能力,培养高级审美;就方法游戏区来说:教师可以在此类游戏区域中布置游戏棋、孔明锁、魔方、拼图、七巧板等、游戏棋等,利用游戏的规则性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思考能力,培养大脑思维;就运动游戏区来说:幼儿教师可以在此区域放置球类、跳绳类、障碍物等游戏材料,让幼儿以个人为单位,能小范围地进行运动游戏,满足幼儿的运动需求。划分出满足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格喜好小朋友的游戏区域,顺应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

(六)开放安全并重,守护幼儿健康

在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过程中,教师既要注重环境的开放性,让幼儿在环境中能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自主性,也要关注环境的安全性。安全的保障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学任务,需要幼儿教师紧密关注、持之以恒。创设安全的游戏环境,不仅要从游戏材料、环境创设材料这样的“硬环境”进行检验,教师还应注意幼儿的心理安全,用自身的行为和语言为幼儿营造一个平等、关爱、支持的精神环境,以正面的情绪感染幼儿,让幼儿从中获得良好的安全感,让幼儿游戏过程更顺畅,让幼儿身心更健康。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过程中融合生活元素,帮助幼儿积累生活经验;发动幼儿共同创设游戏环境,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投放游戏材料,让游戏环境满足游戏职能,落实幼儿的游戏活动需求;环创要主题鲜明提出,审美和谐,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趣;划分不同功能的游戏区域,让游戏满足不同成长阶段幼儿的游戏需求;创设安全的游戏环境,守护幼儿身体健康。以上均是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的有效策略,幼儿教师应根据幼儿的特点和兴趣点,因地制宜,灵活运用策略,才能真正讓环境活起来,成为幼儿游戏的支持与保障。

(左毓红)C6E0D6A7-1427-45DF-8C6E-68B49DD64E28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创设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14期)2020-11-10 09:06:24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1:20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0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22期)2020-03-29 02:17:52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大灰狼(2018年9期)2018-10-25 20:56:42
爱“上”幼儿园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