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姗姗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话题设计
在实际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话题指的是教师和学生围绕教材或者教学内容,通过交流探讨而形成的交流主题,并没有要求找出固定的答案。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创设话题的教学方式是主要的有效教学方式之一,通过巧妙地创设相关话题,可以打破传统的、固有的教学模式,给予教师和学生更广阔的探索角度和更宽广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有话可说、有话能说、言之有理。
一、话题设置的主要原则
(一)情境性
话题设置的情境性,主要是指为了引发学生的一定情感,构建相关的教学情境和氛围,帮助他们深化理解,在这种情境中,能够让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教材内容和知识重点,通过创设话题,可以让他们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探寻知识逻辑,情境性是话题设置的重要原则之一。
(二)启发性
话题设计一般具备启发性原则,通过在阅读过程中,文本的认知失调度和密切的知识关联度,将文本的中心思想或者意义逐渐铺垫成为学生们自身的感悟,让他们通过密切的思考和发散联想而形成的外部拓展。
(三)多元性
多元性的话题设计是指初中教师通过多种元素、多种方式、多种技巧,通过运用多种方式,设计话题,从而达到引发学生多种不同心理反应、思维运转和方式行为的目的,来帮助学生们对文本进行多角度的解读
二、话题设计的主要路径探索
(一)阅读前
1.精心设计问题
在开展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之前,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不仅可以将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出来,同时,还能让他们高效地投入到英语文章阅读之中,提升阅读效率。这些问题并不是随意设置的,它们往往就是文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介绍文章主题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文章的标题或者插图介绍,也可以通过提问或者讨论的方式介绍,教师要鼓励学生对要进行阅读的文章进行预测,帮助他们明确阅读任务,并且鼓励学生针对不懂的地方,可以去图书馆或者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
2.引导快速阅读
在阅读之前,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快速阅读,这样做不仅可以让他们快速的捕捉文章的大意,同时还能让他们提升阅读能力。首先,在阅读前,要告知学生将母语忘却,尝试换种思维方式,去感知英语的句子含义。其次,要引导他们进行快速阅读,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锻炼他们的阅读速度,增强他们的语言概述能力。同时还要培养他们的猜词悟意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二)阅读中
1.突出训练重点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设计话题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和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以文本内容和主要特征为基础,结合学生特点,设计训练重点,以便在紧张的课堂时间内,有效、快速地完成教学任务。在解析文本的过程中,教师要掌握训练重点,教师要站在合理、科学的角度对文本进行解读,根据文章的特点和篇幅结构,认真地设计初中英语教学过程和文章阅读活动,从而进一步帮助学生,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学会略读、分析、理解、评价等阅读技能和阅读技巧。主次顺序需要及时地理清,根据训练重点,进行閱读,在初中英语文章中,段落主题一般会出现在段尾或者段首的位置,有时也会出现在句中,但是这种情况概率不大。遇到整体结构明显的文章,教师需要指导他们进行快速阅读,并且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况,对文章做出快速地分析和判断,确定段落主题句,对于他们快速掌握和了解文章内容会起到很大的帮助。
2.梯度设计,复现阅读策略
每篇英语文章都有其特有的核心思想和表达目标,教师需要让他们明确在整篇文章阅读完成后,那些语言或者语句对于文章的逻辑结构和主题有关。对于文章篇幅过长的英语文章,教师要侧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那些阅读技能得到发展,应该在教师设计中通过设计不同难度的阅读训练,帮助他们提升阅读技能。
(三)阅读后
在学生完成英语文章阅读后,教师可以围绕文章的核心内容,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堂活动,比如说讨论问题、调查采访、角色扮演等等,还要求学生说出阅读体会和心得,通过这些方式,帮助他们提升阅读速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结语
总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模式很多,但是,一节成功的英语阅读教学课程需要在阅读前确定阅读任务和精心设计问题,在阅读中,要突出阅读训练重点,可以设计阅读难度梯度,阅读后,要及时进行反馈,提升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振: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问答题的设计原则[J].新课程(中学),2018(12):10-11.
[2]胡德刚: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话题设计原则和路径[J].教学与管理,2015(19):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