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东玮 王爱华
师:同学们,这路边的李子随手可摘,王戎为何不取?自由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生读课文)
师:读文言文既要读准字音,也要注意停顿。要在“谁做什么”“谁怎么样”的“谁”后面停顿,(出示:王戎/七岁、诸儿/竞走取之、人/问之)看看这几句话,谁来读?
(指生读)
师:课文中的其他句子应该怎么停顿呢?你对哪句话拿不定主意?
生:我对“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这句话怎么停顿拿不定主意。
师:是谁看到了结满果子的李树?
生:王戎与诸小儿。
师:结合插图,多子折枝是什么意思呢?
生:李子结得多,树枝都被压弯了。
师:这句话前面讲的是道边李树,后面讲的是它上面果实特别多。那应该怎样停顿呢?
生: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师:(对学生觉得难读的几句,分别进行指导)看来,文言文需要根据意思来判断词语之间停顿位置,这样通过停顿把每句话中的意思读清楚。现在,请你们完整地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好停顿,声音响亮。
(指名一生读,师生评价)
师:在一百多年前,文言文是这样呈现的,谁愿意来挑战?
(出示竖排版版式,指生读)
师:恭喜你挑战成功。在古书中,文言文是没有标点的。
(出示无标点版式,指生读)
师:先说说课文中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出示:竞走、唯、信然、诸小儿)
(学生交流)
师:还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你不理解?
生:“人问之”的“之”是什么意思?
师:在这篇课文里“之”出现了几次?分别指什么?
生:三次。“竞走取之”“取之,信然”的“之”代表李子。“人问之”的“之”是指王戎。
师:现在我就是王戎,你来问问我。
生:王戎,王戎,你为什么不取李子呢?
师:这个“之”仅仅是指王戎吗?它还可以指——
生:王戎不摘道旁李这件事情。
师:再来看看在“答曰”和“取之”的前面省略了谁。
生:“答曰”前省略的是王戎。“取之”前省略的是诸小儿。
师:先来理一理故事的脉络,找找起因、经过和结果。
(生分别找出文中对应的语句)
师:故事虽然短小,但是情节却一波三折,文言文真是言简义丰。现在我们用自己的话来讲讲这个故事。要求意思准确,内容清楚,过程完整。(生练习)
生:王戎七岁的时候,有次与很多朋友一起游玩。他们看到路旁有一棵李树,上面有很多李子,把树枝都给压弯了。有好多小朋友都跑过去争着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小朋友问王戎,王戎回答说,李树在道路旁边而上面的李子还有那么多,肯定是苦李子。大家摘了一颗李子尝了尝,果然如此。
师:有没有发现,人问之的“之”他没有说清楚。谁再来说一说这一句?
生:小朋友问王戎,“王戎,你为什么不摘李子啊?”
师:这下就准确了。还有谁来讲一讲?
(另一生讲述故事)
师:这个同学既讲出了诸小儿与王戎的对话,还讲出了李子硕果累累的样子,真是让我们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师:当看到道边李树多子折枝时,诸小儿与王戎的表现可是截然不同的。谁能快速从文章中找出来?
生: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师:多么鲜明的对比啊。王戎怎么就那么肯定李子是苦的?(问一生)王戎,你来说说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生:如果这棵树上的李子都是甜的话,人们肯定早就摘光了。现在李子还有那么多,肯定是苦的李子。
师:当看到“道边李树多子折枝”的时候,王戎就开始思考了,如果李子是甜的话,那么人们 ——
生:人们就争着去摘李子了,李子早就被摘完了。
师:空空如也,一个李子也没有了。可是如今 ——
生:“多子折枝”,这李子多得都把树枝给压弯了。由此断定,李子肯定是苦的。
师:现在,加上“如果……那么……”“因为……所以……”这些连接词,谁能够把王戎的思考过程想清楚,说明白?
生:王戎看到道边李树多子折枝,他想:如果是甜李子的话,人们早就把李子摘光了。如今这棵树上的李子都压弯了枝头,说明李子是苦的。所以,王戎就没有去摘它。
师:所以,他就站在那儿,不为所动。听王戎这么一解释,周围的小朋友们会有什么话想对他说吗?
生:王戎你实在是太会动脑筋了,我要向你学习,通过树上李子的多少来判断李子的味道苦不苦。
师:我们遇事要先学会观察,再思考,再判断。
生:王戎你真是爱观察、爱思考。以后我也要向你学习这种观察能力、判断能力。
师:既要学习他的善于观察,又要学习他爱思考。同学们,“诸儿竞走取之”,只有王戎没有被他们影响,这还说明什么?
生:王戎不受大家的影响,他不盲从。
生:王戎不人云亦云。
生:王戎能够独立思考。
师:千篇一律的从众思维并不可取,只有独立思考才是万里挑一的。刚才同学们都提到了王戎“善于观察、独立思考”,正是结合自己的观察,又联系生活实践,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准确的结论,做出准确的判断。就让我们带着对王戎的钦佩之情,再来读读课文。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世说新语》,进一步感受古人的智慧。
教学评析
汪东玮老师执教的《王戎不取道旁李》一课,充满了扎实的语文味、活泼的儿童味、朴实的家常味,是一节指向儿童语文素养发展的典型课例。
1.依据学情实现常规目标。正确朗读课文是文言文教学的常规教学目标。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教师准确把握学情,在“读好停顿”上下足了功夫。首先,教师运用已有知识经验,练读三个简单语句,做到了“教准起点”。然后,重点指导难读的长句,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学生分解句子意思,启发学生明白“读好停顿”与准确把握语句的意思密切相关,它们之间相辅相成。读读句子,想想意思,如此循环往复,这样“教有重点”。最后,通过古文排版变化方式,学生感受了古书编排特点,教师也评价了學生正确朗读的成效,这样“教有特点”。
2.融合思维解决教学重点。“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故事”是教学重点,教者通过三个活动达成目标,恰当处理好了两组关系:一是理解故事与讲故事,二是传授讲故事的知识与讲故事的能力。学生在尝试探究中越发接近学习目标,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改变了传统的先理解故事再讲故事、先掌握讲故事的方法再进行讲故事实践的线性教学模式。
3.情境对话突破教学难点。教者为解决学生理解“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结论这一教学难点,设计了三个环节。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和多维对话,学生思维碰撞出火花,已有的语言经验被激活,语言又助推了思维的活跃和深入,这样就实现了深度学习。
1.依据课后练习,提取教学目标。课后练习是教材编者站在发展儿童语文素养的高度编制的,既体现了课程的学段目标,又落实了教材单元目标,还反映了单篇课文的文本个性,是提取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这节课,教师精准聚焦,紧紧扣住课后练习的三个问题确立教学目标,不枝不蔓,不偏不倚,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了基础。教师既要能看到文本的原生价值,也要能从课后练习中发掘文本的教学价值,努力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2.确立课程意识,丰富教学内容。教师不仅要有教学意识,还要有课程意识,眼里既要有一篇篇课文,还要有学生可持续的发展。在这节课上,教者在解决课后练习的过程中,能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处理课堂教学的内容和要求。如正确朗读语句时,教师没有“眉毛胡子一起抓”,没有教读每句话,而是在学生朗读文言文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找准教学的起点,突出朗读指导长句子的停连。在朗读课文时,呈现竖排和没有标点的版式,朗读的陌生感与挑战性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学生由此感受了文言文的古意盎然。再如,学生拓展阅读《世说新语》,从单篇课文走向整本书阅读,深入感受古代文言作品的意蕴。教学始终指向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教师有了课程意识,教学就不会重复已知,也不会过分拔高要求,而更贴近学生学习最近发展区;有了课程意识,教学就具有了多样性和开放性,也就不只局限于课堂,语文学习与学生的生活世界联通,学习内容就会大大丰富;有了课程意识,教学就具有了全面性和整体性,就不只限于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而是着眼于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情感、方法和态度的培养,着力于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的整体发展。
3.针对主体实践,设计任务活动。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节课,教师努力整合文本资源与语文知识资源,综合运用阅读、表达、探究等多种语文学习方式,设计了读课文、讲故事、说道理、背课文等学习任务。学生在特定情境中,挑战、探究、协作和解决问题,比一段一段听老师讲解、回答老师的提问、完成老师布置的练习更富有创造性,更能感受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更能深切地体会人物的智慧。
4.细化评价标准,实现“教—学—评”一致。课程思维需要统领教学、学习、评价,改变单一或点状的教学思维。这节课,教师充分把握住“教—学—评”三位一体的关系,三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将评价持续地镶嵌在教学、学习的过程之中,而不只在教学、学习终结之后实施;教学、学习、评价三者应共享目标。譬如,在指导朗读时,教者根据学段目标细化成“读准字音、读好停顿、声音响亮”这三个指标;在讲故事时,教者提出了意思准确、内容清楚、过程完整这三个指标,既照应了单元语文要素,又符合叙事性作品的特点。可见,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师生的评价都紧紧围绕细化的评价指标展开过程,教有所指,学有所依,评有所据。
5.教学智慧促进深度对话。教学的本质是对话。教者精心设计教学对话语言,引导学生基于共同的问题进行交流和彼此启发。第一,解决学习困惑。在多重对话中,学生超越既有的经验与能力,形成新的经验与能力。如学生遇到长句子不知如何停顿时,教师启发学生观察图画、分析句意,并帮助学生总结出“文言文需要根据意思来判断词语之间的停顿,这样通过停顿把每句话中的意思读清楚”这一新的朗读经验。第二,提示准确表达。如学生简单理解“人问之”时,师生展开对话,学生入情入境准确理解了“之”,体会了“言简义丰”的文言现象。再如,用自己的话解释“此必苦李”的道理时,用上假设关系的关联词来表达。这样,学生不断从已知世界出发,探索未知世界。第三,引发深入思考。教者不断地通过对话与合作展开“冲刺与挑战的学习”。如领悟王戎人物形象时,教师和学生的对话不断深入,“唯戎不动”,揭示王戎不受诸儿影响的品质,学生的思维从表象到本质,感悟到王戎不人云亦云、独立思考的人格形象。第四,及时评价鼓励。如教师表扬学生故事讲得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以此鼓励学生并强化其阅读兴趣。※
(汪东玮,江苏省启东实验小学教师;王爱华,江苏省特级教师、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语文教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