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的消失

2022-05-31 23:00:04宋爽
杂文选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新周刊消失线性

宋爽

著名学者项飙曾提出“附近的消失”这一概念。他这样描述道:如果你问今天中国年轻的学生,你父母的工作是什么?你居住的这个小区,当时买这个房子是怎么考虑的?它与周边的菜市场是什么关系?他们描述不清楚,但他们对怎么考托福、GRE很清楚。他们对那个系统了如指掌,但对自己生活的小区模糊不清,因为他们觉得这个問题很无聊、不重要。

那么“附近”消失了,去哪里了呢?项飙认为,“附近”不是简单地蒸发了,而是在资本、技术的加持下转化为数据。工业革命以来,时钟出现了,时间变得趋于整体性和线性。例如,人们只有在有空闲时才能去上厕所,因此时间决定了人的行为。在社交时代,时间变得碎片化,不再是整体性和线性的,可能一会儿干这件事情,过一会儿穿插另外一件事进来,人们的时间感却变得特别强烈,更加追求即时性,追求即刻性的满足,追求点了外卖就要在三十分钟内送上门,而这种需求在现代技术变革中得到了支持。

很大程度上,当“附近”消失后,人更多是扮演者、旁观者。人们更相信技术,而不是相信另一个人。这些结果的危害正在显现,我们居住的小区,正在成为我们要抛弃的东西。人们抱怨城市没有人情味、没有归属感,可一旦回到家,我们便立刻拿起手机,妄图用虚拟抵达真实,还觉得自己永远抵达不了。

【原载《新周刊》】

插图 / 舍近求远 / 佚 名

猜你喜欢
新周刊消失线性
哲理漫画
渐近线性Klein-Gordon-Maxwell系统正解的存在性
线性回归方程的求解与应用
二阶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
《新周刊》的盈利模式分析
戏剧之家(2015年10期)2015-06-17 00:27:26
消失的童年
小说月刊(2014年5期)2014-04-19 02:36:48
美永不消失
吐鲁番(2014年2期)2014-02-28 16:54:44
《新周刊》的封面专题特点研究
卷宗(2013年12期)2013-10-21 11:50:06
《新周刊》的人情味微博品析——兼谈传统媒体如何通过微博创造新价值
中国记者(2011年12期)2011-07-26 06:51:24
具有θ型C-Z核的多线性奇异积分的有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