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盼盼
“沉入静穆,体悟亲情,感悟生命”是史铁生散文的《我与地坛》中体现出来的三项基本要义,“沉入静穆”这一话题围绕着“园子荒芜而不衰败”展开;“体悟亲情”从通达睿智、不张扬的母爱,携手一生、至死不渝的夫妻情,小心翼翼、默默守护的兄妹情三个层面展开;“感悟生命”借作者的思考及园中他者的生活状态,围绕“要不要去死”“如何活着”“好好活着”三个向度展开。本文主要从印象批评的角度出发,通过反复阅读作品获取印象,整合感受,进行抒情化描述,具体说来,主要从地坛、他者、生命三个向度进行阐释。首先,走入地坛,沉入静穆,在神圣莊严的地坛中思考死亡,正确对待死亡。其次,观照他者,体悟亲情,尤其是母子之情,夫妻之情和兄妹之情,在体悟亲情的过程中感悟人生,超越人生。最后,体证生命,感悟生命,地坛里的一切,包括草木、四季、过往的人都给作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影响着他对人生、生命的思考。总之,地坛里发生的一切促成了史铁生对生命永恒价值的追寻,也只有对生命价值的探索,才能更好地体现出个体有限生命的价值。
一、印象批评理论
印象批评理论是舶来品,原是西方的一种感受式的文学批评方法,明确提出这一理论的是十九世纪的法郎士,他认为文学批评应该聚焦在批评家的主观印象上,而非追求判断、理性和严谨,强调批评家对作品韵味的瞬间感受和内心体悟。追根溯源,中国古代已有“印象批评”,特别是钟嵘的《诗品》开启了“品评”文学作品解读的批评范式,强调批评对象的直观感受和印象表达。二者印象批评的不同之处在于中国传统的印象批评始终保持着对批评对象的整体关照,将主观与客观、理性和感性融合在一起,冲淡对批评对象的理性分析,西方的印象批评则是排斥理性,重主观而轻客观。二十世纪初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西方的印象批评理论被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家认同并进行本土化的会通、创造,包括郭沫若、郁达夫、李健吾、朱光潜、沈从文、梁宗岱等,形成了具有中国化特色的印象批评理论,强调批评家的主体意识,突出其直觉和个人感受,在感受批评对象的审美特征时既注重批评本身的审美,又关注作品带给读者美的感受。综上,基于现代的印象批评理论既吸收了中国传统的鉴赏式批评,又借鉴了西方感性式的批评特质,形成了具有中国现代审美特征的印象主义批评方法。本文主要从印象批评的角度切入,对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进行解读,重点论述地坛、他者、生命带给作家的人生哲思。
二、走入地坛,沉入静穆
作为“祭地”的地坛,《四书五经》中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在《周易》八卦当中,坤代表地,表柔顺之义,地虽表现为柔顺,一旦行动起来却变得极为刚强。显露出来的外在极为宁静,而沉潜内在的美德却极为方正,这不正是地坛吗?在史铁生最狂妄的年纪,地坛走进了他的世界,像母亲一样安抚其受伤的心灵,在这里,地坛像一个通达智慧的百变老人,时而化作一个安静的聆听者,时而变成一个生命的对话者,时而又扮成一个精通世事的魔法师,演绎着万千世界的大同小异。
在史铁生双腿因病致残的最初几年,工作、去路都化为了泡沫,唯有地坛,仿佛是在应一个和作家的生命之约,不声不响地走进了他最脆弱的生命空间,帮助其重新支撑起他的生命时间。走进地坛,一入园门,心便安稳,好像地坛就是一个界限似的,只要一迈过它,便有静穆、清幽之气迎面而来。时间也不敢惊扰了这一美好的氛围,悄悄放慢速度,仿佛电影里的慢镜头,作家静下心来,沉入静穆,力图把世间的一切都看清楚,把心头的愤懑、诉求、惶恐都希望看个明白。地坛,像上帝的一个苦心安排!
在史铁生双腿残疾后的十五年里,只要是轮椅能到达的地方,就有他单薄的身影,冬去春来,地坛的每一寸土地上都留下了他沉思的车轮印,在这里,史铁生体悟着每一个看似弱小的生命。小雾一样的蜂儿、摇头晃脑的蚂蚁、祈祷腾飞的瓢虫、一不小心摔出万道金光的露水、竞相生长的草木、荒芜但不衰败的园子给予作家最温馨的陪伴。苍黑的古柏看过作家的咆哮和落寞,朱红的门壁听过作家的叹息,高歌的雨燕瞥见过作家的无奈,园中的一切都默默地陪着他度过了艰难岁月。地坛,神圣而静穆,它不仅是史铁生消解苦痛的境地,还是一方治疗心身、孕育哲思的沃土。地坛既沉淀了时间,又容纳了作家的生命,它为“阴”为“土”,是生命之源,也是生命的归宿。
三、观照他者,体悟亲情
如果说洋溢着静穆、灵性和勃勃生机的地坛让史铁生渐悟了生死,那么出现在他身边的那些他者,如苦了一辈子的母亲,一对相互扶持的老夫妻,美丽却不幸的小姑娘,具有天赋的长跑家等则向作家潜移默化地传递着人生的意义,促使作家从他们身上汲取人生的感悟。同时,观察他者的生存状态,能够不断寻找自身缺失的那部分,正如史铁生所说的“爱,即分割下的残缺向他者呼吁完整”,最终能够建构出新的完整的生命认知。
(一)母子之情
失去健全身体的史铁生时常“发了疯似的离开家”,回来后又“中了魔似的”一言不发,面对着这样的儿子,他的母亲是怎样的坐卧不安、心神难宁,她又是怎样的煎熬、后怕。尽管母亲费尽心思地为儿子担忧,但她从未阻止过儿子什么,也从未敢过问什么,她诚惶诚恐地待在家里,撕心裂肺却悄无声息地舔舐着那颗和儿子同样,甚至比儿子还苦的滴着血的心!因为母亲明白,“得给我一点独处的时间,得有这样一段过程。她只是不知道这过程得要多久,和这过程的尽头究竟是什么”。母亲清楚,孩子不但需要时间,还需要空间,孩子受伤的滴着血的心还得靠他自己去舔舐,他日后的路需要自己一步步走下去。这是一位善解人意的,给予孩子理解和尊重的母亲,这是一种无言却“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的母爱。但就是“这样一位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她唯一的孩子在最好的年纪残疾,倘若可以交换,母亲宁愿受伤的是自己,甚至希望替儿子去死,可是,一切都需要儿子去面对,母亲挠心的痛,正如史铁生说的,孩子的不幸在母亲那里总是翻倍的。就在作家像露珠一样摔开万道金光的时候,母亲终于还是没有抗住苦难,离开了世界,仿佛母亲的存在就是专门来陪儿子受苦的。
母亲完成了她的使命,她的儿子走出来了,撞开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此时的史铁生,才明白了母亲当年承受的苦难,意识到“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才发现这园子竟如此之大,大到想象不出母亲找不到作家时的恐惧和茫然;才醒悟母亲这一生实在是太苦了,连上帝都看不下去了。母亲走了,留给作家的是痛彻心扉的悔恨和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于是他发出泣血的忠告:“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世间最大的遗憾便是“子欲养而亲不待”(韩婴《韩诗外传》),愿所有的孩子都有父母的陪伴,所有的父母都能够享受天伦之乐。
(二)夫妻之情
园中的一对夫妻十五年来风雨无阻,常在薄暮时分穿着考究的衣服来园中逆时针散步。他们互相搀扶,彼此倾听,大风天气着米色大衣,下雨时打着黑伞,春夏秋冬,衣服总是黑色、白色和米色,就这样日复一日地走着。他们看到一个小伙子进入了中年,而小伙子则看着他们从中年迈入老年。他们的生活看似简单、平凡,实则最令作家羡慕,“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击鼓》),和自己喜欢的人一起漫步变老,是多么美好的事情!他们的爱情也许算不上轰轰烈烈,也没有你侬我侬的甜言蜜语,但日久天长的陪伴和忠贞不渝的守护,最令人向往。正如作家所说的“爱,作为理想,本来就不至于现实,甚至具有反抗现实的可能”。简言之,尽管现实很残酷的,但这对情侣愿意容纳彼此的生命,用陪伴共同守护彼此的爱,抵抗时间对爱的侵蚀!
(三)兄妹之情
园中的这样一对兄妹,男孩儿比小女孩儿大三四岁,作家第一次见小女孩儿的时候,她正在树下捡着小黄花,咿咿呀呀地自言自语,嗓音甚好,哥哥则在离妹妹不远的地方捉螳螂、蜻蜓,准备逗妹妹乐儿,有好几年他们就在作家温柔的注视下融洽地玩着,直到他们上学便很少来园里了。后来,作家看到园中不远处有几个人在戏耍一个少女,当他准备上前解围时,骑车的小伙儿飞驰而来,怒气冲冲地看着离开的几个小伙子,脸色就像暴风雨前的天空,这时作家才明白,原来是那一对兄妹,才知晓女孩儿智力有问题,不觉替这个美丽的姑娘惋惜。
诚然,在小男孩儿很小的时候,他便知道要好好保护自己的妹妹,不让她受一点儿伤害。当他们长大后,男孩儿的事情也变得多了,但他还是把妹妹的安全放在第一位,这点从他飞驰而来、望着欺负妹妹的人而逐渐苍白的脸就可以深刻体会到,他们这一辈子注定是分不开的,亲情怎么能被割舍呢?这一生,哥哥要尽最大努力去保护妹妹,妹妹也会毫不犹豫地爱着哥哥。是的,我们确实不能选择亲人,但我们可以选择守护亲人,在他们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
四、体证生命,感悟生命
在地坛和他者所营造的环境中,史铁生探寻着生命的终极意义,寻求着救赎苦难人生的那条路。在《我与地坛》中,史铁生不仅理解了苦难的偶然性和普遍性,还体悟了要敢于在苦难中前行,把自己融入到生命整体的永恒流变中。
(一)要不要去死
史铁生双腿残疾后无数次想用死亡逃避现实,他花了很长时间认真思考自己的出生和自己的人生,终于明白死亡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不必急于求成。既然腿好不了,为什么不试着活一下呢?《周易》启示我们,万事万物都在不停的变化中,坏到极致时就不会再糟糕了,作家在园中终于参透了生命的真谛,有了对死亡的达观领悟。他不再抵抗,也不再恐惧,他可以坦然地面对自己,面对今后的生活了,当死亡不再是一个可怕的东西了,那么,接下来,还有什么不能面对呢?
(二)如何活着
如果说,活下去试试只是史铁生感悟生命的第一步,那么接下来思考如何活着,才能使作家彻底战胜死亡。他认为,写作是自己活下去的理由,于是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写作上,这期间他的脑海里全部都是写什么,怎么写。此时新的问题出现了,史铁生觉得自己像个人质,一旦自己文思枯竭,那么作家还能活下去吗?他再一次浸入思考,虽说“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萧统《昭明文选》),但欲望和声名也确实能让世人再得到点儿额外的价值。至此,史铁生彻底坚定了活下来的勇气,对自己的写作进行了正确的定位。
(三)好好活着
面对自我生存的困境,有人选择依托宗教来实现自我拯救,也有人选择通过艺术来化解生命苦难。如韩愈所说的“不平则鸣”,史铁生的写作更多的是一種“表达式写作”,通过一次又一次地直面创伤来达到对自己的疗救,这样的写作饱含着生命的重量,因此这些作品不仅对作家意义深重,还对千千万万个读者也散发出强大的魅力。人生实苦,每个人都在为了更好地活着而努力,史铁生的人生和他的作品或许能带给我们一些精神的启迪和人生的指引。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代表作,文章书写着母爱的伟大,赞美了世间美好的亲情。地坛和母亲是高度统一的,地坛就是母亲,母亲就是地坛。地坛帮作家解决了要不要去死的问题,母亲用一生的苦难帮作家解决了如何活的问题,地坛是史铁生精神上的母亲,而母亲是他精神上永远的地坛。同时,地坛里他者们不同的生活方式,也向史铁生传递了不同生命形态的价值。一对儿再平常不过的夫妻,他们用心生活,互相扶持,生活就是浪漫而美丽的。一个天生智力障碍的少女,她的人生会因哥哥的暖心守护而无比幸福。人生虽没有那么圆满,但只要用心去活,心便安稳。“沉入静穆,体悟亲情,感悟生命”是史铁生《我与地坛》的三个核心要义,也是他用生命书写给我们的人生启迪,这样深沉的体悟值得我们不断反思。生命实苦,本就无去来处,史铁生在经历人生的重大变故后,由绝望转向了寻求希望之光,淡化了生命的荒诞感,把对人生的思考渗透在洗尽铅华的文字之中,将生命的意义建立在永恒之上,启迪世人即使天命难违,世事难料,也要将生命的苦难谱成一首明朗欢快的颂歌,把自己融入到生命整体的永恒流变中,让生命周而复始,生生不息,这便是史铁生与地坛带给我们关于生命与人生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