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瑶 李瑞君
摘 要:以宁夏传统民居建筑为落脚点,分析了当地地理环境与社会现状,并从现实问题出发重新理解传统民居建筑,剖析其民族文化特征,思考传统民居建筑如何在与时俱进的同时保持其地域性特征。之后,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传统民居建筑地域性特征与现代性特征共生的设计原则,指导宁夏中卫市黄河滩涂民宿设计,以期促进宁夏地域性传统民居建筑的设计更新。
关键词:宁夏中卫市;传统建筑;民宿;发展与共生;更新设计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长城学者培养计划资助项目“中国传统地域性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研究”(CIT&TCD20190321)的阶段成果。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建筑的宜居性备受质疑。造价低廉、建造过程简便、居住环境现代化的新式建筑渐渐从安全性、舒适度等方面对传统民居建筑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传统村落出现了发展带来的传统风貌被破坏、传统民居建筑荒废等问题。然而,传统民居是社会文明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当地建筑在地性的表现,更是一种文化载体,传递着当地千百年来的社会风俗、生活习俗与文化信仰等,是人类智慧的见证。
历史的长河孕育出传统民居今天的样貌,因此怎样在保留传统民居自身文化积淀的同时让其更适应于现代化的居住要求,已经成了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笔者以宁夏传统民居建筑为观照對象,研究其地域性特征,探索其发展规律,并将其放在整个社会变迁之中,梳理传统民居建筑和整个社会变迁的整体性关联,通过设计实践探究在传统民居建筑的传承与保护中实现现代性与乡土性统一的路径。本文选择位于宁夏中西部的中卫市的传统民居建筑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传统民居的更新设计方式,力图寻求一种设计方式,满足既保留传统精髓又符合现代生活方式的更新理念。
一、设计构想
(一)现状分析
本次更新设计实践与探索是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进行的,聚焦于宁夏地区传统民居,尝试探索提升乡村居住环境品质的途径和方法,在现代居住观念下为传统民居的更新设计寻求出路。本次民居更新设计实践与探索的选址在宁夏中卫市,这里拥有宁夏地区最为壮观的景观,一半是大漠的滚滚黄沙,演绎着“大漠孤烟直”,一半是黄河的波涛汹涌,描绘着“长河落日圆”(图1)。千百年来,火与水的碰撞让这片大地变得神采奕奕、独具韵味。
民居建筑受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颇多,不同的地理环境滋养出千变万化的建筑形式。中卫市位于宁夏中西部,地形复杂多变,降雨量较为稀少,又临近大漠,昼夜温差大。因此,在中卫,黄土版筑的平顶房成为传统民居的主要建筑类型。这种房屋采用当地黄土作为建筑材料,空间组合方式较为自由,屋顶采用平顶不覆瓦的建造形式,房屋开窗较小且窗户开得较高,用以改善风沙对居住空间的侵蚀。
(二)设计策略
基于中卫市传统民居建筑的原有形态,将呈现为长方体的传统民居建筑看作一个个独立的方形盒子,将其“复制”出多个,再用拼搭积木的方式将不同数量、不同大小的盒子拼合搭叠起来,在现代建筑技术允许的范围内有序地堆叠,搭拼成不同的组合形式(图2)。这样的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可以让空间更丰富且具有趣味性;第二,这种不断堆叠的建筑形式并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可以概括为一种模式化的建造方式,可以在适用的地区根据需要进行重复使用;第三,这样的做法既保留了宁夏当地传统民居建筑的形式,又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以更新,增强其实用性、灵活性和吸引力。值得注意的是,在将原本单层的传统民居更新为多层叠加形式的同时,要打通室内与室外的界限,让习惯于现代生活方式的居住者走出房间,在黄河奔腾的轰鸣声中俯瞰沙漠与黄河,回归自然之美。
另外,除了在建筑形式上寻找创新之外,民居的整个院落结构也被看作一个整体加以重新设计。空间感在院落景观的布置上同样重要,但与建筑本体不同的是,传统民居建筑的更新改造是将原本的建筑形式加以复制、堆叠,形成向上的张力。而院落景观设计则是将空间感“调转方向”来使用,即同样使用黄土打造出低于原始地面的通道与社交空间,从而形成向下的张力(图3)。这也起到一种视线遮挡的作用,使使用者无法对整个民宿空间“一望到底”,由此达到“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艺术效果。如此一来,这样一上一下的设计更加突出了空间感,形成高的更高、低的更低的空间组合,从而增强院落空间环境的体验感与居住趣味。同时,又在向下扩张的空间中设置了许多向上过渡的坡道与台阶。这些坡道和台阶在符合人体安全使用的范围内拥有不同坡度,起到了“上”与“下”的连接作用。当使用者从低处走至高处时,处于低处的局促感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处于高处的畅快,从而使使用者获得心灵的洗涤。
二、设计实践
宁夏中卫市传统民居建筑及环境的更新设计立足于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之上,因此设计方案的适用性和可实施性都是设计师需要首先考虑和重点关注的问题。宁夏中卫传统民居更新设计的选址在黄河滩涂的一片空地上,毗邻沙坡头景区有名的民宿区——黄河宿集,面对着奔腾的“几”字形黄河水与一望无际的腾格里沙漠(图4)。
在宁夏中卫市传统民居建筑的更新设计中,将传统积淀的保留和对现代需求的统一作为主要关注点与突破点,这也是本次更新设计的重心。要在设计中保持文化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和谐统一,并让其在建筑的功能和形式中得以体现,同时建筑还需要具有适合现代社会的居住价值。因此,将保存完好的传统民居建筑进行修补再利用是满足不了现代生活需求的,同样,将其彻底拆除重建则是对地域性特色的破坏,也是不现实的。要想在保存传统的同时进行满足现代需求的创新,就不能顾此失彼,必须做到“两全其美”,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因此,尝试在传统民居建筑的基础上探索满足现代人居住观念的更新设计方式和路径,在建筑方式、建筑材料与建筑形式不变的前提下提升建筑的功能性、安全性、趣味性与舒适性,从而吸引更多人来此居住,改善当地在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空心村、村庄衰退等问题。24E08CEB-6782-443D-81EE-D862E46CC8DF
从设计策略的提出到落实,再到实际设计之中,是一个对传统民居的再认识和融入现代生活方式的过程。整体来看,建筑群落由当地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单元反复堆叠而成,其中每一个独立的长方体都是一个最少能供两人居住生活的空间。同时,在长方体之间还设有互相连接的道路,有的是黄土夯实堆砌的台阶,有的是木制梯子,使得整栋建筑中的每一个长方体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另外,这样的处理方式还弱化了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的严格界限,使各个长方体在满足居住需求的同时,其外部空间还可以为生活其间的人们所用。例如:较矮的长方体顶部可以作为向上攀登的平台,较高的长方体顶部可以用作粮食晒台等,并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屋顶空间又可以用作休闲平台,可以在上面摆放桌椅等,置身其间的人们就可以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也体会到生活之美。这样的建筑一整栋可以同时容纳10到15人居住,不管是作为对外经营的民宿还是作为家庭成员一同居住的住房都是非常合适的选择(图5、6、7)。如果居住者不想拥有如此多的居住空间,同样可以按照这样的建筑模式将长方体的数量控制在满足自己需要的范围里。
建筑与院落营造出来的空間感是本次设计的看点之一,院落在整体下沉的基础上对部分区域做了有限的抬升,使得整个景观空间落差较大,层次感和空间感极强。
在正、侧两个院落入口处分别布置了坡度不同的两条通道,用以引导来此的人们进入其中。正门入口的通道较窄,宽度仅能容纳一人通过,且道路中央每隔两米都种有一棵小树,人通过时必须从树旁绕行。道路旁边是比其高出600mm的台阶,也可以用作另一条通道,与原来的通道方向一致,也是每隔两米种一棵小树。这样的抬升步道共有两阶,最高的一阶与正常地面高度齐平,站在上面向下俯视,有一种处于最下层行走的人及一半的建筑都“埋”在黄土之中的独特视觉效果。越高的步道视野越广,压迫感越弱,也减少了身临黄土之境的美感,给人以自由选择步道的空间(图8、9、10)。
如果把更新设计的民居作为民宿建筑使用,其院落景观中还可以设置泳池和聚餐空间等公共空间。泳池的高度与正常地面齐平,同时也是整个院落的最高点。坐在泳池边可以领略到平常生活中不可能看到的景色,从如此低的视角眺望对岸的黄河与腾格里沙漠,又是一场抓人眼球的视觉盛宴。聚餐空间则低于地面高度1200mm,可同时容纳8—10人用餐,周围由黄土堆砌出墙体,并在墙上镶嵌大面积的玻璃钢,让使用者沉浸其中,也为聚餐者提供相对私密的环境空间。同时聚餐的空间较低,在保证其他使用者视野通畅的同时,能为聚餐者提供相对隔音的游玩环境,一举两得。
三、结语
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居住观念,对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和利用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同时传统民居由于其在安全性、舒适性等方面相较于新型建筑有所不足而渐渐被人们抛弃。然而,传统民居建筑是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文化瑰宝,是祖祖辈辈居住智慧的体现,因此如何在创新居住环境的同时保留传统就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在对传统民居建筑进行更新设计的过程中,对传统积淀的保留和对现代化的需求应该并重,将二者一同作为主要关注点与突破点。如何保持现代性与传统性的和谐统一,并让其在传统民居建筑的更新迭代中得以体现,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同时,传统民居建筑还需要满足现代社会人们的需求和不断变化着的生活方式,因此,选择宁夏中卫市传统民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更新设计探索,在保留传统民居建筑特色的基础上满足现代人的功能和审美需求,在传统的建造方式中融入现代建造技术,在采用传统的建筑材料时结合现代建筑材料,在继承传统建筑形式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增强建筑的功能性、安全性、趣味性与舒适性,从而吸引更多人来此居住,改善当地空心村、人口流失等城镇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在经济迅速发展、文化百花齐放的今天,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热潮翻涌而来。如何在社会发展的路途之上保持自身的文化独立性,在满足现代需求的条件下保持传统风格的可持续发展,并使其包含的内容能够与时俱进,保持现代性与传统性的和谐统一,都是社会发展与变迁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恰恰也正是当今建筑界不断思索与尝试的新命题。
参考文献:
[1]李晓峰.乡土建筑:跨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马平,赖存理.中国穆斯林民居文化[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5.
[3]李卫东.宁夏回族建筑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4]燕宁娜.宁夏西海固回族聚落营建及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5]马晓玖.回族清真寺审美文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7.
[6]王烨.西安回民区居住环境及其更新初探[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1997.
[7]丁俊.伊斯兰视阈中的文明对话与全球伦理[J].回族研究,2006(1):38-44.
[8]唐栩.甘青地区传统建筑工艺特色初探[D].天津:天津大学,2004.
[9]冰河.回族建筑装饰艺术管窥[J].甘肃社会科学,2001(5):117-119.
作者简介:
黄子瑶,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地域性建筑设计。
李瑞君(通讯作者),博士,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地域性建筑设计。24E08CEB-6782-443D-81EE-D862E46CC8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