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工作母机,建设一流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是发展高质量职业教育的重要保障。以新中国第一所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为例,从萌芽、探索发展、新时代深化改革三个阶段阐述了建设历程中所取得的一系列改革成果,以及对职业技术师范教育、职业教育所做出的贡献,展望未来提出了亟需开展的五方面工作。
关键词: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一流学校;建设历程;未来展望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22)05-0010-07
教师教育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源头活水,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动力源泉,是教育发展的基础性保障。201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振兴教师教育和加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建设。从2010年开始我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制度进行改革试点,一改以往师范生直接认定教师资格的做法,与非师范生一样需要参加全国统一的教师资格考试来取得教师资格证书。截止到2017年,大多数省份开展了试点工作。与此同时,落实振兴教师教育的要求,2020年9月,教育部印发《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实施方案》,此后2021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中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等五个文件,建立五类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考核制度,推进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2022年1月,《教育部关于推进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的通知》指出“2017年及以前加入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省份的高等学校相关师范类专业,自2022年起可以参加免试认定改革”,进一步扩大了免试认定范围。可见,这一系列改革体现了国家重视师范教育。
一、继往开来,砥砺前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加快建立现代工业体系,国家在安置失业人员的培训机构基础上建立了技工学校。为了满足技工学校不断提高与发展的需要,劳动部决定在技工学校较多的地区,选择条件较好的技工学校附设师资训练班,招收技工学校的优秀毕业生再经过二年或三年的培养,培养一批新成长的教师。1959年10月2日,原国家劳动部党组给国务院的请示报告中提出要建立培养技工学校师资的师范学校。国务院批准了劳动部党组的报告,并建立了四所技工教育师范学校。这四所学校分别设在天津、上海、沈阳、开封,后更名为技工教育师范学院,专科层次,由原国家劳动部主管。天津技工教育师范学院就是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的前身。1958年“大跃进”的盲目冒进,加上三年严重自然灾害,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开始调整国民经济结构。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精神,各行各业开始调整、整顿,教育战线大幅调整压缩规模,天津技工教育师范学院改建为天津市第五机床厂。
1958年,我国积极试行半工半读教育,并将半工半读教育确定为我国三种教育制度之一。国民经济在1960—1962年进行了为期三年调整、整顿,半工半读教育也搁浅,1963年国民经济开始恢复性增长,此后国家又重提半工半读教育,并把技工学校从劳动部划归教育部,准备成立第二教育部,统一管理半工半读学校。天津市先行先试,半工半读教育各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成为样本。为了更好地满足半工半读教育快速发展的需求,1965 年 3 月 3 日,由天津市第二教育局投资兴建校舍,天津市半工半读工科师范学院在天津新安电机厂正式开学,采用半工半读教育方式,利用四年时间为各半工半读中等技术学校培养师资。院部和电机系设在天津新安电机厂,化工系、机械系和无线电系分别设在有关工厂。学校于1964、1965年两年共招收近600 名高中毕业生。1965年第二教育局筹办半工半读文科师范专科学校,新建成了能容纳近千名学生上课的新校舍,由于“文革”开始未能招生,校舍就被工厂占用了。出于半工半读大发展的需要,在1966 年暑假,天津已经开设了 6 所半工半读师范院校和大专班[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技工教育不仅承担培养国家工业化建设所需的技能型人才,而且承载着大量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返城就业的技能教育工作。1979年1月,国家计委、教育部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增设四所技工师范学院的请示报告》,报告经国务院批准后,国家劳动总局和教育部于1979年2月26日下发了《关于增设四所技工师范学院的通知》。该文件批准拟增设的四所学校是:天津技工师范学院(院址在天津市)、吉林技工师范学院(院址在长春市)、河南技工师范学院(院址在郑州市)和山东技工师范学院(院址在济南市)。劳动部建立了吉林技工师范学院和天津技工师范学院,其余两所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建成,吉林技工师范学院三年后下放到吉林省勞动部门管理,两所院校开创了新中国国家和地方建设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先河。国家劳动总局副局长许法在讲话中说:“技工师范学院是为技工学校培养师资的院校,这一类的高等院校在我国教育史上是没有先例的,是一种新型的师范学院。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工业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的师资人才,这种学院不但含有师范学院的性质,而且具有工业大学的教学内容。”[2]
二、开拓创新,类型发展
天津技工师范学院成立以来,于1980年招生,1983年更名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主要任务是培养职业技术教育方面的教师、管理人员和理论研究人员。作为一种新型的师范教育,在办学实践中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进行探索和实践,创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之路。
(一)明确培养目标
建校初期,为探索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学校在1982年和1986年进行了两次较大规模的技工学校现状调查,走访了全国11省3市和60多所技工学校及主管部门,有效地了解技工学校教育特点、师资现状和需求要求等,并在实践中先后提出“既有理论和技术,又懂教育”“既能讲技术理论知识,又能指导实际操作的技能”“既能上讲台,又能上机台”等人才培养目标,最终确立了“理论和实习一体化教师”的培养目标,即既能从事专业理论课教学又能指导技能训练的职教师资。1989年,劳动部印发的《关于加强职业技术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主要培养目标是,培养既能讲授专业(工艺)理论课又能指导生产实习操作的一体化的新型教师[3]。这标志着学校特色培养目标的最终确立。
(二)改善生源结构
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办学初期只招收参加高考的普通高中生,办学条件比较简陋,难以培养出动手能力较强的职业技术教育师资,难以胜任技工学校突出生产实习教学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学校开始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开展师资培养,充分利用中职学生已有的职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来培养职教师资,既有效地改善了生源结构,弥补了培养院校自身办学条件的不足,也有效解决了当时职业技术教育师范生下不去的现状,有效地缓解了基层, 尤其是农村职业高中教师短缺的现状[4]。经劳动人事部同意,从1984年起学校开始探索招收技校毕业生开办二年制专科职业技术师范教育。1986年4月12日,经国家教委批准,劳动部下达《关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招收技工学校应届毕业生进行单独考试的通知》,1986年和1987年学校开始招收优秀技校毕业生编入高中生源本科班学习的实验。1987年国家教委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少数职业技术学校应届毕业生的暂行规定》,可以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收少数优秀应届毕业生升入普通高等学校学习,毕业后分配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任教。1988年学校开始招收技工学校毕业生培养本科层次职业技术教育师范生。从此学校开始招收两类生源,普通高中生源实行四年学制,技工学校生源实行五年学制,两类生源单独组班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师范生。
(三)建立职教高考制度
在教育部和劳动部政策支持下,从1984年通过单独考试,探索招收技工学校应届毕业生,培养专科层次的职教师资,取得了明显的成效。1986年4月12日,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劳动人事部下达《关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招收技工学校应届毕业生进行单独考试的通知》。该文件指出:“国家教育委员会一九八六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规定:‘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经单独考试,可以招收技工学校推荐的少量应届毕业生’。根据这一精神,一九八六年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机械工艺及设备、工业电气自动化和计算机及应用三个专业的专科,进行单独考试,招收技工学校应届毕业生。”1987年3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少数职业技术学校应届毕业生的暂行规定》中指出:“为适应职业技术教育迅速发展的需要,加速培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在国家核定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师资的招生计划中,安排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收少数优秀应届毕业生升入普通高等学校学习,毕业后分配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任教。”学校从1987年招生试点扩大到本科生,对技校生开展单独命题考试,把过去的纯文化课考试改为文化理论考试与专业理论、实践操作技能考核并举。考试科目为政治、数学、物理、专业基础理论、实践操作技能、语文、英语等,不同专业有不同侧重。与其他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招收职业技术学校应届毕业生不同,学校只招收技工学校应届毕业生,而且学校实行单独考试,考试内容采取“文化+技能、理论+技能”双试制度,笔试考试除了考核必要的文化理论课外,还考核专业技术基础课;在操作技能方面,增加了相应工种的操作技能考试,这样保证了新生一入学就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提供文化与职业教育两方面的基础,克服了以往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只有文化课基础,缺乏职业教育和技能水平的弊端,为培养理论和实习一体化教师创新了条件。
(四)创建“双证书、一体化”培养模式
学校创办以来归国家劳动部管理,劳动部管理的技工学校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文化理论课和实践教学时间比例一直实行1∶1。所以学校非常重视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提出了实行“双证书”教育制度,即培养的学生既有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又有技术等级证书,使一体化教师培养目标得以落实。在招收技校生源的基础上,加强学生技能入学要求,不断优化课程结构,增加实践教学比例,建立突出技能的特色师资队伍,积极争取国家各种项目,不断增加经费投入,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强化对学生技能考核等一系列措施,1996年我国首批既取得大学毕业证书又取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双高”人才从学校走出,学校被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称为“培养双高学历人才第一校”。1997年“实行‘双证书’制培养‘一体化’职教师资”教改成果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从此“双证书、一体化”成为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在全国得以推广。
(五)开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学生普遍达到中级技能水平的基础上,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提出向“高级、高新、复合”三个方向发展;内训外聘,专兼结合,加强了“一体化”特色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早进入、兼实做、创精品”为特色的毕业设计改革方案,实行校系两级答辩制度等,积极探索“本科+高级技能”培养方案,并进行了机、电两类专业试点。2003年“本科+高级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在技校生源五年制本科中取得突破,2004年在“本科+高級技能”的基础上,积极进行“本科+技师”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与试验。制定了“本科+技师”培养方案和教学实施原则意见,采用“1+X”教学模式综合实施教学。实施“1+X”模式(其中“1”为国家技师考核标准,“X”为高新技术模块),选拔优秀者进行“本科+技师”培养。2005年,“培养高等技术应用人才的一种新模式——‘本科+技师’”教改成果获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尽管这一成果得到了专家和国家的认可,但受传统人才评价标准和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许多人不理解“本科+技师”是一种什么样的人才类型。从今天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角度来看,“本科+技师”可以说是应用技术类型人才培养的一种有效探索。
(六)探索“三性”办学特色
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教育类型,有其自身特色。为此,各培养院校从建校初期都在积极探索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办学特色。最早提出这一问题的是1986年长沙水电师范学院龚询洁和林任魁两位教师,他们认为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具有技术性和师范性,1988年浙江农业技术师范专科学校吴祖新教师提出师范性、技术性、职业性,这是最早提出的“三性”[5]。学校也在积极探索办学特色,王宪成认为办学特色主要表现在培养的人才应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具有适应职业技术教育需要的特殊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等人才培养规格上的特殊性。具体来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理论性、职业性、技术性和师范性相结合,突出职业性,培养具有良好教师职业道德,同时既能讲授专业理论课,又能指导生产实习教学并具有“双证书”资格的“一体化”师资[6]。比较系统地提出了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办学特色。
总之,学校建校以来,坚持“动手动脑、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在办学实践中坚持改革创新,取得一系列开创性的教改成果,实现了引领职教,服务职教,发展职教的目标。20世纪80年代明确了“双师型”教师培养目标,开创了单独招收技工学校学生培养职教师资的招生制度,建立了“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单独招生考试制度;90年代创建了“双证书、一体化”职教师资培养模式;进入新世纪,依托职教师资培养的资源优势,在高校学校培养出“本科+技师”应用型人才,颠覆了院校不能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观念。尤其是“双证书、一体化”成为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奠定了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基本培养模式,在全国得以推广。
三、供给侧改革,育工匠之师
进入新时代以来,针对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针对全国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培养的师范生到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比例不高,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供给和需求不匹配的现状,加大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多措并举培养李克强总理到学校考察时提出的“工匠之师”。
(一)开展公费中职师范生教育,精准服务贫困地区职业教育
教育扶贫是国家扶贫开发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扶贫是最直接、最精准的扶贫,毕业一人,脱贫一户、幸福全家,针对区域经济培养人才,可以说对地方经济,尤其是县域经济贡献最大。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和核心要素,师资不足是制约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因素,破解贫困地区职教师资短缺的困局是扶贫开发的重要内容。2010 年,学校率先与海南省合作开展免费中职师范生教育,并在西部地区与多地政府开展合作,形成“政府出资、院校培养、择优录取、定向就业”培养与使用相结合的机制,实现了免费中职师范生教育地方化。一是定向招生,定向就业。省教育厅负责发布招生计划及宣传,在当地组织生源和招生;学生毕业后,由地方政府负责安排到职业院校就业,避免了培养与使用两张皮,使学生“招得来、学得好、回得去、留得住”。二是校地合作,协同育人。地方政府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职业院校师资需求,提出招生专业和培养要求,承担培养经费;学校根据生源、文化差异、民族特点等,调整培养方案,采用插班就读或单独组班等方式完成教学,强化师能、个性化培养,提高人才培养针对性,如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采取适当降低理论课程要求、增加实训课时等,培养适合当地需求的职业院校教师。
2010 年以来,学校先后与广西、西藏、新疆、甘肃、贵州、宁夏等11个省(自治区)、市开展合作,产生了辐射带动效应,目前全国已有11所高校与8个省市合作开展免费中职师范生教育。
(二)开展顶岗实习教育,实现“校—政—校”合作共赢
教育实习是培养师范生的重要环节,但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以来,教育实习分散化,由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开展实习成为实习的主流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教育实习。为此,学校强化师范生教育实习,并将教育实习与顶岗支教、置换培训相结合,在提升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同时,解决边远地区师资少、培训难等问题。为此,一是构建“校—政—校”合作,协同育人机制。培养院校、地方政府和中等职业学校三方共同制定教育实习及教师培训方案。培养院校负责统筹安排职教师范生开展教育实习和来校教师培训,为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教育发展规划提供理论指导,为职业院校发展提供咨询服务等;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辖域内中职学校培训教师选派,根据职业学校需求统筹安排师范生頂岗教育实习等;中等职业学校负责师范生顶岗教育实习的日常管理。二是岗位置换,顶岗实习。2013 年学校率先与贵州省教育厅合作开展职教师资置换研修与顶岗实习项目,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根据职业学校专业、师资发展需要,确定来津培训教师、接收培养院校派出的顶岗实习的师范生;培养院校根据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的专业、岗位,选派相应专业的师范生到职业院校顶岗实习,组织完成被顶岗教师来校培训,建立了“校—政—校”联动培养培训职教师资的互动机制。
项目实施以来,在解决贫困地区职业学校教师短缺、工学矛盾突出、专任教师难以外出参加培训等问题方面发挥了示范作用,通过地方政府统筹,把培养院校师范生顶岗教育实习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有机结合,培养培训一体化,实现了双赢。目前,合作区域覆盖贵州、山东、河北、云南、甘肃等 10 个省市的 100 余所职业院校。
(三)实施卓越职教师资培养计划,培养高素质“双师型”师范生
适应我国教育整体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2015 年教育部启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开启了幼儿园、小学、中学、中职学校、特殊教育五类教育的卓越教师培养工作。针对职业学校高素质“双师型”教师严重短缺的现状,学校于2010 年在机、电、汽车三类专业开启了“卓越职教师资培养计划”,以培养“热爱职教、品德高尚、基础扎实、专业面宽、技能突出、教学过硬”高素质职教师资为目标,组建“卓越职教师资培养”实验班。第一,强化师德,乐教适教。为了改善生源素质,在二年级开学初进行二次选拔,通过综合素质面试和严格心理素质测评,选拔具有职业理想和信念、身心健康、乐教适教的学生组建实验班。第二,加强实践教学,突出“双师”能力培养。构建“四模块六能力”“双师”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了师范训练、实习实训、设计实验、科技活动四个实践教学模块,承载着教育教学技能、实践认知技能、职业实践技能、基本实验能力、设计开发能力、独立科研能力的培养。实行“1+X”教学模式,“1”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培训项目,“X”为反映现代工业发展的高新和复合技术技能项目。第三,建立“一核引领、双专并进、三性互融、多能并重”的“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即以高尚师德为引领,工科专业和教师教育专业并行并进,专业性、职业性、师范性相互融通,培养师范生专业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融合创新能力,职业发展能力,为培养职业教育未来的名师、领军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四)组建“工程实践教育”实验班,培养高校工程训练教师
适应国家提出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以及高校工程训练中心指导教师严重不足的现状,尤其是许多高校来校招收“卓越职教师资培养”实验班毕业生的现实需求,学校充分发挥“双师型”教师、“本科+技师”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践优势,组建“工程实践教育”实验班,融精益求精之工匠精神培养于本科教学中。一是实施“2+2”培养模式。在 2013 级学生中实施“2+2”工程实践教育实验班计划,蕴育工匠精神,培养高校工程训练中心指导教师,就是前两年在原专业接受公共课和专业基础教育,第三年转到工程训练中心开展工程实践教育。二是构建“两结合、三层次、五阶段”工程实践教学能力贯通培养体系。“两结合”是将职业能力培养和工程能力培养有效结合,“三层次”将工程实践教学分为基础层、核心层、扩展层三个层次,五阶段将工程实践教学阶段划分为五个阶段,即工业系统认识学习、职业技术技能训练、职业核心技能训练、高新和复合技能训练、创新实践活动。基础层主要开展基本职业技能训练和工业概念认知教育,包括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核心层主要开展相应工种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养培养、应用能力和工程意识培养,包括第三、第四个阶段;扩展层主要侧重于解决生产实践问题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包括第五个阶段。工程实践能力与工程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相融合,保证工程实践能力训练不间断。操作技能体现“一专多能”的特点,即达到某一工种技师水平及相关工种中级工水平,专业技能基于典型工作任务来培养;师范能力体现“双师型”教师特色,在掌握教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突出工程实践教学能力培养。
(五)培养“双师型”博士教师,完善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体系
2013年1月,学校申报的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双师型”职教师资人才培养项目正式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培养博士层次卓越“双师型”教师,缓解职业院校专业带头人和领军人才严重短缺,解决目前职业院校专人带头人数量紧缺、创新能力不足的现状。构建“四三”育人模式,形成了“工学+教育学”跨学科培养体系。
项目面向工科专业招生,以教育学为基础,以工学为专业方向,加强教育学和工学交叉融合,构建了“四三”育人模式。第一个“三”是三导师,培养院校导师、职业院校导师、企业导师;第二个“三”是三基地,校内基地、企业基地、职业院校基地;第三个“三”是三实践,工程实践、教学实践、创新实践;第四个“三”是三结合,教师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技术创新教育与工程教育结合、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结合。组建“校企校”合作导师组,校内指导教师、企业导师、职业院校教师共同参与学生指导工作;形成了“三段递进、四能并重”人才培养方案,三段递进的第一阶段(第1学年)夯实专业基础,学习教育教学知识和训练教育科研思维,形成扎实的理论基础,掌握教育科研方法;第二阶段(第2学年)岗位能力训练,通过“企业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改革”一体化实训链,以龙头企业博士流动站为平台,在企业导师指导下,掌握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技术,开展工程实践教育;结合教学实践,在职业院校导师指导下,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第三阶段(第3、4学年)提升教科研能力,由职业院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出题、学生和培养院校导师共同解题,通过大量理论研究和实践调研,用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解决专业教学问题,全面提升专业教学能力、教学研究能力、融合创新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培养过程突出“课堂教学案例化、实践教学模块化、实训教学多元化、创新实践项目化、过程管理精细化”五化育人,强化专业教学法、课程开发、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毕业论文以教育学理论解决专业教学问题为重点,强化“双师”研究和创新能力培养,毕业授予教育学博士,构建“工学+教育学”跨学科培养体系。
四、树立标杆,国际一流
学校自成立以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坚守为职业院校培养培训教师的使命,锐意改革,不断进取,致力于在师范人才培养上发挥排头兵作用,在改革创新上发挥风向标作用,在办学特色上发挥领头雁作用,培养的6万余名“双师型”师范生活跃在全国职业院校,目前学校每年毕业的职业技术教育师范生到中等职业学校就业的人数约占全国1/3。前世不忘后世之师,要基于国家职业教育重大改革发展需求,基于天津市现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标杆建设,基于学校办学特色等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抓好师范生培养的标准化建设
当前,我国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作为培养母机的师范教育更要体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师范院校开展师范专业认证工作就是规范专业办学,要以此为契机,完善师范生培养相关系列标准。一是落实好现有教师方面的标准,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在培养培训过程中对现有的标准贯彻落实好;二是积极推动建立相关教师标准,如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专业教师标准、“双师型”教师标准等,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参与国家和地方标准的研制,并率先在人才培养中进行实践。
(二)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
“职教教师12条”提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培养的“双师型”教师和有三年企业工作经验的人员才有资格进入职业院校,也就是说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培养出“双师型”教师才是合格师范生。同时,当前我国职业教育领域正在实施一系列重大改革,优化类型定位,建立健全国家标准,实施1+X证书制度,推动“三教改革”,稳步發展本科职业教育等。为此,职业技术教育师范生培养中,一方面在原有“双证书、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把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机融入课程体系,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另一方面,要把近期职业教育的一些重大改革要求落实到人才培养实践中,使培养的“双师型”教师更好地适应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三)推动高层次“双师型”教师培养
适应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要求,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需要,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为此,党和国家提出加快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发展高质量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实施好高职院校“双高”计划,落实1+X证书制度,深化“三教改革”,稳步发展本科职业教育等对教师能力和素质提出新要求,虽然说教师学历层次并不完全能代表水平,但技术技能积累与时间成正比,培养硕士和博士层次“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质赋能的重要抓手。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并不是不需要高学历的教师。国内外实践证明,提高学历层次是提高教育水平的重要举措。为此,要积极探索硕士和博士“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目前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总体上没有办出特色,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国家要支持在企业中建立职业教育硕士和博士流动站,作为高校和企业共同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的重要形式,并把硕士研究生学制延长到三年,企业实践和职业院校教育实践时间延长到一年,使培养的高层次师范生具有“双师型”教师的能力。
(四)探索本硕、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而技术技能的形成需要时间上的累积,较短的时间不可能培养出高水平的技术技能人才。职业院校教师是“双师型”教师,无论是教学技能还是专业方面的技术技能,都需要较长时间的培养。如德国中等职业学校理论课教师大约需要7年左右的时间来培养,即本科职业技术师范教育3年、2年教育硕士和2年教学实践,而且本科阶段要有1年(至少完成半年,其余的可在入学前完成)的企业实践经历,夯实技能基础。近些年,随着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施,职业院校对教师的学历要求提高,培养硕士层次和博士层次的“双师型”教师势在必行。从2016年以来试点的教育硕士(職业技术教育)来看,由于招收的生源大多是报考其他专业转来的,对职业教育既不了解,也没有职业教育基础和情怀,培养不出“双师型”师范生,学生毕业后也不愿意到职业院校就业。而学校实施的“双师型”博士项目招收在职工科专业教师进行培养,毕业后回到原单位工作,没有出现毕业生流失的现象。上述事例说明要积极探索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本硕和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既能培养出高层次“双师型”教师,也符合“双师型”教师成长规律。
(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我国加入WTO以来,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不断深入,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产能合作的越来越多,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近年来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步伐明显加快,尤其是天津的鲁班工坊已在17个国家开花结果。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如何配合职业教育国际化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提升办学水平,开展好相关的培养培训工作。为此,要站在教育全球化的角度,加强与国外的交流与合作,除了选配教师到国外进行交流学习外,加强与国外相关院校学生的交流互派,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职业技术教育师范生。为此,要积极学习国外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的经验,瞄准国际前沿水平,来建设世界一流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黄立志.新中国天津市职业教育史[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0(4):92-96.
[2]孟庆国,曹晔,杨大伟.中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
[3]曹晔,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实践与创新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192-193.
[4]孟庆国.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群体[J].职教论坛,2013(1):61-64.
[5]曹晔.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三性”办学特色辨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2(25):9-13.
[6]王宪成.论高等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办学特色和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96(4):15-16.
(责任编辑:崔英俊)
Building First-clas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Review and prospect
CAO Ye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Tianjin 300222, China)
Abstract: Teacher education is the foundation for high quality educ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first class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normal edu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high-quality vocational education. This paper takes the first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normal university in China as an example, and expounds a series of reform achievements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from the beginning in 1950s to1960s, 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after its establishment, to the deepen reform in the new era. After summarizing its contributions to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normal education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paper proposes the urgent tasks from five aspects for the future teacher education.
Key word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first-class university; construction history; future prospe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