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理论实现了进一步的创新和优化。在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提升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发展,是教师应该关注的问题。教师通过认识“教—学—评一致性”的原理,并且将这一原理灵活运用在课堂教学中,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文章将从“教—学—评一致性”原理的基本内容入手,探究如何将其运用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才能提升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核心素养;“教—学—评一致性”原理;运用途径
作者简介:张婷(1989—),女,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北临城中学。
教學评价对学生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将教学评价渗透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的内容,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由于尚未理解“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或者没有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运用“教—学—评一致性”原理,导致无法有效发展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1]。在新时代下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贯彻“教—学—评一致性”的基本理念,对教学方式进行探索,明确“教—学—评一致性”对课堂教学的作用,并将作用发挥出来,从而有效开展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生物知识。
一、“教—学—评一致性”原理的基本内容分析
“教—学—评一致性”原理的基本内容是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和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具有一致性。“教—学—评一致性”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它不仅需要教师全面地了解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特征开展教学,还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和形成性的评价,以此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让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从而提升自己的学习效果。具体来说,“教—学—评一致性”原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学—评一致性”的核心是对目标的设定。教师在设定目标时需要结合学科的特点、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规律。教师应该围绕特定的目标来开展教学,让学生全面了解学习的内容,并且应该在传递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其次,“教—学—评一致性”的关键是对学生的评价。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判断学生是否达成了学习目标,是否掌握了基本的学习内容,同时应鼓励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最后,“教—学—评一致性”的结果是评价能够充分地融入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时不应该仅仅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还应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评价,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教—学—评一致性”原理运用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首先,“教—学—评一致性”原理能够让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全面地了解课程内容,系统地分析初中生物学科的知识,充分地掌握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目标,从而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次,“教—学—评一致性”原理能够突显学生的主体性。新课改要求教师应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并且从学生的角度入手来开展教学,使教学能够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将“教—学—评一致性”原理运用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将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并且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培养,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最后,“教—学—评一致性”原理能够有效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帮助学生进行改正。与此同时,这一原理也能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需要改进的地方,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基于“教—学—评一致性”原理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开展途径和方法探究
(一)合理进行教学设计,做好课前准备
教学设计是开展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只有合理进行教学设计,才能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2]。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应从教材、学生两个方面考虑,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并且对实际教学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进行预测,制订相应的对策,使课堂教学能够顺利地开展。
例如,在教学“生物学的研究工具”这节课时,笔者通过对学生的了解发现,不少学生缺乏对显微镜的认识,他们刚开始学习显微镜的相关内容时,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进行学习。因此,笔者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了这些学生的特点,为学生设置了教师示范和自主探究的环节,让学生先通过笔者的示范来了解显微镜的结构特征和操作方法,然后亲自进行操作以掌握显微镜的操作方法,这有助于学生接下来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可见,教师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能够为教学的开展做好准备。
(二)围绕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在设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应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3]。此外,教师还应基于生物学科的特征,将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渗透到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从而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对生物学科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例如,在教学“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这节课时,笔者明确了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什么,细胞的结构是怎样的,细胞的功能有哪些,并且能够借助之前学过的与显微镜相关的知识以及运用自己掌握的操作显微镜的方法,对细胞进行观察。为了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升技能,笔者采用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探究。学生在相互配合的过程中,能够激发探究的欲望,了解和掌握细胞的相关知识,从而培养自身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师科学地设计教学目标,并将学科核心素养融入教学中,能够丰富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在生物方面的发展,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活生物课堂9700CBF0-3BE2-4B6A-8758-633783377BEF
当前的教育教学方法有很多,教师可以采用如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等多种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需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及手段激活生物课堂。
例如,在教学“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这节课时,为了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内容,笔者为学生播放了微课视频,让学生以直观的方式了解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以视频的形式展现课堂内容,能够将原本抽象的知识直观地呈现出来,让学生感受到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学生观看了微课视频之后,对气体交换的知识有了大致的了解,但可能还有一些疑问[4]。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带领学生进一步学习有关知识,为学生解答问题,使学生深入理解本节课的知识,有效地提升了教学效率。教师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呈现出多样化的教学内容,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生物知识。
(四)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初中生物课堂上,学生应该发挥主体作用,教师则应发挥引导作用。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需要转变思想和角色,带领学生深入探索生物知识,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例如,在教学“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这节课时,为了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笔者并没有在课堂一开始就讲解本节课的内容,而是先展示了几张图片,让学生思考自己平常吃的水果属于植物的哪个部分,它们是如何形成的,都有哪些组成部分。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教材内容,自主探究问题的答案,并记录下来。笔者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五)运用生物模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初中阶段的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比较少,他们刚开始接触生物知识时,往往会觉得有些知识比较陌生。由于生物知识中会涉及一些比较抽象的问题,学生无法借助生活中的现象进行理解,导致他们的思维能力难以得到提升。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采用比较直观的生物模型,让学生借助这些模型加深对抽象知识的理解,从而培养自身的思维能力[5]。
例如,学生在学习“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这节课的过程中,由于很难直接看到神经的结构,因此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笔者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向学生展示了人体的神经脉络模型,让学生在观察模型的过程中想象神经是如何在人体内发挥调节作用的,并且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学生通过观察模型的方式,较好地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提升了自身的思维能力。
(六)进行教学反思,改进教学中的不足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的过程,也是运用“教—学—评一致性”原理开展教学工作的一种方式。教师在上完每堂课之后都应该反思课堂的教学效果,并且针对其中的不足进行改进,为后续更好地开展生物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筆者在每堂课结束后都会撰写教学反思。在反思时,笔者会先对自己的备课情况进行反思,根据课堂的实际教学效果找到备课的新思路,旨在让教学设计能够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然后会对自己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互动的情况进行反思,思考自己在课堂上是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是否让学生熟练地掌握了相关知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到有效的解决策略,以便在之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最后会对每堂课出现的意外情况进行分析,以提升自身的教育机智能力,从而在以后面对各种问题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
(七)开展形成性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对学生进行评价是“教—学—评一致性”原理在运用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对学生学习的效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6]。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不应仅仅评价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还应结合学生之前的学习情况进行形成性评价,让学生能够看到自己学习能力的提升情况,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发展自身的学科核心素养。同时,教师不应该采用相同的方式评价每一位学生,而应该注重评价的针对性,使评价能够针对班上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以达到更好的评价效果。
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袋,对学生的初中生物学习的情况进行阶段性记录,让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自己的成长情况,及时地发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这有助于学生不断地提升和发展自身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教师也可以让学生采用自评、互评的方式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其中,让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评价,能够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教师应将评价与教学充分地进行融合,使评价环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在一次次的评价中逐步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实现更好的发展。
总之,初中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教—学—评一致性”原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在运用这一原理的过程中,首先应该设定明确的学科核心素养等方面的生物课堂教学目标;然后在目标的指导下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设计的内容可以既包括有利于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互动的真实问题和情境,又包括对学生的评价环节;最后,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努力追求较高的教学、学习、评价的一致性,并且应该注重发展学生的关键能力,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以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刘永武.立足初中生物课堂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J].成才之路,2021(16):90-91.
[2] 黄佳.优化教学策略,实现高效教学:谈初中生物课堂提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考试与评价,2021(02):68.
[3] 冯晓雯,耿晓翠.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策略[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01):103-104.
[4] 戚小伟.关于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生物教学的探究[J].新课程,2021(02):22.
[5] 李玉娟.基于自我效能感提升的初中生物“教学评一致性”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D].扬州:扬州大学,2020.
[6] 靳秀荣.基于课程标准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评一致性的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8(01):18.9700CBF0-3BE2-4B6A-8758-633783377B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