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智慧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策略

2022-05-31 22:06党佳莉
兰台内外 2022年13期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建设策略互联网+

摘 要:“互联网+”时代,面对用户日益多元化的知识服务需求,传统的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已不再适用,其馆藏资源面临的要求与挑战也在不断增多,如何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运用提高馆藏资源利用的有效性,加快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速度,有机結合智慧图书馆与馆藏资源建设,已成智慧图书馆发展中的主要方向。本文在阐述智慧图书馆内涵与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互联网+”时代智慧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新变化,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设策略,以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智慧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策略

“互联网+”时代,逐渐形成了多元、快速且便捷的知识文化与信息传播方式,各类新媒体的诞生给传统图书馆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要想提升图书馆的价值,管理主体应当从图书馆本身改革创新与强化入手,通过建设馆藏资源带动文献资料传递效率与质量的提升,通过丰富资源、提升管理效能,分析馆藏资源发展趋势,打造与“互联网+”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并与现代公众需求相符合的智慧图书馆平台,进一步发掘图书馆应有的价值。

一、智慧图书馆内涵与特点

建立在互联网系统、大数据技术等发展基础上的智慧图书馆,是智能图书馆服务系统通过传感器系统的运用促进图书馆全面感知服务的实现,同时能以用户需求为根据提供针对性的知识资源服务。随着熟知智慧政府、智慧城市、智慧医院等概念人员数量的不断增多, 智慧图书馆具备的特征与系统属性也在持续增多且不断细化,已逐渐成为运用数据分析技术、互联网系统、智能技术与图书馆的智能结合体。

立足于多个研究角度来看,智慧图书馆的内涵主要由下述几种类型组成:一是有机结合现代图书馆和云服务、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及相关智能服务终端;二是建立在传统图书馆的基础上,通过信息化升级后形成具备智慧服务功能的图书馆,负责将智慧化知识服务提供给广大用户;三是从用户需求出发,在智能分析的基础上打造能帮助用户实现知识资源高效便捷获取的服务环境,优化用户体验。综合而言,智慧图书馆便是在物联网技术、云存储技术和大数据技术三个核心技术的支撑下,通过一系列算法和信息获取工具的运用,打造更高效、便捷的图书馆数字化管理与知识服务,通过图书馆规划、建设、馆员培训及系统平台维护等创新智慧化运营管理,形成具备智慧服务功能的现代图书馆。

二、“互联网+”时代智慧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新变化

1.“智慧化”馆藏资源管理的实现

一方面,“智慧化”实体馆藏管理。纸质资源智慧化的实现途径中,射频识别管理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依托物联技术能够优化图书馆采编、排架等业务流程。当前,图书馆经过一系列发展与变革后,在架书籍方面基本已实现了独有电子标签的配备。另一方面,“智慧化”虚拟馆藏管理。“互联网+”时代,图书馆馆藏资源已从原本的“实体”载体形式发展为“实体”与“虚拟”并存的新形态。智慧化虚拟资源应用了大数据及知识发现等信息技术,在日益成熟的知识发现技术背景下,智慧图书馆服务也向定制个性化信息和用户个人偏好的方向转变,在跟踪挖掘用户浏览记录的基础上,深度整合资源并展开数据分析,能推送更匹配用户需求的馆藏,突出服务的针对性。

2.“合作、远程”馆藏储存的实现

一方面,远程合作存储纸本文献。分布式图书馆在远程合作存储的基础上,共同实现了异地、高密度且支持纸质文献长期保存的存储设备构建,各个分馆不仅拥有存放于本馆文献的所有权,同时享受着文献转让及共享资源的所有权,且各个分馆用户享有访问本馆远程资源的权利,原本“本地独立”的馆藏存储也实现了“合作远程”的转变。“互联网+”时代下,智慧图书馆要以自身角色和使命为中心做好馆藏建设与发展策略的制定,如个别职能为长期保存低利用率文献资源的图书馆,或致力于提供获取近期学术资源服务的图书馆,但在逐步向学习空间、创客中心、创新中心及交流中心转变的智慧图书馆发展趋势下,智慧图书馆的发展需要向减少馆内低利用率纸本文献空间改造的方向看齐。另一方面,云存储数字资源联盟。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够联系原本各自独立的图书馆,在远程云端中存储智慧图书馆各个馆藏资源,且从云端出发打造各个业务支持与资源服务系统。该环境下,图书馆具备了有机结合本地馆藏与云资源的文献资源系统,实现了纸本与电子、拥有与获取、实体与虚拟的深度整合,依托云技术落实共享共有文献资源服务平台的构建,可打破用户资源获取方面时间、地域的限制。

3.“强化征询读者意见”采购的实现

智慧图书馆馆藏中,用户作为其服务对象、中心、目的及检验者,因此图书馆必须建立在“以读者为中心”核心理念的基础上打造并提供各项服务,彰显“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内在特征的同时,呈现“以人为本、方便读者”的精髓。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图书馆在采购馆藏资源时需要突出大众化、个性化和开放化,从原本少数采访馆员个人观点和研究领域的局限中走出来,面向全体用户采集个性化文献采购要求,尽量满足用户文献需求,促进人人平等的信息获取的实现,从原本“少数享有采购文献权利的人员”的文献资源采购局限中走出来,转化为“全面开放读者各个文献需求”,通过图书馆荐购系统、读者决策采购等方式,实现以读者文献需求的文献资源采购工作。如此一来,可以畅通读者表达需求的渠道并提高传达的有效性,同时有利于采购馆员工作成效的提高、工作量的减少,最终能最大限度发挥图书馆有限的经费并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增强图书管理平台与用户的沟通,实现馆藏资源与用户互联互通。

三、“互联网+”时代智慧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策略

1.突出建设利用规划合理性,夯实技术支撑基础

一方面,智慧图书馆建设规划中,需要着重关注本馆资源的开发利用,做好具体建设流程的规划,并采取一系列合理的步骤逐步达成各个工作流程目标。要做好长期与短期目标的设置,在长短期目标推进的同时,以社会发展需要及用户需求为根据推进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依托有效路径融合发展图书馆与馆藏资源,积极创新知识服务,为深度共享图书馆馆藏资源及达成有效利用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要注重工作人员技术水平的提升,通过云计算及互联网技术的充分利用,促进图书馆数据存储、采集、管理及检索等一系列能力的增强。通过新工具、新技术的运用,优化检索方式方法的便捷性、高效性,为用户提供精准的跨库资源共享服务、个性化十足的数据关联内容。同时,做好馆藏资源内容阶段性更新工作,密切与其他馆的关系,加大馆藏资源的分享与互动力度,面向用户提供更优质、全面的服务。此外,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完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并延长服务时间,在与用户积极互动的前提下定期做好反馈工作,并针对性检阅馆藏资源。

2.积极转变图书馆服务理念,迎合时代发展需求

传统图书馆思维方式过于严肃、刻板,因此在很多人看来属于“苦读书”之地,而在引入了“寓教于乐”休闲放松的理念后,逐渐有大量用户接受并认可了“学习本该是有趣的”理念。“互联网+”时代下,智慧图书馆在建设馆藏资源时,可从开发富有本地文化创意的产品入手,承载着文化情怀的文创产品同时有利于图书馆文化服务半径的拓展与延伸,能够直观呈现图书馆的精神。智慧图书馆在满足基础性、综合性服务发展需要的同时,也应当聚焦时代发展需求,踏上高质量、特色化发展道路。“互联网+”时代下,以读者为中心,打造集休闲娱乐、社会教育、交流互动及文创纪念品等一系列需求为一体的新时代新颖服务,是智慧图书馆从传统知识中心转型为多功能中心的标志。因此,图书馆全体工作人员要做好服务理念转变,积极挖掘馆内馆藏内涵并做好宣传、展示工作,尽量满足用户包含高品质文化需求在内的一系列需求,在迎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前提下,促进图书馆能够踏上特色化的融合发展道路。

3.打造数据库与共享平台,扩大馆藏资源知名度

智慧图书馆以本身特性为根据进行馆藏资源的建设与开发,实质上便是重新整理并分类已有馆藏资源的过程,该过程不仅需要数字化既有馆藏资源,更重要的是还要进行二度开发利用。通过各类信息技术的运用以数字化形式处理馆藏资源,包含图片高清扫描、电子版文字化、文字修复整理等。当数据采集工作完成并做好馆藏资源分类、整理、分级、上传、加密等一系列工作后,既能实现对数字馆藏资源的丰富,还能保护、修复、传承和整理传统纸质资源。围绕馆藏资源构建特色数据库,限定相关人员的使用权限,依托此类互动能够再度深化珍贵馆藏的研究。同时,在不断完善数据库的过程中,需要跟踪并记录用户信息及相关需求,夯实数据库构建基础,有利于智慧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完善与优化,能促进个性化数据库品牌的打造,有助于馆藏资源深度开发的实现。以数据库为中心,落实共享数据平台的打造,不仅能使馆藏资源得到拓展,且能奠定资源共享交流合作的基础,并促进馆藏资源知名度的提高。

4.打造省、市协作与区域性跨系统共建共享模式

一方面,打造省、市协作共建共享模式。在建设共享平台后,拟定省、市内各图书馆联合馆藏数据资源创建的规划并付诸实践,做好各个资源内在关联的挖掘工作,实现所有馆藏资源的整合,并做好知识关联网络的建立,以全省人员为对象打造更具针对性、专业性的信息资源检索服务。同时,制定区域性联合采购、集中编制,针对性监管资源采集、存储及处理等工作,为馆藏资源的有序流通提供保障。通过数据跟踪处理工具的运用,实时定位并跟踪馆藏资源,面向各类型资源使用情况展开具体分析,做好馆藏资源流向控制工作并突出合理性,为实时有效推送共享平台资源的实现奠定基础。此外,要以省、市為目标推荐馆藏资源平台的共同构建,关注馆藏资源库的完善与丰富,制定合理高效的资源管理机制,为科学管理资源数据并高效应用提供保障。另一方面,打造区域性跨系统共建共享模式。首先,要明确这是复杂性极高的系统工程,统一技术标准的构建必不可缺,同时要统一规划、布局并管理各成员信息资源库,统一软硬件设备选购、资源数据库建设、系统运行及数据加工处理等方面的执行规范,以便在交换和整合信息资源数据时能达成兼容与共享信息资源的目标。其次,在整合馆藏资源时也要落实专题数据库的建立,促进各自馆藏资源发挥的有效性,并带动区域性馆藏资源优势的体现,使不同资源间实现更高的关联性,做好信息导航与推送服务的实时提供,依托跨系统与区域智能信息查询服务满足全体用户各自需求,从而高效传输各专业资源。

5.融合线上线下服务模式,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互联网+”时代下,智慧图书馆需要建立在传统空间服务的基础上,通过各类现代化技术的运用深度整合线上虚拟与线下物理空间,充分体现具备信息共享空间功能的图书馆应有价值,扩大馆藏资源的服务途径。一方面,线上空间中,作为典型服务方式之一的云图书馆,逐步占据了图书馆移动服务建设重要位置。通过物联网、云服务、云计算等技术的运用,在移动图书馆资源服务体系架构中融入按需使用、分布式存储等方式,打造具备灵活性、动态性及可扩展性的移动图书馆,促进图书馆馆藏资源服务效能的提升。基于用户客户端的云图书馆,不仅具备数字图书馆的各项服务功能,同时支持用户云端获取资源,加之动态交互性的存在,能实现用户情境信息的采集,并以用户画像为基础推送个性化馆藏资源服务,从而使其个性化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另一方面,线下空间中,传统图书馆基本都是通过“书”展示资源,而在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大屏展示及多点触控等技术诞生后,丰富了智慧图书馆展示馆藏资源的方式、渠道,能从书本形式中走出来,通过展厅的运用实现资源内容的展示。在挖掘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基础上,依托数字展厅完成各类珍贵资源仿真模型的建构,或实现图书馆业务流程、文化故事及讲座活动的展现。同时,以对象特征为根据做好不同技术的嵌入,如基于虚拟仿真的盲人展厅、基于大屏显示的青少年教育展厅或基于地面触摸感知的少儿展厅等,在融合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静态控件与动态控件、物理空间与精神空间的基础上,打造面向不同层次客户的优质服务,充分体现智慧图书馆馆藏资源的价值。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具备信息传播、社会文化教育及文献信息服务等现实职能的图书馆,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方面同样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互联网+”时代下,建设智慧图书馆馆藏资源势在必行,在积极转变服务理念的基础上,通过各类信息化智能技术的运用,深度开发利用馆内馆藏资源,在增大馆藏资源开发力度的同时,促进馆藏资源利用有效性的提升。同时,依托资源共享平台、区域性跨系统共建共享模式、融合线上线下服务模式,深度共享馆藏资源并扩大资源服务途径与方式,满足用户个性化资源需求,并提高馆藏资源利用效能。

参考文献:

[1]陈天翔.“互联网+”背景下智慧图书馆建设探究[J].兰台内外,2019

[2]肖莉杰.大数据背景下智慧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对策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9

[3]熊太纯,陆雪梅,袁 森.5G背景下智慧图书馆建设的策略研究[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20

[4]袁红军.基于“互联网+”背景的图书馆智慧服务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8

[5]熊胜男,王劲松,李丽琼,等.互联网+背景下智慧图书馆建设途径[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

[6]冉从敬,何梦婷.智慧图书馆资源服务模式及其实施策略[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8

[7]杨 超,侯 贺,姚泽军.“互联网+”思维下智慧图书馆建设研究[J].河北科技图苑,2017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政治学院西安校区)

作者简介:党佳莉(1988—),女,汉族,陕西铜川人,硕士研究生,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及新技术应用。

猜你喜欢
智慧图书馆建设策略互联网+
论高职院校保卫工作信息化建设
高校医学科研机构综合管理系统建设策略
Beacon技术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论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
农村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策略探究
RFID技术在我馆的应用及其局限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