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题材声音纪录片中听觉符号的建构意义

2022-05-31 02:33皮新月
视听 2022年4期
关键词:听众纪录片受众

皮新月

学者李宏指出,广播特写就是用声音创作的纪录片。因此,关于声音纪录片的发展可追溯至广播特写时期。我国广播特写和声音纪录片的创作都晚于国外。有学者认为,我国第一部声音纪录片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于2015年推出的《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该纪录片“充分运用音响效果,把‘声音’发挥到极致”①,向听众完美地展现了我国各种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唤起听众对于中华传统文化传承问题的思考。如今,声音纪录片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学界对其并没有形成权威的定义,不同的学者都有着自己的看法。彭聪将声音纪录片定义为“以多种有声语言,多角度挖掘素材,多方面展现事物的听觉节目形态”②。李官杰认为:“声音纪录片,是一种在声音特写基础上演变而来,篇幅更长,通过精致旁白配合原声音响等创作出的具有文献意义及深度传播的广播新形态。”③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声音纪录片是一种以真实客观的内容为依托,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增强听觉感官,力求以小切口展现大主题的声音节目形态。

声音纪录片通过真实的声音素材来吸引受众,相应的题材选择应该最能体现声音特色的人物、故事和场景。而城市作为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类要素的汇集场所,其中包含各种声音元素,是研究声音最适合的对象。城市题材声音纪录片的创作不仅为听众呈现极致的听觉体验,而且塑造出与以往不同的城市形象。在这个过程中,听觉符号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听觉符号的构建不仅是市场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城市形象塑造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一、迎合时代需要,重视声音情感力量

在视觉文化盛行的今天,声音纪录片是顺应时代需要而兴起的一种全新节目样态。首先,近年来音频市场的崛起为声音纪录片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前提。艾媒咨询2021年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在线音频用户规模达5.7亿人,预计2022年整体用户规模达到6.9亿人。”④庞大的用户规模为声音纪录片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其次,媒介技术的革新为声音纪录片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声音纪录片仅用声音一种渠道来表现内容、传达情感,因此其对声音质量的要求也更高。近年来,丰富多样的音频收听产品正不断涌入媒介市场。从最简单的耳机到可穿戴设备,从车载广播到智能家居,媒介技术的发展不仅为受众提供了更多的收听渠道,同时也提升了收听质量。最后,受众收听取向的改变也是声音纪录片发展的重要因素。

当前,互联网的用户群体以年轻人为主,并且越来越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因此,互联网上的内容不能仅仅从传统媒体上搬运,更重要的是要将传播内容与传播语境进行对接,实现线上线下的双向互动。如今,信息获取不再是公众的唯一需求,获取方式的便利性、反馈渠道的畅通性以及信息接收的伴随性同样是公众关注的重点问题。这些要求都为声音纪录片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借助互联网出现的声音产品摆脱了传统广播时代广播电台与听众之间互动不畅的问题,同时,其便捷性、可移动性的收听特点也将听众从固定的收听场合解放出来,形成可移动的私人收听场景。

与电视纪录片相比,声音纪录片更有利于表达情感。自人类诞生起,听觉就相伴始终,并成为人类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形态。声音可以唤起听众脑海中的记忆,使其根据自身经验重新构建画面,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听众的主观情感。而以往的城市题材电视纪录片更注重视觉上的表达,多利用宏大影像叙事去塑造城市形象。但是,这种只强调视觉感受的形式将城市与人的生活隔离开来,不能引起受众最直接的情感感受,也就不能激发受众的归属感。声音纪录片是电视纪录片在情感方面的补充,通过深挖表面形象,展现城市的历史、文化与日常生活百态,为听众构建独特的城市声音空间,并传达内在情感。以《听见宁波》为例,通过节目中一个个鲜明的听觉符号,听众能够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一个关于宁波的独特印象。这种印象与以往不同,它不是关于宁波风景的表面印象,而是融合了宁波精神文化的深层次印象。

二、丰富感官体验,重塑城市文化符号

“技术的影响不是发生在意见和观念的层面上,而是要坚定不移、不可抗拒地改变人的感官比率和感知模式。”⑤人类自诞生开始便凭借各感官协同来认识世界。直到文字出现以后,感官平衡的局面被打破,视觉开始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这种局面随着电视、网络的发展一直持续到了今天。视觉的强势地位让人们在无意识中忽略了其他感知器官,尤其是听觉器官的存在。过去的城市题材纪录片强调视觉上的丰富,极力向观众展示一座城市所拥有的特色建筑、景观设计以及绚丽的城市夜景等。这一现象最终导致千篇一律的结构化城市不断出现,让人产生千城一面的印象,使城市失去了特色,疏远了人与城市之间的距离。与视觉相比,听觉的特点限制了它在表达外部景观时的作用,但却在表达内在意蕴和人文特征时拥有视觉无可比拟的效果。在对城市进行视觉呈现时,强烈的感官刺激会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但是,这种印象往往脱离日常生活,不能为受众提供一种沉浸式的体验。而声音纪录片将城市中的生活场景转变为一个个声音符号,再将这些符号传递给听众。对于生活在其中的城市居民而言,这些符号能够引起他们最直接的情感反应,同时在不借助视觉呈现的形式下,唤醒听众对城市生活的声音记忆,重塑城市文化符号。而对于城市之外的听众而言,他们在听到一座城市的声音时,会利用自己的想象填补听觉以外的画面,从而形成关于这座城市的完美印象。

以《成都——声音景观》为例,该纪录片通过挖掘成都独特的声音元素,展现成都的历史、人文与自然之美。片中前11秒的竹麻号子声,第12秒到第14秒的“砰砰砰”制作三大炮的声音,第2分2秒到第2分21秒的熊猫吃竹子的声音,均弥补了听众只知其景不知其音的缺憾。其中,演唱“金钱板”的片段、杜甫草堂的介绍声、武侯祠的人声鼎沸等听觉符号的呈现,深刻地展现了这些建筑景观的文化内涵,让听众深入感受成都的文化特色,形成独特的城市印象。因此,声音纪录片的运用不仅能够改变“千城一面”的现象,为城市形象塑造寻求新的途径,还能够挖掘城市的内在美,让城市形象变得更加立体、生动。

三、场景时空再造,再现城市社会变迁

城市题材声音纪录片以声音为载体,向听众塑造城市形象。在这个过程中,声音的特殊性决定了在当下的传播环境中,只有声音才能满足听众移动收听的需求,同时为听众构建城市声音景观。

首先,由于媒介技术的发展,当前人们的信息接收方式不断发生改变。同时,移动互联的出现也使得麦克卢汉关于“地球村”的设想逐渐成为现实。如今,越来越便捷的信息接收方式改变了以往人们固定收听的模式,将受众从固定的接收地点解放出来,实现了信息接收与场景转换的同步。罗伯特·斯考伯和谢尔·伊斯雷尔在《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一书中指出,场景化时代已经到来,“以移动设备、社交媒体、大数据、传感器和定位系统为代表的五种原力构成场景传播的核心技术。”⑥场景化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媒体之间界限的消失,而用户的接收需求是在特定场景中发生的,即在某一场景下形成特定的媒介使用行为。高速发展的现代生活使人们的信息接收方式趋于碎片化。这种碎片化的信息接收方式方便用户在同一时间进行多任务处理,如过马路时、做饭时、开车时,于是,声音媒介成为上述场景的首要选择。“这种沉浸式的、陪伴式的听觉文化充斥在碎片时间里,并逐渐形成一道独特的声音景观。”⑦

其次,声音的“时间性”与“空间性”特点为听众在不同的场景下构建新的时空环境。“声音具备了作为一种艺术形态再现现实世界各个主要范畴的几乎所有功能,即对于时间、空间和运动的再现的功能。”⑧声音虽然不能像画面那样为受众提供直观的形象,但是可以充分调动听众的想象力,结合自身经历形成独特的“心理空间”。另外,声音媒体私密性的特点也使其更容易营造各种场景。在这些场景中,听众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其情感体验更加深刻。

以《听见宁波》为例,从时间上,该纪录片为听众展现了宁波河姆渡史前文化与宁波现代科技,即突破了时间的局限,展示了不同“时代”的声音。从空间上,该纪录片通过对天一阁的木门声、雪窦山的钟声、宁波港的汽笛声等声音符号的展现,为听众营造了丰富的听觉空间。这些声音为听众带来一种现实感,并在受众收听过程中引发其视觉想象,将受众引入传播者所创造的情景中。这种情景是在移动设备普及的背景下产生的虚拟情景,通过“暂停”与“播放”实现现实与虚拟的转换,为受众完成了场景化时代的时空再造。

四、克服思维惰性,加深听众沉浸体验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每个人都拥有信息生产的权利,这也是造成信息过剩的原因之一。市场上的信息内容逐渐趋于饱和状态,而受众有限的注意力也改变了其作为信息接受者的被动地位。因此,媒介内容的生产越来越迎合受众的需求,而如何赢得受众的注意力成为当下媒介发展最关键的问题。“沉浸式体验”就是在受众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基础上出现的。它的核心就是让受众沉浸在内容传播者为其创设的场景中,从而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前文分析的声音纪录片在塑造时空场景上的表现优势,使得声音纪录片在实现沉浸式传播时往往比视觉更加深刻。

近年来,网络短视频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使其快速成为全民“爆款”。这种集声画、图文为一体的传播方式满足了受众碎片化的时间需求,短小精致的视频画面使受众能够轻易沉浸其中。但是,短视频的沉浸式传播也存在很多问题。由于时长限制,部分短视频内容往往浮于表面,缺乏深层次思考。这虽然满足了受众娱乐消遣的需求,但是长此以往就会使受众形成思维惰性,丧失主动思考的意识,造成精神麻痹。而声音纪录片通过将现实中的声音元素转化为一个个听觉符号,在为听众营造场景的同时,给予其更多的想象空间,从而实现超越“视觉沉浸”的“心理沉浸”,提升听众的沉浸体验。

《海南——声音印象》开头将近半分钟的流水声、鸟鸣声、风吹树叶的声音以及海浪声,迅速将听众置身于海南岛的山林之间、大海之前,形成即时的沉浸体验。听众通过节目呈现出的声音符号,依靠想象,将自己沉浸在海南的场景之中,而且这种想象的海南场景一定比真实的海南场景更加宜人。因此,想象的“美化”也使得受众在沉浸过程中获得更加愉悦的心理体验。

五、唤醒地域认知,构筑城市集体记忆

“声音作为人的本能,是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⑨由于我国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离开自己的城市去到新的环境。随着时间的推进,脱离了原本生存城市的部分民众往往存在难以融入新环境的问题,从而出现自我身份认同的迷茫现象。城市中繁杂的声音元素充斥在生活的角角落落。但对于城市个体而言,他们更愿意“蜗居”在自己的空间内,倾听自己感兴趣的声音。城市中真正进入个体内心深处的声音少之又少。

声音作为日常生活中最常出现的元素之一,自然担负起唤醒人们地域认知的重要任务。因为与视觉相比,听觉更容易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声音纪录片中的声音景观构建能够以听觉的方式彰显城市魅力,在对外塑造城市形象的同时,又能对内产生情感共鸣,化解民众与城市之间的距离。“一座城市的历史感和地方感,有时候正体现在声音层面。尤其是富含历史、文化、区域地理属性的声音,对于了解和熟悉这些声音的人来讲,会勾连起个体的主观经历、过去历史以及其他社会文化因素,使得声音与特定地理空间产生某种文化联系。”⑩

对于生活在其中的受众而言,这些充满历史与文化的声音可能是个体的,也可能是集体的。《听见宁波》中,列车抵达宁波的播报音、宁波童谣《小白菜》的演唱以及早餐店老板的吆喝声等极具生活色彩的声音,不仅是个体的声音,而且是生活在宁波的社会群体成员共享的声音。因此,《听见宁波》将这些声音作为声音景观再次呈现给受众时,可以让受众产生融入其中的归属感与陪伴感。

六、结语

城市题材声音纪录片对听觉符号的建构不仅迎合了时代需要,为听众展现了声音的力量,还在城市形象的塑造、听众的场景沉浸以及城市集体记忆的构建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这就意味着,未来在进行城市题材声音纪录片创作时,如何在众多声音元素中选择最具代表性、最能引起受众共鸣的声音,是创作者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

注释:

①伊圣涛.广播媒体传承传统文化的实践与探索——以系列报道《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为例[J].中国广播,2018(05):37-41.

②彭聪.非遗保护理念下“声音纪录片”的传播创新——以广播节目《这里是四川》为例[J].传媒,2018(20):64-65.

③李官杰.声音纪录片特征研究[D].贵阳:贵州民族大学,2019.

④艾媒产业升级研究中心.2021H1中国在线音频产业运行监测调研报告[EB/OL].艾媒网,2021-08-10.https://www.iimedia.cn/c400/80243.html.

⑤[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46.

⑥[美]罗伯特·斯考伯,谢尔·伊斯雷尔.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M].赵乾坤,周宝瞿 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11.

⑦许加彪,张宇然.耳朵的苏醒:场景时代下的声音景观与听觉文化[J].编辑之友,2021(08):12-17+23.

⑧郑春雨.关于电影中的声音(上)[J].电影艺术,1990(04):79-113.

⑨孟伟.音频媒体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20:9.

⑩周叶飞.声音与地方感知:城市形象片中的听觉风景[J].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18(01):91-99.

猜你喜欢
听众纪录片受众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表达心情
学会倾听(一):做哪一种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