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如何更好地促进单位经济决策科学化、内部管理规范化、风险防范常态化,尤其是如何更好地促进商业银行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大政策措施,已成为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职责。现以青岛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银行)两项货币政策直达工具业务审计为例,阐述审计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普惠金融政策措施中的重要推动作用。
一、实施两项直达工具业务审计的背景
2020年中国人民银行推出了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新工具——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青岛银行积极响应号召,将“两项政策直达工具”作为落实“六稳”“六保”的“头号工程”加以推进,青岛银行包括山东省内14个地市分行努力克服疫情影响,以加大信贷投入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加快金融活水注入市场、充分发挥了金融机构抗疫“突击队”和经济“稳定器”作用。青岛银行审计部为促进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政策更好地贯彻,从全行管理和发展的角度提升审计质效,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创造价值,进行审计立项,推进“两项政策工具”政策落实。
二、两项直达工具业务审计目标的确定
推行“兩项政策工具”后,青岛银行审计部以夯实“六稳”基础、守住“六保”的相关信贷政策为底线,在关注风险防范管理的同时,全面学深吃透普惠金融政策精神,熟练掌握“两项直达工具”标准,将“两项直达工具”业务的审计目标确定为确保“惠企”政策落地、助力小微企业普惠业务发展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减轻企业负担三个方面。
三、两项直达工具业务审计的重点内容和主要做法
(一)巧用审计预警和数据建模,监督分支行做好“延期降费”工作
为确保信贷延期政策直达需要帮助的小微企业,青岛银行审计部不断完善审计系统功能,搭建VPN打通审计预警远程监测等渠道,依托审计系统有效开展非现场检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确定政策优惠对象。
首先通过信用风险管理系统数据库提取全行普惠贷款业务清单,再依据《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中相关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数据标准,确定、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及个人普惠经营性贷款,防止大中型企业或非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混入普惠小微贷款,挤占普惠贷款规模。
2.全面排查,推动延期工具的落地。
推出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过桥贷”给企业造成负担。所谓“过桥贷”是指借款人在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小贷公司、典当行、民间的投资咨询类中介公司融资筹措资金归还银行到期贷款,待取得银行贷款后再偿还这部分融资的一种短期融资。但“过桥费”费率极高,给企业增加负担是众所周知的。
为切实掌握全行授信的小微企业在贷款业务续作过程中是否办理“过桥贷”,并在有限资源下提升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青岛银行审计部通过采取审计大数据建模的方式,对全行授信业务到期还款资金来源是否为临时借入资金,以及疑似资金中介的情况进行了摸排(如图1所示)。首先,通过跟踪贷款客户资金来源、走向,抓取贷款客户还款资金明细和贷款放款资金流向明细,将贷款还款来源方和贷款放款后资金流向方进行匹配,同步增加时间、金额、交易用途和所属行业等多个筛选条件,确定审计分析规则,筛选类似交易;使用模型分析对全行贷款交易数据进行全面筛查,发现类似过桥还款交易情况,获取了一批“过桥贷”提供方,包括担保、小贷公司、典当行及民间企业个人的疑似资金中介。其次,对这部分通过资金中介高息借款来办理还旧借新延续贷款的企业,利用信用风险管理系统数据库开展调查,确定其是否为符合延期条件的小微企业。最后,与分支行进行沟通,找到未办理无还本续贷的原因,督促分支行按青岛银行“惠营贷”“续易贷”等业务操作办法办理贷款借新还旧,做到能延尽延,有效减少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
3.落实“降费”政策的普惠性。
青岛银行审计部对分支机构违规向小微企业收取贷款或承兑敞口承诺费、保险费,未及时清退抵押登记费、评估费等问题进行了细致排查(如图2所示),发现个别分支机构存在落实降低企业负担政策不到位的问题。例如,在某支行审计时,审计部发现该支行近两年代销的几种保险产品销量大增,进一步调查发现,通过审计系统比对借款人贷款时间并查阅保单,确定该机构的个人贷款借款人或配偶在贷款发放前多数购买了本行代理的保险,支行经理称系理财经理向借款人主动推荐,自愿办理而非强制购买,与办理贷款无关。但通过细致深入比对后,审计人员认为这家支行可能存在利用市场地位强制搭售保险产品,变相增加借款人负担的情况,与银保监会“七不准四公开”政策要求有一定出入。
为全面有效揭示风险,摸清该类违规行为在全行的分布情况,审计部全面组织人员进行排查,在审计大数据平台构建基于借款人及其配偶办理业务的数据模型(如图3所示)。通过比对贷款的申请日期、发放日期和借款人或其配偶购买保险的交易日期、保费金额,首先识别出全行范围内这类疑似诱导客户购买保险的行为,再按照机构和经办人的维度,对其进行偏离度的识别;通过分析样本数据业务特征,首先将该类问题发生比较集中的机构和经办人进行抽样分析,再以调阅纸质资料和音视频材料检查、现场访谈等方式落实问题。
通过对该类问题的交易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审计部在审计大数据平台设置了业务预警规则,对客户在申请贷款期间购买保险、基金的行为进行常态化预警,经过人工分析及查证核实及时发现、纠正风险隐患,确保不因部分机构员工的违规行为增加客户负担,提升了小微企业和群众对普惠金融降费的获得感。
(二)理清责任边界,推动分支机构有所为
小微企业相对大中型企业而言,一般财务报表可信度较低且缺少有效抵质押物,授信业务风险较高。由于自身条件所限,小微企业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而这些都可能成为信贷业务经办、审查人员“没有完全尽职”的问责依据。因此,在发放普惠贷款多的分支行,一般授信业务的差错量相对较多,逾期或不良贷款也会增加,被问责处罚的可能性更大。
青岛银行审计部进一步完善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对发放符合“两项货币政策工具”的普惠贷款各环节、各岗位相关人员,在其做到履职尽责、操作合规的前提下,设身处地将授信业务全过程进行回放,分清主客观成因、厘清责任边界,免除相关业务人员全部或部分责任,进一步解除分支行授信业务人员的后顾之忧,充分激发分支行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打破了个别机构办理小微企业业务时“不敢贷、不愿贷”的僵局,建立起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推动青岛银行普惠金融业务的大力发展。
(三)多措并举,帮助相关企业突破信用贷款的审贷障碍
“财务报表可信度低,没有充足抵押担保”客观上增加了小微企业融资的难度。为促进信用贷款投放,支持更多小微企业获得免抵押担保的信用贷款支持,在普惠授信审计中,青岛银行审计部从被动审计向主动审计转变,在规范审计流程的同时,强化国家方针政策学习,通过与业务管理部门研讨、交流,根据小微企业的特性逐步摸索总结出一套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审计工作方法。
1.现场查看。
现场查看是指审计人员抽取部分贷款到企业现场查看生产制造或经营现场、存货现场、销售现场。通过查看生产经营现场,分析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经营现状,可以初步判断出企业的产值;通过查看存货现场,分析企业的货品周转情况,可以判断企业的生产销售情况;通過查看销售现场(包括网上销售),可以直观地判断出企业的经营现状,这对商贸类企业尤其重要。除要查看企业的生产经营,还要透过蛛丝马迹,看出企业是否有异常之处,也就是其隐含的风险。
2.摸清授信企业的运营和盈利模式。
摸清授信企业的运营和盈利模式是指了解企业业务范围、价值定位、业务模式、上下游供应链、收益渠道等情况,对于小微企业要特别关注主要供货商、销售商及与之对应的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通过排摸,可以确定贷款的额度是否是为客户“量身定做”。例如,通过仔细计算流动资金需求量,“度量”客户的需求和还款能力,从而在确保贷款能够合理满足客户生产经营需要的同时,避免过度授信形成风险,正确处理好支持普惠金融发展与防范风险的关系,真正实现企业与银行“共成长、同发展”。
3.核实分析客户提供的资料。
核实分析是指将客户提供的资料与“一看”“二摸”的具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分辨资料的真实性及准确性。审计人员还应参考外部资料对照授信调查报告中的重要数据认真核实,确认企业、产品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是否符合普惠金融政策。参考资料来源一般为政府部门及有关机构公布的经济动态、经济指数、物价统计、商品走势、市场行情,行业协会资料,专业及一般新闻杂志等。通过这些渠道多维度收集客户动态及静态信息,进行数据对比、分析,沟通核实并找出问题佐证,提示分支行。
四、两项直达工具业务审计结果的成效
(一)及时发布风险提示,强化合规经营能力
在发现问题、集中分析的基础上,青岛银行审计部深入剖析问题成因,通过真实审计案例分析发布风险提示、督促全辖分支行自查自纠等,提高分支机构办理普惠金融业务的规范性和风险防范能力,确保业务发展与合规经营双提升。
(二)优化制度体系建设,加大普惠金融工作力度
青岛银行审计部强化与业务管理部门的探讨,深入思考总结问题共性根源,并从制度、流程等环节入手提出针对性建议。青岛银行于2020年9月及时修订《青岛银行“惠营贷”业务管理办法》,并于2020年12月下发《关于加强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等相关制度,在提升全行风险管控能力的同时,更好地满足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融资需求,践行普惠金融理念,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三)将两项工具落到实处,切实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延期降费”工作关系到小微企业的切身利益,青岛银行在严格执行降费、免收标准的同时,主动承担评估费、保险费、抵质押登记费等,每年可为小微企业客户节省各类费用一千多万元。
自2020年3月至2021年6月,青岛银行累计发放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近四千户,贷款本金七十亿元;为符合“两项直达工具”条件的普惠小微企业办理延期还本或延期付息达一千多户,涉及贷款近百亿元。
(四)通过“边审边改、以审促改”,提升质效
为严防整改避重就轻、问题屡查屡犯,青岛银行审计部不断完善问题整改机制,立足落实责任、跟踪督办、规范流程,通过后续审计进一步跟进各机构的整改措施和对管理建议的落实情况,切实形成“检查—整改—提升”的长效机制。有效落实了“两项直达工具”政策,将应退费用退给小微企业,切实提升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青岛银行圆满完成“两项货币政策工具”普惠金融的各项指标,受到多方好评,多次荣获监管部门“辖区银行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先进单位”“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业务先进单位”称号。
五、两项直达工具业务审计的启示
(一)重视成果转化,提高审计效能
在上述问题发现后,青岛银行审计部在集中剖析、深入思考总结问题共性根源的基础上,持续强化与业务部门的探讨,进而从机制、制度、流程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及时向业务管理部门发出审计建议书,并向行领导汇报,推动业务流程的优化和相关制度的修订完善,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和改善管理。
(二)优化审计工作模式,实现“现场+非现场”有效融合
为使审计工作高效、有序展开,青岛银行审计部提早介入,借力大数据审计系统预警和数据建模来保证审计的即时性和有效性,对审前的数据采集、整理和初步分析,结合业务种类、贷款时间、资金交易、客户还款明细和贷款放款资金流向等指标,扩展交易分析覆盖面,深入分析、挖掘客户关系,筛选有效疑点,更加精准地定位问题所在,形成了数据分析模型与疑点落实反馈的良性循环,大幅提高了审计监督的针对性,提升了现场与非现场检查的融合效应。
(三)稳扎稳打,持续完善审计监督体系
青岛银行审计部借鉴同业先进做法、结合青岛银行实际情况,寻求大数据赋能、持续完善审计监督体系:一是建立先集中分析数据、挖掘疑点线索,再通过人工分析及核实查证的工作模式,大幅提高抽样覆盖率和审计监督的有效性;二是通过审计系统持续升级改造,拓宽数据审计覆盖范围,丰富预警、查证、模型探索等工具的种类和能力,提升系统自动预警功能和对经营数据的综合分析能力;三是通过创新大数据建模量化分析风险点,准确定位审计疑点,挖掘问题线索,及早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实现审计职能前移,起到事前预警、事中控制的作用。
(四)多方联动助推普惠金融业务
青岛银行审计部与业务管理部门整合职能优势,参与青岛银行普惠业务推动会,与分支行授信人员沟通交流,宣传信用贷款的审计流程、理念等,使分支行信贷人员明确青岛银行小微企业授信审计规则,帮助分支行破解普惠金融发展的困局,促进信贷结构优化,确保国家两项直达工具政策落地,有效引导信贷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进一步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执笔人:李振国 宋国强)