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春景 张峁 刘舒慧
盘锦市是典型的石油化工城市。近年来,全市积极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持续优化经济结构,石化行业质效不断提升。随着我国“3060”双碳政策加速落地,推动石化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势在必行,厘清石化行业排碳特征和降碳影响,对于推动盘锦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意义重大。
盘锦石化行业发展现状
产业发展集群化。全市已形成包括石油加工、化学原料生产、医药制造、橡胶和塑料制品五大产业26个小产业的体系结构和企业集群,包含企业近500家,从业人员近11万人,实现产值占经济总量的80%。相继建成石油天然气装备、石化及精细化工和塑料新材料三个超百亿产业集群,产品种类由单一的石油炼制品逐步扩展到全产业链门类,产品质量稳步提升。目前,全市每年可生产加工原油3480万吨、乙烯150万吨、聚烯烃211万吨,成为全国举足轻重的成品油、润滑油基础油、合成橡胶、合成树脂、沥青生产基地。
产业结构精细化。在不断壮大规模的同时,积极推动石化产业“减油增化”升级。以项目建设为载体,着力推动炼化企业从原油加工、炼油、沥青生产到精细化工、有机化工、化工新材料的炼化一体化全产业链转型升级。以化工新材料为重点内容,以电子信息产业用工业助剂、精细化学品、催化剂等为转型导向,不断延长石油化工产业链,逐步提升精细化率,全面带动石化产业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向集群化、高端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向世界级精细化工产业基地目标大踏步迈进。
产品价值高端化。以坚持拉长产业链条为导向,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增强产业链供应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产业链价值水平,推动产品质量加速迈向价值链高端。2021年,全市石化及精细化工实现产值超2000亿元,同比增长近20%。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继续加快,产品种类逐步完善,已由燃料油、沥青、汽油、柴油、润滑油等初加工品种,扩展到乙烯、合成橡胶、合成树脂、聚烯烃以及基本精细化学品等附加值更高的石化产品,产品档次大幅提高,化工新材料及精细化工产品比例已提升至35%。
项目投资协同化。近年来,全市坚持依托油气资源,不断加大重点项目储备和培育力度,做大做强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重点推动的精细化工原料工程项目、储气库群项目已经开工建设;龙头石化企业建设的环氧乙烷、环烷基润滑油高压加氢、环烷基馏分油加氢等一批规模大、质量优、带动性强的项目建成投产,与华锦集团、辽河石化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为央企外企民企协同发展、大中小企业和谐共进提供了良好支撑,为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和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奠定了坚实基础。
盘锦石化行业碳排放特征
碳排放速度加快。全市石化行业碳排放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初始排放期(1984~1998年),全国最大的稠油、基础油生产基地建成,石化行业碳排放量逐渐增加。1998年末碳排放量为137.1万吨,年均增速为20.7%。二是稳定排放期(1999~2015年),资源型城市向石化新兴产业城市转型,碳排放量稳步增长。2015年末碳排放量为1412.9万吨,年均增速为18.9%。三是高速排放期(2016年至今),石化产业逐渐成为支柱产业,碳排放量大幅增加。2021年末碳排放量为3428.2万吨,年均增速为34.8%。
碳排放结构分化。全市工业碳排放主要分布在制造业、采矿业、电力热力和水的生产供应业,尤其是制造业中的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占比最重。一是在工业中占比较重。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等六大石化产业碳排放量合计占比达91.8%,其中石化制造业占比为73.5%。二是在制造业中占比较重。化学原料、化学制品制造业和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碳排放量合计占比超过90%。三是在高排碳行业中占比较重。全市六大高排碳行业中石油化工行业占据两席,碳排放量合计占比接近70%。
碳排放强度偏高。当前,全市石化行业仍以石油加工炼化为主,碳排放强度明显偏高。一是单位經济碳排放强度大。石化行业整体碳排放强度为3.1吨/万元,显著高于全市经济、工业、制造业单位GDP碳排放平均水平。二是人均碳排放强度相对较高。2021年末,石化行业人均碳排放量达24.4吨/人,明显高于工业、制造业人均碳排放强度,更是大幅高于全市人均排碳量。三是石化加工业排碳量偏高。采矿业中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碳排放强度明显高于制造业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碳排放强度。
化石能源消耗较多。目前,石油化工行业耗能主要为原煤、原油、汽油、柴油、燃料油、天然气、电力七个品类,但原煤为初始能源。一是化石能源消耗量大。石化企业煤炭、电力消耗量占比超七成,原煤和原油消耗量占比超50%,近三成企业综合能耗大于5000吨标准煤/年。二是拉动能耗高速增长。全市高耗能企业(石化企业为主)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2%,但却拉动综合能耗增长48.3%。三是石化加工业耗能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和化学原料、化学制品制造业能源消耗合计占比达40%。
石化行业低碳转型的现实影响
战略规划被动调整。一是政策把握出现分化。国有大型企业对双碳政策了解透彻,能按照《工业企业碳排放核查通用规范及指南》核算,而小微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普遍缺少清晰认识。二是战略转型进展慢。不足三成的企业制定了低碳行动规划,设置碳资产管理部门或与第三方机构合作,计划通过节能降耗、提高效率、能源替代等方式降碳减排。三是掣肘因素较多。多数企业表示能如期完成既定目标,但受技术滞后、人才短缺和资金不足影响较大,如A石化公司计划环保投资超12亿元,投入尚不足10%。
企业生产持续承压。石化企业普遍认为“双碳”政策会对生产经营带来长期影响。一是导致生产成本增加。近两成石化企业担心政策约束趋严会增加生产经营成本,当前用电成本明显高于用煤成本,且有不断上升趋势。二是行业总体亏损严重。2021年末,全市石油加工业增加值增速下降20.5%,实现利润总额大幅减少110.1亿元,给企业市场竞争力带来较大不利影响。三是亏损面有扩大风险。在主要产品价格大幅增长情况下,全市仍有44.7%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同比下降或者停产,生产经营形势并不乐观。
经济增长动力减弱。一是过度依赖石化行业。近年来,全市石化行业对GDP贡献较大,特别是石油加工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6%,六大高耗能行业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5.8%,实现工业增加值占比达60.2%。二是项目投资过于集中。全市重点项目投资中石化项目占60%以上,特别是10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基本都在石化行业。三是新动能培育不足。全市高新技术制造企业数量少,整体规模小,产值增速虽高,但占比偏低。目前,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企业仅有12户,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39.1%,但占工业比重仅为0.7%。
劳动就业问题显现。随着“双碳”政策加快实施,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石化企业面临的社会保障问题不断暴露。一是裁员压力增加。随着绿色转型的不断深入,企业裁员减员意愿增加,导致用人数量不断减少。调查显示,70%的企业有减员增效的想法,用工数预期会有所下降。二是员工待遇下降。企业会普遍调减产能,经营出现困难,影响员工待遇。调查显示,六成在岗员工的薪资待遇下滑或維持不变。三是就业问题突出。企业减员会将就业问题和压力推向市场,导致地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压力持续加大。
“公正转型”的金融安排建议
在顶层设计上,尽量采取柔性降碳政策。一是制定差异化政策。可根据经济水平、能耗结构、发展规划,选择碳配额分配方式,既不搞“一刀切”政策,也不采取“掐尖”策略。二是完善碳市场定价机制。强化碳排放权交易立法立规,明确碳交易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推进碳市场交易发展,让“排碳有成本,降碳有收益”。三是加大政策扶持。进一步完善税收、环保、信贷扶持配套,如税收减免、低息信贷等。鼓励银行机构拓展碳金融业务,加强与再生资源、新能源领域开展广泛合作。
在项目扶持上,重点支持减排技术发展。一是加大低碳技术资金投入。对于预期形势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低碳技术生产研发,给予适当的财政扶助或税收减免,保障降碳研发的持续性。二是助力降碳技术创新。支持脱碳技术、零碳技术和碳汇技术创新,探索除碳技术在碳排放较为集中、规模较大领域的应用,达到节能减排效果。三是促进替代能源发展。全面引入先进降碳减排技术,完善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不断降低化石能源排碳强度,尝试开发、生产和利用清洁能源,扩大使用领域,提高利用效率。
在配套服务上,主动对接市场主体需求。一是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商业银行应在中介服务多样性上下工夫;理财公司、投资银行等应尝试开展碳金融理财产品创新;资产评估机构、会计师事务所要强化碳产品测算、评估和咨询服务。二是解决产品配套和人员保障。保险公司要提供促进碳金融产品开发和交易的保险服务,同时增加“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产品,完善失业、再就业人员社会保障机制。三是推动产融结合。完善低碳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政府、银行、企业与高校间的合作,积极建立低碳技术研究中心。
在助企纾困上,全力满足转型资金需要。一是压降生产经营成本。引导银行机构了解石化企业融资需求,以企业名单为依托,推动银企对接常态化、精准化,并出台政策优惠,降低其融资成本。二是形成“几家抬”工作格局。邀请政府部门、银行机构、企业代表座谈,深入了解企业经营窘境、降碳瓶颈、融资困境,共同“诊脉”寻求解决办法。三是加快信贷展期延期。引导银行机构增加石化企业新能源贷款,向符合激励政策的中小石化企业贷款实施延期还本付息,做到“应延尽延”。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所在单位无关)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盘锦市中心支行)
责任编辑:杨生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