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2年7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的全球外汇储备货币构成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人民币在各国外汇储备中的份额已增长至2.88%,创下历史新高。事实上,早在今年5月的IMF对特别提款权(SDR)的定值审查中,人民币的权重已由10.92%上调至12.28%,而就在一个月前,中国人民银行与国际清算银行签署了参加人民币流动性安排的协议,这是国际上首个多边性质的人民币流动性安排,被视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一步”。
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较大进展,这不仅体现在人民币在国际收支中使用比例的稳步提升,更体现在人民币的货币职能上,即人民幣的国际化进程已由结算货币稳步有序地拓展至计价货币和贮藏货币,这离美国斯坦福大学的麦金农教授定义的国际货币已不遥远。然而,盲目的乐观并不可取,在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中,人民币与其他国际化货币仍有不小的差距,而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深入推进,必将涉及我国的汇率制度和金融体系,乃至财政和货币政策等一系列政策及制度安排。因此,求诸外不如求诸内,稳重而谨慎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仍然是题中应有之义。
后疫情时代,全球的政治经济格局都迎来了重大变革,人民币国际化将面临着怎样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当如何应对?这都是我们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有鉴于此,本期特别关注栏目特别邀请到多位业内专家学者,请他们从不同角度探讨我国的人民币国际化问题,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