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计算机信息管理;课程体系;工匠精神;课程思政
一、概述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目标,随着新兴技术、新兴产业的出现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也不断更新,大数据的出现更是带领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各行各业信息处理都出现了新的技术要求,尤其是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信息类型也随之出现,这就给信息处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也给高等职业院校教育带来了新的要求,需要培养能够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质素人才,能够满足新形势下市场对岗位新的需求。本文主要讲述新时代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结合新的岗位需求,结合课程思政以及工匠精神,重新构建课程体系,结合难度不断提升的岗位,设置与之对应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设置的过程中,将现代职业教育中关注的多个元素融入课程体系,比如将工匠精神、职业精神融入教学中,融入课程体系中,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不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规范,培养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将思政育人融入课程体系中,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将育人作为首要目标,将思政元素、工匠精神等融入课程体系,融入人才培养中,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具体制定课程时,结合企业岗位调研,将企业对岗位技能的需求融入课程体系中,通过设置难度不断提升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专业技能。
二、将工匠精神融入课程建设过程中
工匠精神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的体现。“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在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过程中融入职业精神,首先从课程育人出发,培养学生职业精神;在创新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随着大数据的出现出现了很多形式多样、复杂的信息,处理这些复杂的数据是信息处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信息处理过程中需要反复修改,反复更新、反复核对以保证数据处理能够取得更准确的数据,取得与需求更匹配的数据,在信息处理过程中,需要细心、认真以保证信息处理准确无误,要有职业操守,保证信息的安全性,能够按照客户的要求进行信息的展示,进行信息的综合统计等,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学生通过完成课程案例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三、课程思政融入教学中
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中,是实现思政育人的重要举措,在课程体系构建时融入思政元素,首先为了培养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学生,要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这样既能使学生具有高尚的品质,又能具有精湛的专业技能,课程思政育人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化的育人过程,教育的最大意义在于精神塑造、价值引领和思想培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思政案例,然后形成体系的课程思政系统并融入课程体系中,将课程思政融入课程建设过程中,目的是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高尚品质,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育人质量目的。
四、将岗位技能需求以及职业素养融入教学中
通过全面走访相关企业,调研企业岗位,然后了解企业岗位对人员技术技能的需求、了解企业岗位需求中技能点的设置。通过调研,了解岗位知识技能,并统一规划,然后形成系统化的与岗位对应的技术点并融入课程体系中,结合岗位技能需求,重新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形成以項目教学为载体、以岗位技能为要求的课程体系,将岗位所需要的职业素养、爱岗敬业,热爱劳动等职业精神也融入教学中。
五、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建设需要结合融入新的信息技术、课程思政、职业素养等,目前大数据技术专业是对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一个全新的改变,对专业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工匠精神、思政教育、岗位技能等等融入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系统的、全面的设计课程教学体系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不断完善更新课程体系能够不断提升专业建设质量,提升育人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林.“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研究[J].大学,2021(05).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校企融合背景下基于‘多元素融合’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SGH20Y1595)”
作者简介:王娜(1983-),女,陕西西安人,陕西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