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红
【摘要】 在数学的学习中,经常涉及到数量关系与位置关系的相互转化,本文从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和性质两个角度入手,通过例题具体呈现平行线中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的相互转化过程,这对数学的学习很有益处.
【关键词】平行线数量关系;位置关系;相互转化
平行线的判定1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例1 如图1,已知点B在AC上,BD⊥BE,∠1+∠C=90°.
求证:CF∥BD.
证明 因为BD⊥BE,
所以∠DBE=90°,
因为点B在AC上,
所以∠2+∠DBE+∠1=180°,
所以∠1+∠2=90°,
因为∠1+∠C =90°,
所以∠C=∠2,
所以CF∥B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平行线的判定2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例2 如图2,已知AB⊥BC,BC⊥CD,∠1=∠2.
求证:BE∥CF.
证明 因为
AB⊥BC,
所以∠ABC=90°,
因为BC⊥CD,
所以∠BCD=90°,
所以∠ABC=∠BCD,
因为∠ABC=∠1+∠CBE,
∠BCD=∠2+∠BCF,
因为∠1=∠2,
所以∠CBE=∠BCF,
所以BE∥C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平行线的判定3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例3 如图3,已知AC⊥BC,垂足为C,∠B=50°,∠ACD=40°.
求證:AB∥CD.
证明 因为
AC⊥BC,垂足为C,
所以∠ACB=90°,
因为∠BCD=∠ACB+∠ACD,
又因为∠ACD=40°,
所以∠BCD=90°+40°=130°,
因为∠B=50°,
所以∠B+∠BCD=180°,
所以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体现了由数量关系到位置关系的转化过程.
平行线的性质1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例4 如图4,已知直线a,b被直线c所截,a∥b,∠1=125°,求∠2的度数.
解 因为
a∥b,
所以∠1=∠2,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因为∠1=125°,
所以∠2=125°.
即∠2的度数是125°.
平行线的性质2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例5 如图5,已知直线DE经过点A,DE∥BC,∠B=44°,∠C=57°,求∠BAD和∠CAE 的度数.
解 因为DE∥BC,
所以∠BAD=∠B
∠CAE=∠C,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因为∠B=44°,∠C=57°,
所以∠BAD=44°,∠CAE=57°.
即∠BAD的度数是44°,∠CAE的度数是57°.
平行线的性质3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例6 如图6,已知AB∥CD ∠B=129°,∠D=134°,求∠BED的度数.
解 如图,过点E作
EF∥AB,
所以∠B+∠BEF=180°,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因为∠B=129°,
所以∠BEF=51°,
因为AB∥CD
EF∥AB,
所以CD∥EF,
所以∠D+∠DEF=180°,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因为∠D=134°,
所以∠DEF=46°,
因为∠BED=∠BEF+∠DEF,
所以∠BED=51°+46°=97°,
即∠BED的度数是97°.
平行线的性质体现了由位置关系到数量关系的转化过程.
例7 如图7,点D,E分别在三角形ABC的边AB,AC上,点F在线段CD上,且∠1+∠2=180°,DE∥BC.
(1)求证:∠3=∠B;
(2)若DE平分∠ADC,∠2=3∠B,求∠1的度数.
证明 (1)因为点F在线段CD上,
所以∠DFE+∠1=180°,
因为∠1+∠2=180°,
所以∠2=∠DFE,
所以AB∥EF,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所以∠ADE=∠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因为DE∥BC,
所以∠ADE=∠B,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所以∠3=∠B.
(2)因为DE平分∠ADC,
所以∠ADE=∠ADC,
由(1)知∠ADE=∠3,∠3=∠B,
所以∠ADC=2∠B,
因为点D在三角形ABC的边AB上,
所以∠2+∠ADC=180°,
因为∠2=3∠B,
所以3∠B+2∠B=180°,
所以∠B=36°,
所以∠ADC=2∠B=72°,
由(1)知AB∥EF,
所以∠ADC=∠1,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所以∠1=72°.
即∠1的度数是72°.
数量关系与位置关系的相互转化在数学的学习中很常见,让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慢慢体会相互转化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