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为衣兮风为马

2022-05-30 23:08唐羿辰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2年24期
关键词:斗酒笔端李白

★唐羿辰自述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有这样一段话:“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阅乔岳以形培塿,酌沧波以喻畎浍。”

无论是在阅读鉴赏还是在文学创作中,最重要的,都是要博观而采重长。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当文字浸润了我们的灵魂,自会在笔端得以显现。这种文字,不一定是长篇大论的社评,也并非是煌煌巨作。有时候,一首诗,一句词,一段小小的独白,都可以成为震颤心灵的契机。

我个人有一个小习惯,挑一个本子,随身携带。不必刻意寻找文字,因为当你遇见它的时候,会有一种有如“一见钟情”般的共鸣感。这时候,把它记录下来,于日后某一天重新品味,不仅可以成为文字素材,也可以成为生活里柔软的暂供休憩的港湾。一如张潮在《幽梦影》里写道:“雨之为物,能令昼短,能令夜长。”一段怦然心动的文字,也可以有这样的奇效。

博尔赫斯的瘦落街道与日落黄昏,迪兰·托马斯的咆哮良夜,余光中的长安城小壶中天长。愿每一段文字镌刻入生命,在笔端迸发出新的活力。

纵观历史,从来不缺少少年。十几岁的年纪,却在世家门阀文化里,多被封建礼教枷锁束缚。沉重的衣冠一如沉重的负担,从一开始就望到了最后。

所以一贯缺少的,往往是那种鲜衣怒马、意气风发的“少年气”。不为年龄所限制,哪怕年逾古稀,也依旧可以称之为少年。在风华里仗剑行世路,在夜空里绽出比肩繁星的笑靥。

就像少年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比起刻苦踏实的大多数,李白更像是一个异类。他从来是个天才,也不习惯掩藏自己满溢的才气,嚣张又恣意。现代人在各种史传古籍里寻找他的踪迹,无论是“铁杵磨成针”的故事,还是路遇不平拔剑相助,他总留给人一种超凡的臆想。想象的总是一个一袭翩然白衣的少年,年轻而俊秀的脸上流光溢彩。他会像传说里一样去蓬莱求剑问学,和仙人把酒豪饮、称兄论弟,不近风尘。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侠客行》里如是写。可潇洒如李白,他未必想将功名深藏。相反,他一直有很高的理想和抱负。少年出蜀地,在更广阔的天地寻找自己的舞台。结识了许许多多的豪杰才子,留下了纷纷扰扰的佳名。他似乎本就该如此,不只是脱俗的侠客,更该在江湖的酒肉里潇洒地仰天大笑,哪怕琼浆沾湿了衣襟也无妨。

李白斗酒诗百篇。嗜酒如命從来是人们对他最鲜明的一个印象。相传李白大多数的传世名篇,都是在酒后挥毫而就的。“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斗酒渭城边,垆头醉不眠。”好像李白的大部分诗里都有酒的踪迹,隔着薄薄的一页纸,酒香也肆意。他是谪仙人,那谪仙之前,他定是酒仙。杜康酿造了酒,李白却使酒醉人。他停留在长安城大大小小的酒肆,在大醉中吟诗作赋。

惟愿长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但似乎是天意冥冥。上天给予了他无双的才情,却偏使他仕途异常坎坷。玄宗是那么赏识他的诗赋文章,也曾“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听他对当世事务的侃侃而谈惊艳不已,命他供奉翰林,一时间是皇上身边的红人。但他从不习惯被束缚,厌倦了“御用写诗”,同时得罪了不少的权贵,最后还是离开了官场,一生未能再有什么大起色。

可哪怕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也是充满希望的。在李白身上始终看不见“认命”二字。在安史之乱最艰难的岁月里,杜甫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但遭受牵连最严重的李白,写下的却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哪怕周遭再灰暗,心里有光,无畏灾难。

他的生命在江中消亡。

喝了一杯酒,坠入了水中的月亮。

一生潇洒如李白,最是少年,始终是少年,所以留给后世的从来是他的不羁与狂放,诗中仙人,青史再无双。

李白已经成了一种文化,深深刻在了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心中——哪怕身处海外,念起李白的诗,所有血脉都紧紧相连,所有根系都汇向一方。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猜你喜欢
斗酒笔端李白
陈佑昌
山游
纸上的李白(三)
纸上的李白(二)
纸上的李白(一)
让人物栩栩如生地闪现在笔端
“斗酒”是故乡的水墨丹青
“斗酒”是故乡的水墨丹青
倒下的那一刻
斗酒诗百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